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人找我推薦心理學書籍,《活出生命的意義》一直在我推薦的書單里。
我覺得這本書值得一讀,尤其是在疫情不斷、人心浮動的當下,這本書可能會帶來某種啟迪。
有人讀完跟我說,要是早看到這本書就好了,可能自己就不會每天糾結于“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么”的問題了。
這本書曾名列“美國最有影響力的十大圖書”之一,作者是著名的心理學家維克多・弗蘭克爾。
二戰期間,為照顧年邁的雙親和他的患者,他放棄了逃出奧地利的機會。
1942年9月,他和全家被逮捕并驅逐出境,他的父母、妻子、哥哥都死于毒氣室,他先后被關押在奧斯維辛、達豪等四個集中營,遭受了非人的折磨。
在集中營里,弗蘭克爾看到,有許多人正在死去,有的死于虐待和折磨,有的死于精神意志的消沉與崩潰。
在如此惡劣的環境里,人被剝奪到只剩下身體和心靈,他時常也很悲觀,一方面認為人生毫無意義,另一方面又想鼓舞自己或他人為生命找到意義。
他開始從職業角度看待、分析自己的處境,研究自己的精神狀態,他認為盡管環境艱險,沒有自由,但自己依然可以有所選擇:
是以積極的心態面對困境,勇敢地活下去;
還是放棄生的欲望,向殘酷的命運低頭?
他決定利用心理學的智慧來幫助自己。
他知道被送進毒氣室的都是老弱病殘的人,他必須讓自己顯得比較強壯,否則也可能會被處死。
他深知心理狀態對身體健康的影響,知道自己改變不了任何現狀,但可以改變自己的心境。
他以自我催眠的方式,在心理層面給予自己許多積極正向的暗示。
他時常活在游離的狀態中,在心里跟深愛的妻子對話,去回想過往溫暖幸福的場景,重新體會愛的感覺。
正是這樣的想象,讓他從現實的困境中抽離出來,以比較平穩的心態應對糟糕的一切。。
心理學的意義,用生命影響生命。
他不僅自己存活下來,還幫助許多瀕臨崩潰的人活了下來。
戰爭結束后,他將自己的經歷與學術結合起來,開創了意義療法,幫助人們尋找、重建人生的意義。
我認為弗蘭克爾做得最正確的一件事,就是當他面臨絕境的時候,沒有逃避,沒有否認,而是如實承認、接受了自己生活的變故。
當一個人能夠向發生的一切坦誠說“是”,正是他(她)開始變得強大的時候。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場巨大的變故,深刻改變了全世界的秩序和人類個體的生活。
三年疫情,許多人因此陷入困境,這個困境有生活層面的,也有精神層面的:
有人經歷了事業挫敗、失業、窘迫、家庭破裂;
還有人出現了嚴重的心理問題,甚至心理障礙。
疫情本身并不可怕,一些感染病毒被治愈的人說,就像是得了一場感冒。
疫情的可怕在于它帶來的失控感,以及人們對于未知的恐懼。
疫情像一面鏡子,照見人性和生活最真實的部分。
人們對待疫情的方式,其實是人生狀態的縮影。
一些心理素質好、積極樂觀的人,往往能接受變化、順應時勢,無論在何種境遇里都能安之若素,保持正常的生活節奏。
心理素質差、消極悲觀的人,則視任何變化為洪水猛獸,常有絕對化思維,有一點風吹草動就方寸大亂,陷入緊張焦慮中。
一位來訪者說,她所在地區從來就沒有過病例,但因為鄰近省份有,她父母便如臨大敵,囤積大量菜品,自行在家封閉隔離兩個月,讓她覺得匪夷所思。
后來她才明白,父母一生都活在驚恐焦慮中,疫情更激發了他們內在的恐懼。
我聽過另一件不幸的事情,是上個月,一位朋友所在的小區正在轉運隔離,一對夫妻不知為何發生爭吵,妻子從高樓一躍而下,氣絕身亡。
朋友說那對夫妻平時也總吵架,可能隔離的事加劇了矛盾。
朋友感嘆說,現在的人怎么這么脆弱呢,太不經事了。
一位來訪者的經歷很有代表性。
疫情三年,她和丈夫幾乎吵了三年,吵到要離婚的地步。
疫情前,她和丈夫工作忙碌,平日里各忙各的,相安無事。
疫情后動不動居家隔離,不僅影響工作,還影響了感情。
疫情期間,正好公婆來京,一家人在一起朝夕相處,沒有私密空間,哪里也不能(不敢)去,情緒都很壓抑,一點小事也能大吵一架。
疫情以來,她家被隔離了三次。
前兩次是丈夫去了公共場所引起的,第三次是小區有病例。
她簡直要氣瘋了,把怒火朝向丈夫,對他惡言惡語。
有一天晚上,她起床上廁所,發現陽臺上站著一個人,走近一看是老公,她頓時有種不祥的預感,以為他想輕生。
那一刻,她意識到老公的重要性,意識到自己不能再情緒泛濫了。
正是那件事促使她來咨詢。
咨詢后她意識到,她從來就不接受疫情帶來的變化,一直在憤怒地對抗,試圖回到從前的狀態,卻不曾意識到,從前可能再也回不去了。
