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人生,其實有大把的時光可以浪費
發布時間:2021-11-23
2337閱讀
我們的一生,其實有大把的時光可以浪費。
——武志紅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這樣的感受: 每天忙忙碌碌,非常累,但一旦想停下好好放松,就覺得自己在浪費時間。 比如工作了五天,周末本是休息時間,但多睡一會都覺得自己在浪費生命,非得給自己找點事做。 而真正動起來后,又倍感無力,于是形成了惡性循環——
不敢好好休息,做事又提不起勁,導致效率低下,于是便越來越自責。 我認識一朋友,多次轉行,仍找不到心儀的職業。 平常上班已經足夠累,下班回家后,他仍繼續熬夜學編程,周末也花上十幾個小時去學習其他技能。 整個人都充滿了焦慮。 但堅持一段時間以后,他卻發現自己越來越拖延了,坐在書桌前磨磨唧唧,半天都學不進一個知識點,效率極低,特別浪費時間。 事實上,他內心已出現了兩種聲音在「對抗」:
一方說,現在暫時做不到也沒關系,你大可以先停下緩一緩; 另一方卻說,別再浪費時間了,看看如此積極向上的別人,你憑什么不努力?
據我了解,很多人也有這種矛盾的感受,既想放松,卻又苛責自己浪費時間。 但在這,我要大膽地提出一個觀點: 我們的人生,其實有大把的時光可以浪費。 也許會有人疑問: 你怎么可以鼓吹浪費時間呢?浪費時間就是在浪費生命啊! 但要知道,能坦然地把時間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以及放松上,至少不因為拖延、低效就對自己進行猛烈的人身攻擊,也是一種心理能力。
要讓自己能坦然放松,需要先搞清楚一個問題: 為什么大家都害怕浪費時間,不敢讓自己放松下來? 因為,我們本身處于一個非常焦慮的社會,嚴重內卷化,每個人都卯足勁往前沖,生怕自己被排在末位。 太多的人都秉持這樣一種「競爭意識」: 我不努力,就會落后于別人;太落后了,自己在他人面前會很難堪,所以一定要鼓足干勁去爭取機會,絲毫不能浪費時間。 在這種社會氛圍下,大家或多或少都會去追求某種程度上的功成名就,并且不自覺地跟身邊的人作比較。 最典型的,就是「不要輸在起跑線上」這種說法。 不僅是父母渴望孩子做到這樣,有很多成年人也會給自己施加這種壓力。 如此一來,自然就會越來越焦慮,更加不敢說什么徹底休息和放松這些事情了。 因此,在環境驅使下,焦慮的我們總告誡自己,非得做些什么乃至做成什么,才不至于被淘汰。
這個過程,其實就是一種「自我工具化」。
關于「自我工具化」,我們可以先來設想這樣一個場景:
每個人都有一匹馬,我們時時刻刻都在驅趕著它,使它不斷向前走,至于要去哪里,其實自己也不太清楚。 甚至在馬累到走不動,需要休息時,仍舊在后面一直抽打著它,哪怕僅是挪一小步也好。
非常怕它停下太久,會浪費太多時間,以至于追不上馬群,或者被其他人的馬超過。 于是,這匹休息不夠卻仍被逼著向前的馬,只能靠時不時拖延著不肯走,去抵抗抽打自己的人。 如此一來,便形成一種焦灼的狀態:人越想往前,馬越磨蹭著不認真走。
實際上,非得去做些什么的我們,就像是這匹馬本身,把自己當做前進的工具,不斷忽視它的感受,不斷催促它。
但無論人還是馬,都是活生生的生物,一旦被「工具化」之后,就會出現很多問題。 比如,我開頭提到的那位朋友。 他從不敢停下來好好放松一下,哪怕只是看電影或刷短視頻娛樂一小會,都覺得自己在荒廢人生。 隨之而來的,便是他越來越明顯的拖延。 為什么會這樣? 因為確實缺乏休息,身心實在撐不住了,所以潛意識就用拖延去抵抗不斷鞭撻自身的自己。 而這時候,又會因為拖延的自己在浪費時間,而感到深深的焦慮和罪惡。 可以說,總想著“非得做些什么”的人,把自己當成了一個沒血沒肉的工具,完全不把自己當作人。 他們完全沒辦法去關心自己的內心需求,也不知道自己真正要往哪里走,只是悶著頭往前沖。
