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友善會讓你的人生走得更遠,讓自己從孤芳自賞習慣中解脫出來,但是另一方面,極端或過分善良可能會造成消極的影響。
家庭和婚姻治療師Darlene Lancere認為,取悅別人的習慣始于你的童年。
如果你覺得自己經常遷就別人,這可能源于你的父母壓抑了他們對你的愛,并且將不可能實現的期望施加于你,用不公平的方式來管教你的結果。
下面是討好型人格的5個跡象。
害怕發生矛盾,總是贊成別人
你總是贊成別人,是因為你害怕發生矛盾。
如果你和朋友有不同的見解,你又不想說自己的觀點,或者你遵從教化,給足對方面子。那么,即便是你討厭對方,在此情景中,你也會同意對方的意見,僅僅是為了取悅對方。
當你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時,即意味著會讓自己感到難受;失去朋友;或陷入家庭爭吵。但是,從長遠來看,這可能是有益的。你完全可以用自己的真實觀點,積極地和他人互動。這樣你就能夠知道誰是真正的朋友。
記住:當你的想法沒有被聽到的時候,被動很容易招致不滿。但是學會表達自我,可以讓你更加自信,堅信自己的價值觀和理想。
說“不”是一件難以啟齒的事情
你是不是一直很忙,
你總是承擔了太多的工作?
停下來問問自己:
上一次好好休息是什么時候?
雖然幫助別人實現自己的目標是好的,這表明你是一個可靠的領導、朋友、家人。但是你的愿望、夢想和健康也很重要。如果你想在周末取消計劃,或者騰出時間先完成私人的事,這些并不會讓你成為一個壞人。
幫助別人時,又招致怨恨
當你幫助別人的時候,你的體會到的,是怨恨,而不是滿足。
研究表明,展現你的慈悲心,可以給你一種使命感,并且讓你感覺自己和周圍的人/環境聯系得更加緊密。
但是,當這些幫助別人的事情讓你感到精疲力竭時,您可能就想要停下來,反思一下,為什么,我幫助別人,結果會變得徒勞無功呢?
心理治療師認為,這是因為你“行的善事”,并非來自于你真實的愿望,而是被道德義務驅使,你的潛意識里認為,不這么做,就會感到被孤立和無助。
對自己太苛刻
當父母對你的要求很高時,你就可能變成討好他人的人。
當你犯錯的時候,你不會為自己開脫,并且將責任攬在自己身上,苛責自己、極力追求完美。這種完美主義是一種非理性——即,在追求成就和愿望地時候 無法保持理性,同時又會過度批判自己和他人。
當你不能接納自己的失敗的時候,你會攻擊自己,陷入嚴重抑郁之中,最終無法激活基本的生活能力。
心理學家建議,你要專注于你的長處,并且多為自己留點空間。
當你內心受傷害時,你會假裝自己很好
當你遇到前面提到的所有問題、無節制的討好他人,并且非常苛刻的批判自己時,所有這些行為,都只是為了回避人際沖突/矛盾。
當你脆弱到難以說出你的真實感受的時候,你會壓抑自己的情緒,而不是公開的說出來。其結果就是——阻斷他人和你建立真正關系的機會,人們也就很難幫助你了。
為了讓每個人都開心,而維護這些虛假關系,不會讓你感到快樂。因此,下次你想掩飾自己真實的想法時,請記住這一點,上次你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做事的狀態是怎樣的?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