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上癮行為,我們第一時間會想到酒癮、煙癮、賭癮、網絡成癮等不良嗜好,
但有一些看似健康的興趣愛好,我們很少想到,它可能也存在「隱形上癮行為」。
比如:學習成癮,工作成癮,運動成癮。
你也許會困惑:
一個人熱衷于學習、工作和運動,不是很好嗎?
的確,如果是發自內心地熱愛和享受,它固然很好。
但如果過度沉溺,形成上癮行為,它往往弊大于利。
我的朋友A先生,堪稱“男性典范”——
名校畢業,名企高級技術員,有房有車,熱愛健身,沒有不良嗜好。
乍看之下,是個很不錯的婚戀對象。
但A先生卻非常苦惱:
這些年,陸陸續續交往了好幾個女性,都無疾而終。
為什么會這樣呢?
我們可以從他最近的一段戀情中,窺探一二。
半年前,A先生通過相親認識了C女士。
初次見面,他侃侃而談,聊運動健身,充滿熱情與活力,很快便俘獲了C女士的芳心。
約會幾次以后,兩人相互表達好感,并正式確認了關系。
大家都紛紛替A先生高興,期盼2人早日喜結連理。
然而最近,C女士卻提出了分手。
理由是:A先生太熱愛健身了。
熱愛到什么地步呢?
A先生平時工作很忙,經常加班,即便這樣,他也會雷打不動地去健身房訓練到半夜才回家。
周末好不容易有了時間,也總是習慣給自己安排一堆健身計劃,從而導致很少有時間跟C女士見面。
一開始,C女士雖然覺得有些失落,但轉念一想:
“他既沒有出軌,也沒有不良嗜好,只是喜歡運動,這沒有錯呀。”
從這個角度去看,A先生確實也沒有錯。
直到有一次,C女士生病住院了,需要人照顧。
但A先生依舊每天忙于工作、健身,很晚才過去。
甚至有時C女士等到睡著了,A先生依然沒有出現。
C女士很惱火,鬧著要分手。
A先生急了,承諾暫時不去健身房,一下班立馬趕去醫院。
他做到了,但卻非常痛苦——
渾身不自在,全程心不在焉,滿腦子都想著健身。
后來實在忍不住,便找來各種借口,溜回健身房。
無奈之下,C女士提出了分手。
回顧A先生過去好幾段戀情,都是類似的情況。
熱愛運動健身的他,一開始很容易獲得女性好感;
但又因為后來太沉溺于運動健身,導致關系破裂。
A先生的行為,就是典型的「運動上癮」。
加拿大有位心理治療師給“癮”下過一個定義:
一種暫時讓你放松快樂,但長期傷害你,而你卻無法放棄它的行為。
那些隱藏在各種興趣愛好背后的「隱形上癮行為」,亦是如此。
總結起來,它有3個特征:
其一,對某一事物過度沉溺。
我們都知道,
一個人天天喝酒,可能是酒精成癮;
一個人沒日沒夜玩電腦,可能是網絡成癮。
同理,一個人過度沉溺于某項興趣愛好,也可能存在「隱形上癮行為」。
當熱愛一個事物時,我們會為它投注時間、精力,這很正常。
而對一個事物上癮,則意味著:
它不僅占據了我們絕大部分生活,還導致我們不再有心靈空間容納其它的人事物。
就像我的朋友A先生。
平時跟朋友、同事聚會聊天,他都只會聊一個話題:運動健身;
每到周末節假日,他不是在運動健身,就是在運動健身的路上。
可以說,他的生活,除了運動健身,別無他物。
其二,無法戒斷。
人如果只是熱愛一個事物,是樂在其中的,同時他也能接受暫時放下這份愛好。
比如一個學生為了準備高考,暫時放下他鐘愛的電視節目,等高考結束了再看。
而人一旦對某個事物上癮,就會欲罷不能,無法戒斷。
如果強行戒斷,將很容易出現明顯的生理、心理反應。
比如要求一個煙癮者強行戒煙,他可能會變得焦躁不安;
亦或要求一個酒癮者強行戒酒,他可能會變得食之無味。
這個癥狀,在A先生身上也很明顯。
即便每天加班到半夜,女友生病住院,他都會雷打不動地去健身;
而一旦被強行戒斷,他就會渾身不自在,無法把注意力拉回當下。
也就是說,他離不開健身。
其三,無法建立親密關系。
良性的興趣愛好,不會影響一個人的親密關系。
而上癮行為,則會令人親密關系變得困難,甚至根本無法與別人建立親密關系。
因為上癮因子,已經成了他們的另一半。
從這個維度來講,無論是酒精成癮、賭博成癮,還是工作成癮、運動成癮,本質都一樣。
前者會一次次沉迷于喝酒、賭博,傷害伴侶,棄家人于不顧;
后者會一次次以工作、運動為由,回避與另一半的情感聯結。
換而言之,比起跟相愛的人在一起,他們對上癮因子更有興趣。
就像A先生,為了健身,一次次忽視生病的女友,讓對方失望,從而導致分手。
那么,人為什么會上癮呢?
