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強迫癥系列文章第二篇)
生活“應該是”與“本來是”怎樣的有時并不相同,但當我們過于執著于應該,而脫離了現實,那么就會造成?痛苦。當然每個人都會對生活有美好的愿望與期許,?這本無所謂對或錯,但當一個人的理想與現實產生了沖突卻依然不能放下,還在執著于他所謂的理想,并把這美化成了人生至高的最求,想必此時的理想就成了執念。就如同我們往往可以希望自己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卻不能要求自己長命百歲;我們可以期望被別人接納,但卻不能妄想被每個人喜歡;成功是每個人所希望的,但一旦強求就容易走入極端……有理想是好的事情,但切記如此的理想是否是一種脫離現實的幻想。
森田教授談到:談起所謂思想,原本就是從?事實產生的東西,它無外乎是對事實的記敘或說明,而正確的思想必然與事實一致。因為想按照個人的思想來創造或安排和改變客觀事實,所以才常發生矛盾。禪家的所謂“惡智”,般若心經所謂的“夢想顛倒”都可以說是這種原因引起的……所謂矛盾,是我對認為應該如此,必須如此,而實際上卻和想象的結果相反,出現矛盾時,暫且給予的命名。在思想矛盾中,盡人皆知的最普通的例子就是人必然要死。無論怎樣害怕也不起作用,反正最后是必死無疑。但若想趕走他,否定他,或戰勝他,這?都是不可能的。我所謂的“正常心態合于道”中的“正常心態”簡單解釋為日常生活中應有的原本狀態,而“道”就是客觀事實的真理。
雖然我們認為的應該如此,有時會違背事實如此,??最終產生了心理沖突。但當一個人活在主觀的想象中太久,太深,就會分不清幻想與現實,活在幻境之中而不自知,此時他已經活在“??夢想顛倒”之中,而治療就是要驚醒夢中人,但來求治的人往往太執著于癥狀,而沒有醒悟到癥狀就是幻想與現實沖突的產物,如果不能走出??幻想,那么癥狀也無法真正緩解。
一個男性患者因為按摩的時候熬不過小姐的誘惑,有了一次手淫的行為,之后他就覺得自己不純潔,不完美了,無法接受自己。以前他還鄙視那些找小姐的朋友,而現在他卻也做出了這樣的行為。他現在因為不能接受自己,所以都想要自殺。他認為自己本??來挺好的,結果被破壞了,不純潔了,他再也不是原本他所認為的自己了。他以前幻想找一個處女,一個純潔的女孩,而現在他覺得這一切離他好遠,他認為他的人生也被這件事給毀了。他幻想如果一切沒有發生就好了,??他還是之前那樣純潔,并也可以活在因此而帶來的優越感之中。而現在竟然連那些他瞧不起的人都不如了。他也自負地認為,如果他純潔了,就可以配得上任何一個女孩,也可以在各個方面去的成功,但他幻想中的完美都離他而去了。
我給他講了一個故事,曾經一位恐艾癥的患者,他每次都是喝多的時候和朋友去找小姐,之后又后悔,認為自己不是這樣的人,之后再次喝多了,他又會去?找。他奇怪自己為什么會控制不住自己做出這樣的事,也許真像就是:他本來就是一個普通的男人,只是一直活在圣潔的幻想中,不愿意承認與面對他自己罷了。
而他也同樣,其實他的行為也不是無法接受,而是他不愿接受,畢竟他也同樣活在圣潔的幻想當中,把幻想當成了真相,并活在因此而帶來的優越感??之中。所以這個行為的意義就在于打破了他完美自我的幻想,讓他看到了自己的真相。所以這次爆發不但不是壞事,反倒是好的事情,畢竟美好的幻想只存在于童話之中,現實中并不存在絕對純潔的人,如果不發生這件事,他永遠都無法認清他自己。
