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言
弗羅伊德對當代精神分析、心理治療及咨商理論有著難以言喻的貢獻。一世紀以來,許多心理分析的理論與方法的均來自弗羅伊德的基本想法,同時許多理論家根據他對人類發展與人格結構而發展出無數個自己觀念,也有些理論家完全排斥弗羅伊德的觀念。然而當新的理論出現時,通常被拿來與弗羅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作比較。毫無疑問的,即便有許多因素使得弗羅伊德的理論受到不少爭論,然而仍然同意他的許多觀念已成為精神分析的主桅。
自從1939年弗羅伊德過世,精神分析的演化相當激烈。然而他的部分思考脈絡仍值得擷取,尤其是生命早期的發展會影響日后人格發展的論述。當我們比較同一時代的相關思想潮流時,可進一步例證與弗羅伊德學派原始論述的重大差異,同時了解一些類似議題的現代觀點。
弗羅伊德選擇醫學生涯乃受到動物學家Carl Bruhl的影響,在醫院期間他受到有名的心理學家Ernst Brucke的影響。弗羅伊德研究心理學的目的是減少心理學觀察上的混沌,使心理學成為科學的、可觀察的心理歷程,并期望未來心理學的規則可以類推到生理學、化學和醫學(Wolf, 1999)。他把理論放在笛卡兒的實證架構內并形成概念,因此他認為心(mind)是機械的孤立于建構的機器里,而世界里的其他客體(object)是另一個心理組織。二分法的概念例如客體對主體、內在對外在、心理真實對現象界真實,它成為后設心理學的支柱(Wolf, 1999)。
精神分析較近期的發展是自體心理學(self psychology),是由寇哈特(Heinz Kohut, 1913-1981)所提出。在1977年寇哈特認為人格的基本假定,既不是驅力也不是心理上宏觀的結構。人格的基本心理成分是(1)一組新的心理結構(psychic structures)。亦即由原先脆弱、原始的(archaic)自體與自體客體(self-objects)等組成的心理結構;(2)另外一組心理功能或歷程,這功能或歷程促使自體的發展,并包括鏡照(mirroring)、理想化 (idealizing)、轉換內化(transmuting internalization)的動力概念。寇哈特在1977年成功的混合一組新的心理結構歷程,并有自己的自體基模(self-schemata)。換言之,它不同于弗羅伊德學派所強調的本我、自我、超我;也不重視防衛機轉、沖突、驅力。
廣泛來說,寇哈特與弗羅伊德不同之處在:
(1)在結構上對自體的見解不同;
(2)發生論上對自我發展的不同;
(3)在動力上不同,寇哈特強調鏡照、理想化與兒童時期這些歷程的轉換;
(4)在適應不同,寇哈特維持自體統整(self-cohesion);
(5)在治療歷程上的不同寇哈特強調同理是唯一的工具;這些不同使得二者之間的理論與技術出現差異。
02
弗羅伊德的精神分析學派
弗羅伊德定義他的理論和處理為“心理分析”,剛開始是本我心理學(id psychology),后來聚焦在自我(ego)和超我,心理分析成為自我心理學(ego psychology, Ornstein, 1997)。他的驅力理論(drive theory)是里程碑也是障礙,驅力的資源以生物學的基礎為主,它的目標是釋放緊張。弗羅伊德(1923)使用自我這個詞,他的結構理論定義自我像是心(mind)的執行力量,在意識或潛意識里調和著本我驅力壓迫的功用、超我道德的要求與外在現實迫切的需求,意即自我的作用是在調和本能的愿望和外在真實逆境之間永遠的沖突(Hamilton, 1996; Susske, 1997)。
弗羅伊德主張在理論結構上使用結構 (structure)和歷程(processes),同時他以感興趣的歷程(退化)為開始,以結構(本我、 ego、超我)為結束(Patton, & Sullivan, 1980)。在基本描述當中,弗羅伊德的術語多數在描述一個人的動作或產物(例如性的濫用和夢),他感興趣的是動作或事件。早期在后設心理學的化約論,他認為各種建構是借著心智現象或歷程與生理學結構或歷程有關,因而在弗羅伊德早年的陳述,認為人們建構世界的方式是以最小不舒服的方式,依照現實原理和快樂不快樂二個原理(Patton, & Sullivan, 1980)。所以最早的心理分析陳述有關心靈活動的反映,受到化約主義、動機和生理決定論與歷史遺傳學解析原理的影響。在早期心理分析較強調心理內(intrapsychic)的思考與生理學行為的因果。在1915年后,心理分析覺察外在的世界,需要說明它對心靈的沖擊,心理分析對于心智活動有較多的關心。
弗羅伊德認為癥狀的原因是一種內在過程,可能是意識,也可能一開始就留在潛意識里。致病的另一組沖突是自我本能和性本能之間的沖突導致,兩個沖突的性趨向中,一個是自我調協(ego syntonic) ,另一個是自我防衛 (ego's defense)。因此在自我和性欲之間仍存在著一種沖突(原著Freud,張愛卿譯,民89)。精神分析從未否認自我本能的存在或重要性,自我本能的發展有賴于原欲(libido)的發展,并且對原欲的發展具有很大的影響。