德國的治療師Werner Gross,提到成癮非常關鍵的2個成因:
一個是獲得快感;
一個是避開令人難受的情境。
而「隱形上癮行為」,更多是來自功能不健全家庭中,孩子發展出來的一種防御機制。
正常來講,功能相對健全的家庭,父母能夠給予孩子愛與關懷。
如此一來,孩子基本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也可以從父母那里得到滿足,不需要過多依賴外界。
而在功能不健全的家庭中,父母因為自身的局限,常常有意無意地給孩子造就痛苦和傷害。
于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得不向外尋求精神寄托,以此避開令人難受的情境。
A先生更像是這一種情況。
他的爸爸是個酒精成癮者。
經常喝醉發酒瘋,甚至還會動手打人。
小時候,A先生常常經歷“只要爸爸一喝醉,就會莫名其妙挨罵挨揍”的情境。
一開始,他感到很害怕,很委屈,向媽媽尋求幫助。
但生性軟弱的媽媽,不僅不敢保護他,反而還會為了討好丈夫,跟著一起訓斥他:
“爸爸打你罵你,肯定有他的道理,你自己多反省反省吧。”
從而令A先生更加委屈,更加絕望。
后來逐漸地,他發展出一種「生存策略」:
每天放學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通過“嗅空氣的酒味”來判斷爸爸有沒有喝酒。
如果沒有,那他大概率是安全的,可以放心留在房間寫作業;
如果有,那他大概率有“危險”,必須外向尋找安全場所。
這時,他就會偷偷溜回學校,繞著操場不停地跑啊,跑啊……
在奔跑中驅散內心的恐懼,麻痹內心的痛苦,獲得暫時的安寧。
等實在跑不動了,他就會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里,倒頭大睡。
隨著慢慢長大,這個模式也泛化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旦遇到不想面對的事情,他就會習慣性地通過運動健身去回避痛苦,緩解焦慮。
由于在大部分人眼里,運動是一項正向、健康的興趣愛好,所以不覺得這是個問題。
然而就像前面所說的,
「運動成癮」是A先生在成長過程中,為了回避與父母聯結失敗的痛苦,而發展出來的防御機制,
那么在某種程度來講,它就像一個「繭」——
既保護了A先生過去免受關系挫敗的痛苦,
也阻礙了他未來與他人正常建立親密關系。
從而也就理解了,為什么他明明活成了眾人眼里的“男性典范”,卻始終無法與他人建立持久的親密關系。
當然,A先生的困境,也是他的不得已。
這種隱形上癮行為,不是他一人之力鑄成。
相反,是他為了更好地生活,而不得不選擇的策略。
通過運動,他可以暫時逃離家里的恐怖氛圍,并通過另一種方式振作起來。
但卻無法令他享受真實關系的滋養,從而導致他后來在親密關系屢屢受挫。
那該怎么辦?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問題在關系中產生,問題在關系中浮現,問題在關系中療愈。
武志紅老師說,從關系的基本形態看,它可以分為一元關系,二元關系和三元關系。
一元關系,是指一個人只看到自己的意志,只感受到自己的感受,無法理解和共情別人的感受。
二元關系,是指一個人意識到另一個人有自己的感受和意志,能共情對方的感受,也能尊重對方的意志。
三元關系,是指一個人能意識到關系的復雜之處,能在關系中同時看到我、你、他 三個人的感受和意志,并予以尊重。
成長于不健全家庭的孩子,體驗到太多痛苦與傷害,對外界充滿防備與敵意,無法與人建立聯結,從而一直停留在一元世界里。
對上癮者而言,無論是常規上癮者,還是隱形上癮者,都是這種情況。
一元世界極其孤獨可怕,所以,人需要從一元世界進入到二元世界。
直接來講就是:
摒棄上癮因子,嘗試進入一段安全的關系。
可以找一個內心穩定的朋友、伴侶;
也可以加入一個有共同背景的小團體;
或是找一個專業的咨詢師。
一句話,一個擁抱,一次耐心的傾聽,一起共同面對當下的困境……
不是一次兩次,而是數月或數年,保持長期的聯系和互動。
我的同學Q。
小時候父母長期爭吵,令她很痛苦。
從中她發展出一個策略:在房間里大聲背英語單詞,隔離父母的爭吵聲。
后來,它成了一種「隱形上癮行為」——
只要一感到焦慮,她就會一個人跑去英語角大聲背單詞。
但她從不愿意跟身邊朋友分享、求助。
后來有個男生,三番兩次走過來,邀請她一起對練口語。
第一次,她拒絕了;
第二次,她拒絕了;
第三次,她躊躇著答應了……
練著練著,兩人成了朋友,常一起分享生活的點點滴滴;
練著練著,兩人成了戀人,彼此相互關心、鼓勵和支撐。
有一天,Q突然發現,相對于練習口語,她更喜歡跟男友在一起的聯結感。
她終于學會了享受關系的美好,并進入了二元世界。
這,就是關系的力量。
當一個人在二元世界中,不斷體驗愛與被愛的感覺——
原來自己是被在乎的,無論發生什么,是能被接住的。
在這些點點滴滴中,一個人的心靈就越來越得以淬煉。
然后,他就可以放心大膽地走向三元世界了。
那時候,
他會基于熱愛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但不會因此形成上癮行為;
他會在獨處中不斷完善自身,也會在各種關系中不斷獲得滋養。
由此變得真實,由此變得完整,由此變得從容。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版權歸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