但一些患者卻反駁道,難道人不應該對自己與生活有所追求,努力變好總不是壞事吧。這一點就好像哲學觀點或政治黨派的種種爭辯,好或壞,不能完全從理論上來進行,也要看實際,如果你的追求非但沒有讓你變得更優秀,而讓他陷入到嚴重的內心沖突與痛苦,就好像如果一種政??????????????????????????治理想非但沒有讓人民過上好日子,反倒讓人民的日子過不下去,那么我們要反思這種政治理想到底是理想,還是幻想。脫離實際的幻想總會化妝成理想,讓人相信它是實際的,是可以給人帶來幸福的,但如果此種理想成了一種應該,成了一種逼迫,成了一種不得不的要求,那么此種理想反倒會成為枷鎖,讓一個人越來越無法面對真實的自己與生活。
一個女??孩總是很煩惱,因為她本想專心學習,卻總是被無關的人和聲音打擾,比如,風扇發出的聲音,或同學講話的聲音,亦或是前座??比較高,擋住了她的視線,因此她對同學充滿了憤怒和不滿。而之后她變得特別消極和煩惱,認為自己是否成功,取決于周圍的環境。當然這一切和她的目標和理想有關,畢竟她的目標是985,211她都沒有考慮過,因為她爸爸是重點大學畢業的,總是給她灌輸知識改變命運一類的雞湯。??所以她整天幻想成績好,考好的大學,最后成為劉強東一樣的人物,成為人生贏家?,有別墅,有花不完的錢。
所以,她不是希望專注學習,而是必須專注,不然她就無法成為幻想中的成功人士。因此,她如此敏感被影響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我經常說的一個故事就是,設計拖拉機??的時候壓根就不會考慮風的阻力,但噴氣式飛機就會在意。如果?她不是有如此崇高的理想,想必也不會病態地敏感。不過她認為這樣太過消極,就是對命運低頭,她堅信自己可以掌控命運,而不被命運掌控,所以她不甘心放下。
希望一切都好沒有錯,但強求這一切都是好的,則是一種癡夢。
但太多人活在夢想顛倒之中,反倒把幻想當成了現實,而把現實當成了不應該存在的癥狀。一位男性患者總是把自己表演的人品極好,沒有任何不良嗜好,在別人面前維系完美的人設,別人也認為他沒有缺點。雖然這一切只是一種完美的假象,不過他卻成功地??把自己欺騙了,認為自己就如同圣人一般。所以他怕自己做出任何出格的事情,也怕在頭腦中如果產生諸如,強奸、亂倫、殺了孩子等等這樣恐怖的想法,他認為這些都是不應該出現的雜念。而就算在電視中看到了一些諸如強奸和殺人或人際沖突的畫面他都會轉臺,因為在生活中他也從來都沒有和別人發生吵過架,因為他是一個“好人”。為了維系好人的人設,他只能不停地壓抑與控制自己,結??果他的想法越發無法控制,結果陷入到了強迫性思維當中。
焦慮來自于對現實的恐懼,而強迫則來自于減輕焦慮的嘗試。簡單來說,強迫就是把各種可能性消除,然后他就會可以活在絕對的安全和可??控之中?。如果沒有現實也許他就什么病也沒有了,他就可以做夢了。
來求治的人往往是因為他覺得自己身上有不正常,或不應該存在的癥狀,但對于活在幻想之中的人來說,他很可能是把本來正常的現實,當成了不正常的癥狀;把一切皆有可能的世界,當成了一種病態的存在。此時他來做治療只是幻想治療師可以繼續催眠他,讓他繼續活在理想國當中。比如,一位男性患者因為嚴重的焦慮來治療,之前他有過驚恐發作的經歷,所以就很怕自己會死掉,而最近癥狀發生了轉移,他開始擔心自己會瘋掉,他補充道,害怕死的就是就不怕瘋,而怕瘋的時候也不怕死。現在他非常敏感自己會出現各種奇怪的想法,擔心自己出現“妄想”,比如,他看到一個房子不錯,就想以后結婚就在這里生活,但他又想到自己沒有錢還這樣想,這是不是妄想,所以他就把自己嚇了一跳。再比如當他看到一句??話,說精神病不敢看別人的眼睛,結果他就總是盯著自己的照片來驗證自己到底敢看還是不敢看,為了證明自己不是精神病,他做了很多如此啼笑皆非的事情。
