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老師在初級視頻里講過這樣一件事情。
一個女研究生29歲時去應聘一個銀行高級主管,第一次應聘因鬧鐘沒響(也可能是沒聽見鬧鐘響)而錯過面試,這在以前是從未發生過的;第二次路上出個小車禍,無緣應聘。事情出現兩次后她跑去見分析師。
咨詢師分析后,發現女孩媽媽工作一輩子只是個銀行普通職員,可她二十幾歲就應聘到銀行中層。
潛意識里她感覺到這是對媽媽的背叛與攻擊并滋生內疚。
于是潛意識出來幫忙。第一次動用感官配合鬧鐘,成功阻撓;第二次,路遇車禍,完美錯過。
一面是她對媽媽的忠誠與愛,一面是對媽媽的超越和成功。這說的是俄沖,即成功和成功背后的懲罰,也就是不敢讓自己太成功。
從這個角度看,現實中的事業不順,婚姻不美,關系不好,生活不樂......一手好牌打得稀爛,比比皆是。
而如果不明就理,只在現實層面折騰,也許除了感嘆命運不濟,也會錯失發現“不敢”背后隱藏的秘密。
潛意識搞鬼從來沒得商量,現實中最大的難題也許就是發現“鬼”以及發現那一直上演的強迫性重復。
而這背后往往是令人心痛和震驚的——孩子對原生家庭和父母的忠誠。
事業不順,或許是不想超越和打敗父母
一位來訪講述了發生在自己身上令她有些毛骨悚然的經歷。
先生家是個大家族,每年春節一大家子都會相聚,其中必有一個傳統節目——搓麻將。可自從嫁過去,這一經典的家族游戲,她從沒贏過。
起初她以為自己是謙讓。后來發現,每次開局她是贏的,怪在贏了幾把后,明明猜準對方缺的是啥,卻依然鬼使神差地瞎打、點炮。
當發現這一點,打牌時她保持覺察,讓大腦始終在狀態,那一次她從頭贏到尾。
欣喜之情溢于言表。當然你懂的,不是因為贏,而是她收獲了潛意識秘密的驚喜。
而這令她聯想到她的一段職業經歷。
多年前,年紀輕輕的她被大老板提升當大區行政經理,她以自己年輕尚需歷練為由拒絕了。多年后,她知道自己當初是有那個能力的,只是鬼使神差地拒絕了。
玩牌,令她發現了自己潛意識不敢成功的模式。
而當她看到這個模式,不能、不敢成功的強迫性重復也就被她打破了。“鬼”也就不會神不知鬼不覺的干擾她的生活和事業了。
這和開篇女研究生異曲同工。從農村走進大城市的白領,現實層面已經遠遠超越了父母,不停地成功豈不會把父母拋得更遠?
我想起一位要參與打省賽的來訪。他一面是全力以赴的準備,累得一塌糊涂,一面是回到家后幾個小時的玩游戲,睡眠、體力都大受影響。
現實層面也許你會認為是太累了,需要減壓。咨詢中發現,除了參賽要準備的內容多而累,還有“鬼”引發的累。
爸媽在小縣城生活了一輩子,晉級省賽將讓他擁有更多資源與機會,土雞變鳳凰也是有可能的。于是潛意識出來幫他制造困難、消耗自己,不讓他太成功。
當然,意識層面我們看到很多人從農村到城市是沒有障礙的。然而,每個人過去塑造生活的經歷不同,發生的事件、遇到的困難也不同。
當來訪發現了“鬼”的真實表達,也就能卸載那無形的累,允許自己走向成功。
聽起來是不是有些詭異?
現實是,事業的不敢成功只是一方面,婚姻一塌糊涂更讓人驚心。
婚姻不幸,或許是不想孤立和背叛父母
一女性來訪兩任丈夫都家暴過她,她在選擇第三任丈夫時非常的小心,找了一位公認的性情溫和的丈夫。
然而好景不長,結婚沒過多久,她再次被家暴。
這引起了她的高度警覺,走進了咨詢關系描述家暴現場,咨詢師的反應竟然是,要是自己也會忍不住打她。
原來,她一直在無意識挑唆丈夫,傳遞給丈夫的是,如果他不動手,就枉是男人.....
