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人們形容人如“野獸般”殘忍,這樣的比喻對野獸來說是極其不公正的,也是極其無禮的,因為沒有哪種動物比人更殘忍、更狡詐、更精明。
——陀思妥耶夫斯基
人們常常感受到患有自戀型人格障礙或病態自戀的人通常都是“刻薄”或“難相處”之人,卻精于偽裝自己——如俗話中所說的“披著羊皮的狼”。
患有自戀型人格障礙的人數日漸增多,因此你與自戀者陷入愛情的可能性越來越大。那么,你該如何區分一個單純只是有魅力,但稍有點自我陶醉的人和一個善于利用他人、具有控制欲、完全缺乏同情心的自戀之人呢?你如何確定你所愛的人是不是自戀者呢?
與所有“描述性標簽”一樣,“自戀”一詞難以概括和捕捉到每個個體,及其經歷的細微差別。自戀人格與自戀型人格障礙看似一樣,實則有差異。通過對自戀理論研究、臨床診斷和實證研究發現,自戀又可分為多種亞型。
以下是最常見的“模式”。這些模式看似多變,甚至完全不同。這也是你遇到了兩個病態自戀者,他們的行為以及帶給你的感受都不相同的原因。
每一種亞型都有一些關鍵特質,可以幫助你確定你身邊是否有某種特定類型的自戀者。由于篇幅有限,在此無法將每一種關鍵特質都呈現出來,因此我的筆墨主要集中在自戀者最典型的特質方面。
01
黑暗三人格型自戀者
這類自戀者普遍刻薄寡情。他們不僅不遵守道德和倫理規范,甚至有可能違反法律規范。這類人既危險又可怕。他們沒有羞恥之心、愧疚之情,和他們在一起就是一種苦難,更何況和他們生活在一起的伴侶,有多痛苦就更不言而喻了。
不幸的是,“黑暗三人格型自戀者”往往非常成功,他們違反法律或道德的行為主要表現為瀆職(例如,伯尼·麥道夫)、性丑聞以及殘忍無情。他們表面呈現的成功、權力和財富往往一開始很容易吸引異性,然而,當他們的感情結束時,早已將伴侶的內心傷得千瘡百孔。
黑暗三人格型自戀者為人們敲響了警鐘,告誡人們如果經不住財富和權力的誘惑,就要付出慘痛的代價。
主要特質
自大自負、自命不凡、操控他人、零同理心、易怒易躁、疑神疑鬼、無愧疚感、嫉妒心強、渴求認可、撒謊成性、冷漠無情、逃避責任、愛慕虛榮、控制欲強、不可預測、利用他人、界限不清、不忠不誠、不善傾聽、粗心大意、性感魅惑。
02
控制型自戀者
自戀者通常受天性所控,但也有許多自戀者是自由的。控制型自戀者是指始終力圖控制他人的自戀者,只掃自家門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缺乏同理心和關愛之心。
他們會把這種高度控制的角色帶入工作中,期望所有的一切和每個人都“平安無事”。他們一旦得權,就是暴君或典型的“工作狂”。他們對單位的規定、職員的衣著以及公眾形象都有嚴格要求。
強大的控制欲和對規矩的過度要求讓人有種備受強迫的感覺。他們這種病態控制欲也會給孩子帶來傷害,要求孩子們在各方面都要做到完美極致,既要心懷大志還要出類拔萃,卻從不會給予家長應有的支持、熱情、關注或同理心。有意思的是,控制型自戀者一般不太可能出軌,因為他們太執念于“事情應有的樣子”。
如果對婚姻忠誠是他們道德理念的一部分,他們可能就不會出軌。戀愛初期,控制型自戀者常會讓自己的伴侶感到困惑,因為凡事他們總是“過度投入”。他們會熱切關注你的一切:穿著、工作或行蹤,給你提出各種意見——如果他們有資源,就會按照他們的意愿來“打造”你。這感覺就像《賣花女》或《窈窕淑女》里的女主角一樣跟著新歡一起買衣服、珠寶和飾品(而且很容易陷入《風月俏佳人》般的幻想,成為某人的裝扮娃娃)。
我們的生活和媒體從文化上強化了對這種形式的關注,因此在情感初期,常被理解為浪漫和激情的體現。隨著感情的深入,這種過度關注就演變成隨時需要知道你和誰在一起,你在哪里,以及對性生活、交友和生活方式的要求——而且都要以他們的日程安排為基礎——慢慢你會發現自己的生活不像“風月俏佳人”,而更像一部“恐怖大片”。
這是一種潛移默化且令人窒息的行為,他們從表面上看似乎非常關注“細節”(但很少真正聽你說話),待你意識到自己已經成為他們生活中的道具時,就很難抽身而出。
主要特質
自大自負、自命不凡、操控他人、零同理心、易躁易怒、疑神疑鬼、極度敏感、善妒善嫉、渴求認可、嘩眾取寵、愛慕虛榮、控制欲強、不可預測、害怕獨處、不善傾聽。
03
脆弱型自戀者
