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拒絕,身體會覺得很疼
發布時間:2020-07-01
2113閱讀
數十年來,神經系統科學家一直都非常清楚,大腦中有一個特殊的腦回路參與了記錄生理疼痛的過程。無論你是被針扎、灼傷手,或是扭傷腳踝,很多相同的神經回路都會被激活并參與處理疼痛。這個“疼痛矩陣”包含了腦島、扣帶回以及軀體感覺皮質這樣的腦區,而這些區域記錄了從感官獲得的信息。
科學家已經發現,就像寒冷感和孤獨之間的聯系一樣,識別生理疼痛的神經組織以及處理感覺和情緒痛苦的神經組織也有一部分是相同的。我們理解心理上的不利環境(無論是“傷感情”還是“傷心”)的方式和理解生理上的是類似的。
用相同的腦系統來記錄社交痛苦和生理疼痛,在進化和效率層面都是很有道理的。與其發展出一個用來記錄社交痛苦的全新腦區,還不如通過進化我們古老的疼痛系統來實現這個功能。也許斯坦福大學的神經系統科學家羅伯特·撒波爾斯基(Robert Sapolsky)的形容最為貼切:“進化是一個修補匠而不是個發明家。”我們最擅長的處理社交痛苦的方法就是在生理上感受疼痛。
不難發現,我們的生理疼痛系統是如何進化成能夠記錄社交痛苦的系統的。很多靈長類動物,特別是人類,有一個很長的嬰兒期,這就意味著在幼兒時期維持社會聯系(對于食物、住所和保護的需求)對于生存來說至關重要。和看護者分開對于生存來說是一種威脅。也許在遠離自己的看護者時,那些能夠更好地利用疼痛系統作為社交警報的嬰兒才能存活下來,如此就進化出了這個能完成兩個功能的系統。
兩位來自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神經系統科學家,娜奧米·艾森伯格(Naomi Eisenberger)和馬特·利伯曼(Matt Lieberman)認為我們的生理疼痛系統和社交疼痛系統是同一個。
他們的實驗要求志愿者參加一個名為《橄欖球》的電腦游戲。
《橄欖球》看起來只是一個關于傳接球的虛擬游戲,同時志愿者的電腦和另外兩位玩家的電腦相連。志愿者看不見其他玩游戲的人;研究人員把其他玩家的一些信息告訴了志愿者,比如名字、年齡,以及一點關于興趣和背景的信息。
一開始,三個玩家一起玩球,但是到了一個時間點后,另兩個玩家就不再帶志愿者玩了,他們只在彼此之間來回傳球。志愿者只能坐在那里看著自己被排除在游戲之外。
實際上并沒有其他玩家,游戲是由計算機控制的。但是志愿者并不知道這些。當志愿者參與游戲然后被排除出游戲時,科學家窺視了志愿者的大腦內部,發現神經疼痛矩陣——特別是腦島和前扣帶回皮質(ACC)部分——被激活了。
除了處理負面情緒,ACC還是一個神經警報系統,檢測是否有與重要目標相抵觸的行為、反應或事件出現。
比如,當妻子問丈夫她穿的衣服是否讓她顯得臃腫而丈夫不假思索地回答“是”時,丈夫的ACC可能就會被激活。當我們犯了一個類似于這樣的社交錯誤時,ACC就會產生獨特的電信號,該信號會讓大腦的其余部分知曉:出現了狀況。
正因為如此,ACC經常被當作我們的“天哪,糟了”傳感器,讓我們意識到出了問題。所以你也就不會奇怪為什么ACC會在我們被拒絕或處于不利社交處境時被激活了。在生理疼痛方面,那些用于警告問題出現的最基本的信號同樣也會激活這部分腦區。
因為大腦并不總能分得清生理疼痛和社交痛苦,所以某些減輕生理疼痛的方法在緩解社交痛苦上也同樣適用。當人們在服用撲熱息痛(泰勒諾)幾周后,他們表示,每天的社交痛苦減少了,而且他們大腦的疼痛矩陣對于社交拒絕也更加不敏感了。每日服用泰勒諾會減少和社交拒絕相伴隨的受傷感,而這很有可能是因為泰勒諾降低了負責疼痛的神經回路的靈敏度。
社會排斥是生活的正常組成部分。曾幾何時,我們都經歷過對工作的厭惡、被同伴拒絕,或者被朋友冷落。雖然這些情況都會讓我們感覺不快,盡管社交拒絕看起來和人身傷害很不同。但是,這些體驗在大腦中都有一個相同的生物基質。我們需要被照顧,進化似乎潛移默化地提供了這樣一種解決方案:讓我們感受到對于社會聯系的需求,以及在這些聯系被切斷時的悲痛感。失去我們所愛的人確實會讓人感到痛苦。
理解心理和生理之間的關聯同樣也會讓我們掌握與他人互動的方法——特別是當我們需要他人做出優異表現時。
在工作中,如果某位員工因項目失敗或因缺少聯合領導能力而被教訓的話,他的疼痛矩陣就會產生巨大的神經反應,這些反應會造成工作效率下降以及未來更糟的工作表現。一旦我們的社交警報系統被激活,我們就沒有足夠的腦力來有效地思考眼下的工作。與之相反的是,培養團隊關系,則會讓隊員們感覺彼此連接更緊密,從而激發更好的工作表現。
當我們和他人感覺更親近時,我們就會工作得更好。團隊建設練習會鼓勵在一起工作的人在生理上更依靠彼此,也許這么做才能讓人們在精神上互通。在經典的信任練習中,你背向一群人站好,然后向后倒下,你期待迎接你的應該是保護和支撐你的手臂。
我們不能把精神和身體分開放到兩個完全不想干的盒子中。一旦你理解了這點,可能就會更加努力避免情緒上的抑郁,就像你會積極預防可能發生在你自己和你周圍人身上的身體傷害一樣。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版權歸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