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需要的只是接納自己
發布時間:2020-11-21
1620閱讀
某公眾號曬出國慶七天長假的蹤跡調查問卷,其中幾條格外引起我的注意。
“我想遠離社交網絡,想按自己的意愿多靜默獨處,把房子和身體的小毛病修修補補,把七天過成一個小秘密。”
“準備回一趟山東老家,工作以后很少有機會能再回到田野和海邊,十月是給蘋果樹摘袋和挖大蒜的季節,白天做農活,晚上吃海鮮,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這就是向往的生活。”
“復習復習,七天學習計劃打卡,假期歸來又是一條好漢吶~”
“學習學習學習,準備考試,我好南呀~”
“堅持七天魔鬼式健身塑形!”
“國慶節到處人多,不如選擇加班,順便賺取加班費咯。”
小清新似的安排讓我突然耳目一新,緊箍咒似的計劃又讓我像吸食了鴉片似的為之一振,好像看到了那個相似的我。
今年國慶,我因母親腳骨骨折,長假第一天,就接下了拖地、晾曬衣物、洗碗的活兒。
好久未拖地了。本覺得這是個無聊費勁的事情,于是在客廳放著歌曲,手中緊握著拖桿前后推動,讓浮灰在拖把與地面的摩挲間無處遁形。半小時后,瓷磚和實木地板就閃耀著微光了。
我想說的是,拖地期間還有拖完后竟然都有一種說不出的愉悅感。
想起去年國慶長假,早早就做好了行程計劃安排。1到3號,帶孩子參加戶外自然活動,4號回父母家看望,5號同學聚會,6、7號泡書店。似乎安排不這么妥善就充實不了自己的生活,似乎不做計劃沒有目標就荒廢了這大好的7天長假,還得安排的面面俱到,不留空隙。
那是真的充實了嗎?
帶孩玩樂回到家,心里充盈的親子愉悅的“成就感”超越了身體疲乏和舟車勞頓感;然后第二天馬不停蹄奔赴娘家,是為完成節日探望父母的那份“使命感”;老同學難得一聚,縱有多年生疏,也必須毫不喘息爽快赴約,才不枉負自己不辜負他人期望的“責任感”;最后,七天長假豈有不學習充電之理?一定要讓獲得知識的“滿足感”淹沒玩樂的“負罪感”。
結果呢?節后上班的我身體疲憊,精神恍惚。當然,我會自詡是自己深陷“節日綜合癥”,需要調整一天。
我自察,節日的各種“自感”充實了我的大腦和意識,卻難為了我的神經和身體。
時間是都用進去了,可是除了安排滿當的那份“視同”充實感,長假的愉悅體驗感卻似乎差了點。多了些倦怠、趕場,少了點愜意、放松和自由。
于是我反思,我追逐的“充實感”到底是什么?是虛是實,只是一個關于意義的符號?或者就是一個“鏡像自我”的空洞?
1.
這種”充實感“是真實的嗎?
科胡特在《自體的分析》一書里引用了“鏡像自體客體”的概念,即通過外部(通常是父母,如鏡子映照)的肯定、關注和接納而逐步建立的真實自我價值認識和力量內聚。如果形成理想的健康的凝聚的自體夸大感,就不需特別渴望外在的欣賞、關注和鼓勵,自身是自信的,確認的、自由的。而缺少這個部分,會持續去尋找外在的力量,如不斷試圖控制環境、過度追求成功,特別需要被肯定,來彌補空虛無力感。
就是說,如果一個人的父母對自己缺乏關愛和肯定,或者看待孩子很功利,那么他很可能就需要不斷努力獲得“充實感”和成就以證明自己的存在和價值。
他就會感覺自己總被一雙無形的推手推著負重向前,沒有節度和喘息。仿佛一旦停歇,就將迷失自我。
這樣的人長大以后,很可能會成就功名成癮,變成“東方不敗”式的人。而當東方不敗練成葵花寶典走火入魔后才發現,他需要的不過是愛的體驗,不是這些虛幻的成功。
近幾年很走火的書《你只是看上去很努力》中,除了強調方向比努力重要,還有一個切入點就是,我們似乎總是以在每天忙忙碌碌,努力拼搏的生活狀態中才能感知到自己的存在,好像只要自己一停下來就找不到自己了,空虛感侵蝕脆弱的內心;或者總覺得自己不夠好,對未來充滿了恐慌、焦慮、和迷茫。
可見,這樣的“充實感”“成就感”是為填補內心那個需要被肯定的“鏡像自我”向外抓取的力量,而非來自真實本心。因而顯得空洞易逝。
只有擁有穩定的“鏡像自體客體”,才能如給予自身滋養的汩汩泉眼,從內部噴發;讓自己游刃有余,才能讓自己更從容地應對生活。
那么如何讓自己在內在關系中形成較穩定的“鏡像自體客體”呢?
