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病,你有嗎?
徐教授所在的北京大學,是全國精英所在之地,而他作為心理老師,卻發現了大量看上去“很優秀”的學生,患上了“空心病”。
人生是分階段的 ,每個階段有不同的重點,不要覺得某種狀態就是你的一生。
我們對于狀態的擔憂,其實是對時間的擔憂。
離婚的人擔心自己再也找不到了,無性的人擔心這輩子就無性。
其實無論離婚還是無性,你當下的生活總有可取之處。
孩子不愿意和父母分床睡覺,大多是害怕失去父母的愛。
他們從出生開始一直備受父母呵護,身邊總是有人陪伴,但現在讓他們自己睡在一個房間里,孩子會覺得父母是不是不愛自己了,甚至會有被拋棄的感覺。
可是,如果不讓孩子和父母分床睡覺,就很容易像上面說的那個男孩子一樣,發展為不健康的戀母情結。
無論是父母還是孩子,在面對失敗時都很難接受,憤怒的父母不僅是在完成孩子投射性認同的過程,也是在隔離和否認自己情感的過程。我們常說的共情能力,在面對孩子失敗時,和他一起去面對,體驗由此帶來的挫敗和痛苦時,也是自我修通的過程。更重要的是,要和孩子一起正確認識,接受和處理失敗,然后不否認,不懼怕失敗,唯有這樣,失敗才能成為成功之母!
為什么女人很需要被愛被照顧,卻選擇控制呢?
因為控制住他人后自己就是安全的,在她的經驗里,安全永遠比得到照顧的需要更迫切,在控制別人和表達需要被照顧之間,她把控制放在優先位,但這并不意味著她被照顧,被愛和被包容的需要就此消失了。
這些需要就像一個人在漆黑的夜行路上期待一盞燈的照亮。
皮亞杰的“兒童泛靈論”認為,在“前運算階段”,也就是2?-7歲,兒童無法區分什么物體是有生命的,什么物體是沒有生命的,而是會把自己的意識和意向推向所有的物體,認為,所有物體都和人一樣,是有生命、有意識、有情感的。而且,在這個時期,兒童處于對外界事物逐漸積累認知的階段,父母是兒童認識外界事物重要的通道之一,在孩子對未知既恐懼又好奇的時候,父母的引導就顯得極為重要。這就是為什么,這個時候,父母如果嚇唬孩子外面有“鬼”,孩子會深信不疑。
兒童精神分析師克萊因曾經提出過“好的內在客體”的概念,只有在嬰兒的養育過程中,不斷與母親重復好的體驗,母親才能作為“好的內在客體”住進嬰兒心中。
如果母親的人格不夠穩定,她不但無法抱持嬰兒的情緒,甚至不能覺察自己的狀態變化,以及由此產生的一系列忽略、防御甚至是攻擊。
當下社會網絡發達,人們越來容易被想象所構建的虛擬世界包圍和侵占。但實際上,孤獨的聲音依然不斷地從一次次的點擊和滑動中傳出,那些看似漫無目的的行為背后,略顯焦急地透露著對于溫暖和連接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