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結構是一個人情緒的容器
發布時間:2021-11-13
2278閱讀
在現代這個快節奏的,人人唯恐自己落后的高壓城市生活中,作為一個有孩子的中年女性,我愈來愈發現,時間根本不夠用,你也很難找到一塊稍微完整的,真正屬于自我的時間。那些和小姐妹們喝下午茶的日子,那些放下一切去度假的日子,亦或者那些可以看一整天電影的日子都早已離我遠去。 曾經的我患上產后抑郁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深感自我被孩子吞噬。那個時候,孩子會在夜里每小時一醒,需要我抱著哄著,才能再次入睡,除了身體上的疲累,更糟糕的是,我的精神上陷入一種絕望:這樣的日子什么時候是個頭? 那個時候,經過一夜折磨,恍恍惚惚的我,站在自家19樓的客廳,透過窗玻璃,遠瞭不遠處的一條河,總會想到死。 后來,經過諸多調整,才從這種絕望的感覺中走出來。 現在孩子馬上要4歲了,工作、生活依然是那么忙碌,屬于自我的自由時間依然是那么少。 曾有一段時間,我總是渴望什么時候可以徹底不用工作,徹底不用帶孩子,然后出去長時間旅行。這種渴望越強烈,我的內心就越痛苦,因為它無法實現。 但是現在的我,開始從這樣忙碌的,缺少自由的生活中有了不一樣的體會,獲得了內心的某種支撐,對自我也有了更多的認識。 1、 其實,我并不需要太多的自由,我需要工作。 這一點的發現令我自己有些吃驚。 但是,現實就是這樣。 從小,我就喜歡把生活安排地井井有條,寒暑假我會安排好什么時候寫作業,什么時候出去玩,要讀一些什么書。通常書都是看不完的,但是極少遇到那種假期結束,還是沒有做完作業的情況。 我喜歡那種把時間安排地滿滿當當,生活節奏忙碌而充實的感覺。所以,20歲出頭的時候,我可以做到白天在廣告公司上班寫文案,晚上回家寫作或者接私活,周末出去兼職數學老師。 這樣的生活當然是很累的,但是我知道自己努力的一天,一定會完成一些事,創造一些什么,或者改變一些什么。 事實證明也是如此,我因此出了第一本書,開始有了更多的存款,進而改變了自己作為農村孩子的命運。
更重要的是我也開始從這樣一日又一日的實干中獲得很多的價值感和支撐感。 我對自己的自信都是建立在這樣日復一日的行動中,所以內心變得更堅實更強大。 我喜歡偶爾的休閑,但是如果長時間無所事事,我便覺得迷茫和焦慮。 我需要自由,但是我又不需要太多的自由,我需要自己能夠自發地用很多的事情把大部分的時間填滿。 其實,不僅僅是我需要,我認為可能每個人都需要。 我在咨詢中,遇到一些來訪者,他們因為沒有工作,或者生活太過輕松、清閑而感到無聊、空虛、痛苦。
還有,今天上半年的疫情期間,很多人因為無法應對不需要上班帶來的大段自由而變得焦慮、煩躁。
人,其實很難駕馭很多的自由。 弗洛姆在其著作《逃避自由》中說,作為一個自由的原子,人會千方百計地逃避自由,因為人承擔不了自由帶來的重擔。
他說:“他自由了,但這也意味著:他是孤獨的,他被隔離了,他受到來自各方面的威脅,他沒有文藝復興時代資本家所擁有的財富和權力,也已失去了與人及宇宙的統一感,于是他被一種個人無可救藥,一無所有的感覺所籠罩。” 針對這種痛苦的解決方案是:“如果個人通過自發活動實現自我,并把自己與世界聯系起來,他便不再是一個孤立的原子,他與世界便成為一個結構化整體的一部分;他有自己的正確位置,他對自己及生命意義的懷疑也不復存在。這種懷疑源于他的分離狀態和生命受阻,只要他自發而不是強制或機械地活著,懷疑就會消失。他意識到自己是個積極有創造力的個人,認識到生命只有一種意義——生存活動本身。” 太多的自由會讓我感覺焦慮和孤獨。 如果能夠自發地去工作,去勞動,會給我帶來一種踏實的存在感。 我熱愛自己的工作,這是何等的幸運,不工作的自由一點都不吸引我。 我和朋友們說,只要身體可以支撐,我希望自己可以工作到80歲。 每天早上醒來,知道自己有什么工作要做,有哪些事情要處理,還有哪些書等著我去讀,會讓我感覺到生活勃勃的生機。
2、生活結構是一個人情緒的容器 。
