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給你5個小建議
發布時間:2022-01-07
3591閱讀
2021 年,我給自己定的一個關鍵詞是「平衡」。
說到平衡,可能很多人會想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所謂的 Work-Life Balance。但我并不喜歡這種說法,因為這意味著,我們把工作和生活放在了對立的兩極。
工作和生活存在天然的對立嗎?其實不是的,工作應該是生活的一部分。我們排斥的并不是工作本身,而是「迫不得已」的工作。
所以,我們不妨把視角拔高一點,把目光聚焦在生活本身。
如果把我們每天所經歷的一切,無論是現在還是未來,無論是工作,還是學習、思考、休息、娛樂,都理解為生活的一部分,那么,我們可以怎么樣,來讓「生活」這個整體的圖景,更豐富,更完美?
以下的這幾點,是我對2021年的想法和規劃,在這里分享給你,也希望能給你一點啟發。
「低價值」和「高價值」的平衡
你的一天是不是這樣的:
早上,被鬧鐘喚醒,洗漱,花1個小時的通勤時間去上班。
到了公司,開會,對接,內部溝通,跨部門溝通,反復確認需求,回郵件,回信息,匯報。
下班到家,吃飯,洗澡,整理未完成的事務,時間已經到了9點、10點。
想干點別的,但實在覺得很累,于是告訴自己「算了,明天再說」,追兩集劇,看一期綜藝,睡覺,又一次重復這樣的生活……
不妨回想一下自己的一天,把自己做的事情大致列出來,然后問一問自己:
我做的這些事情,它們對我的價值是什么?
我在以前的文章里講過:我們每一天,都需要做很多「不得不做」的事情,來保證我們的生存和穩定性。比如通勤、做飯、做家務、帶孩子、公司里無窮無盡的會議、繁瑣的事務和流程、千頭萬緒的溝通……諸如此類。
這些事情很多時候是無法避免的,但本質上,它們是「低價值」的:它們大多是一些機械重復和支撐性的事情。不做,會有麻煩;但做了,也沒有什么好處。
你只是在完成外界賦予你的某個社會角色的任務,比如「員工」「主管」「父母」「消費者」,僅此而已。
那么,什么是「高價值」的呢?一定是一些對你有成長的事情;
可以幫助你縮短從「現在的自己」到「理想的自己」之間距離的事情;
是你發自內心想去做的,能夠使你在未來獲得更多自由度的事情;
是可以成為你的成果,成為你墊高未來視野、認知和思想的基石 —— 的事情。
所以,我們的每一天,要去做 to do list,但更要去做 done list。
只有這樣,你才能夠去思考:
我這一天里面,有多少時間,耗費在「低價值」的事情上?
剩下能夠投入在「高價值」事情上的時間,又有多少?
最理想的情況,當然是100%的時間都能投入到「高價值」的事情上,但這是不可能的。
實際上,按我個人的經驗,每天能把「低價值」的時間縮短到50%,就已經非常不容易了。
因此,新的一年,我想跟你一起這樣做:
1)盡可能縮短「低價值」事情的時間,騰出時間和精力,去做「高價值」的事情。
比如:能否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反復溝通?能否把零散的事情集中到一個時間段去做?能否把不重要的事情推遲或拖延?能否把流程進一步簡化或縮短?能否拒絕一些不必要的請求?諸如此類。
你的時間,要花在那些「能夠使你的每一天,都跟以往的每一天不一樣」的事情上面。
2)如果實在無法縮短,試著給它們賦予價值。
舉個例子:很多人以為我從來不娛樂,其實不是的,我也會看小說看電影。娛樂是人的基本需求,沒有必要去抹殺它。我們要做的,一是節制(參考上一點),二是加入自己的思考。
比如:這部電影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怎么樣才可以更好,你能否試著用自己的話講出來?
比如:這部小說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實現的,使用了什么樣的手法,你從中可以總結、提煉出什么?
走馬觀花的經驗是沒有價值的,有價值的是什么呢?是你的停駐,審視,加工和篩選。你的思考過程,使得這些經驗被你內化、吸收,成為你知識體系和生命體驗的一部分,成為你用來理解新事物、思考新問題的一部分。
這才是有價值的。
短期和長期的平衡
人永遠是需要反饋的。
一件事情,做了,能夠有即時的反饋,我們就會繼續去做;反之,如果這種反饋不夠強烈,或者反饋的延遲太長,我們就會傾向于不去做。這是大腦的天性。
但這樣一來,我們就很容易被塑造出「短視」的習性:只看重眼前的短期收益,而無視長期的回報。
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學習。為什么許多人都覺得學習是需要「堅持」的?就是因為學習往往沒有短期反饋。它可能在未來帶給你很多回報,但在當下,這些你都看不到。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要依靠意志力去「自律」嗎?不是的。
我一向都不提倡所謂的「自律」,因為它沒有任何意義 —— 一個人是依靠「自律」才能堅持長久地做一件事情嗎?不是的。是因為他堅持了下來,我們才說他「自律」。
更本質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動力-阻力」模型。一件事情,你去做的動力超越了它本身固有的阻力,那你就會去做。反之,你就不會去做。就是這么簡單。
短期反饋的本質是什么?無非也是在「動力」上面添磚加瓦罷了。
那么,如何強化自己的動力,減少阻力呢?可以從下面兩點入手:
1)增強動力:想象未來的自己
腦成像實驗發現:人天生就有短視的傾向。當人們討論和思考「未來的自己」時,他們激活的腦區,跟討論「別人」時是一致的,而跟自我反思和審視時是不一致的。
也就是說:我們會把「未來的自己」默認成跟自己沒有關系的「陌生人」,因而,會減少為了「未來的自己」而努力和奮斗的動力。
所以,一個有效的練習是:每天抽出10-15分鐘,想一想:
1年后的我會是什么樣的?3年后呢?5年后呢?10年后呢?
