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刪掉3000人,整個人都輕松了
最近,好友靜靜提到一件煩心事。
她每次發朋友圈,底下總會有人來喝倒彩。
分享跑步10公里,底下評論:跑這么慢,還好意思發出來?
分享很喜歡的歌,底下評論:這唱得太造作了,要聽就聽XXX唱的版本。
分享吃飯的照片,底下評論:你居然會覺得這家店的東西好吃?什么怪品味?
時間長了,她變得每次發朋友圈前都要反復斟酌,怕稍有不慎,就會被抨擊。
前天,又收到幾條惡意評論,加上工作不順心,她一下就陷入情緒低谷:
為什么他們要這樣說我?是不是我真的做錯了?
我調侃道:是啊,你最大的錯誤,就是沒有早點刪掉這些人吧。
沒想到,聽我這么一說,她才發現自己從來沒想過這種方式。
靜靜有3000多個微信好友,但大部分都已經幾年沒講過話,還有很多是叫不出名字的。
然而一直以來,靜靜奉行的社交準則是:多個朋友總是好的。
因此,除非對方嚴重冒犯到她的底線,否則都不會考慮刪除。
但現實是,這些人給靜靜的負面體驗,正如潮水般慢慢上漲。
對此,我建議她為微信好友做一次大清理:
① 總是留下惡意評論的人,刪掉;
② 這輩子不會再聯系的人,刪掉;
③ 自己長期不參與或不感興趣的群聊,退掉;
④ 一個人的朋友圈內容過多,且讓你無感甚至是不適(比如廣告),屏蔽或刪掉。
靜靜根據這些指標,把所有好友都盤了一遍,一口氣刪了近3000人,只留下幾百人。
她突然發現,自己一下子輕松了很多——
分享可以更暢所欲言了:刪掉那些陰陽怪氣的人,自己更敢于隨心去表達想法。
評論互動更讓人愉悅了:剩下的好友,都是心甘情愿為自己的生活小確幸點贊的。
整個微信都更加清爽了:不用再看到群聊和朋友圈的刷屏,整個人都清凈了不少。
正如馬克思說過的,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
我們平時接觸到什么樣的人,會直接影響我們的狀態。
當身邊都圍繞著充滿嫌棄、惡意的關系,我們會無形中感到焦慮和壓抑。
而只有清理掉這些糟糕的關系后,我們的內心才能騰出更多空間,才能感到更放松和舒適。
像整理衣柜一樣,整理你的社交
雜物管理咨詢師山下英子提出的「斷舍離」理念,側重的是對物品進行收納、整理、取舍。
把這樣的理念帶到社交中,也同樣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我們不妨試著把社交環境想象成一個衣柜,每個社交對象都是一件衣物。
如果衣柜堆滿了自己不喜歡,或是很久沒穿,甚至已經發霉的衣服,那么每次打開衣柜,我們很可能會感到壓力。
這種影響不一定很明顯,但時間久了,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消耗我們的心理能量。
相反,如果衣柜不擁擠,衣物數量剛好足夠,看起來整潔寬敞,每件又都是自己特別喜歡的,那么每次打開衣柜,都會是一種淺淺的享受。
這放在人際關系,也同理。
很多時候,身邊的人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我們。
尤其是生活中那些來得“莫名其妙”的情緒,比如,突如其來的低落、煩躁、想哭,往往會和社交氛圍有關。
與之對應,「社交斷舍離」也會帶來一些“莫名其妙”的改善。
就比如靜靜。
她在進行「社交斷舍離」前,有多年的酒癮,每當心情不好,就會跑去喝酒。
盡管自己清楚喝得大醉傷身體,也試過戒酒,但每次都以失敗告終。
但在清理完社交后,她發現,自己喝酒的欲望,神奇地減退了一大截。
其實,這背后的原理,并不復雜:
當我們身處糟糕的社交環境時,會感到隱形的焦慮;
所以會控制不住地通過一些行為去麻痹焦慮,比如喝酒、抽煙、暴食、游戲、瘋狂刷劇等。
而當社交環境改善,焦慮減少了,我們對這些行為的依賴自然就減少了。
情緒失控,不一定是你的責任
為什么當一個人處于糟糕的社交環境時,很難讓自己變好呢?