我提醒他也許這就是命運吧,畢竟沒人能掌控一切,每個人都有死和瘋掉的可能性,我也不例外。但道理并不能說服他,畢竟這和他的性格有關。他談到他從小到大就沒有服輸過,他的人生觀就是“干”,而他也因此取得了成績,贏得了尊重,維系了驕傲,而這次就是因為干不過了,所以才陷入痛苦與無助。也許別的事情尚且可以戰勝,不過他現在卻一直是在和影子打架,也就是和“可能性”在對抗,想必他必然失敗,畢竟沒有人能擺脫或戰勝可能性,也沒有人能把一切不確定變成確定,也許只有上帝才可以做到。
焦慮是表象,背后隱藏的是是患者對生活的真相的?恐懼——每個人都有死掉和瘋掉的可能性。他妄圖與“可能性”絕緣,想要活在絕對的安??全之中,控制一切,掌控一切,所以他內心充滿了沖突。他接著談到,驚恐發作把他的安全感打破,感覺死亡和瘋了和自己只有一步之遙。但也許這就是現實,這難道不是我們每個人的現狀?誰能保證自己絕對安全?之前他所謂的安全難道不是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狂妄。雖然現在他已經睜開了眼睛看見了現實,不過他卻依然不愿醒來。他幻想回到以前,他要消除這些雜念,畢竟??以前他不擔心,更不會想到這些問題,以前他一直都覺得自己是安全的,是上帝的寵兒,這些倒霉的事情是不會發生在自己的身上的。直到第一次驚恐發作打破了他這樣的幻想。與其說?現在不正常,倒不如說他之前更加不正常,畢竟之前他一直活在一種假象與自我催眠當中,認為認為一切可控,完美,自己是主宰,這明顯就是癡人說夢。
有的患者在發病前一直認為玉皇大帝的孩子、認為自己是宇宙的霸主或認為自己是偉人、圣人,幻想的時間長了,他竟然也把這些癡夢當成了如假包換的事實,而當現實??打破了他的“事實”,他就陷入到了極度??的恐慌之中。這到底是該怪這些現實,還是他自己呢?
也許那些能讓他痛苦的東西,反倒是在“治愈”他,就好像皇帝的新裝里面說真話的男孩,只是他只想繼續做夢,而一味地忽??視,甚至想關掉這些“忠言逆耳”。也因此他極度害怕被批評、嘲笑,對別人的看法非常敏感,他甚至會因為同學說一句咱們寢室沒有牛人而憤憤不平,也會因為被身邊的人超越而惶恐不安。當一個人女生說別人就應該對她好,以她為中心的時候,我問道,別人為什么要這么優待你?她說道,因為我好看,所以他們就應該喜歡我,捧著我……其實她應該感謝這些“傷害”,畢竟如果沒有這些警醒,想必她就會更加看不清楚她自己了。所以能讓你痛苦的現實,才是幫你看清楚自己的鏡子。
一位女性患者因為從小缺乏媽媽的愛與接納,所以她總是覺得自己不如人,而正如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樣,越是難以面對殘酷的現實,她就越躲在美好的幻想之中,所以從小學開始她就總是會進入到一種幻想的狀態,幻想自己是神仙,有一天會飛走,也會幻想大俠喜歡自己,陪著自己,所以晚上睡覺之前是她最放松的時候。如果能一直活在如此完美的幻想之中想必她就沒有什么問題了,不過人總逃不過現實。所以當日后老公對她不如幻想中大俠那么體貼,她不如同學混的好,別人比她??更優秀的時候,結果她就陷入到了更深的自卑與自恨之中,她恨不得結束自己的生命,或認為自己就不該來到這個世界上。雖然表面來看她的痛苦是來自于各種工作與生活的不順,但從本質上來說,??她的痛苦是來自于現實與幻想的落差——登得越高,摔的越重。越是幻想的完美,就越是覺得現實中的自己一無是處
