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有生之年成為你自己,活出閃閃發光的自己
發布時間:2020-06-28
1853閱讀
在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會遇到各種大大小小的內心沖突。它們有時很小,有時很大,有時還很終極,比如:
· 繼續做現在這個安穩的工作,還是成為一個“朝不保夕”的創業者?
· 選擇身家豐厚的男人,還是選擇買不起房但卻令你心動的男人?
· 聽從父母建議趕緊結婚,還是等一等未來可能出現的靈魂伴侶?
· 出國讀自己熱愛的藝術,還是留在公司里繼續賺錢?
這些內心沖突,既像是一把把的刀,在來來回回的切割著我們的心,讓它不得安寧;又像是無論如何也驅趕不走的妖怪,有時稍一退去,剛一轉身,它又再一次的出現在了視野之中。
這些內心的彷徨失序、沖突掙扎雖然無法為外人所見,但卻真實的存在于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上。
為什么?到底是什么導致了我們內心的沖突?
我覺得它有兩個關鍵原因:
· 第一個原因是內在參考與外在參考的沖突。
· 第二個原因是心與腦的不一致。
01
內在參考與外在參考的沖突
按照做選擇與決定的不同方式,人可被粗略分為兩類:一類是以外在為參考的,一類是以內在作參考的。
1、外在參考型
以外在做參考的人是怎樣做出選擇與決定的?
他們做選擇與決定的主要參考是一些重要的外部人物,所以當他們面臨決策與選擇時就是這樣的:
· 家人希望我成為一名公務員,雖然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喜歡,但我還是決定成為一名公務員
· 朋友們都已嫁人了,她們說哪有什么真愛,看到條件不錯的就趕緊出手,所以我決定嫁給爸媽推薦的這個男人
· 老板說我能力不行,所以我肯定是能力不行,無可救藥了
· 各個媒體都在說這個導演人品卑劣,所以他的電影水平也很差,我決定以后再也不看他的電影了
“外在參考型”的人在現實中非常常見。
有的咨詢者在跟我講述他所面臨的情況時,就會用到特別多這樣的詞語,比如:“他們說”、“他們希望我”以及“我應該”、“我不得不”,這些常用語的背后隱藏著的正是“外在參考”的傾向。同時,他們很少用到“我想要”、“我渴望”這樣的詞語。
他們會對別人的評價特別在乎,甚至會不假思索的內化別人對自己的評價,認為自己就是這樣的。別人說他差,他就覺得自己差;別人說他笨,他就覺得自己笨。
所以,他們在做事的時候,首先考慮的,并不是自己的想法與感受,自己的思考與推理,而是別人怎么看、別人怎么想、別人怎么做。而他們做事的動力,也常常是為了博取別人的認可與肯定。
相反,如果一個人是以內在為參考的,他又會怎樣做選擇和決定呢?
2、內在參考型
一個“內在參考型”的人,會依據自己內心的聲音以及自己頭腦的獨立思考來作決定,所以就會是這樣的:
· 雖然家人都希望我成為一名公務員,但因我不喜歡,于是我選擇了現在的工作
· 朋友們都已嫁人,她們說哪有什么真愛,看到條件不錯的就趕緊出手,但我還是堅定的等待著靈魂知己的出現
· 老板說我能力不行,可我知道自己的天賦才干,我相信我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將它們發揮出來,越做越好
· 各個媒體都在說這個導演人品卑劣,所以他的電影水平也很差,可我認為人品卑劣與電影水平之間并無必然聯系,二者應該區別對待
所以,他們對別人的評價并不在意,對大多數人的做法和想法也不追隨。他們做事的動力,都來自于自己的內部。
比如:之前,很多熱心觀眾以自己的審美來看鞏俐,說鞏俐不會化妝,紛紛表示要戛納紅毯上的鞏俐換個口紅顏色,從裸色變成大紅唇。
然而,鞏俐是怎樣說的呢?