咨詢的過程中,她遭遇了第三次隔離,這次是轉運隔離,她公婆一聽要轉運,立刻激動起來,公公發牢騷,婆婆大哭一場,她老公情緒也很低落。
其實她心里也很難受,但看到家人這樣,反而有一種我要穩住的感覺。
她首先對自己進行了心理建設:
隔離是很麻煩,很討厭,但也有好處。一家人總在一起太鬧心,正好能獨處幾天。我可以帶上喜歡的書,再練練瑜珈,想想就很開心。
她對老公說:平時你太忙,好幾年沒休過假,就當是免費休假吧。你不是一直都想追劇嗎,正好利用這段時間把想看的劇都給它看了。
她老公樂了:是個好主意。
她對婆婆說:聽說隔離酒店條件不錯,管吃管住,您平時做飯太辛苦,這次就當休息吧。您不是一直說沒時間織毛衣嗎,您可以帶到酒店里去織呀,正好打發時間。
她婆婆眼睛亮了一下:對呀。
她公公說:我本來就喜歡清靜。平時怕打擾你們,一個人一個房間的話,我正好練練書法,打打太極拳。
隔離期間,四個人四個房間,大家每天傍晚連線視頻,互相鼓勵打氣。
后來她才知道,一起隔離的鄰居們,有人絕食對抗,有人尋死覓活,有人四處打電話申訴,還有人半夜躁狂發作,想砸破房門出去。
她理解他們,認為若不是做了咨詢,她可能也會處在激烈、失控的情緒狀態里,也會任由焦慮、憤怒四處蔓延。
隔離結束時,她欣慰地發現,一家人的狀態都很平穩。
她說,換一個角度看問題,就會有不同的結果。
面對動蕩和變化,許多人用否認、抑郁、憤怒、拖延、停滯不前等方式來抗拒。
心理咨詢中不乏這樣的來訪者,他們性格偏執,缺乏共情能力和靈活變通的能力,永遠只看到事物的A面,看不到事物的B面。
他們既對過去的創傷、挫敗耿耿于懷,又對現在不滿,對未來悲觀。總之,無論怎樣都不滿意。
這是心理不成熟、缺少彈性的表現。
真正成熟的人,心理彈性都比較好。
什么是心理彈性?
心理彈性是個體對外界變化環境的心理及行為上的反應狀態,它有伸縮空間,隨著環境變化而變化,并在變化中達到對環境的動態調控與適應。
它指人從困境中反彈的能力,人在遭遇挫折后重新站立起來,甚至比過去更強大,是一種有效應對挫折、變化與挑戰,并能從中恢復的能力。
巴頓將軍曾說: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志,不是看他登到頂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彈力。
說到反彈力,我總會想起被稱為“上海最后貴族”的郭婉瑩。
她出生于富貴之家,是著名的老上海永安百貨郭氏家族的四小姐,真正的上海名媛,美麗優雅,卻經歷了跌宕起伏的人生。
從小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接受良好的教育,曾和宋氏姐妹是校友。拒絕父母安排的婚約,嫁給深愛的人,卻遭遇背叛,選擇了包容。
文革期間,丈夫被打成右派,她被抄家,發配到農場,喂豬、修路,挖魚塘,住在屋頂漏雨的小屋里,冬天沒有暖氣,早晨起來臉上常常有一層霜。
她卻說:晴天的時候,陽光會從破洞里照下來,好美。
好不容易熬到退休,她被調到外貿職工業余大學教英語,一些老師抓住她不放,批判她的罪行,用口水唾她,掃帚打她,罰她洗廁所。
日子艱難,忍辱受屈,她沒有被擊倒。
她說:勞動,有利于我保持身材的苗條。
條件再差,她也盡量活出詩意,活出優雅。
沒有烤箱,她用飯盒蒸出美味的蛋糕,用鐵絲烤出香脆的餅干。沒有茶具,就用吃飯的碗替代,天天喝自制下午茶。
有人問她:你都這樣了,為什么還這么講究?
郭婉瑩說:因為,這才是人的樣子。
一些跟她境遇相同的人實在熬不下去,選擇了自殺。
選擇接受命運饋贈的她,含辛茹苦活下來,終于笑到了最后。
68歲,她被請到上海硅酸鹽研究所教英文。
73歲,上海工業咨詢公司邀請她擔任英文顧問,一直工作到84歲。
晚年的她,依然每天化淡妝,打理頭發。
有時和年輕女性同行在大街上,一身旗袍、儀態萬方的她,常被路人贊嘆是最美的那一個。
89歲去世,她把遺體捐獻給醫學院。
郭婉瑩是我敬佩的女性,她一生活得有尊嚴,有風骨。
無論遭遇什么,她都堅韌、勇敢地面對。
活得堅韌、勇敢的人,往往是心理彈性好的人。
心理彈性好的人,什么日子都能過,且能活出生命的光彩。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版權歸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請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