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改變的關鍵點,在于改變舊有歸因模式
發布時間:2022-01-06
3287閱讀
2020年過去了,回想這一年,你是感到很充實、滿意,還是內心充滿了不滿與焦慮 ?我猜想,大多數的人的答案可能是后者。
這種不滿與焦慮,或許并不因為你沒有努力,而是一直在努力,卻發現自己并沒有什么進步;
進行了各種各樣的探索和嘗試,卻依然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為什么會這樣呢?原因可能是,你陷入了“自我成長誤區”,也就是,在用錯誤的、不符合自我成長內在規律的方式追求成長。
今天這篇文章,可以幫你了解幾種典型的自我成長誤區,以及自我成長的內在規律。
誤區一
只要足夠優秀,我就會變得自信
《與內心的沖突和解》這本書中有一句令我印象深刻的話:
“不安的人,可能會認為緩解不安的方法是成功,認為只要獲得社會性成功,人生中的諸多問題都將迎刃而解。
然而,現實是,即使成功了,不安也得不到緩解。”
這句話可以說從根源上解釋了這樣一種現象——為什么現在很多人越努力,越焦慮。
原因就在于,對于那些焦慮的人來說,努力其實是他們緩解焦慮和不安的方式。
而這種焦慮和不安往往源于他們對自己的不滿與不認可,所以他們需要通過努力來改變那個不夠好的自己。
比方說,現在不少人都有知識焦慮,有關知識焦慮我最常遇到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才能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
每次遇到這樣的問題,我都會反問對方:
你想要構建知識體系的目的是什么?有了知識體系之后,你會有什么不同嗎?
經過一番深入探索之后,我發現,大家真正想要的其實是就兩個字——自信。在他們的潛意識中,“知識”是“優秀”的代名詞。
他們覺得只要有了所謂的知識體系,自己就會變得優秀,不自信的問題就能夠得到解決了。
然而,如果你去和那些知識淵博的人聊天,你會發現:
他們從來沒有給自己設定過“構建知識體系”之類的目標,他們就只是跟著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斷去學習和研究。
讀得多了,思考得多了,知識體系自然而然就形成了。
那些渴望擁有自信的人或許不知道:
他們眼中的“自信”,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自信,而僅僅是自尊——一種“我足夠好”“我很優秀”的感覺。
真正的自信,其實是一種“我可以”的信念,它等同于心理學上的自我效能感,也就是相信自己可以通過行動和努力達成某個目標或結果。
事實上,想要獲得自信,你根本不需要自己變得多“優秀”。
只要你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把曾經以為的“不可能”變成“可能”;把以為的“做不到”變成“做到了”;把以為的“做不好”變得“做好了”。
那么不管這件事情有多么微小,它都可以給你帶來自信的提升。
但問題是,大多數人在認為自己“做不到”“做不好”的時候,他們就會陷入沮喪和抑郁的情緒之中,并因此選擇放棄嘗試。
而放棄之后,他們又會開始自責和自我否定。
這樣的結果就是,“我做不到”“我做不好”的認知得到了進一步的加深,自己也變得更加不自信了。
假如這個時候,你能夠把頭腦中的“我不行”“不可能”“做不好”,變成“我試試看…”,或者去思考“我怎么樣才能做好”。
然后通過自己的努力,創造了一個和原有認知完全不同的結果,那么你就會獲得一種全新的認知——“原來我是可以的!”
這種新認知就會給你帶來動力和勇氣,推動你去把更多的“不可能”變成“可能”,“做不到”變成“可以做到”。
俗話說,不破不立。
所謂的自我成長,本質上就是一個個不斷打破和重建的微小循環過程。
每次通過實際行動打破一個“我不行”“我做不到”的僵化認知,你就可以重建一個“我可以”的新認知。
當你頭腦中那些“我不行”“我做不到”的信念越來越少,“我可以”的信念越來越多時,你自然就會變得自信起來。
你內心那些因為不認可自己而產生的不安與焦慮,也能從根源上得到解決。
想要獲得自信,你不必去追求那些讓你感覺自己很厲害、很優秀的大目標(這樣的想法反而會讓你陷入困境)。
你只需要踏踏實實的把一個個你認為“做不到”“做不好”的小事做成、做好,那么你對自己的信心自然就會提升。
請記住,完成一件件小事,比做大事更重要。
誤區二做不到、做不好,就是我有問題
為什么大家都頭腦中普遍存在著“我不行”“我做不好”之類的自我否定式的信念,以至于一遭遇困難或挑戰,就會選擇拖延,逃避,甚至是放棄呢?