所以自卑的人并不是他不好,只是沒有達到他幻想中那么完美。因此一些美女來治療硬說自己長的丑,還要去整容?的時候,我往往很惋惜,畢竟我知道這一切并不是她不好,而是她對自己太過苛求了,無論她整成誰的臉都不會對自己滿意。有時,她還會認為自己影響了別人,“丑陋”的外表或表情嚇到了別人。所以一些人不敢照鏡子,他擔心鏡子中的自己不如自己幻想中那么完美,一些人也不敢??和別人一起睡覺,他談到睡著之后的丑態會破壞他在別人心中完美的形象,還有的人不美顏不發圈,不化妝不出門,雖然表面上來說這些事做給別人看的,但從本質上來說其實都是做給自己看,欺騙自己真的如幻想中那樣的完美。
所以他恐懼現實,也恐懼現實中的自己,因為他根本就沒有生活在真實的世界之中。雖然在意識當中他也許沒有覺察,但在潛意識中,在夢境中,往往會以夸張的形態表現出來,比如有的人會夢到自己在飛翔,雙腳離開了地面,還有的人在半夢半醒之間發覺自己站在高處俯視云云眾生。因為他一直漂浮在空中,所以也會做一些從懸崖上跌落的夢,甚至會在睡夢中驚醒。所以他比一般人更容易緊張和焦慮,當他遇到困難無法解決的時候,也容易做一些考試的夢,他在夢中還奇怪,我不是畢業了么?怎么又回到?了考場,而他又沒有準備好,所以恐懼的不行。
他就好像童話中沒有穿衣服的國王,卻覺得自己穿著世界上最好看的衣服,在想象中他自我欣賞,陶??醉,催眠他自己,他宛如活在幻境無法自拔。雖然有時候他也會覺得這一切也許是假象,但一會他就又陷了進去。畢竟這一切就好像是精神上的毒品,在誘惑著精神貧瘠的人。而對于內心充盈的人來說,是可以識破這一切的假象。這一切像極了傳銷洗腦,此時他的理?智和客觀都被跑到腦后了,一味地相信那些給自己洗腦的東西。一位患者認為別人都嫉妒他,當問到為何會嫉妒他的時候,他談到是因為自己比他們有文化,而我知道他高中都沒有畢業,所以就問他哪里來的文化,他談到是因為他初中的時候看過一百本《讀者》與《意林》;而另一位患者剛剛被經歷辭退,他非但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卻認為是經理嫉妒他的才華和能力才把他辭退的,經過如此“黑白顛倒”想必他也就越來越分不清現實,看不清自己了。
此時,他已經活在??了幻境當中,就好像節日里的禮品盒,他把自己包裝的很精美,已經看不清自己本來的模樣,或者他本就不想看清。一位女性討厭去超市,商場,售樓處那些光線明亮的地方,因為在這里她擔心別人看到她的衰老,也怕見到一些青春靚麗的女孩,讓她意識到自己不再年輕和漂亮。
當然患者并不是在人生之初就活在了幻想之中,而是后天經過他不斷地自我催眠與努力包裝來實現的??,最后他終于成功地欺騙了別人,還有他自己。雖然之后不斷有現實試圖刺破他的幻想,不過不是被他戰勝了,就是被他逃避了,反正一個努力欺騙自己的人,他總能不停地進行自我美化與吹捧。比如一個男性患者從小爸爸嚴格,期望高,不聽話就會?被打,所以從小他就乖巧,迎合父親的期待。初中的時候他要求自己每門都第一,當然他也?做到了。不過當門門第一之后他變得自我膨脹,總是和別人比較,比如,回家的路上,他就盯著前面的人,然后超過他,有時還和太陽比?,如果到家太陽還沒有下山,就很有成就感,做夢都是爭第一。工作后他是老師,他學生也考的比別人好,連著11年是第一名。在生活中他也而總是總是盯著不好的地方,不能改變的心里就難受。他談到就好像是一種心癮,從小他就幻想做一番大事情,認為只要努力就可以成功,但這一切卻被突如其來的死亡恐懼打??破,畢竟他無論把自己??幻想的多么偉大,都逃不過死亡。死亡是現實的終極的體現,所以害怕死亡的人就是害怕現實,而害怕現實的人就是一直活在幻想之中。
