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來治療是?為了去除癥狀,因此他非常急于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這本無可厚非,就好像我們去飯館就是為了吃飽,如果沒有可口的飯菜,想必這會令食客失望,甚至會覺?得被騙。治療也是同樣,如果治療師不能立即幫他去除癥狀,他也會對治療失望。
有問題就解決問題的心態,在日常的事情上也許行得通,但對于復雜的人心來說,往往行不通。
正如,森田正馬教授所言:“我們不能隨波逐流,急于求成,受社會一般風潮的左右,必須沉住氣慢慢地思?考一番——為了對疾病進行確切而又適當地治療,首先就必須弄清楚?該病的性質。對疾病性質的探求絲毫不予重視,一味地迷惑于這樣那樣的所謂新療法,這無異于盲人瞎馬,企求那種偶然碰巧,歪打正著的僥幸、倘不墜落懸崖已是萬幸。”
對疾病性質不加探求,一味地幻想用神奇的方法擺脫疾患的人不在少數。在我接待的患者中,一些人急于讓我提供某種方法或程序化的步驟,他只要??按照這種方法或步驟去做就好了。如果治療真的如此簡單,就如同流水線一般,想必就不會有這么多的人飽受折磨了。治療并不是直接的指導與建議,而是?對人性的理解與反思,當我們更加了解自己的時候,才能理解癥狀的存在,才能明白自己該放下什么,又該堅持什么。
當治療沒有立竿見影,有的人就會對治療開始失望起來,于是他會繼續尋找高明的“方法”——某種藥物、某種儀器或神奇的療法——只要宣稱可以快速、有效地幫他解決問題的方法。
盲目,會讓一個人變得短視;急切,會讓一個人變得膚淺;捷徑,會讓一個人變得懶惰……一些人倒是在尋找“神奇的治療”上花了不少功夫,卻不肯花一點精力來反省自己。他只會責??怪癥狀影響了他的生活,卻沒去反思:為何自己會在這塊石頭上摔倒。
一概而論及含糊其辭的解釋,并沒有觸及問題的核心,這只是說明他太不了解自己與癥狀了。
我常常告誡我的來訪者,治療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不是戰勝或克服如此簡單,必須靜下心來反思這一切的緣由。有時,患者會埋怨當初的某件事或某個人,認為如果沒有發生這一切,結果就會不同。但事實真的如此么?一位男??性患者因為老師讓他當了課代表,所以當眾講話的機會變多了,但也從那時候開始他注意到自己的??臉紅。因為從小父親就看不起臉紅的人,認為這樣的人沒有出息,因此他就陷入到了對臉紅的恐懼之中,并認為是老師故意害他,他覺得如果不當課代表這一切就不會發生。
而這一切并沒有“程序化”的方法,就好像每天背誦經文??,也不一定會領悟到佛學的真諦。治療也同樣,它需要的是對自己點滴的了解與反思,進而產生對自己與困境的頓悟——在點滴的認識中,我們更加看清楚了自己,并一點點接納了自我。此過程并非康莊大道,稍不留神就會陷入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