這種信念的形成很大程度上與個體的歸因模式有關。
歸因是指個體根據有關信息線索對自己和他人的行為原因進行推測與判斷的過程。
歸因不僅僅是一種心理過程,也是一種人類普遍的需要。
行為原因的分類有很多種,每一種歸因都會發展出某種特定的行為處事的方法,以及某種特定的自我認知。
個體在進行歸因的時候,首先注意的是外因還是內因,也就是某個行為或結果是由外部、一些和你自身無關的因素所導致的;
還是由內部的,與你有關的因素所導致的。而這些因素當中,又可以分為可以改變的和無法改變。
舉個例子,假如你考試沒有考好,那么面對這種失敗,你其實是有很多種解釋方式的。
比方說,你可以把沒考好的原因歸結于外部原因——這次考題出得太難了;
你也可以把原因歸結為自己不夠努力,或者沒有找對學習方法,你還可以把考不好的原因歸結為自己天生就很笨,天生就不是學習的料。
假如一個人總是習慣性地把自己的行為表現歸結為那些自己無法改變和提高的內因,比如天賦和某些固有的特質。
那么當做得不夠好或者遭遇失敗時,他就會很自然的認為覺得是自己的問題,是自己天生就不行。這樣的歸因模式就會導致僵固的自我認知。
但真實的情況是,外部表現或許與一個人的天賦有關,有的人就是會在某些領域學得快,或者表現得比別人更好。
但它還與動機(興趣)、方法和努力程度有著很大的關系。而這些都是屬于可以掌控和改變的。
天賦,毫無疑問,是一種極大的優勢。
在某個領域擁有天賦的人會表現出強大的學習能力,因為天賦會讓他們很快發現并掌握這個領域的潛在規律;
天賦也會讓他們很快體驗到其中的樂趣,并發展出極大的動力和熱情。
然而,就算沒有突出的先天優勢,我們依然可以通有效方法和努力來培養興趣,并由此發展出眾的能力。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天賦和方法是可以互補的,天賦會讓一個人不用特意學習就很快地找到并掌握規律。
而正確的方法則可以讓一個人通過后天的學習來掌握規律,彌補天賦上的不足。
努力則可以被看成是加速器,它會讓有天賦或者懂得正確方法的人加速進步。
遺憾的是,興趣和方法的重要性卻一直被嚴重忽略了。
從小到大,我們都是憑著直覺去學習,而老師也是憑著直覺去教,卻從來不知道,學習和教學其實都是有方法的,興趣也是可以培養的。
正是因為沒有興趣,又不懂得正確的學習方法,大家只能受限于天賦,才會認為學不好是因為不夠聰明。
一個人一旦產生了僵固型思維,并形成了“我不夠聰明”這種信念,他就很難再實現自我突破了。
之前,看了一個關于教育的紀錄片,名字叫做《他鄉的童年》。
這個紀錄片的導演周軼君是知名國際新聞記者,她同時也是一位常年因為教育的問題而焦慮的兩個孩子的母親。
在這個紀錄片中,最令我感動的是周軼君在芬蘭的海門林納師范學院進行的一次采訪。
采訪的對象是幾個海門林納師范學院的老師和學生。
在對話過程中,有個老師提到說,她經常會遇到一些國外的學生,這些學生會告訴她:“我不會唱歌,幼兒園老師告訴我‘我不會唱歌’ ”。
但是在芬蘭,老師們會極力避免給學生貼標簽,或下類似“你做不了這個”“你做不了這個”的結論,因為他們相信,每個人都是可以的。
這個時候,周軼君突然問了一句:如果有一個孩子真的不擅長數學,甚至特別討厭數字呢?
