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夢想是:當自己
發布時間:2020-10-14
1809閱讀
一個剛上大一的18歲女孩和我進行咨詢,談到自己母親的時候,她說,總覺得媽媽太辛苦,為了自己,為了家庭付出和犧牲太多,心里對媽媽有很多的虧欠和愧疚。
她的媽媽中專畢業之后自己又讀了大專,之后當老師,工作的時候因為表現突出,還獲得縣城的“優秀教師”榮譽,但是27歲那一年她生了孩子之后,生活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因為雙方老人都沒法來幫忙,她不得辭職在家帶孩子,而孩子的父親那時工作很忙,養家的壓力也很大,沒法分擔妻子的育兒壓力。 由于產后身體沒有康復好,加上帶孩子的辛苦,她在孩子2歲左右,生了一場大病,治療了一年多才好,期間也是一邊看病一邊帶孩子。 之后孩子開始上幼兒園,但是常常感冒發燒,經常要跑醫院,原本想等孩子上學之后開始找工作的她最終決定成為一名全職媽媽,全心全意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 這位00后的女孩說:“家里的家務,親戚之間的人情往來,照顧我的生活,接送我上下學…所有的這些事情都是媽媽做,我覺得她付出實在太多了。我上了大學后就會離開我媽,之后我可能還會出國。我想到我媽曾經也有自己的夢想,但為了家庭為了孩子犧牲這么多,我真為她感得不值的。我還想,我以后不要當媽,我只想做我自己,實現自己的夢想。” 關于“為了家庭為了孩子付出值不值得”這個問題也許只有女孩的媽媽自己可以回答。
我今天也不想批判喪偶式育兒對女性的不公平,而是想談談媽媽們的夢想。
幾年前,我問過我媽,她年輕的時候喜歡做什么,有什么夢想?
我媽告訴我,她初中的時候喜歡打籃球,是她們學校女子籃球隊的隊員。她一邊說,還一邊和我比劃著三步上籃的動作。
她還說,自己當時想當一名籃球運動員。 聽了她的話,我有些吃驚,怎么也沒法將眼前這個50多歲的家庭婦女和年輕挺拔的女子籃球運動員聯系在一起。 那一刻,我忽然意識到自己之前忽略的一件事,那就是:每個媽媽都曾年輕過,也許那時她們都有屬于自己的夢想。 我有個一起學心理學的同學,她生孩子之前做過一段時間的生涯規劃和企業管理。因為她生孩子比較晚又是雙胞胎,家里的老人年齡大了帶不了兩個孩子,她也想多陪伴孩子的成長。于是,生了雙胞胎,休完產假之后,她暫停了工作,在家一起和媽媽帶孩子。 在和媽媽相處的那一年多里,她常常去發現她媽媽身上的優勢,不斷認可和贊美媽媽,鼓勵媽媽嘗試一些新鮮的事情。 之后,孩子大了一些,她家白天請了看孩子的阿姨,婆婆偶爾也會來幫助,她媽媽就回了老家。 回了老家之后,我的同學繼續鼓勵她媽媽尋找個人的興趣,追求自我的夢想。哪怕她媽媽說,“我年紀都這么大了,想學也來不及了!”或者抱怨說:“我不想搞這些,我沒有精力。”她還是一如既往地贊美媽媽,鼓勵媽媽,說她在哪一方面有天賦,要去挖掘,不要放棄。
看到媽媽喜好寫作,就給媽媽買適合她看的書,給她買用來寫作的紙和筆。
鼓勵她媽媽去上老年大學,學習自己喜歡的課程。
