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來的疫情又一次打破了原有的寧靜,一場沒有硝煙的疫情戰役再次打響。
因為疫情的持續時間久,影響范圍廣,很多人無法正常的工作、出行、維系人際關系,慢性壓力如影隨形,而生活再次陷入了很大的不確定性中。
無力感、擔憂、恐慌等負面情緒快速蔓延,不斷地沖擊著每個人的心理健康防線。
疫情帶來的心理健康危機
有研究表明,新冠以來全球增 7000 萬抑郁癥患者,9000 萬焦慮癥患者。
隨著居家隔離,電子產品過度使用,不健康的作息模式,數億人出現睡眠障礙問題。
長期上網課,運動和社交都無法得到確切的保證,青少年的心理問題也頻頻發生。
這些都是疫情帶來的“次生災害”,需要更多人重視起來,而正在被疫情影響著,家中有老人、病人,在防疫一線工作的醫護群體、社區工作人員等群體,承受的心理壓力更大,對身心的沖擊更重,可能有以下表現:
情緒:失控、無力感、無法理性思考,容易引發出現家庭沖突和社區沖突,甚至陷入情緒崩潰。
認知:對生活失去信心,或是感嘆于自己的渺小與無能,因為壓力出現身體不適、腸胃不適等軀體癥狀。
行為: 注意力不集中、思維判斷能力下降,部分受影響程度較重的人還會出現記憶力降低而做事效率低下,頻頻出錯。
面對生活節奏的變化,我們產生一定的消極情緒是非常正常的,但是要保持限度,同時警惕“替代性創傷”。
避免“替代性創傷”
你是否不斷的查看疫情相關的新聞,被各種視頻、圖片、評論牽動著,即使到了凌晨,還是不想放下手機,心情和身體都感到非常沉重......
除此之外,網絡上有大量或真或假的信息沖擊著我們“脆弱”的心靈,比如欺凌、家暴、自殺等等,即使沒有親身經歷創傷性事件,只是目睹或聽說就產生了與當事人相似的癥狀。
原本是親身經歷的人會產生這樣的感受,不過在如今網絡發達的時代,每個人只要打開手機就很容易體驗著別人的創傷,為別人的境遇憤怒、悲傷、擔憂,這就是“替代性創傷”。
“替代性創傷”的主要癥狀表現為:容易疲勞、做噩夢、情緒不穩定、注意力不集中、體力下降、對自己所經歷的一切感到麻木、恐懼和絕望,并伴有人際沖突和創傷反應。
我們自身的善良和同理心,會感其所感,傷其所傷,促使我們想要對他人施以援手,或為了緩解內疚和自責,想要心理上給予支持,只是過度的同情和共情,容易使自己出現嚴重身心困擾。
大腦長期接受負面信息會讓人產生負性認知,壓力增大,胡思亂想,對待生活、事業的看法都會產生影響。
如何做好心理防護?
如果是自身心理狀態不太好,或者本身有心理疾病,更要注意心理保健,好好照顧自己。
有選擇的關注
培養自主地選擇事物的能力,專注于那些能讓你回到更健康觀點的事情,比如閱讀小說、正念、唱歌跳舞,避免去接觸更多的有關創傷事件的信息和新聞,避免一直沉溺在悲傷氛圍中,不讓我們的習慣或好奇心將我們推向更負面的地方。
保持穩定感
自己掌握生活節奏,每天計劃做一些讓自己感到愉悅的事情,讓內心充實,比如聽音樂、在家辦公、學習、做家務等。生活的恒常是我們安全感和幸福感的來源,盡量在變化中保持一些不變的事會讓我們有生活的掌控感。
學會放松
每個人的身心承受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長期處于慢性壓力會引發大腦功能的變化,使人們更容易患上焦慮、情緒障礙等精神疾病。平時注意放松和休息,多參加體育活動、文藝活動等,都可以有效調節身心狀態。
社會支持
緩解釋放情緒最有效的方式是溝通交流。給親友打個電話發條微信,分享你的感受,相互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做到自助與助人,當人與人連接的關系越親密,心理狀態也會越趨向積極健康。
及時尋求幫助
我不是一個人面對,這樣有他人支持的力量會幫助自己走過難關。感受自己的情緒狀態,并進行評估,如果長期陷入負面情緒和思維中,自我無法調節,心理咨詢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雖然生活中總是有種種挑戰,會給人帶來困擾,同時也能促使我們有新的領悟,讓我們在人生觀、價值觀方面有新的認識,還可能讓我們更加珍惜自己所擁有的生活。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讓我們一起共渡難關。
數據來源:科普欄目《科創中國·院士開講》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版權歸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