所有采訪者都不約而同地回答:那么我們會去思考,是不是我們的教學方法出現了問題,而不會去認為是這個孩子本身的問題。
我們會去觀察他對什么感興趣,如果他喜歡汽車,那么我們就用汽車來教他數學;
如果他喜歡玩樂高,那么我們就用樂高來培養他對數學的興趣。
總之,我們會悄悄地把數學植入到他們感興趣的東西上,然后他就自然會掌握好。
說實話,這是整個紀錄片最打動我的時刻,因為它讓我看到了相信的力量,它也讓我意識到:
真正的好教育(不管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一定是給人希望的教育,能夠讓人看到自身更多可能性,讓人獲得自信的教育。
而絕不會給人下定義,讓人覺得自己不行,自己不夠好。
小貼士
自我改變的關鍵點,在于改變舊有歸因模式。
你需要在頭腦中植入這樣的信念:做不好,絕不是因為你有問題,不是因為你天生就做不好,而是缺乏有效的方法。
“有效”的前提在于理解原理,了解相關領域的底層規律和邏輯。
比如有效的學習方法,一定是建立在對大腦學習規律的理解上,有效的行為改變策略,也一定是建立在行為規律的充分了解之上。
請記住,不管怎么樣,都不要去否定自己。
誤區三幸福的人生,就應該沒有痛苦
我以前分享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個讀者向我求助。他說自己突然接到通知,下午要去總部給董事長等領導們匯報預算。
然而作為基層職員的他從未參加這種會議,更別提匯報了,所以他現在很緊張,特別心慌,這樣緊張下去恐怕會表現更糟。
他問我該怎么調節。我給他的回復是:
當我們要去做一件自己從來沒有做過的或者經驗不足的事情時,我們就會本能地感到緊張。
這種情緒是非常正常的,我們控制不了,也無法完全消除,即便是很有經驗的人上臺也會感到緊張。
所以,不要想著怎么去消除這種緊張情緒,接受它的存在,然后把精力放在你真正需要關注的問題上:
怎樣確保自己能夠很好地完成這次匯報。
這個問題看似很平常,但它實際上代表了一類典型的成長困境,那就是:
總是把焦點放在消除那些不想要的情緒狀態上,而不是去關注和思考自己想要的結果是什么,然后讓用目標和價值觀來指導自己的行動。
這種困境與我們對痛苦、負面情緒的態度,以及應對方式息息相關。
大家都覺得,負面情緒都是不好的,不正常的。
有的人甚至會覺得有負面情緒就意味著自己不夠好,意味著自己有問題。
一旦我們把負面的情緒狀態當作一個想要逃避和消除的對象,我們就會因此而陷入更大的麻煩。
真實的情況是,生活中的種種負面情緒不僅是正常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
原因顯而易見。我們都會經歷挫折、沮喪、拒絕、失去和失敗。我們也會經受疾病、傷痛和衰老。
而且,人類眾多的基本情感天生就包含痛苦,如害怕、焦慮、憤怒、難過、抑郁、內疚和嫉妒等。
這些天生的痛苦作為正常情感的一部分貫穿我們的一生,我們不斷地重復體驗著它們。
更為殘酷的是,我們每個人都擁有可以在任何時刻想起痛苦的能力。
無論我們走到哪里,無論我們做什么,都可以立即體驗痛苦。
比如,當我們回想起某個痛苦的回憶,拿自己和他人進行比較,嚴厲地批評和指責自己;
又或是想象未來發生糟糕的事情時,我們就會立刻陷入痛苦。
事實上,想要實現一個良好的、充實有意義的人生,我們并不需要去消除這些負面情緒或者痛苦的感受(我們也消除不了)。
我們要做的,就是學會接納它們的存在,學會與它們和諧共處。
使其對我們造成的影響變小,然后把注意力放在真正重要和有意義的事情,以及那些需要解決的真實問題上。
讓自己投入到持續行動之中。
劍橋大學的心理學家布賴恩·利特爾就認為,真正的幸福源于well-doing, 而well-doing的關鍵則在于對核心計劃的可持續追求。
“核心計劃”指的是那些具有定義自我的作用,能夠為我們提供深切的意義感的事情。
比如那些能夠代表我們價值觀,代表我們是誰或者想要成為誰的追求。
在布賴恩·利特爾看來,只要我們能夠明確自己的核心計劃,并持之以恒地為之努力,踏踏實實地行動,
那么這些計劃就會將我們拉向新的可能,讓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并擁有蓬勃綻放的人生。這是也是我們改善自己人生質量,實現幸福的最重要的方式。
布賴恩·利特爾可以說為幸福帶來了一個全新的視角:
從關注我們的狀態(being),到關注我們正在做或者計劃做的事情(doing)。
換而言之,幸福不是一種快樂的狀態,而是一個過程,一個依據目標和價值觀不斷行動的過程。
只要我們一直保持有意義的行動,那么即便偶爾會經歷痛苦體驗,我們也是幸福的。
小貼士
自我成長的一個重要功課,是學會如何更有效地處理痛苦的想法和感受(尤其是對自己的不滿與失望)。
學會與它們拉開距離,而不是被它們所控制,或總是想要逃避。這便是正念練習的價值與意義。
只有在學會了如何與痛苦和諧相處之后,你才不會不自覺地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在消除和回避那些自己不想要的感受上。
而是可以騰出空間來思考“我想要的是什么”,然后用目標來指導自己的行動。
