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朋友”這味藥到底可以治多少病
發布時間:2020-07-04
1845閱讀
1.
“新朋友”這味藥到底可以治多少病
精神科醫生一般都不會告訴患者,運動半小時,達到出汗的程度,身體自己分泌的各種激素,其效力比最強勁的抗抑郁藥都強。
為什么?因為,即使告訴了也沒用。人類有時并不像自己想象那樣,會理智地去做對自己有益的事情。交到新朋友便是如此。
春晚小品《“兒子”來了》讓年輕人都知道了老年人熱衷于保健品其實是希望有人噓寒問暖,陪著聊個天。
那年輕人呢?點外賣和瘋狂網購,說不定只是潛意識希望有個人來敲敲自己的門。
一個已婚姐們兒,有天翻手機發現,居然最近叫她“親愛的”的是微商,約她逛街的是商場服務員,關心她每頓吃什么的是外賣App,想天天見她的是健身教練……
姐們兒悵然道:在有史以來信息傳遞最方便的今天,孤獨卻成了最流行的病。還真是不同的時代屬于不同的病人啊。
想想是呀,仿佛啥啥都有了的青壯年們,卻提前進入了孤衰狀態:
已經分不清自己是在失眠,還是在熬夜;
易胖、易生病,身體被宣告亞健康;
記憶力下降,拖延戰勝了效率;
焦慮不耐受,被劃入抑郁癥高風險人群;
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增高,甚至性功能障礙……
如果你有以上全部或部分狀態,那你大概率會有一個沒有意識到的問題——你已經很久沒有交新朋友了。
是的,交新朋友,是比運動半小時更強勁的身心良藥。當然,人類并不是完全理智的生物,意識這把手電筒一時半會兒也照不亮全部的潛意識。
2.
沒空交新朋友=對舊關系和身份的忠誠
“生活如此糟糕,我哪來時間和心情交朋友?”CC說,“只有孩子、老公和父母了,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朋友們退出了我的生活圈。”
不僅如此,CC的夫妻關系幾乎承擔了彼此生活和事業中所有的煩惱,巨大的壓力,讓他們的關系變得緊張,乏味。“我們常常為‘垃圾桶要放在什么地方’這樣的事情爭吵,為了避免爭吵,交流變少,我們把所有生活中的不如意都發泄在了這段婚姻里。”她哽咽道。
很多人和CC一樣,感覺自己被生活連滾帶爬地趕著走,沒有時間和心情交朋友。
然而精神分析視角看問題剛好是反過來的——因為我不想交新朋友,所以把自己搞得沒有時間和精力。
那為什么要拒絕“新朋友”呢?——因為要保持對“舊”關系的忠誠。
曾奇峰老師提到:“拒絕建立新關系,是在保護舊關系。”
這個舊有的關系是指早年的關系,仿佛像是對家族的背叛一般,用抑制自己的社交能力向家族表忠心。
另外,“舊”東西總是能給人很安全的感覺。比如舊的身份。在這個信息爆炸的互聯網時代,隨時都可以接收到新資訊,學到新知識。想想,一個人需要花費多大的力氣才能在接收到這么多信息之后,又將其從記憶中抹去,讓自己保持“舊”有的樣子?
網上曾有篇熱貼《寒門再難出貴子》。意思是說在當下這個社會里,寒門的小孩,想要出人頭地,想要成功,非常難。
很多人極力想證明沒有寒門和貴子的區分,可是生活的行為卻忠實地表達了認同。比如不交往新的朋友,尤其是跨階層的朋友。性別、年齡、行業、愛好、貧富等等都有可能是劃界的標準,這束縛了一個人去建立新關系。
如何讓“舊”東西更“新”?破除的法寶就是——敢于背叛。
“我們理解過去是為了跟過去拜拜。我們越是理解自己是怎樣忠誠過去的就越能夠背叛,而背叛就是成長。”——曾奇峰初級視頻第六講《神經癥的動力學解釋》
這個背叛,并不在現實層面損害他人利益,而是在心理層面,敢于給自己創立新的規則,以適應新的環境。
3.