此時,他仿佛就成了他幻想中的神,他就是無所不能的,別人都要以他的意志為轉移,如果別人沒有對他特別的優待,他就會憤怒不滿,和別人發生沖突,甚至離群索居,他恨別人,因為別人并沒有把他當成神、偉人一樣的來尊重和崇拜。所以一個男孩當女友說他不會做飯,穿衣不會搭配的時候他就開始憎恨女友,當然他也憎恨身邊所有的人,因為別人也沒有給他特別的優待。他的憤怒并不是他受到了多大的傷害,只是,他認為別人都應該尊重他。有時,他也會幻想他有部隊,統治了一個村子,然后他就是老大,每個人都對他俯首稱臣。所以在現實生活中他對那些可以領命和指揮他的人更憤怒,他怎么可以指揮我?他怎么能這么和我說話?他怎么能不喜歡我?所以他難以處理好他和領導??的關系,是因為他壓根就沒有吧自己放在從屬的位置,他一直認為他是正確的,就算是領導,??他也沒有放在眼里。
有時,他也會討好身邊的人,因為他想被表揚,被關注,被認可,雖??然他已經不是小孩了,不過卻依然幻想得到殊榮。他帶著很多面具,不敢活在真實的生活,不愿和別人真心相處,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在維系形象,所有的動力都是被人接納,被人表揚,他早已經迷失了他自己。
所以他更喜歡那些他喜歡那些可以凸顯他價值的人和環境周圍,他不能接受那些會傷害自負的人與環境,他一直都活在舒適區當中,雖然這保護了他,不過卻也禁錮了他。因此他的生活總是很單一,單調,正如一位患者談到,他喜歡對未知的世界了如指掌,所以他總是玩熟悉的游戲,和熟悉的朋友在一起,他生活在一個可控的圈子里,這樣就不會有意外,就不會有突如其來的現實戳破他美?好的想象。如果沒有這樣可控和安全的環境,他寧愿一個人離群索居,喜好對他來說變得已經可有可無,重要的是安全,沒有什么比安全更重要的事情了,他就好像是一個臥底或特工,他總是在維系著表面的形象,沒有人了解真實的他。所以他和別人無法深交,他擔心別人發現他身上的不好的地方。所以??一位患者談到,人際的圈子由近到遠應該有很多圈,而離他最近的第一和第二圈是沒有人的,因為他怕別人走的太近,他只是和別人維持表面友好的關系,他沒有真正的朋友。
就算他已經活早了一個人的世界之中,他依然會自欺,他會認為這是他的生活??方式,不覺得有什么問題。比如一個女孩她不回答老師的問題,因為她怕回答錯誤;她不交朋??友,因為她欣賞的人很少;她不接電話,因為她會緊張,她早已經活在了一個人的世界中,努力成為隱身人。因此,他總是一個人,只對物理,客觀,沒有思想的東西感興趣,但對真實存在的人,卻沒有那么多興趣。也許不是沒有興趣,而是人會傷害她的驕傲,打破她的幻想。
她談到:不會得到,就不會失去。所以這句話也成了她生活的縮影。當她炫耀自己的成績與成功的時候,我提醒他如果有人比你更優秀,更美麗怎么辦?她談到:她不聽,不看,不接受,她始終相信自己就是那最好看的。