2.
你需要的只是接納自己
如果你的原生家庭留給內心的孩子一個缺乏自我價值認同的關系模式,那么不妨允許自己的價值實現有一個更長時間和更大空間的包容,給自己留有停滯、失敗甚至倒退的機會。允許自己按照自己的節奏生活,不用那么用力。
林語堂說:”看到秋天的云彩,原來生命別太擁擠,得空點“。月尚有陰晴圓缺,人的生命狀態也會有高低起落,那么,你需要關注自己的身體和能量,給它一些留白的時間和空間。
聽說過一些名人在事業正當頂峰時嘎然隱退,選擇出國留學或者改行另謀職業,從頭再來,這樣的行為很多人不解。我想他們是不為“名利”定義自己的人生,聽從了自己內心的聲音并接納留白,是為追逐內心的“真我”做再次發力準備。
聽說教練教授初學跑步者,不會一開始就滿負荷訓練,而是根據跑者實際情況,給予一定的彈性度,讓初學者感覺有余力后,再逐步加大公里數。這是給跑者樹立信心也是讓身體肌肉慢慢適應強度,也可以減少身體肌肉和膝蓋耗損。
我也見過為減肥瘦身每天逼著自己早晚跑5公里,半個月后膝蓋磨損厲害影響走路的;每天刷著步數不上兩萬步不停歇的也大有人在,只為鰲占步數排行榜的首位,并獲得一籮筐滿滿的贊。這樣的人身邊常有,其實我以前也有過類似的心態。
與其說是自律和努力,不如說是通過”虐“自己在向外找尋價值和存在感。
區別在于,真正的自律是通過自身內核補給力量,而自虐則是不斷需要外求。前者有穩定的自我,能持續支持;后者倚仗外力,支撐的是破碎、脆弱、易變的自我。
正如一位心理大師說過:“如果一個人沒有形成穩固的自我,那就容易將每一個正在發生的動力視為‘我’,這是幻覺的‘我’。”
于是,能否試著多對自己說,給目標制定或問題思考一個充裕的時間,也許會有不一樣的答案;給自己的身體和心靈一個充分自由的空間,累了時,想喘息就喘息,想休憩就休憩,想懶惰就懶惰。
學了精神分析后,我也在時常感知自己的各種身體和精神狀態。一旦身體疲倦或者頭腦混沌、情緒不穩時,就會知道自己需要暫時休息。什么也不做,不想,不趕,只是發發呆,或做點自己輕松隨意的事情,感知歲月靜好就行。往往過后身體能量就會滿滿復活。
就如這次長假,沒有選擇刻意出門景點打卡,也沒有選擇早計劃安排滿當,給身心留有空白間隙,做家務也好,陪家人閑聊也好,反而覺得這才是真正的身心放假的體驗。
3.
擁有留白的心態
留白其實是中國畫的一種布局與智慧。通過畫面構圖的留白,給予畫面以靈動飄逸的意境,給予觀賞者以遐想和發揮的空間。既是一種人生態度,也是一種處世哲學。
村上春樹在《當我跑步時我在談些什么》中將留白藝術發揮到了極致。他會在當天靈感十足的狀態下暫時停歇,只為蓄勢待發,為明早的開篇撰寫留下更多可能性。
他幾乎每天跑步,在跑步時梳理蕪雜的心緒。在我看來,跑步就是在給頭腦留白,讓身體恢復積蓄更多能量以供給寫作之源。而且,他很多小說的靈感都來源于跑步這樣的空白之中。
同時,他堅持午休,并只利用早上的黃金時間寫作,傍晚時間用來休閑娛樂。這樣給寫作的留白讓他的靈感之源不竭,生活體驗不斷,這樣才使得他的作品總是充滿活力。
給生活留白,不然,它脆弱得像緊繃的弦。
留白,看似虛無,實則是看不見的張力。
留白,是給自己,也是給他人。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版權歸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