她說:
“我不愿意隨波逐流,其他人都大紅嘴唇我就得大紅嘴唇。”
“我很感謝他們的建議,對于我來說我有自己的風格。”
“在最重要的場合,我還是要展現我自己。”
這就是“外在參考型”與“內在參考型”這兩類人的巨大差別 - 前者做出選擇的依據是“自己之外的一切”,后者做出選擇的依據則來自于自己,包括自己的“心”與“腦”。
如果說,一個人是100%純粹的內在參考型,或者是100%絕對的外在參考型,那么他在做選擇和決定的時候都會非常容易。
然而,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既不是100%的內在參考型,也不是100%的外在參考型。
這時,沖突就出現了。
從小到大,我一直都是個相當純粹的內在參考型,就算沒有100%那么純粹,內在參考的比例也應達到了95%的水平。
所以,那時的我是非常特立獨行、我行我素的,每當我決定去做一件事的時候,我就一定會去做,我不會在意父母、老師、朋友的意見,也不會在意其他人都是怎樣做的,我只在意自己的想法,只相信自己的判斷。
后來,因為人生中一些重大挫折的出現,我第一次意識到我活得太過自我,太不在意別人的眼光與看法,而這些正是造成這些重大挫折的關鍵原因之一。
于是,我就一下子從非常高的內在參考型變成了非常高的外在參考型。在那段時間,我變得非常在意別人的說法、別人的看法、別人的批評和別人的建議。
而那段時間,正是我人生中的一段黑暗時期,我活得小心謹慎、謹小慎微,總是擔心自己做的不夠好,或是做錯了。
幸好,隨著我與內在自我進行的重新連結,我的真我被逐步喚醒,它讓我看到了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想過的生活以及想要成為的自己。
同時,因為思考能力的大幅提升,我對很多問題的看法也變得透徹了許多,準確了許多。就這樣,我走出了那段黑暗的甬道。
等我走出時,我的內在參考比例達到了80%,而外在參考比例則是20%。
也就是說,在做重大決定的時候,要么是在追隨我內心的聲音,要么是依據于我深度思考的結論。
而與此同時,我又保留了20%的外在參考度。所以,我還是會去傾聽外在的聲音。
對來自于外在的反饋、批評、建議,我會保持一個相對開放和流動的狀態。但同時,我也堅信自己的選擇,我會在自己選擇道路的基礎上,依據他人的理性反饋去不斷調整和修正自己。
當反觀這一整段經歷時,我發現,當我是一個非常堅定的內在參考者時,我的內心其實是沒什么大沖突的。
但是,當我成為了一個以外在參考為主的人時,我的本性和內在自我就被嚴重壓抑了,對自我也產生了非常多的懷疑與不接納,很多痛苦由此產生。而當我重新回歸80%的內在參考加20%的外在參考時,我內心的沖突就再次變少了。
這就是我的真實經歷與感受。同時,我也觀察到,我的很多咨詢者也有類似情況。
有的咨詢者是非常明顯的中間狀態,也就是“內在參考”和“外在參考”大概都是50%的狀態。
所以,他既覺得自己想做什么挺重要,自己的思考判斷也有道理,同時又非常重視來自于外在的參考,在意自己家人、朋友、老師的想法和建議。
所以,當他面前出現兩個選項,A選項和B選項時,即使他自己的判斷是A,但因周圍所有親人都跟他說應該選擇B,他就會陷入糾結。
遇到這種情況時,該怎么辦呢?
— 解決之道 —
我給出的建議是,讓自己盡量往內在參考型發展,也就是盡量把自己往內在參考的這個方向上拉,這并不是說我們非得成為100%的內在參考型。
相反,它說的是,如果內在參考的比例能夠達到65%-85%,我們就會更加追隨自己內心的聲音、聽從自己頭腦的判斷。而不是把別人的評判、別人的看法、別人的做法、大眾的價值觀凌駕于我們內心的想法、渴望、愿景以及獨立思考之上,這樣才能活出真實且閃閃發光的自己。
具體該怎樣做呢?
我選擇的方法是:不斷進行自我覺知,對自己每一個選擇與決定的依據進行清晰的覺知;然后意識到它究竟是來自于哪里,是外部,還是內部?如果它總是來自外部,你可能就要提醒一下自己:去自己的內部看一看吧,傾聽一下自己內心的聲音,詢問一下自己頭腦的判斷。
這樣,隨著你與自己的心產生越來越多的連結,以及對自己頭腦愈加正確的訓練,你就會發生由外部參考型向內部參考型的轉變。
02
心與腦的不一致
如果說,“外在參考”與“內在參考”的沖突分別來自于一個人的外部與內部,那么,“心”與“腦”的不一致就都來自于一個人的內部。
我遇到過不少類似的咨詢者,他們學歷高,頭腦理性,所以當他要做選擇的時候,他可以非常清晰的羅列出“高薪的工作”與“喜歡的工作”之間到底都有哪些好處,又有哪些壞處。
然而,即使在清晰看到了眼前兩種不同選項的評分后,他還是沒辦法去選擇那個看起來各項條件都很不錯的“高薪的工作”,他的內心還在持續糾結。
為什么?
因為,他的心在跟他說:“你真正想要的是那份‘喜歡的工作’而不是‘高薪的工作’。”而他的理性和頭腦卻在跟他說著另一番話:“那份‘高薪的工作’才是你的正確選擇。”
于是,內心的沖突就形成了。
而隱藏在兩個選項背后的正是這里所說的“心”與“腦”。
這類沖突的根源就在于:心代表的是你“想要的……”,隱藏在“想要”背后的可能是召喚、可能是核心價值觀、可能是天賦才干,也可能是情緒、沖動或者本能。
而腦代表的則是你認為什么是“理性正確的……”。
所以,當二者一致時,選擇和決定就會非常順暢;而當二者不同時,選擇和決定就會出現沖突。
那該如何解決“心腦不一致”所帶來的內在沖突呢?