請記住,面對痛苦想法和情緒時,你要做的不是去消除它們,而是盡量不讓它們影響自己的行動。
誤區四必須先有確定的答案,才能開始行動
我知道,當大家開始思考“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的時候,很多人又會陷入一個新的困境——“我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這種困境的背后實際上隱藏著這樣一個假設,那就是,“存在著一個正確的答案,我必須先找到這個正確的答案,才能開始行動。”
但問題是,這個假設本身就是錯誤的、不合理的。
因為幾乎所有的人生選擇都是價值層面的選擇,它是非常主觀的,沒有一個可以用來評判對錯的客觀標準。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很多人在考慮發展一項業余愛好的時候,總想找到一個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
但真實的情況是,喜不喜歡一件事情和你認真程度、投入程度有著直接的關系。
一件事情你越是認真和投入,你就會做得越好,做得越好,你就會越喜歡,而越喜歡,你就會越投入,越投入你就會做得越好。
在很多情況下,選擇本身并沒有對錯之分,選擇之后,努力把它變成對的選擇才是關鍵。
假如你每次做出選擇,都不認真對待,都不做到全力以赴,那么你就不可能獲得你想要的“喜歡”的感覺。
于是,你就會覺得這個選擇是錯誤的,然后便會放棄,緊接著又去探索其他新的選擇。
結果,試來試去,永遠都找不到那個“對”的選擇。當然,有的選擇并不完全由主觀感受決定,而是與他人的感受和反饋有關。
比如你想做一個能夠幫助某一特定人群解決某個特定問題的產品。
但是,這類問題同樣沒有正確答案,你只能通過試錯的方式去探索,也就是根據自己的猜測先做一個產品出來。
有了產品之后,你才能得到真實的市場反饋,才能根據這些反饋來調整自己的選擇。
在面對一個本身就充滿變化和不確定的事情時,如果你過于執著“確定的答案”,那么你就永遠只是停留在“想”的層面,無法邁出行動的步伐。
每次遇到這種“想太多,卻總是不行動“的人,我就會跟他們說:
“路絕對不是想出來的,而是走出來的,你必須先邁出第一步,才會知道第二步該怎么走。”
其實,大家不敢做選擇,很大程度是因為我們缺乏做選擇的經驗。
從小到大,我們幾乎不需要去獨立思考或者獨立做選擇,因為正確的道路就只有一條,那就是:
努力學習,考上好大學,找一份好工作,而且大人們總是會給我們植入一些對錯觀——這樣做是對的,那樣做是不對的。
想要讓自己變得敢于做選擇,一個必經之路就是,從一些小的、不那么重要的選擇開始,不斷積累“做對選擇”的成功經驗。
當成功經驗多之后,我們自然就會越來越信任自己,面對選擇時也就不會那么糾結了。
小貼士
為了訓練自己獨立思考和獨立做選擇的能力,一方面,你需要得放下對“正確答案”的執念,放棄對他人或權威的依賴;
另一方面,你需要努力創造成功的經驗,也就是在做完選擇之后,信任自己的選擇,堅定地行動,全力以赴,努力把這個選擇變成“對”的選擇。
請記住,選擇本身無對錯,選擇之后做對選擇,才是選對的根本。
了解了上述幾個典型的成長誤區之后,不知道你有沒有意識到,自我成長實際上是有其內在規律的。
只有當你的努力符合這個內在規律時,它才有可能把你帶向蓬勃人生。
這個規律就是:
自我接納永遠是自我成長最為重要的一部分,是底層的根基。
不然的話,你一切的努力都是為了避免和消除因為不接納而產生的痛苦,是為了擺脫那個自己不喜歡、不認可、不“優秀”的自己。
然后,再從眼前的小目標開始(不要總想著一些遙遠的、不切實際的“大目標”)。
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培養自我覺察力,有效應對痛苦想法和情緒的能力,以及全力以赴實現目標的決心。
說實話,這個目標究竟是什么,是否和你的未來要做的事情有很大關系,都不重要。
因為真正重要的是,你能否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培養起越來越多“我可以”的信念,以及積累越來越多做對選擇的經驗。
當這樣的經驗多了之后,你自然就會對自己越來越有信心,也會變得更加敢于做選擇,不會再依賴他人來告訴你“正確答案”。
隨著自信心和行動力的增加,你會有更多新想法的產生,新的想法會帶來新的行動,新的行動又會帶來新的自我認知。
這個正向循環一旦被開啟,你就一定會慢慢摸索出一條屬于自己的發展之路。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版權歸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
本文轉自公眾號【SusanKuang】,作者:Susan Kuang,《斜杠青年》作者,留美MBA,一個不斷追求自我卓越的積極行動派和精要主義者,希望利用自己積累了七年的知識與實踐經驗,幫助更多人通過理性思考和高效行動來實現自我突破,追求自我卓越,讓人生開始進入正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