慢慢的,她的媽媽發現自己特別喜歡寫作和朗誦,于是加入了老年大學的朗誦隊,邊學習邊交朋友。因為她朗誦時特別有感染力,還參加了比賽。朗誦隊里詩歌寫得好的老人也找她進行配樂詩朗誦。因為找到了自己的熱情和天賦,也得到了很多他人的認可,同學媽媽整個人的狀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以前只穿舊衣服,打扮很樸素的她,也學著色彩搭配,喜歡打扮得漂漂亮亮地和朋友們一起出去玩和拍照。原本內向、自卑、不愛社交的她變得外向熱情,自信又有活力,還交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同學一邊給我看她媽媽的朋友圈,一邊和我說,她媽媽發來一段文字,特別感謝她,說正因為女兒的鼓勵,她才能找到自己的興趣和天賦,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和價值。
以前的她總是為了孩子,為了丈夫,為了家庭而活,孩子快樂,丈夫滿意她也快樂滿意,現在的她要為自己的夢想,為了自己的快樂而活。
看到手機屏幕上那個雖然臉上爬滿皺紋,頭發灰白的老太太因為活出自己而露出燦爛的笑容,我真心為她點贊,為她高興。希望這樣的媽媽能越來越多。
媽媽們不是沒有興趣愛好,沒有自我,也不是沒有夢想,只是她們長久以來沒有屬于自己追夢的時間和機會,也缺乏他人的支持和鼓勵。
2015年,韓國已婚女性每5個人當中就有一人因為結婚、生子、育兒而辭去工作。女性的經濟活動參與度明顯在產后下降。女性生完孩子之后重回職場也會遇到很多的問題。中國也差不多是這樣的情況。
在很多家庭里,當有孩子后,明明妻子的收入和丈夫的差不多,但是如果要有一個人辭職全職帶娃,這個人是妻子好像是最自然不過的選擇,之后給孩子喂奶的是她,輔導孩子作業的是她,送孩子上培訓班的是她,做燒洗買汰等雜務的也是她,仿佛她天生就應該做這些似的……人們忘記了在成為母親之前,她也是一個喜歡看電影、喝咖啡,會和女朋友清早爬山看日出,夢想去遠方的女孩。
一個女人一旦成了母親,很容易被定在“母親”那個格子出不來,無論是社會習俗,還是她身邊的人,好像都要求并認定她應該為那個格子投注青春和無限的時間,她要為孩子為家庭去奉獻和犧牲自己。
而這個母親的夢想也變成了全家人的平安健康,丈夫能升職加薪,兒子能考上一所好大學,女兒能找到一份好工作……
我們習慣了母親們的夢想里帶著家庭,帶著孩子卻唯獨沒有她自己。
這樣的母親當然很好很偉大,但很可能并不快樂也不自由。連岳說,當一種身份被拱到最偉大的位置,那么,與這個最偉大相對應的,就是最高的要求。在中國的文化語境里,這種偉大,往往意味著無私奉獻和自我犧牲。當一個女兒看到因為無私奉獻和自我犧牲,而不快樂不自由的母親時,她也許不敢讓自己快樂和自由,也她會害怕自己成為一名母親。因為那是一種非常沉重的感覺,一種自我的喪失。
有了女兒之后,我常常會思考一個問題:自己要做一個怎樣的母親?
結果,我女兒告訴了我答案。
有一天,快3歲的女兒拿著一條白色浴巾披在身上,在客廳跑來跑去,我問她:你要當白雪公主嗎?她答:不。我又問:你要當超人嗎?她再次回答:不。那你要當誰?我問。她很堅定地說:我就當我自己。每個人都當他自己,想干嘛就去干嘛!
嚯,好家伙!比她媽早三十年明白了要做自己!
是啊,我們是母親,我們也是自己,母親只是我們眾多角色中的一個角色,并不是固定我們的格子,當媽后別忘了當初那個也有夢想的自己,請記得要去做自己,為你自己而活!
也希望我們的社會環境能夠越來越好,減少對媽媽們的苛責和要求,去鼓勵和支持她們的夢想,允許她們去活出自己。我相信,有很多女性可以活出自己的社會也一定很美好!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版權歸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