家庭治療的先驅者薩提亞,曾有一段經典的咨詢經歷。
她曾為一位被診斷為精神分裂癥的女孩做治療,經過6個月的溝通,女孩的情況逐步好轉。
但就在此時,她卻接到了女孩母親的投訴電話——指責薩提亞在離間她們母女倆的感情。
薩提亞從這位母親的話語中隱約察覺到了些什么,于是邀請她與女兒一起加入到治療中。
再遇女孩,薩提亞發現,之前與她在6個月里建立的良好關系,居然蕩然無存了,女孩再度回到一開始咨詢時情緒極度不穩定的狀態。
于是薩提亞開始重新與母女倆一起展開治療,慢慢重建起一段新的良性關系。
接著,薩提亞提出讓女孩的父親也參與到談話中來。
然而她發現,當3人坐在一起時,母女倆的狀態再度打回原形。
這段經歷讓薩提亞深思:
如果想要讓一個人穩定地好起來,不單單是這個人要改變,他所處的環境也必須要跟著改變才行。
后來,她發展出了家庭治療,與當事人以及家庭一起開展咨詢,直接干預和改變整個家庭環境。
因為只有這樣,個體的改善才是最穩固的。
薩提亞這段經歷,有著深刻的啟示。
我看過太多的人,在追求自我成長時,經歷著反反復復的過程。
比如了解了自己情緒化的原因,也了解到調節的方法,但經過不斷嘗試,都沒有絲毫的改變。
在這背后,可能就是忽略了社交環境的因素。
當一個人身處糟糕的社交氛圍中,是難以保持良好心理狀態的。
就像一個人想要瘦身,但如果他身邊幾乎所有朋友都不喜歡運動,而且熱愛吃燒烤、火鍋、喝啤酒,那么他很難瘦得下來。
而如果真的想要改變,則需要與毫無節制的吃貨們保持些距離,并且與有運動習慣的人交朋友。
然而,很多流行的觀點,都會過度強調個人的作用,比如:只要你足夠強大,那么別人說什么話都影響不了你。
這樣的說法聽起來很浪漫,但是太理想化了,對大部分普通人而言是難以操作的。
靜靜也曾一度相信這樣的說法,當她在社交上碰壁時,總是過度反思自己,覺得是自己的問題,然后進行持續的自我譴責。
這帶來的結果是,她變得越來越自卑、內耗,并且社交也毫無改善。
在一個正常的社交環境中,每個人就像是一道菜,當你選擇當了蘿卜,就很難吸引到喜歡白菜的人。
這世上一定會有一部分人,永遠都不會喜歡我們,甚至他們終其一生都會討厭我們本來的樣子。
因此,如果想要讓自己的生活舒心些,我們就需要懂得如何識別這部分人,并且與之保持距離。
「社交斷舍離」的核心:覺察
或許你會問:
那不就是把所有不舒服的關系都斷掉嗎?
可萬一這個讓自己不舒服的人是家人怎么辦?
