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時候。
小時候是個情感很復雜的詞。有童年的快樂、無憂無慮,也有各方面的傷害、觸目驚心。
小時候最大的特點就是:認知局限。
因為知道的少,容易快樂。也因為知道的少,不太能保護自己。因為知道的少,有很多遺憾。有人說小時候是純真,其實就是簡單。既好,又壞。
但其實每個人的世界里,有2個視角下的小時候:
第一個是記憶中的小時候,那是一個小時候視角的小時候,也是一個認知局限的視角。
2
小時候的你,經歷了很多傷痛。
你的父母可能會忽視你,他們忙于工作、農活、其他孩子、親戚,然后讓你孤獨地長大,沒什么關心和陪伴。這讓你性格有些內向,又不太能跟小朋友玩在一起,加重了你內心的孤獨。
你的父母可能比較情緒化,他們挑剔、焦慮、否定、打擊、容易暴怒,讓你的小時候很壓抑,討好,沒得到什么安全感。這讓你有些自我否定和小心謹慎,不太敢綻放自己。
當你回憶起自己的小時候,最大的感受可能就是:弱小。
那時候的你經歷很多風暴,什么都抵抗不了,不得不承受著一切。沒錢、沒愛、沒力量、沒自主權。當然也因為弱小,不用承擔太多,可以在父母好的時候給的庇護下,茁壯成長。
3
小時候的第三個關鍵詞就是:不可改變。
小時候都過去了,好的壞的都過去了,回不來了。因為不可改變,所以人漸漸遺忘,專注于了當下的煩惱:身邊的誰誰,給了我這些那些傷害。然而潛意識并沒有遺忘,當下的這些煩惱,其實就是小時候的無數次重復:
你可能對孩子發火、忽視、苛刻、想拋棄,這時候就讓孩子體驗到小時候你的感覺,經歷了你小時候的經歷;
你可能對伴侶不滿、想放棄、抱怨、評判,這時候就讓伴侶經歷你小時候的經歷,像你小時候一樣被對待;
你可能對自己各種挑剔、忽視、自我要求,對自己重復著小時候父母對自己的行為。讓自己依然在重復自己的小時候。
……
你正在成為早年的父母,讓你身邊親近的人成為小時候的你,你們之間便重新上演你的小時候。
4
小時候其實一直在你的現實生活中重演。小時候過去了,但小時候的經歷帶來的影響一直都在。
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所療愈,這種人很少見到。大部分人都是不幸的,在用一生療愈童年。如果不去看見,你的一生,可能都會在重復小時候的某些創傷中度過。
我們需要去看看:小時候的你,都經歷了什么。然后用成人的眼光,重新去看待。這也就是每個人世界中的第二個小時候:
成人視角下的小時候,也就是當你成年后,你可以帶著成年人的經驗重新看待小時候自己的經歷。
同樣一件事,在不同視角下觀察,是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的。
比如說,
小時候你看《情深深雨濛濛》,為愛情所感動。成年視角下看則是何書桓怎么這么渣。
小時候看《西游記》,看到的是孫悟空的厲害。成人視角下再看,則疑惑孫悟空為何定住七仙女時要先去偷桃。再長大些則又看到,先去偷桃只是演給小孩看的,不然怎么會有后來的合體后是座石山、衣服和七仙女顏色一樣的七個葫蘆娃。
當你感覺自己在受苦,換個視角,可能就會有不同的體驗。
5
小時候的視角和成年后的視角看待自己當年的那段經歷,感受是不同的:
小時候的視角,
是一個弱者、受害者的眼光,
看待一個強大的父母是如何傷害了自己的,
自己是如何無法自由選擇、被迫長大的。
成年后自己的視角,則
可以重新系統地看待小時候的經歷,
那時候的你足夠有智慧、能力、堅強,
幫助你掌握了很多資源,獲得了生存能力。
小時候很多事,你不理解。但加上你成年后的經驗重新去看,你就會有新的理解。
當你用成年后的眼光重新看待小時候,小時候很多經歷就會被重構。
你就找到了新的自己:
其實你,一直都很厲害。只是你沒發現。
6
當你感覺到現在的生活還充滿痛苦,當你經常感覺到自己的弱小無能,那可能是因為你現在的認知,還停留在你小時候的視角。雖然你身體長大了,但你的思維還是小時候的思維。
而當你用新的經驗、成年的視角、更豐富的經歷來理解當時的事,你能用系統的角度去看待了,就不像小時候視角那么偏頗了。
重構小時候的認知,就是重構你現在的人生。現在我們可以用成年視角重新經歷一遍小時候。
小時候不能在現實層面上再來一遍了,但可以在我們的理解里,重新來一遍。
那會是全新的你。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版權歸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