這讓我想起在曾老師初級視頻課上看到的一個真實案例。
一深陷重度抑郁的女性前來咨詢,期間描述了自己找對象時對男友的考驗。
創造一桌人一起吃飯的機會,以一個微不足道的理由,當著所有人面打了男友一耳光,發現男友并沒有想還手的意思。于是她安心嫁給對方。
理由是,以后我再怎么對他,他都不會主動對我實施暴力。
看到這,我想你也許會好奇,一個有著怎樣早年成長經歷的人會無意識制造施受虐的一段關系,或是發生了什么,在嫁給如此禁得住考驗的男人后深陷重度抑郁。
精分視角下,來訪的早年經歷清晰展開。家暴的父親制造了施受虐的早年成長環境,當長大,意識層面要找一個和爸爸不同的人。
盡管過去多年,父親年歲已高, 自己也已結婚生子、孩子都很大了,但依然仇恨父親。
第一位女性,盡管平靜和諧的生活是她意識層面所期待的,然而關系中的受虐是她所熟悉的。
每任丈夫都成功應她邀約,再現其早年和父親相處的現場。讓來訪感受到兒時和父親在一起熟悉的味道和感覺。
第二個案例。男友經受住考驗進入婚姻,也經受了婚后的不斷被挑剔。
曾老師說,女來訪所指的老公身上的所有毛病在他這個治療師身上都有。事實上,丈夫很早的時候就是很有成就的青年科學家。
丈夫在默默忍受和做家務的狀態中一待10幾年,家庭氣氛被女來訪搞得相當冷淡。和她原生家庭如出一轍。
此刻有精分功底的你,也許有很多概念跳出來,強迫性重復,移情,反向形成......
女來訪移情般地將過去帶入現在,制造出過去和現在的邊界不清,是強迫性重復。意識層面想找一位和父親不一樣的老公和潛意識里對父親的忠誠是反向形成。
意即,你作為我的父親,我很愛你,我通過保持以前那種你制造的糟糕的狀態忠誠地愛著你。
好難過,哪里是不想幸福,是潛意識對父母的愛與忠誠沒有被看到,因為不想孤立和背叛父母,無意識過上和早年一樣的生活。
換句話說是不敢、不能過得太好。
不被過去限定,需要新的客體經驗
那這些人還能過上好的生活嗎?還有擁有幸福的關系、走向事業成功的可能嗎?
答案是肯定的。
多年前孫瑞雪老師曾講過一個案例,早年被忽視和冷漠對待的女孩,在不離不棄的丈夫的寵愛下,任性地作了整整10年。
有一天她突然不鬧了,從一個人前討好、背后找茬、挑事兒、點火就著的悍婦成為一個人前人后如一的溫婉女子。
孫瑞雪老師稱此為愛和自由的力量。
用精分的視角,丈夫一直起著穩定的容器作用,將妻子早年成長中經受的沒有被如實鏡映的忽視、委屈、憤怒加以涵容。
當然,丈夫的人格足夠強大和穩定,沒有被來自親密間的投射認同撼動,不管妻子如何,都保持了不對妻子發火和施暴的底線。
丈夫扮演了一個巋然不動的,好的心理治療師的角色。
我頭腦里出現這樣一個畫面,一個小女孩在愛和自由的環境中,被鏡映、理解和涵容,漸漸長大成人。
回到前面提到的曾老師的案例。曾老師對其生活中彌散的持續冷漠與女子的嚴重抑郁,給出的動力解釋是:
“你現在看起來很恨你爸爸,如果你爸爸到你的小家庭里面去,看到你老公的冷戰,看到你不開心,我估計他可能會很高興的......
因為爸爸小時候對你不好,讓你處在一個不開心的抑郁狀態。
你現在都有自己的家了,你還處在不開心和把家里搞得冷冷清清的狀態中間。
他可能會覺得你這是對他給你制造的早年的環境的忠誠。”
可以想見,這個解釋出去,會切斷來訪和過去的鏈接,解除她被過去限定的魔咒,即無意識對父親的“忠誠”,而她也終于可以安然活在當下了。
原來,要想過上不被過去限定的生活,需要產生新的客體經驗。
需要一個新客體,一段關系,一些時間。
咨詢師是好的客體,好朋友、好同事,好伴侶也可以是好客體,有些甚至遠超心理咨詢師。
寫到這,我腦海里出現一句話:精神分析是一門關于自由的學問,它能讓一個人看到自己是如何被早年限定的。
精神分析的作用就是透過對過去早年經歷的理解,過上不被過去限定的生活,更好的活在此時此地。
你長大了,不再是過去的那個你,能不能過得幸福、成功,當手握精神分析這個工具,你是可以說了算的。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版權歸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