交不到新朋友=被催眠成孤家寡人
AA的朋友圈里多數發一些好玩的,好吃的,各種自拍等等,感覺他很愛自己,生活過得很好。可他卻常常處于憂悲之中,因為看似熱鬧的生活里,少了交心的朋友。
一個看起來非常努力讓自己優秀的人,卻交不到朋友,為什么?
因為他被植入了一個功利的交友觀——有條件地友情交換。
就像從小聽到的那些話:只要聽話,考100分,不哭不鬧才可以被愛。他至今仍相信,只有滿足了某些條件才配交上知心的朋友。于是他用了很大的力氣打造一個看起來優秀、積極、成功的人設,渴望能吸引來朋友。可新人出現后,他卻很難搭建友誼的橋梁,新人們片刻停留后,就成了路人,而不會成為朋友。因為他在持續進行有條件的交換。
“我很糾結,不知該不該給新朋友講秘密?”AA碰到一個合眼緣聊得來的,就恨不得將家底都暴露出去。他認為仿佛只有交換了這些,才算是真正的朋友,結果因隱私泄露,吃了不少的虧。
他非常羨慕身邊有好哥們兒或閨蜜的朋友,這對于他而言屬于一種奢侈。或者,他覺得自己不配得。
他沉迷于為自己打造看似熱鬧的舞臺,有很多人駐足關注,卻因缺少交流,最終只剩下孤獨的舞臺。他被“有條件的愛”催眠成了孤家寡人。
那些被催眠的人會喜歡這樣的一句流行話:你我本無緣,全靠我花錢。
對此,可能需要給自己來個強行反催眠——“交個朋友,走心肝脾肺腎都行,不走腦那種,可好?”
4.
友情提醒:社交技能用進廢退
半年前CC說,婚后五年沒有交到過新朋友了,不僅如此,連老朋友們的聚會也少了。
的確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生活軌跡上前行,朋友會在不同的階段出現,如同歌里所唱——有的人,走著走著,就散了。
真的散了嗎?還是我們的思維固著了?
我們常在孩子身上看見極強的社交能力,他們會以最快的速度,讓大人們都喜歡上他們,和任何年齡的孩子打成一片。每個人都有自然而言的社交技能,這是自我功能的一部分,用進廢退。
在所難免,社交的時候會受挫。受挫時,很多人都會想躲起來。躲久了,就不會社交了。思維的封閉帶來了生活的封閉。
無論你給自己找出多少合理的解釋,比如“萬兩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防人之不可無”“他們都不懂我的心”……以此來安慰曾經受挫的自己,挑剔出他們身上不如意之處,抑制自我功能,好讓自己繼續躲起來。與此同時,我們對身邊人的印象也就固著在了早年的記憶中。
其實,正如華盛頓所說“真正的友情,是一株成長緩慢的植物。”就像人的全身每一個細胞也都隨著日出日落不斷更新,對身邊人的認知也要更新。
交新朋友很重要,新的客體關系,帶來新的體驗,新的認知。但是,如果你真的是實在邁不開步子,那——就把舊的朋友當新朋友來相處吧。
取消對他們過去的刻板印象,比如xx不愛看書,肯定沒有精神追求之類的,認識不斷成長和更新的他們,再建立更深的、新的情感。
CC就是這樣,這半年里恢復了姐妹們的聚會。沒想到她的同學、閨蜜有那么多新的愛好,帶她參加讀書會、舞蹈班、戶外徒步游……她說最近不失眠了,每晚都睡得很香,夫妻關系也莫名地好了起來。
5.
雖然,我們經營的都是自己的人生,但是,新朋友是生命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給自己空間和土壤培養多彩世界。彼此只有不斷進行交往和信息溝通,才能不斷地豐富自己、發展自己、擴充自己。
新朋友這味藥,不能停。
最后,想提醒大家。
假設真的不走運,遇到了不可交之人,也一定要學會保護自己。快速拉開安全距離,然后大膽舍棄。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版權歸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