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要去外地出差一個月,不得不把7歲的西西和3歲的妹妹囡囡送去奶奶家,臨走時爸爸再三叮囑:“西西,你和妹妹一定要聽奶奶話啊,你是姐姐更要懂事一點。”面對分離,3歲的妹妹大哭不止,而7歲的姐姐沒有哭,她一邊安慰妹妹一邊給爸爸媽媽說:“我會照顧好妹妹的,你們放心工作吧,等你們回來哦。”
說完再見,關上車門,西西媽媽說:“突然感覺西西長大了,剛才分別一番話,覺得她好懂事。”
“是啊,懂事了,長大了,好事啊。”爸爸也感慨地說。
但很快,西西媽媽又擔心起來:“可網上說懂事的孩子總是會有這樣那樣的心理問題,咱們西西這么懂事,會不會是件壞事啊?”
有些人們常認為孩子懂事是件壞事,認為懂事的孩子令人心疼,要看別人臉色,變成討好的樣子,任人擺布,失去童年的快樂……但這其實是對懂事的誤解。
比如,誤認為聽話就是懂事。實際上,聽話是聽話,并不屬于懂事。所以,準確地說應該是“太聽話的孩子,任人擺布,失去自我,令人心疼。”
有人誤認為懂事就是要學會討好,還有的人誤認為是委屈求全……那樣的孩子小心翼翼地看人臉色,揣摩大人的喜好,討得他們的認可。顯得乖巧聽話,不哭不鬧,變得謹慎,太過于順從,壓抑了童真。這樣的孩子看起來很“乖”,但他們并不是真懂事。
那些讓人看起來“老氣橫秋”像小大人一樣令人心疼的孩子們,其實都是太過于“聽話”、“討好”或“委曲求全”的,但這都不是真正的懂事,那么懂事到底指的是什么?
什么是真正的“懂事”?
古人形容有智慧的人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其中“知人事”就是能掌握人與人相處的那些事,就是“懂事”。比如怎么認識自己,怎么與他人相處,遵守哪些規則,怎么處理沖突和矛盾等等。
讓孩子們學會懂事,就是讓他打心眼里理解這些復雜的東西,且可以很好地參與其中。
換句話說,懂事的程度即反映了一個人的心智化發展水平。心智化水平越高,也就是大家平時說的情商越高,也就顯得懂事。
孩子的心理是和身體同步長大的,內外一致為最佳。日漸壯碩的身體匹配上日漸成熟的心理,未來才能夠更讓孩子們自然且順利地步入成人的社會生活。反之,兩者不匹配,就是成人的身體里住著一個小孩。
每一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有不同的懂事KPI指標。就像到了會走路的年紀就要走路一樣,不同的年紀就要懂不同事了。
例如:見人要打招呼,離開要說再見,這是讓1歲孩子懂的事;不搶玩具、不動手打人,是兩歲孩子要懂的事;不隨地大小便、用敬語不說臟話,學會分享與合作是3歲孩子要懂的事……童言無忌,可以用來形容三歲的幼童,但當我們面對6、7歲的孩子時,就要讓他們學會換位思考,告訴他們哪些話不能隨便說,別人聽見了會產生什么感受?什么場合說什么話更合適等等。
懂事的過程,也就是心智發育的過程。每一個人都是從不了解自己到認識自己,從自我中心到能換位思考,從只關注自己到能顧全大局……只有分階段讓孩子一點一點地懂得人情世故,才能真正讓孩子的童年變得完整。
比如開篇小故事里的3歲妹妹囡囡心智水平發展相對于姐姐而言低一些,她沒有辦法自己處理好與爸爸媽媽分開的難過和焦躁,哭著要找媽媽。
而心智化水平發展較高的7歲姐姐西西,不僅能處理自己的情緒,還能共情他人的感受。姐姐安撫囡囡:“我知道你和爸爸媽媽分開很難過,姐姐也是難過的,姐姐抱抱你好不好?他們不在家的時候,我們想他們就相互抱抱好不好?或者姐姐給你講故事?”最后還是姐姐讓妹妹的情緒平靜了下來。
姐妹倆都體現出了適齡的心智發展水平,他們都很“懂事”。
