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改變的關鍵點,在于改變舊有歸因模式
《與內心的沖突和解》這本書中有一句令我印象深刻的話:
“不安的人,可能會認為緩解不安的方法是成功,認為只要獲得社會性成功,人生中的諸多問題都將迎刃而解。然而,現實是,即使成功了,不安也得不到緩解。”
《與內心的沖突和解》這本書中有一句令我印象深刻的話:
“不安的人,可能會認為緩解不安的方法是成功,認為只要獲得社會性成功,人生中的諸多問題都將迎刃而解。然而,現實是,即使成功了,不安也得不到緩解。”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這樣的感受: 每天忙忙碌碌,非常累,但一旦想停下好好放松,就覺得自己在浪費時間。 比如工作了五天,周末本是休息時間,但多睡一會都覺得自己在浪費生命,非得給自己找點事做。 而真正動起來后,又倍感無力,于是形成了惡性循
我希望,我們起碼有一個這樣的共識: 中年本身不易。 這樣,我們就能給自己松松綁。 不要再自責為什么人到中年忽然就不“淡定”了; 不要再把心里涌動的諸多想法簡單地視為“作”; 不要逼著自己一定要在這個時候,作出什么力挽生命狂瀾的決定,而不允許自己有絲毫的差池。
毀掉你的“窮人思維”并不是只讓你在經濟上陷入困境,更主要的是讓你在心態上陷入困境:我永遠是為別人做事的,我永遠也無法體驗到富足,自由和自主的感覺。
無法真正離開內心那個永遠對你說不允許滿足的父母,也就無法真正為自己做一個獲取金錢的決定。
很多時候,如果習慣了肥胖,驟然變瘦會帶來一定的喪失感。尤其,當肥胖涵容了前面所說的愛、保護或者安撫孤獨等功能時。所以,如果我們可以給自己多一點“瘦身”后的“得到感”,那份喪失感帶來的阻力會相對弱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