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什么特別的交友原則嗎?
美國心理學家托馬斯·摩爾有個建議:你最好只和會表達憤怒的人做朋友。
因為那些看似不會憤怒的人,其實會用更獨特的方式回擊你——比如下屬拖延工作,伴侶故意哪壺不開提哪壺,普通朋友在你背后搬弄是非……
這種沒有被直接表達出的憤怒,被美國心理學家蒂姆·墨菲稱為“隱形攻擊”。
他在《隱形攻擊》一書中做了這樣的定義:關系中弱勢的一方通過拖延、躲避、故意激怒、暗中報復等非直接方式,向強勢一方表達因地位不平等而累積的憤怒。
通常情況下,它的殺傷力,比直接攻擊還大。
它不僅會破壞關系,甚至危害你的工作和家庭。更可怕的是,隱形攻擊者不在乎輸贏,只在乎每一次報復的機會。
你被隱形攻擊了嗎?
《隱形攻擊》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阿寬和小羅既是同事也是朋友,關系很好。但某天,總公司突然給部門“空降”了一個新領導大衛,不久后,原本認為有望升職的阿寬被調到了另一個子公司。
這讓小羅很不爽,覺得是大衛擠走了好朋友,于是工作積極性下降了很多。大衛履歷輝煌,在溝通中經常搬過去的經驗,“以前的工作中,我們是這樣做的......”或“那樣做會更好”。
小羅和同事們沒有直接向大衛表達過不滿,卻總在私下議論:你呆在團隊的時間沒有我們長,憑什么指手畫腳。
慢慢地,這個團隊的業績逐漸下滑,大衛也很苦惱,團隊執行力不行,他卻完全搞不清發生了什么。
這是一個很有代表性的職場情境,隱形攻擊最終傷害了整個團隊。
其實,無論處在哪一種人際關系中,有不滿就會有憤怒。如果憤怒被壓抑,它們就會通過另一種形式表達出來。
家庭成員之間,也同樣存在著隱形攻擊。
墨菲博士說,家庭關系中,父母是強勢的一方,他們會對孩子進行謾罵、責備、管教,而孩子作為弱勢一方長期無法充分表達自己,只能通過拖延、懈怠、抵制等手段予以“回擊”父母。
比如,家長越是催孩子快點穿衣服、洗臉,孩子就表現得越慢;越是要求孩子早點寫完作業去睡覺,他往往就會拖到晚上11點……
還有些家庭的隱形攻擊,出現在兄弟姐妹之間。比如互相比較孩子得了哪些獎學金,被什么學校錄取,但這種比較并不是為侄子侄女祝福,反倒有很多嫉妒的情緒。
墨菲博士認為,這種不健康的情緒甚至還會傳遞給后代,家庭成員雖不會受到直接的傷害,但每個人都好像被“卡住”一樣。
更為常見的一種隱形攻擊,出現在夫妻關系中。
比如有這么一對夫妻,丈夫脾氣很好,妻子也溫柔賢惠,但不知為什么,妻子總是在一些小事上出狀況,比如時常不小心把碗打碎,或者約會經常遲到,這讓丈夫很是頭痛。
真實的原因是,這位丈夫有比較強的控制欲,不僅不允許她獨自和別的朋友一起出去玩,連妻子的衣著、發型也都要是他喜歡的。
懾于丈夫的強勢,妻子雖然表面不反抗,但采取了另一種方式表達不滿——用打碎碗、遲到等來給丈夫找不痛快。
很多夫妻不就是這樣嗎,心里明明積壓了許多不滿,可從未向對方表達。
但是他們會故意觸碰對方身上的情緒按鈕:我明知道那樣做你可能會生氣、發怒,我還是會故意按下去,你以為我是不小心,其實我是故意的。
然而,為什么有些人會選擇用這種擰巴的方式來表達憤怒,卻不愿直接坦誠溝通呢?
為什么會出現隱形攻擊?
