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人人都有自卑感》中我們介紹了:自卑的表現形式、自卑感與自卑情結的區別以及自卑產生的部分原因。
我們也知道了,自卑感它原本不是壞事,我們需要正確的看待,讓它發揮出積極的力量。但是,當這種自我否定過多的時候,就會慢慢演變成“自卑情結”。有自卑情結的人,會在很多事情上感到自己無能為力,還沒有開始做一件事的時候,腦海中會莫名其妙有個聲音告訴自己:我肯定不行,我一定是做不好的。如果經常在還沒開始做的時候,就對自己有這樣的預設。就好像泄了氣的皮球。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種習得性無助,這種內在聲音不斷給自己暗示。事??情的結果便會按照你的預設發生。多次失敗的結果會真的讓你相信了自己的預設。當然了,我們也知道,腦海中的這種聲音,它不是憑空而來的,是我們小的時候,父母很多次對我們的負性?評價中產生的。
既然,我們現在已經是成年了,也能意識到這種自卑情結對我們的影響。
那如何幫助自己克服自卑情結呢?
首先要:想辦法擴大自己的視野與認知范圍
有自卑情結的人,往往是不喜歡與外界接觸的,喜歡把自己封閉在一個狹窄的空間。
與此同時也會失去與外界接觸獲得信息的渠道。越是這樣,我們反而要打破這樣的習慣,去看一看、聽一聽你生活圈以外的人和事。當你與周圍人產生更多鏈接的時候。你會發現,那些一直讓你耿耿于懷,讓自己自卑的東西,或許根本不值一提。這一點,光這么說,可能你不會有太多的感受,但當你去做的時候,你會發現,你的認知與思維才會一點點發生轉變。
你也會知道,原來還有些看起來不如你的人,他們照樣生活在陽光下,
當你因為沒有好看的鞋子穿而沮喪的時候,要知道世界上有一些他們卻永遠失去了雙腳,但不代表他們從此必須生活在自卑的陰影之下。
第二、不要對自己有過高的期待。
不要強求自己去做一些根本無法完成的事情。當你想去完成一件事情的時候,也不要渴求一步登天。可以拿出本子,給制定一個可操作的計劃和階段性目標。沒完成一個階段目標,都要給自己一個肯定,這就是一種正向反饋,破除習得性無助最好的辦法就是,不斷的獲得正向反饋。人的大腦也是會被這種正向反饋所激活。最終建立一個自我反饋機制,便為自己的自信打下了基礎。
第三,不要拿自己的不足與他人長處做比較
我們知道每個人身上有不同的長處與短板,想必這點大家都是會認同的。但往往有些自卑的很經常會拿自己的不足去和別人的長處去比。比如,覺得別人學歷高、工作好、身材好、朋友多之類的。而卻沒有看到自己的閃光點。對別人不如自己的地方,就好像看不見一樣,或者覺得這些都不重要。總是把目光盯在自己的不足之處。
要知道這種“厚此薄彼”的態度,正是自卑者習慣的思維方式。
第四,試著接納自己的自卑情緒。
因為當自卑感來臨時,我們覺得自己很弱小,也害怕別人看到自己因為自卑而表現出的那種虛弱。就算,即使覺得自己像一個丑小鴨,也希望在別人眼中呈現的是一只白天鵝。為了掩飾住自己的自卑,總想把光鮮的一面展現在別人的面前。
什么才算的上接納呢?
當沒有接納自卑情緒的時候,就會對它產生一種排斥心理。用各種方式去掩飾自己的自卑,
而真正的接納就是,我承認我自卑,但我并不覺得難以啟齒,當別人否定我、說我不好的時候,我也不想去反駁。就算真的做不好,也不代表我下一次或者永遠做不好。
阿德勒也曾說過:幾乎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有自卑的感受。就像抑郁、焦慮也會是人的正常情緒一樣,我們需要認識和接納。
第四,不要認為自卑的原因是客觀現實造成的且無法改變。
阿德勒還有一個觀點:一個人現在是怎樣的狀態,并不僅僅是過去的客觀現實決定的。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出生貧窮,或者先天肢體有殘缺,這都不能成為我們自卑的理由。
你未來的樣子取決于你現在的選擇而非過去的經歷。
我們就拿阿德勒本人的經歷來說吧。他生來體弱多病,還差點因為肺炎死去,而且他長相也是其貌不揚,個子矮小、身體呢還有一個缺陷,從小行動還不便。不僅如此,他的學習在班級也里是倒數。遭遇到周圍人的非議。如果這么多的不幸,同時發生在一個身上,大多數人都會深陷自卑,會對未來絕望。
但是,這樣一位心理學家,他卻接受了自己的身體缺陷,克服了自卑,改變了命運。成為一名歷史上著名的心理學家,并創立了個體心理學流派。并創作出《自卑與超越》這本書。
所以,我們可以看出。雖然自卑讓人痛苦,但適當的自卑也是推動我們前進的動力。人類正是為了補償這種“自卑感”,才取得了不斷的進步。
以上的這些觀點告訴我們,我們自卑情結的感受并不取決于過去,而是取決于我們的想法和態度。我們雖然生活在客觀世界里,但每個人心中的主觀世界對我們的影響更大。客觀世界是不會改變的,而精神主觀世卻是我們自己可以選擇的。
最后,用一句話,結束我們今天的話題——世界是什么樣子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樣去看待??這個世界。換句話說,你是什么樣子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樣看待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