弗羅伊德的理論著重在沖突和戀親情節(oedipal conflict)的沖突驅力。戀親情節乃因父母錯誤解決,造成小孩對父母投射出沒有渴望與抑制的情感。精神官能癥的病因是小孩沖突驅力沒有獲得滿意的解決,不是父母沒有適當的反映小孩的需求(Baker, & Baker, 1987)。
對弗羅伊德來說,人格改變是在確定序列發展階段之內,其驅力分配和心智結構與歷程開展的產物(Patton, & Sullivan, 1980) 。預料自我和原欲兩種發展階段之間有某種平行或相對應的關系(原著Freud,張愛卿譯,民89),若原欲在發展中強烈固著于一個較早的階段,則自我可能接受這種固著,并且隨后造成退化或幼稚的現象;也可能它對這種固著采取藐視的態度,在這種情況下,自我在原欲經歷一種固著的地方會體驗到一種壓抑。
精神分析的戀親階段(oedipal phase)主要議題是關于特定階段的特征、潛意識的幻想與性和攻擊驅力,這些是了解行為與了解人格問題的關鍵。潛意識儲存著所有經驗、記憶以及受壓抑的各種情緒,了解潛意識是掌握精神分析之行為模式本質之關鍵(Corey, 1996)。
在治療歷程上,弗羅伊德采用自由聯想,并認為心理分析師基本治療的動作就是解析,把精神官能癥的移情(transference)放在治療活動的重要位置(Baker, & Baker, 1987)。精神分析重視潛意識、原欲和自我被動性的對抗,同時將解析內容的焦點放在意識的沖突,因此精神分析的目的是要發現精神生活的潛意識(原著Freud,張愛卿譯,民89)。自由聯想是打開潛意識里各種希望、幻想、沖突和動機等素材大門的基本工具。在自由聯想時,分析師的工作是辨識哪些是壓抑在潛意識的素材,聯想的順序可以引導分析師了解各種事件間的關聯性。分析師會向當事人解釋這些素材,導引他們增加洞察自己的心理動力情形(Corey, 1996)。
弗羅伊德認為分析師“對病人是不透明的,像在鏡子里,什么都沒有卻可顯示出病人的樣子(p.118)”;同時“分析師在處理病人時像個外科醫生,把他的情感放一邊(p. 115)”;其他還建議分析師不必“與病人成為親密朋友(p.136)”(Freud1, 912, p.118, p.115; 1913, p.136;引自Shapiro, 1995)。
精神分析理論對于了解幼年的事件與經驗所造成的影響,提供一個概念性的架構。對于治療實務而言,精神分析仍有一些值得參考(Corey, 1996):
(一)了解當事人取消面談、中途中止治療和拒絕探討自己等抗拒心理。
(二)了解移情作用的價值與角色。(三)了解自我防衛的過渡使用。
03
寇哈特的自體心理學
自體心理學強調的是自體(self),自體是心智結構(mental structures)的核心,是個體心理世界的核心(the center of the individual's psychological universe, Kohut, 1977, p.311)。核心自體的成熟依賴愛和重要他人的同理支持,典型的重要他人是父母。重要他人的同理就是鏡照與理想化兩個過程。所謂鏡照是指父母對子女的正向反應,反映自體價值的感受,這些感受會逐漸灌輸到內在,使個體內在發展出自體尊重。當小孩的鏡照需求被支持,則響應且確認小孩的活力、偉大與完美的天生意識。借著父母贊美并陶醉在父母的贊美里,小孩展示他的夸大。所謂理想化是指小孩想要融合(merge with)或接近會讓自己覺得安全、舒適、平靜的人,理想化需求的結果使小孩發展出自體方向,以及一種去設定具有挑戰性與實際目標的能力。借著父母的確信與安慰,契合了小孩理想化父母的需求力量。意即小孩必須學習鏡照自己的夸大,并且學習理想化知覺自己內在的指引力量,透過這個內化歷程,不成熟的夸大成為成熟的雄心,理想化可以使個體發展更自主的理想目標系統(Watson, 2002)。此乃寇哈特著名的兩極自我(bipolar self),它組成結構的、自體客體、關系(relational)、轉換內化,它不會結 束,這種關系不會變成多余的,是一生保留著而且是必要的(Susske, 1997)。
在兩極自我的夸大與融合,經由父母在適當階段有適當的同理反映,小孩從父母借來的動作、意圖、思考、認知……等,使得小孩有自體經驗(self-experience),它是一種內在表征,是存在時空里(Susske, 1997)。自體經驗不是出生就有,而是父母愿意被小孩的每一個哭、笑、喧鬧、音量所征服,并與小孩比手劃腳的啞劇互動,進而產生自體經驗。然而不是所有的客體都形塑自體,只有象征經驗的才能為代表。
對自體的發展,寇哈特沒有懷疑沖突、戀親情節,而是強調父母是否以扭曲的方式同理反映小孩的需求(Baker, & Baker, 1987)。在早期心理發展的歷程是發生在原始心智內容里,這些心智內容已有的經驗是屬于自體的,若獲得的印象被毀掉,或分配到自體區域的印象被毀掉,則他人的象征經驗仍留在自體里面(Susske, 1997)。這樣的論述好像自體在生命一開始就有了,它好像是空間的延伸和生理的本體;它是脆弱的;許多碎片修補在一塊,經由分化而逐漸形成一個無定形、不透明的內在組織。