墨菲博士認為,童年時代的經歷,決定了我們成年后是否具有攻擊性。
朋友文文有個不好的習慣,不管是什么工作,她都要拖到最后一刻才拼命趕工。
譬如,公司周一開了會,老板讓她最遲周三晚上整理好會議記錄,可是無論周一周二時間多么寬裕,她都會拖到周三下午,才對著電腦一頓狂敲,趕在deadline前最后一刻發給老板。
其實,文文做事拖沓的更深層原因,與她的童年經歷有關。
小時候,文文父親對她要求很嚴格,每天都要檢查作業,一旦看到錯處,就狠狠批評,斥責她不夠努力。
其實,她的內心對父親特別憤怒,但她從來不敢說。后來,她想了個辦法,熬夜到最后一刻才將作業寫完。這樣,因為她熬夜學習,父親即便檢查出錯誤,也不忍發火,反而會夸她用功。
在公司里,因為老板具有權威,在她潛意識里,面對老板就像面對父親一樣,所以她不自覺地就祭出了小時候的“絕招”,以避免受到苛責。
像文文一樣,因為童年創傷的存在,那些隱藏憤怒的人往往不能自由地表達自己。他們被卡住了,看不到現在,無法與過去決裂,也不能擺脫痛苦的回憶繼續前行。
《隱形攻擊》里說,如果一個孩子能夠得到表揚和鼓勵,他們就會做更多的冒險和努力。相反,如果他們認為自己永遠不夠好,或得到的批評總是多過夸獎,那么隱形攻擊就會成為他們的工具,甚至變成了一種習慣反應。
父母要允許孩子正常表達出情緒,并且予以接納,這對孩子來說,就是人際溝通方法的示范。
電影《怦然心動》有一個情節,證明了被父母認可的孩子有多幸運。
女孩早上醒來發現自己心愛的梧桐樹要被砍掉,于是爬上樹表示抗議。
下面的工人都勸她下來,不然就要開始砍樹。
爸爸擔心女兒的安危,爬到樹上對女兒說:我知道你很喜歡這棵樹,爸爸也舍不得,但是為了你的安全,我們必須下去。
女兒雖然聽了爸爸的話,但每天悶悶不樂。
后來,爸爸將手繪的梧桐樹放在了她的房間。女孩看到之后特別開心,她感受到了父親接納了她的情緒,也理解她內心的憤怒,于是心情也變得好了起來。
如果一個孩子的憤怒不被接納,那么他內心隱藏的憤怒就如同一個“定時炸彈”,隨時可以對自己和人際關系造成“重創”。
如何應對隱形攻擊?
“隱形攻擊”真正可怕之處,在于它具有很強的殺傷力,不僅讓我們無法擁有滿意的人際關系,還會帶來持續的壓力、焦慮等對抗性情緒,進而波及身心健康。
事實上,我們對所有事情表現出來的容忍和抗拒,教會了別人如何對待我們。
試想一下,當他人請求你幫忙時,你是否害怕說出你的真實想法?
比如,你明明心里想的是“對不起,這個忙我幫不上”,可是嘴上卻說“好的,沒問題”。
對于大多數人而言,說“不”太難了。
《隱形攻擊》里點明了這種心理的害處:人們以一種寧愿回避的方式去做事時,他們終會變得不開心,并且常常有怨恨的情緒。況且日積月累的回避,會讓你耗盡精力,甚至崩潰。
大多數人覺得表明立場會讓自己不安,而墨菲博士說,那是因為你害怕說“不”,害怕有人不喜歡你或你的答案。
這也就是為什么發動“隱形攻擊”的,往往都是些“老好人”。
比如我的朋友麗霞,別人問她借錢,她寧愿自己日子過緊巴點也要借;
明知道自己不能吃辣,寧愿拉肚子也要陪朋友去吃紅油火鍋;
明明可以早點下班,卻因為同事一句“幫幫忙”而留下來加班。
即使這樣,依然還有人覺得她不夠真實,“有點裝”。
她很難過,于是在人際交往中姿態更加討好,以求得到別人的認可。
這恰恰是墨菲博士所擔心的:別人試圖通過表揚或欺凌來塑造我們,我們也很有可能變成他們想要的樣子。
但生活并不取決于我們如何被他人對待。生活是需要我們自己站起來,反抗別人的偏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避免被人支配和塑造。
維雷娜·卡斯特在《怒氣與攻擊》里寫道:
我們每個人都該問一問自己,你是否曾通過語言、態度、姿勢等傷害過別人,并在這樣做時裝作若無其事甚至和顏悅色?
當我們感到不滿時,除了攻擊,還可以努力保持冷靜,讓自己傾聽對方,用同理心代替憤怒。
實在無法冷靜,你可以選擇合理表達自己的憤怒,但注意不要攻擊他人的人格。因為你影響不了別人的行為,我們只能調整和控制自己的反應。
如果你曾經遭受過隱形攻擊,希望這篇文章能讓你對那些攻擊者多一分理解:他們只是沒有以恰當的方式表達不滿和憤怒;
如果你曾經對別人進行過隱形攻擊,希望這篇文章也能讓你對情緒多一些關注和接納,以更真實灑脫的姿態生活。
不為難別人,也不委屈自己,希望我們都可以做到。
*作者:周小九,本文轉載自一個推薦好書的微信公眾號“書單”(ID:BookSelection):由來自《南方周末》、《新京報》等媒體的資深媒體人共同打造,幫你提升自己,通過讀書變得更好。轉載授權請聯系“書單”公眾號。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