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病,你有嗎?
發布時間:2020-10-29
2079閱讀
1.
優秀的人為什么都病了?
一位畢業于985院校的朋友,在求職進入了自己夢寐以求的世界500強公司后,突然感覺人生很空虛:
“好像長期以來一直追求的東西已經得到了,然而感覺也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開心,我不知道這個工作對我的意義是什么,好像我也不是特別熱愛它,那我究竟愛什么呢?”
朋友的困惑讓我想起了兩年前徐凱文教授很火的那篇關于“空心病”的文章和演講。
徐教授所在的北京大學,是全國精英所在之地,而他作為心理老師,卻發現了大量看上去“很優秀”的學生,患上了“空心病”。
“空心病”的特征,可以濃縮為兩條:
第一, 外在條件特別優秀,尤其是學業和事業上。
第二, 感覺到空虛,迷茫,人生無意義。
這些學生,可能輕則厭學,重則自殘甚至自殺。更可怕的是,這個群體在北大的比例高達30%左右。
很長一段時間里,人們無法把“優秀”和“病”(這里指心理疾病),好像優等生就是理所當然地同時具備健康的心理。
現實卻讓我們清楚地看到,很多優秀的人就是病了,而且病得不輕。
2.
空心感來源之一:替父母優秀,我只是個殼
不難想象,這些孩子的優秀,很大程度上是為了達成父母的愿望,而并不是來自于自己的人生原動力。
或者說,當他們的心被父母的愿望過度地占滿時,已經沒有空間留給自己了。
空心病的另一面,是心被塞滿,只是,塞的都不是自己的東西,屬于自己的,只有一層殼。
樸樹在考上大學后,把錄取通知書扔給父母說,大學已經幫你們考上了,我是不會去讀的。
樸樹有他熱愛的音樂,算不上真正的“空心病”,但他也曾經深受抑郁癥的困擾,作為卓越科學家的兒子,他的心,從幼時起可能就時時感受到來自于父親名望和期待的占據。可貴的是他很早就意識到“這是你們的,我是在替你們考大學”。
很多“空心病”的患者在很長時間內未必意識到了這一點,他們似乎早已經自動把父母的期待和自己的愿望等同,默許了父母愿望的大規模入侵,甚至占據。
他們按照父母的需求,一次又一次占領各個精英戰略高地,收獲優秀的標簽,收獲成功和掌聲,他們也會在這樣的“勝利”中感受到成就感,感受到人們的各種羨慕眼光帶來的滿足感。
然而歲月畢竟不能一直這樣靜好下去,為何“空心病”多發于大學時期,尤其是新生中間?這個時間節點非常有意思。
中小學的競爭環境,可以稱作單一的競爭環境,而大學的競爭環境,是一個多元化的競爭環境。
在大學階段,第一要務是初步確定你的人生方向,也就是說你得確定你要往哪個方向走,是埋頭學習搞學術路線,還是積極參加社團鍛煉工作能力……你才能知道自己要去怎么競爭,怎樣獲得勝利。
一向為父母期許而奮斗的孩子這時候就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迷茫:如果沒有父母的期許在前面,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想往哪里走,而這時,因為孩子已經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學,很多父母對孩子的占據有所放松和退讓,準備開始享受悠閑的生活了,但沒想到,自己的填塞物撤出后,孩子的心真的一下子空了。
3.
空心感來源之二:只有競爭沒有情感
徐教授把空心病的病根歸結為:價值觀的缺失。就是他們沒有屬于自己的價值觀。我們禁不住要繼續追問一句:他們為什么會沒有自己的價值觀?
所謂價值觀,就是關于價值的觀念,一個人認為什么東西是對自己重要的。這看上去好像是一個用理性去判斷的事情,但實際上,卻跟一個人的情感密切相關,人的終極意義感,來自于自我和他人的關系。當一個人感覺到人生虛無,毫無意義的時候,多半是他的重要關系都出現了問題,甚至缺少親密的,重要的關系。
比爾蓋茨,作為一個在普通人看來已經人生圓滿的人,他現在追求的,是不斷改善世界上其他人的糟糕的生活環境,比如給非洲建造廁所。這就是他作為一個世界頂級富豪的人生意義感的來源。他希望自己對于他人來說,是有用的,這也就是關系對他的意義。
很多患“空心病”的人,可能缺乏的正是對他人這種情感的關注,于是他感覺自己和他人沒有什么關系,也就和世界沒有什么關系。
因為長期以來,他們是作為一種替父母競爭的工具存在的,他們覺得自己的最大的意義就在打敗其他人,贏得競爭。
在這種人生目標的驅使下,他們很難和同伴們建立真實的,深厚的情感連接,而作為代替競爭的工具,他們從父母那兒也感受不到真實的深厚的情感連接。一旦有一天,他生活的主旋律已經不是競爭,或者至少不是明顯的競爭時,人生的虛無感就會排山倒海而來。
4.
意義感來自于母親的眼中的愛
對于絕大多數俗世中人來說,人生的意義最終是來自于自己與世界上其他人的關系,這個還可以從人的成長經歷來理解。
嬰兒獲得意義的方式毫無疑問來自于母親的回應,母親對嬰兒的意義,不僅在于給予它食物和衣物以及基礎的照顧,嬰兒更在母親充滿關注的愛意的眼神中看到了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漸漸長大后,嬰兒不僅從母親,也從父親,以及其他親人眼光中收集著關于自己存在意義的信息。
如果一個孩子他長期被父母的競爭愿望填塞,實際上他在父母的眼光里收集不到關于自己的任何價值,他覺得自己的愿望和需求都沒有替父母贏得競爭的來得重要。
那么,他作為一個獨特的人,來到這個世界走一遭的意義上哪里去尋找呢?即使他不斷獲得各種競爭的勝利,獲得財富,名譽,地位和成就,內心仍然會有巨大的不真實感和空洞感。
5.
如何將心放到身體里?
重拾意義感,是一個先分離再連接的過程。
❶ 區分什么是你想要,什么是別人讓你要?
這個過程可能并不那么舒服,因為經年日久,也許自己的愿望和他人的愿望已經粘合在一起,每一寸的分離可能都有著撕裂般的痛楚,這也是很多為父母活慣了的人無法真的很快為自己而活的原因。
❷ 找到一種陌生的感覺,帶著自己的愿望活的感覺
用自己真實的感覺去觸碰世界,可能會感覺到痛,但每一點痛,都將勾勒出一點你眼中真實世界的樣子。
❸ 競爭之外的全新關系:互利與親密
競爭是客觀存在的,但競爭并不是人們唯一與他人交流的方式,“贏”也并不是人類唯一的需要。
這一次心與世界的連接,是真實的,自主的,豐富的。人生的意義,不正在于懷揣著這樣心,投入地活一回么?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版權歸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