放下“標簽”,不設框架
我們說,生活里的坑常常都是自己挖的。
把自己交給痛苦,似乎比交給快樂更容易一些。
于是,才有了無窮無盡的煩惱。
相比于將愛確切地定義為一種情感,或者哺乳類動物的一個基本的欲望,如饑餓或口渴,這個定義給出??了更多的細節,即使其浪漫度不及“甜蜜的俘虜”或是“我的初戀,我的終結者,我的一切”。盡管這個?定義很長,一口氣難以讀完,但是,若未來的研究項目中有涉及神經生物學領域的話,這個定義將會作為一個可供參考的標準。
一位成年男人問我:我從小就懶,爸爸媽媽老師說了我幾十年,就是改不掉,你說怎么辦。我笑了笑說,其實你很勤快啊,你幾十年堅韌不拔地維持懶惰,真的需要很大的毅力和很多的能量呢;懶一天容易,懶一輩子難;或者說,你一直都在勤快地懶惰著;而且你有一天如果變得不懶了,那豈不是“背叛”了爸爸媽媽老師對你的評語?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成功、優秀、有魅力、??受人歡迎,這本是人之常情,但如果這成了必須,則成了執念,如此的執著,只會與現實產生沖突,而缺乏包容與接納。不過陷入其中的人依然會把執念當成理想,當成純真的追求,但理
雖然,我們經營的都是自己的人生,但是,新朋友是生命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給自己空間和土壤培養多彩世界。彼此只有不斷進行交往和信息溝通,才能不斷地豐富自己、發展自己、擴充自己。
數十年來,神經系統科學家一直都非常清楚,大??腦中有一個特殊的腦回路參與了記錄生理疼痛的過程。無論你是被針扎、灼傷手,或是扭傷腳踝,很多相同的神經回路都會被激活并參與處理疼痛。這個“疼痛矩陣”包含了腦島、扣帶回以及軀體感覺皮質這樣的腦區,而?這些區域記錄了從感官獲得的信息。
(本文為強迫癥系列文章第二篇)生活“應該是”與“本來是”怎樣的有時并??不相同,但當我們過于執著于應該,而脫離了現實,那么就會造成痛苦。當然每個人都會對生活有美好的愿望與期許,這本無所謂對或錯,但當一個人
?每個來求治的人都是帶著癥狀而來,迫切地希望治療師可以幫他解決當下的癥狀,減輕痛苦。這種心情可以理解,但卻行不通,畢竟看得到的問題猶如海上的冰山一角,而真正的問題往往隱藏在水面之下,如果對疾病的性質與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