這一切本來可以用在建設性事情上的精力,卻被患者用在了幻想維系與自欺上,他以為這一切是理想與上進心,殊不知,他已經活在了虛假的自欺之中,面子、別人的看法、虛榮心、幻想人設的維系比他的情感、生活、自我更為重要,所以他一直沒有用真實的自我與情感而活,總是活在虛假的面具背后。??所以他不是逃避現實,就是在生活中拼命地表演,他生怕臉上的“畫皮”被撕掉。一位女性患者就一直苦心維系著自己完美的形象,所以來治療也不開攝像頭(遠程治療),因為她怕我把她黑暗的一面和她這張臉聯系在一起,這也是他回避在本地治療的原因。他來求治的問題是擔心孩子不是老公的,也擔心之前和男友的親密照片被傳播,雖然事實已經驗證這些只是她多想了,不過她卻不放心,因為她一直都在追求極致完美的, 形象,她怕??這一切被任何一點疏忽給毀了,所以,她想把所有的不好都封存起來,不想讓任何一個人的知道,就算是咨詢師也不行。
她一直裝成一個女神,而不是做一個女人。但這又有多少是真實的,有多少是偽裝呢?在咨詢中她也談到了一個細節,其實她不喜歡世界杯,不過卻在朋友面前裝的很喜歡,很懂。所以??她就好像變色龍一樣,就算他不喜歡的人,他都可以表現的喜歡對方。他?一直都把自己保護的很好,偽裝的很好。他談到從小她就不給父母講她的機會,成為他們希望的樣子。
人應該為什么而活?是為自己與喜好,還是為了看起來很美?這是一個需要好好想想的問題。
一位患者告訴我,假裝開心時間長了,就成了真的開心。而我想說的是,假裝完美,時間長了就會以為自己真的就完美無缺了。就好像陳佩斯的小品《小偷與警察》中的橋段,一個開始可能是偽裝成某個角色,但時間長了他真的就已經覺得他就是那樣的人,這種偽裝的,反倒成了他眼中的真實的,他分不清自己與幻想,他幻想當成了現實。開始是騙別人,后來竟然連自己都騙了,真的以為自己就如自己表演與幻想的那般不凡??。就如同一個女孩總是試圖委屈自己讓別人滿意,試圖成為一個“好人”的時候,我知道,這只是對自己的逼迫而已,畢竟先己才能后人,如果一個人都不在乎自己的感受,那么他怎么能真正去愛別人,為別人著想?所以他對別人的并不是真正的善良與愛,僅僅是一種表演罷了,只不過入戲太深,她把自己都給騙了,還以為自己真的就是那樣的人。所以,我提醒她要檢討自己,到底哪些優良的品質是純金的,而哪些是鍍金的,不要一味地相信自己已經超凡脫俗。
應該是一個怎?樣的人,取代了本來是一個怎樣的人,這一切就好像一個公司的假賬,一切只是維系光鮮的數據,其實內在已經混亂不堪。也因此他怕現實的檢驗。順應自然的生活在他這里成了強求,所以他不是為了獲取成功,就是為了逃避失敗。
想讓自己變好沒有錯,但要求自己一定好,不好就沒法活,則成了一種病態。因此一些患者就算他玩了一會,都有負罪感,因為他認為自己應該把所有的精力與時間都花在學習和工作上,他也總是逼??迫自己做好一切,只要有做不好的就焦慮自卑。當提醒他放下就會輕松的時候,他卻會反駁道,難道你想讓我成為一個平庸的人?
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成了他生命的意義,但他卻沒有反思,所謂的更好最終卻成了一種貪婪與永不滿足的欲望,成了他不接納自我的理由。成為自己與成為更好的自己壓根就不是一回事,成為自己可以優秀,可以不優秀;可以成功,也可以不成功;可??以受歡迎,也可以被討厭……成為自己,就可以不被失敗牽絆,不被別人眼光左右,更不會為了成功逼迫自己做不喜歡做的事情。但有人卻擔心如此“隨心所欲”就不會被他人與社會接納,但如果一個人把接納的權利放在外在,那么說明他內心一直都沒有接納他自己。所以,所謂理想化的自我之所以會產生,只不過是因為他真實自我的嫌棄與憎恨。他不敢成為他自己,所以必然?要躲在“理想”中,他幻想用理想來救贖,結果卻變得更加迷失。所以“更好的自己”到底是毒品,還是解藥,這是需要好好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