那么,可以如何改變這種狀態呢? 其實非常簡單,那就是——把自己當個「人」。 在這里,我要講一下自己的故事。 我這輩子效率最高的,是打理《得到》年度專欄那段時間。 每周六更,每期至少寫一萬六千字,最終寫了一百萬字;同時,一周內還有三天在做咨詢;并且,我還停了一家公司,又開了一家新公司;此外,還裝修了一套大房子。 在這種情形下,我還是覺得自己浪費了大量的時間。 經常刷網頁、胡思亂想、猶疑、拖延等。 我為什么要浪費時間在這些事情上呢? 因為,我做不到時刻保持那樣高效的節奏。 假如每天都保持那樣的狀態,我可能會有一種“快要死了”的感覺。 因此,除了刷網頁這些方式,有時我還會取消一周的咨詢,讓自己輕松一點。 無論是做咨詢也好,還是寫作也好,我都要花很多時間去累積一些狀態。 所以實際上對我來說,浪費時間和寫作構成一個連續體,都是完整狀態的一部分。 講自己的一些經歷,其實我就是想說: 有時候低效地消耗時間,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休息方式。 而想要獲得這樣的休息狀態,概括起來,有以下兩個方法。 1)切忌自我工具化。 要清楚,我們不是冷血的工具,是有血有肉的一個人。 只有把自己當人,我們的生命維度才能展開,才能真正知道自己喜歡什么。 而不只是一直混在馬群里,馬不停蹄地往前走,卻不知道自己究竟想去哪里。 況且,即便是馬,也需要停下休息、飲水,接下來才能跑得更快啊。 所以,假如一個人,總是一路跑著往前沖,往前撞。 從不敢停下來,花費一些時間去看看身邊的人,看看身邊的景色,看看自己內心真正想要什么。 這樣的生命旅程,就像一場漫長的苦役,如此活著,有什么意思呢? 所以,我們不妨大膽篤定地跟自己說: 生命是可以放松的,人是需要放松的。 我們不是AI,不是工具,需要適當休息,才能做得更好。
2)拖延癥,是個偽話題。 太多人都有拖延癥,同時還為此內疚: 我太罪惡了,怎么可以如此荒廢時光? 說實話,我也有過類似的焦慮,并且據我了解,和拖延癥作戰的朋友,少有勝利的情況。 但經濟學家王福重老師,曾講過這樣一個觀點: 拖延癥是個偽話題,人生就是要好好去拖延,拖延又怎么了。 這種說法真是讓我眼前一亮。 說到底,人生就是一場體驗,真正重要的事寥寥無幾。 關鍵在于,我們要認識到: 人的一生,有廣闊的時間和空間可以犯錯,可以浪費,能做好一些關鍵的選擇,做好一些重要的努力,就可以了。 我曾設想過:如果不拖延,不浪費時間,我肯定還能寫更多東西,做更多實在事。 但實際上,我卻深深地覺得,把一些時間,浪費在美好的無用之事上,太幸福了,也更加有了動力去做其他事情。 于我而言,最明顯的,就是攝影這件事了。
寫在最后 寫這篇文章,并不是在鼓吹懶惰反對努力。
努力自然重要,只是想說: 我們可以好好學習放松,可以適當放松一些,特別是需要減少焦慮和自我攻擊帶來的內耗。 生命需要避免的,是低效的努力,加上嚴重的自我攻擊。 這些被焦慮充滿的努力,常常是在事情表面上拼命努力而已。 講到這,我突然想起在《你好,生活》里,央視主持人尼格買提講的那段話: 說走就走的旅行和家人的聚會大汗淋漓的球賽無所顧忌的擁抱一次熱鬧的派對一場坐滿觀眾的錄像身心疲憊的飛行甚至毫無障礙的呼吸 那些過去不值一提的事現在想想,每一個字都覺得幸福 那么,祝你我都能從一些不值一提的小事中,找到舒適和自在。END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版權會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