這是一個有趣的群體,從某種程度上說也是最具挑戰性的群體,因為乍一看,這類人不像典型的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艾爾莎·朗寧斯坦(Elsa Ronningstam)是哈佛醫學院麥克萊恩醫院的心理醫生 及 臨 床 副 教 授[ 著 有《 識 別 和 解 讀 自 戀 人 格》(Identifying and Understanding the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一書],是研究自戀型人格障礙的國際權威專家之一。她很專業地劃分出一個自戀亞群,稱為“羞怯型自戀者”,其是指在人際交往和職業發展中存在障礙的自戀者。
通常情況下,他們看起來有點害怯,不喜社交,與他們所從事的職業特征不相符。他們通常更加敏感、更加脆弱,不善社交,害怕出丑。這類自戀者常處于自我批評之中,害怕失敗。同時,他們又對來自他人的批評異常敏感。由于他們生性害羞,怯于與他人主動溝通,因而時常感到孤單——渴望與其他人建立聯系。
如果他們的人格特征僅此而已,那么令人厭惡的自戀人格又從何而見呢?他們既不自大自負,也不自命不凡——并不具備自戀者明顯的特質。實際上,他們往往認識膚淺、冷淡漠然,嫉妒心強、不善交際、不懂照顧他人。他們雖然沒有給人留下“尖酸刻薄”或不友善的印象,但是他們依然缺乏同理心,不懂識別他人的需要,也不知如何回應他人。
羞怯型自戀者的行為模式很難辨識。即使經驗豐富的心理學家和精神病醫生可能也需要觀察一段時間才能做出診斷(這種類型的自戀與抑郁癥極其相似)。
如果你的伴侶屬于羞怯型自戀者,一開始你可能難以識別,但是時間久了,就會發現他表現出的絕對孤僻、淡漠以及鮮于與人交際的行為模式。他可能經常表現得灰心喪氣,偶爾會對積極的反饋做出回應,但總的來說,經常自我批評、心神不寧或垂頭喪氣。他們就像一堆厚厚的烏云,籠罩著你的生活。
主要特質
時而缺乏同理性、極度敏感、外向投射、冷漠無情,時而妒忌心強、脆弱不堪、粗心大意。
04
疏忽型自戀者
自戀的所有亞型都具有這種特征(除了控制型自戀者,但是控制型自戀者可能也會疏忽你的愿望和抱負)。疏忽型自戀者往往隨著時間的推移變本加厲。他們喜歡結交新朋友,感受新體驗,但是很快就會厭煩。
感情之初,他們可能還比較投入,然而一旦擁有,感到乏味了,又會尋找新的目標。他們不忠不誠,粗心大意,獨享其樂(甚至做出一些越界行為或其他不當行為),被你發現后假意道歉,暫且顧及你的感受,有選擇性地告訴你一些你不在時他們所做的事。
由于他不能(也不想)維持戀愛初期時的那種投入,一旦開始對感情疏忽大意,對伴侶來說都是難以接受的。他們喜怒無常,時而對你大獻殷勤,時而在外尋歡作樂。如果你的伴侶是這樣一個人,你會發現,他經常出差,而且一走就是一周,把你和孩子留在家里;回來后緊接著就和朋友出去打高爾夫球。
這就是自戀者粗心大意又令人沮喪的行為模式。從這種模式中可以看出,對于自戀的他而言,你不過是生活中的一個物體,只有在你有用或能帶給他快樂時才會想起你,一旦有更有趣的新鮮事物出現,就會把你拋到腦后。
你能從這樣的模式中感受到認知否定和外向投射,所以當你指責他的所作所為時,他要么采取自我防衛的策略,把你描繪成神經質,要么自我檢討或者自我批評,說自己如何不夠好,如何配不上你(這是他們屢試不爽的伎倆,讓你感受到他們的脆弱,反過來需要你的安慰)。
主要特征
自命不凡、缺乏同理心、渴求認可、撒謊成性、外向投射、認知否定、冷漠無情、吝嗇小氣、逃避責任、不可預測、利用他人、不善傾聽、粗心大意。
自戀可表現出復雜的特征和行為模式。如你所見,有些特質單獨出現,或許并不能說明什么,但同時具有多種特征,就極具挑戰性了。希望通過閱讀本章,你對自戀者最常見的特質、行為模式能有清晰的認識。
注意,如果你的伴侶符合這些特征,那么說明你的伴侶很有可能就是一名自戀者。或許你很久以前就意識到他有些“不太對勁”,并已經在感情中掙扎過一段時間。
如果你的伴侶真的是一個自戀者,你一定想不明白自己當初是如何愛上這個人的。不要自責,每天都有無數聰明且成功的人陷入與自戀者的戀情。
為什么?因為自戀者天生就具有迷人的氣質,自帶光環。從表面上看,他們通常就是屋子里那個“最佳戀愛對象”。自戀者的確有吸引力,也善于吸引他人。因此,沒有必要為此悲觀消沉。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版權歸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
本文內容節選于《為什么愛會傷人 : 親密關系中的自戀型人格障礙》,作者拉瑪尼·德瓦蘇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