在動力上寇哈特強調鏡照、理想化與兒童時期這些歷程的轉換。他認為自體客體具有成熟心理組織,可以真正評估小孩的需求,并專注符合小孩的需求。小孩接受這些同理的反映內化到自己的心理組織,同時修正他不均衡的部分(Susske, 1997),此即是寇哈特所稱的轉換內化。換言之,小孩需要在適當階段有同理的挫折,這是讓原始自體衰退或中斷的前置情境。而前置情境的中斷或衰退,是為了改變自體或部分自體。最后變化(mutation)是另一種情境,是為了建立或統整新的自體,以成為堅固的自體(Patton, & Sullivan, 1980),亦即在適當階段經驗到與無所不能的自體客體的融合,進而產生內化的改變。
寇哈特認為他的轉換內化不同于認同 (identification),認同時常指向草率的、整個內化另一個人。而轉移內化是指重要自體客體一點一滴的被小孩內化到他的心理組織,它可以因小孩編造而改變,然后以一種獨特的方式去滿足小孩自己的心理需求(Baker, & Baker, 1987)。寇哈特以人體消化蛋白質為例說明,吸收蛋白質消化了它,轉成另一種新的或類似的蛋白質,已不再是原先的蛋白質了。
在適應上寇哈特強調自體的統整 (cohesion of self)。自體客體不能存在于關系之外,個體經由同理,自體和自體客體維持關系,這關系使得個體一生中保有自體的統整 (Hamilton, 1996)。Daniel Stern(1985)以嬰兒-父母身體的研究支持寇哈特概念。他發現嬰兒似乎有原始的統整、分離和關系,但是依賴父母情感上的調和,并保留對他人統整的反映。
Ornstein(1997)認為寇哈特的自體心理學是簡化的關系理論(relational theory) 。人們存在于關系中,內化他們的關系作為心理成長的要素之一。照顧者同理并適當反映幼稚似的的夸張、理想化和鏡照的需求(Kohut, 1971, 1977),這樣的自體客體功能適當的表現,使小孩本身和人際環境發展出統整感(sense of cohesiveness)。
在治療歷程中,寇哈特強調以同理來解釋人類發展和心理分析的改變。從1959年開始,他就加強治療師的同理,并以同理調和病人并描述人類基本健康發展的需求,尤其是鏡照、理想化和轉換自我(alter ego)。與其他心理分析不同,在于寇哈特自體心理學是數據收集中(data-gathering)的方法,靠著分析師延長與維持(供應)同理,專注在病人主觀的經驗上,尤其是在移情經驗上,同時透過解析的二個步驟,即了解與解釋,來解析病人主觀上所提供的資料(Ornstein, 1997)。事實上,相互了解與接受可標簽為治療聯盟(therapeutic alliance)或工作聯盟(working alliance),這將有助于治療的歷程(Wolf, 1999)。
在治療歷程當中,病人與治療師之間的關系是一種主體間的關系(intersubjective relational),病人希望經驗到的是治療師了解他、接受他(Wolf, 1999)。了解和接受意味著更多智性的認知,以及忍受病人的行為、愿望、情感和目的等事實。而治療師能了解病人的反映,包括一組治療師自己的情感,而這情感是病人可以經驗和感知的,也是治療師面對病人時的基本友善及和藹的姿態。這是治療師真誠的表征,無論采(采用)語言的解析或認知智性的洞察,雙方在相互變化的時刻里,共同努力使處理朝向雙方同意的目標,只有在這種相互接受與了解的關系脈絡中才會有治愈的可能。
寇哈特的自體心理學對分析互動帶來新的了解,它幫助分析師從嚴苛的規則中脫離,幫助分析師了解直覺的意義。它協助分析師相信病人動機的價值,并從病人角度來看問題。其實了解病人的經驗不意味分析師必須放棄自己的觀點,而是從病人經驗的核心來看問題。假如分析師不能從病人的觀點來了解病人的經驗,病人可能也不了解分析師的觀點。
04
結語
綜合上述,整理出寇哈特與弗羅伊德二個心理學不同之處有:
(一)對寇哈特來說,自體的現象優先于一切,它描述一個人的自體相關特質與影響(例如表現癖和羞恥),弗羅伊德對動作或產物(例如性的濫用和夢)感興趣 (Patton & Sullivan, 1980)。
(二)對寇哈特來說,不關心防衛、沖突、戀親情節理論,他企圖為自體奠立基礎,而此自體需以心智組織和自戀的原欲 (narcissistic libido)的變化為條件(Patton & Sullivan, 1980)。
(三)對寇哈特來說,自體是組成人格的核心。在古典心理分析理論,驅力或愿望仍然是人格的基本成分。
(四)對寇哈特來說,自體心理學理論強調原始的、核心的成分結合的進展,與它的自體客體進入一個統整的心智輪廓。弗羅伊德的性心理發展理論主要說明驅力、心智活動與結構。
(五)對寇哈特來說,人格改變是自體和自體客體經由轉換內化而發生。對弗羅伊德而言,改變是在確定序列發展階段之內,驅力分配和心智結構與歷程開展的產物。