但如果姐姐西西的心智化水平沒有那么高,也就是說沒那么懂事,那么她的反應可能會是另外一番模樣:
比如姐姐像3歲妹妹那樣無法處理自己的感受,和爸媽分開之后,要么哭鬧不止,要么悶悶不樂,難以接受新的環境變化,變得很敏感,脾氣變得很大。
或是不能共情他人感受。那么,她會說:“這有什么好哭的?”甚至嘲笑妹妹的哭鬧行為等。
再或者,她會以自我為中心去處理事情,對著妹妹大喊:“哭哭哭,吵死了,影響我玩手機啦!閉嘴!”“爺爺,讓她自己在家哭,你能帶我出去玩嗎?”“憑什么我要給她講故事,又不是我把她弄哭的。”
培養出真正懂事的孩子
懂事,是對孩子全方面心智化的要求。
有的家長們未必喜歡懂事的孩子,他們喜歡“乖孩子”。但如果只是在某一些功能上對孩子提出要求的話,要么顯得“老氣橫秋”令人心疼,要么變成“熊孩子”令人懊惱。
心智的成長伴隨著孩子的自主意識,自我邊界的建立。成長過程中的孩子,顯得很“倔強”和“叛逆”。他們有想法,想挑戰,想探索,即使那些未必是“對的”和“合適的”,也要去試試。
要知道,孩子的“懂事”是在摩擦中練就出來的,人際交往中的“犯錯”就是孕育“懂事”之地。
家長如果只是一味地要求孩子“乖”,“聽話服從”,那就違背了他們內在成長的方向,而讓孩子的心智停滯在了只能服從的年紀,讓心智發育止步于孩童時期。
就像被大家稱為“媽寶男/女”的成年人們,心智化能力低,處理事情顯得十分幼稚和莽撞。本該在7歲懂得人事,37歲都未必知曉,只會令其吃更多的虧,遭更多的罪。
有的家長要求孩子懂事時,方式方法不恰當,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家長的心智化水平高低。據研究證明,家長心智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孩子的心智化水平。換句話說就是,家長不懂事,孩子也懂不了事。不懂事的家長培養出唯我獨尊的熊孩子,這樣的組合為數不少。
那么,如何讓家長和孩子的心智化水平都得到提升呢?
家長們除了關心孩子們在學校學知識以外,回家就要多關注他們的心智發育,教會孩子們懂事很重要。建議從日常對話開始調整練習:
*過去的你不理解孩子的行為和感受,會做出相反的反應,比如孩子很難過的時候,你開心的嘲諷,孩子開心的時候,你很生氣。現在不妨試著回應孩子相同的情感反應,讓孩子感受到被共情和被支持,以此增強他對自己情緒的理解和接納。
*過去的你遇到孩子哭時說:“就知道哭,哭有什么用?”現在不妨試著問:“你因為什么而流淚?”讓孩子能在家長的引導下識別心理感受。同理,過去你指責孩子:“你怎么總是……”現在不妨試著問:“你是怎么考慮的?”
*過去的你只解釋:“我剛才生氣是因為你太淘氣了。”現在不妨事后問孩子:“你能猜猜我剛才生氣的原因嗎?”同理,當孩子講述一段和朋友之間的矛盾時,你也可以這樣發問:“她為什么會生氣呢?”“他們之間怎么了?”“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呢?”以此讓孩子在你的引導下學會共情他人,換位思考。
其實,“懂事”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讓孩子逐漸學會去自我中心化,避免以自我為中心,拓展他們的注意力到他人及關系中。理解自己的感受,學會共情他人,懂得換位思考,懂得處理自己感受和別人要求之間的沖突。
這樣懂事的人內心沖突少,處理矛盾能力強,受人愛戴,又怎會是一件壞事呢?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