對此,我想強調的是:斷舍離的主角,首先得是我們自己。
雖然「社交斷舍離」看起來是在篩選、過濾掉一些不適合的關系,但在這個過程中,關鍵在于:
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保持覺察。
具體來講就是,
在與每一個人、每一個社交情景、甚至每一個談論的話題發生連接時,都去覺察自己的感受變化,并根據此進行調整。
從而達到一個目的:
減少不良關系的消耗,塑造具有滋養性的關系。
我的來訪者阿方,因為總是情緒失控,經常和男友吵架。
接到她的咨詢時,我的第一反應是,是不是她男友脾氣不好,或者做了很過分的事情。
但經過了解,我發現——
她男友是個很有耐心、也很能包容她的人;
真正的導火索,其實是阿方有個控制欲超強的媽媽,以及幾個喜歡制造焦慮的朋友。
每次和媽媽通話,阿方都會被她挑各種毛病,還會被要求所有生活細節都要聽她的。
即使阿方有理,也說不過能言善辯的媽媽,最后只能憋一肚子氣。
而那幾個朋友是阿方的生意合作伙伴,每次喝多,就會對阿方的男友評頭論足,認定他不是真心喜歡阿方的。
即使阿方試著舉例證明男友的靠譜,也總會遭到嘲諷和反駁。
時間久了,她看到男友也會容易往糟糕的可能性去揣測。
如果在同一天里,阿方先和媽媽通電話,然后和朋友喝酒,她的耐性往往會被消耗見底。
所以,如果接下來去見男友,她絕對不會有什么好脾氣,必然會因為一點小事情大吵起來。
由此,我們就能看出阿方失控的原因——
在媽媽與好友們的“圍攻”下,阿方感受到強烈的壓抑,必須要找地方釋放;而性情溫和的男友,就成了最安全的發泄對象。
然而,阿方雖然清楚這樣做不好,但無論是媽媽,還是這幾個朋友,都是不可能徹底斷聯的。
這讓她感到進退兩難。
對此,我給她的建議是:有層次地過濾與他們的接觸。
具體而言,囊括2個方面。
① 過濾會消耗自己的話題。
實際上,阿方并不是每次和媽媽聊天都會焦慮。
只有當媽媽全方位“關心”自己,并緊接著“提建議”時,阿方才會有壓力。
因此,當了解到是特定話題帶來的焦慮,那么就可以有計劃地過濾它。
比如,當媽媽再問及自己的生活細節時,及時拒絕,或是盡量簡單回答,盡快結束話題,讓焦慮降到最低。
② 過濾會消耗自己的社交場合。
和生意上的幾個朋友,除了喝酒,大家還會偶爾討論工作的事情。
既然他們每次喝完酒,就會散播焦慮,那么就盡量避免和他們一起喝酒。
其他時候,該談生意就談生意。
這樣一來,阿方自然就少聽了他們對男友的攻擊。
一場社交的“元素”,主要由話題和場合去組合而成。
通過更加深入細微的覺察,我們可以把這些元素識別出來。
這樣,就可以既保留原有關系,同時又把消耗自己的元素過濾掉,從而更靈活地經營關系。
就比如阿方。
通過一段時間練習,她已經可以熟練地拒絕那些消耗自己的社交元素。
所以在面對男友時,她的情緒能夠輕松地保持穩定,吵架也從之前的每天一大吵,變成了一兩周才吵一次。
而為了讓她的狀態進一步改善,我也建議阿方思考:和什么樣的人相處,會更能夠滋養自己?
這同樣需要她去覺察:在和誰、在怎樣的場景、在怎樣的對話中,會讓自己感受到放松,或者能讓自己恢復能量。
比如——
和閨蜜談煩惱時,對方的耐心傾聽,會讓自己感到愜意;
比起喝酒放松,周末去爬山,更能讓自己保持心情愉悅。
其實換作我們任何人,也同樣如此。
如果我們把過多的精力投入到消耗性的社交元素中,會容易得到糟糕的反饋,因而越來越疲憊;
相反,如果我們能把自己的愛意、精力留給能滋養我們的人和事上,我們才會得到更多的滋養和關懷。
寫在最后
所謂「社交斷舍離」,并不是一個階段性的操作。
更多時候,它指的是一種生活態度。
人與人之間的相遇,是一件奇妙的事情。
人是多樣的——
有些人會消耗你的能量;
有些人會讓你更有活力。
但無論遇到怎樣的人,都可以讓我們更了解自己的喜惡。
只有帶著覺察投入到關系之中,去和真正與我們契合的人相遇,才會讓生活越來越貼近自己想要的樣子。 END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版權歸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