— 解決之道 —
關鍵就是以下三點:
第一,建立與自己內心的深度連結
在不了解自己的核心價值觀前,我不明白為什么對于任何循規蹈矩或按部就班的工作,我都非常反感,甚至相當痛苦。
后來,當我探索到自己的核心價值觀后,一切都變得豁然開朗。
什么是一個人的核心價值觀?
核心價值觀是那些你認為最重要的事情。換句話說,核心價值觀就是那些順應了它,你會感到幸福,違背了它,你會感到痛苦的東西。
所以,當我探索到自己有一個核心價值觀是“蓬勃豐盈的生命力”的時候,我就一下子全都明白了。既然“蓬勃豐盈的生命力”是對我來說,最為重要的東西之一,而我實踐它的最重要方式是“創造”,那么,循規蹈矩和按部就班自然就是我不喜歡的方式。
當與自己的核心價值觀一一連結時,我對自己以往的很多表現與情緒波動都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于是,內心的通道就被進一步的打開了。
這就是與內在建立連結的一種方式 - 更深入的去了解自己,從不同維度去認識自己。
第二,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在不斷與內心進行深度連結的同時,你還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這樣才能看得更透徹、更全面、也更系統。
這就需要去學習各種思考方法,不斷在工作生活中具體實踐、不斷磨練,使它們幫助你的“頭腦”做出條理清晰的思考以及直擊本質的分析,只有這樣,我們的選擇與決定才能擁有理性上的堅實依據。
第三,擁有內在的力量與足夠的獨立性
任何決定都是有錯誤風險的,不論這個決定是依據腦的思維而做出,還是追隨心的召喚或感受所做出。
所以,一個人做出選擇就有一個關鍵前提 - 他愿意對自己所做的選擇負責,愿意承受可能的錯誤所帶來的所有后果,不怨天尤人,這就要求他具有內在的力量與獨立性。
想要做到這點絕非易事,你可以問問自己:你的內在力量來自于哪兒?是對自己的信心,對于未來的樂觀,對于愛的信賴,還是家人的支持?
每個人內在力量的源泉都不相同,你需要去覺察自己內在力量的源泉,幫它不斷壯大。只有這樣,才會在做出選擇的時候,擁有足夠的堅定與果斷。
當以上三點都做到后,你就可以做出重大選擇了。而至于到底是聽從你的頭腦,還是追隨你的內心,這就是每個人的不同選擇了。
舉個我自己的例子:
去年辭職的決定,就是一個在“心腦不一致”后作出的選擇。
如果那時聽從的是頭腦與理性的分析,我就不會辭職了,因為不論是從哪個角度來看,在大公司里繼續工作才是能給我帶來最大收益的選擇,也就是最為理性的決定。
然而,我的“心”卻在一遍遍的跟我說:“如果你不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這一生都會感到遺憾,而那將是一種無論如何都無法彌補的遺憾。”
以前,我也有過多次辭職的念頭,但那時的辭職念頭更多是基于情緒的波動或者一時的沖動,既不穩定也不清晰。
但這次卻不一樣,我能感覺到,自己對于每天的工作變得越來越難以忍受,感覺不到工作的任何價值與動力;但與此同時,我卻能感受到越來越強烈的想要寫作,想要大塊時間學習、閱讀、思考以及創造的渴望。
本職工作的無意義感與日俱增,而對自己想做事情的渴望感卻越來越強,二者逐漸變得難以壓制。這一切讓我越來越清晰的意識到,我得聽從“心”的聲音了,否則就會一直持續在日益焦灼的內在沖突中,為此消耗大量的精力、時間與情緒。
于是,我追隨了內心深處的聲音,辭去工作。
然而,也有人會做出相反的選擇,那就是聽從“腦”的分析,放棄“心”的執著。
比如:
《廊橋遺夢》中的女主人公弗朗西斯卡,雖然她深愛著忽然間闖入她生活的攝影師羅伯特,他讓她看到了平淡生活之外的另一種可能,但因不愿讓她的孩子們痛苦,她選擇了留下。直到死去,她都留在自己家人的身邊。
然而,就在生命終極之后,她要求的卻是將自己的骨灰撒向廊橋,也就是她與羅伯特的情定之處,從此相依相偎。
在這場“心腦不一致”所帶來的沖突里,弗朗西斯卡選擇了“腦”,而不是“心”。
所以,對于究竟是該追隨“心”,還是聽從“腦”;什么情況下應該追隨“心”,什么情況下該聽從“腦”,我在這里也無法給出一個“一刀切”的答案。因為這個答案與每個人的核心價值觀、人生愿景、內在力量以及獨立性等都息息相關。
于我而言,在辭職這件事上,我認為自己做了對的選擇。雖然現在比以前更加辛苦,但我的生命力卻在日漸蓬勃、豐盈。所以,過去一年既是我最辛苦和艱難的一年,又是我最活出自己的一年。
最后,我真心祝愿你,在有生之年成為你自己,活出閃閃發光的自己。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版權歸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