(六)對寇哈特來說,在治療歷程的焦點放在內—外治療的情境里(intra-and extratherapeutic),移情發生在治療師與病人廣泛的關系脈絡里。而對弗羅伊德而言,心理分析把移情放入治療活動中心(Ornstein & Ornstein, 1977)。
(七)對寇哈特來說,自體心理學是整體心理學(holistic psychology, Susske, 1997)。在個體的整個生活中,個體致力于發展他自己的完整性。
自體心理學的取向在美國廣泛的被使用于心理學各領域,例如生涯咨商、人格發展、青少年認同、人際關系、戀愛關系、人際行為、 911之后美國民眾的災后癥候群(PTSD)……等。自我心理學盡管有今日的發展及貢獻與啟發的價值,唯國內對其相關理論之探討與實證之硏究均相當闕如。今將寇哈特的理論與國人熟悉的弗羅伊德理論作比較,讓咨商工作者對寇哈特的理論有一些基本認識。
參考文獻:
1 Freud原著,張愛卿譯(民89)精神分析引論。臺北:米娜貝爾出版公司。
2 Baker, H. S., & Baker, M. N, (1987) Heinz Kohut's. Self Psychology: An overview.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44: p.1-9.
3 Corey, G. (1996)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NY: Brooks/Cole.
4 Hamilton, N. G. (1996) The Self and Ego in psychotherapy. New Jersey: Jason Aronson Inc.
5 Kohut, Heinz. (1971) The analysis of the self. 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
6 Kohut, Heinz. (1977) The restoration of the self. 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
7 Ornstein, P. H. (1997) Empathy and reflective awareness in the therapeutic process.24 Annual Conference on the Psychology of the Self. CA.
8 Patton, M. J., & Sullivan, J. J. (1980) Heinz Kohut and The classical psychoanalytic tradition: A analysis in terms of levels of explanation. Psychoanalytic Review, 65. p.365-288.
9 Shapiro, S. (1995) Talking with patients--A self psychological view of creative intuition and analytic discipline. New Jersey: Jason Aronson Inc.
10 Stern, D. N. (1985) The interpersonal world of the infant: A view from psychoanalysis an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New York: Basic Books.
11 Susske, R. (1997) What dose Heinz Kohut mean by the "Self"? Associations on a theme. Society for the philosophy and Sciences of the Psyche. Berlin, May. 8.
12 Watson, P. J. et al., (2002) Narcissism and Depression: MMPI-2 evidence for the continuum hypothesis in clinical sampl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P.85-109.
13 Wolf, E. S. (1999) Mutually mutative moments in the psychoanalytic experience. International Self-Psychology Symposium in Dreieich, Germany.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版權歸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