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一個人面對自己會那么難受呢?
一個人之所以會害怕孤單,是因為他不懂得主動發出聲音,不懂得向這個世界主動求助。
因此,他也就無法接受到這個世界的善意,無法與世界形成連接。
科胡特在《自體的分析》一書里引用了“鏡像自體客體”的概念,即通過外部(通常是父母,如鏡子映照)的肯定、關注和接納而逐步建立的真實自我價值認識和力量內聚。如果形成理想的健康的凝聚的自體夸大感,就不需特別渴望外在的欣賞、關注和鼓勵,自身是自信的,確認的、自由的。而缺少這個部分,會持續去尋找外在的力量,如不斷試圖控制環境、過度追求成功,特別需要被肯定,來彌補空虛無力感。
眾所周知,養成良好的“習慣”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有益的。但是卻很難做到。想想我們從小到大,曾經立過多少FLAG?又成功做到了多少?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讓我們半途而廢呢?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下如何下養成新習慣的問題。
哪個少年沒有煩惱?正因為我經歷過,也好端端的活著過來了,所以在我看來,一個男孩從小到大如果沒打過架,沒失過戀,沒被老師冤枉過,沒刻骨銘心的失敗過那都不算見過世面。
正如暢銷書《堅毅》里講到的,孩子的價值感是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建立的。
少年短暫,但“少年感”卻可以永恒。它不是隨著長大就一定要消失,長大不意味著要扼殺純粹,而是增加了更多的維度和廣度。
老練亦可以很天真,是知黑暗而不黑暗,知世故而不世故。
拉康提出“鏡像理論”。拉康認為,意識的確立發生在嬰兒的前語言期的一個神秘瞬間,即為“鏡像階段”。
具體過程是,剛開始,嬰兒認為鏡子里的是他人,后來才認識到鏡子里的是自己,在這個階段,嬰兒首次充分認識到自我。而在此之前,嬰兒還沒有確立一個“自我”意識。
換句話說:嬰兒意識的確立是通過鏡子先認識到了“他人是誰”,才能夠意識到“自己是誰”。
人們的成熟化傾向是由遺傳得來的。與此同時,個體的發展也依賴于其生活的環境。足夠好的環境??可以為個體的遺傳傾向提供有利的發展條件,使其以一種錯綜復雜的方式按照遺傳因素健康發展。
有一天,快3歲的女兒拿著一條白色浴巾披在身上,在客廳??跑來跑去??,我問她:你要當白雪公主嗎?她答:不。我又問:你要當超人嗎?她再次回答:不。那你要當誰?我問。她很堅定地說:我就當我自己。每個人都當他自己,想干嘛就去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