這句話我是從教認知行為治療的徐勇老師那里聽到的。 聽到的時候,我有一種“哇”的感覺,這句話太對了。 在與那些抑郁、焦慮的來訪者一起工作的時候,我常常需要讓他們恢復到之前的生活秩序和結構之中。 比如有的人抑郁了,感覺很糟糕,他就選擇躺在床上什么都不干,或者宅在家里,幾天都不出門,而這樣的行為方式其實又加重了他們的抑郁。 我的一部分工作就是與他商量,看看怎么重新安排他的生活,比如出門散散步,做一些之前喜歡的事情,更有規律地作息,鼓勵他動起來,哪怕只是很微小的行動。
一旦他開始行動起來,情緒就會獲得改善。 一個人一旦開始做事,他漂浮與混亂的情緒就會被事情固定下來,整個人似乎也被固定和支撐著。
我有一個女友安安,幾年前,因為父親重病住院,還疊加自己婚姻的危機,與丈夫陷入長久的冷戰,她的情緒很糟,常常在醒來之后睡不著的深夜崩潰大哭。
但是那段時間,她依然盡力每天做好自己可以做的事情,早起做早飯,吃完早飯去認真工作,下班之后去醫院看望老父親,給他送吃的,送生活用品,公司里同事聚餐,她也參加…… 就這樣竭力保持著生活的結構與秩序,三個月后,安安的父親順利出院,與丈夫的關系也有了一絲轉機。
她說:“努力地做好每一件事,起到了安撫我情緒的作用。”
對此,我深有同感。多少次當我陷入情緒的漩渦時,都是因為有事可做將我拉了出來。
當我狀態不好時,打起精神做事,情緒就在做事的過程中,不知不覺被消解和處理了。
再回頭看,會發現那些讓自己情緒痛苦的事情,也沒有什么大不了的。
所謂“情隨事遷”,當你去做了一些事情,改變了一些情況,思想感情也隨著起了變化。
我們的情緒會影響我們的行動,同樣的,我們的行動也會影響我們的情緒。
所以,當有一天你的心情不好時,或者當你遭受命運的無情打擊時,請試著堅持去把手頭上的事情做好,盡力維持自己生活的結構、秩序和節奏,不需要多久,你就會發現不知不覺中你的心情和生活都會變得更明朗和遼闊。
3、哪怕缺少外在時間與空間的自由,我們依然可以享有內心的自由。
因為徹底地意識到孩子18歲離家上大學之前,要同時兼顧工作和家庭的我,是不可能有多少自由和輕松的日子,我反而開始在這樣的限制中找到一種屬于自己的滿足。 我開始練習在生活的間隙中,享受僅有的自由,享受生活的點滴快樂。 比如:
忙碌了一周,利用周末半天僅有的兩三個小時,帶孩子去野餐,會感覺特別滿足。
急著出門前的一分鐘,擦一支喜歡的口紅,感覺自己就是這個世界上最美的女人。 一邊拉伸身體,一邊看兩頁閑書,就會覺得自己的身心都被好好照顧了。
在兩個咨詢個案的間隔給自己泡一杯茶,哪怕這茶只能安心地喝個幾分鐘,我覺得也是極好的。
在步履匆忙趕去上課的路上,見到路邊的幾叢紫羅蘭,都會讓我的內心為之雀躍。 哄孩子睡著的夜里,起來喝水,看到一客廳的月光,便停下來站在窗邊,抬頭欣賞兩分鐘的月亮。
正因為忙碌,休閑才顯得更珍貴和有意義。 正因為時間不夠用,那一分一秒的快樂才會更加令人珍惜。
正因為自由太少,那點滴的自由享受起來就分外的美麗和滿足。
許許多多吉光片羽的自由,一樣讓我感受到自我的存在和完整性。 前兩天看臺灣最懂生活的作家蔡穎卿的書《用細節把日子過成詩》,書中有一段話,很接近我的這種感受:
對于一個女性的限制,我當然深有所受。無論是生理、時間、還是行動上,人人口中自由是從少女到人妻、人母愈變愈少的。但是,當生活啟動轉化的過程,在自己習慣于“有定義的自由”不斷減少的同時,我卻被許多無法形容的所得滿足了。例如,在時間窮得發酸的一刻,看到自己竟能安然珍惜一分一秒的益處;在家人病亂不安時,能自信穩下大小事情;我發現,原來自己的靜默與耐力是可以改變幽暗,可以點亮生活的。于是,屬于女性特別的生活便以不自由與自由的一體兩面,輝映在我的認知里。
越是在忙碌與限制的生活中,我們越需要點亮自己的生活。
弗洛伊德說:人生最重要的就是工作和愛。
愿你熱愛自己的工作,在工作的行動中收獲新知和內心的力量,可以有所愛的人和事,點亮自己的生活。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版權歸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