我期望過上什么樣的生活,成為什么樣的人?
我不希望過上什么樣的生活,不希望成為什么樣的人?
這能夠有效地幫助你在「現在的自己」跟「未來的自己」之間建立一道橋梁,從而幫你把未來的自己跟自我進行關聯和綁定,強化你的動力。
2)減少阻力:把長期習慣嵌入到每天的行為慣例里
如何才能長期堅持一個習慣?最有效的做法,不是強迫自己去堅持它,而是把它拆解成最簡單的步驟,并把它安排到一個舊習慣的后面。
等第一步已經完全內化、習慣了,再去進行第二步。以此類推。
舉個例子:你想讓自己每天多讀書、多思考,就可以這樣:在沙發旁邊放幾本書,告訴自己:一洗完澡,我就讀15分鐘的書。
等到這一步已經完全習慣了,你哪一天不讀書就覺得不舒服了,再增加強度:一讀完書,我就用手機寫200字讀書心得……
習慣之所以能成為習慣,正是因為它不需要花費「意志力」去行動和維持,而是靠場景的提醒,以及大腦會「保持行為的慣性」這一習性。
不妨試著把你的每一天,在短期行為和長期行為之間找到一個平衡。比如:每天撥出大約15%的時間,去實踐一些缺乏短期反饋、但長期來看有價值的習慣,為你的未來做一個「儲蓄」。
這能夠使你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時,擁有更多的底氣。
理性和情緒的平衡
許多人對情緒可能有一個誤解:
情緒是一種不好的東西,我要用理性去思考,最好是不要有情緒。
這其實是不對的。
為什么呢?因為,情緒的本質是什么?是大腦的一種應激反應。
也就是說:你之所以會產生某種情緒,實質上是因為:
1)大腦發現:你現在正在面臨某種威脅;
2)大腦通過自身的「數據庫」做出判斷:你產生這樣的情緒,有助于你應對這個威脅。
舉個例子:憤怒,意味著什么?意味著有某些重要的事情超出了你的掌控,而你不希望它超出掌控;與此同時,你可能有比較強的「自我特權意識」,希望一切事物如你所想地去運轉,將不如你所想的情況視為威脅。等等。
所以,情緒是一件壞事嗎?并不是。
因為它的存在就相當于告訴你:你存在某種弱點和缺陷,而現在發生的事情,正好命中了你的弱點,你需要去正視它。
你唯一需要警惕和克服的,就是「盲目地按照情緒的指示去行動」。
還是那句話:情緒負責提供警告和建議,但決策權一定是在你自己手上的。
那么,當你產生情緒時,更好的做法是什么呢?
1)對情緒作出回應:我知道了,謝謝你告訴我。
2)讓理性參與討論:現在我們面臨這樣的情境,你認為我們應當怎么做?
3)作出冷靜的決策:把情緒的提議作為選擇1,把理性的提議作為選擇2,綜合兩者,作出自己的判斷。
4)調整大腦的模式:大腦會記錄你經歷的每一件事、每一個行動,因此你的行為,就是在告訴情緒「下次再遇到這種情境時,你可以控制一下你的輸出功率」。
許多朋友可能會有一個困擾:覺得「我很容易產生負面情緒」,所以「我是一個很不理性的人」,乃至于對自己感到沮喪、失望,覺得自己很失敗 —— 我想告訴你:不是的。
容易產生情緒,容易對外界的刺激起反應,意味著什么呢?意味著你的預警系統和應急系統非常強,這是一件好事,而不是壞事。
容易產生情緒并不可怕,關鍵是不要讓情緒單方面地主導自己的行為。
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讓理性參與進來,通過讓理性和情緒保持平衡,來控制自己的決策和行動。
這當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是我給自己設定的一個目標,一起加油。
自我和他人的平衡
人永遠活在社會之中,沒有人能夠切斷一切跟外界的聯系。
這意味著什么呢?意味著,你的生活和工作中,一定會有一些時刻,被來自外界的信息和事件「插入」。可能是朋友的請托,可能是家人的干預,可能是領導的指示,可能是客戶的要求,甚至,可能是一些料想不到的意外,等等。
大多數時候,這些事件都會打亂你原有的計劃,逼迫你「不得不」花費時間和精力去處理它們。
這就導致了,我們會降低對我們生活的自主性和可控性,會感到外界在跟我們搶奪生活的控制權,把「控制點」不斷地往外拉。
當控制點被過度地拉向外界時,我們就會產生沮喪感、無力感,會覺得自己的努力都是徒勞的,生活變得一團糟。
想一想:有多少時候,你是能夠完全按照你的安排和規劃去行動的?又有多少時候,你的日程和計劃,總是被一些突發的事情打亂,不得不優先去處理、去安撫、去調整?
每當遇到這樣的時刻,大多數人都會產生什么反應呢?焦躁。對不對?
你會覺得:為什么我要操心這種煩心事?為什么一切不能按照我的預想和安排去發展?
因此,一個有效的應對方法,就是轉變自己的思維:
你生活在社會中,你所享受到的一切,都離不開來自外界的支持。因此,在你的生活里,本來就應該撥出一部分的時間精力,去回應外界的信息。這本來就是你的義務。
我預計給它15%的額度。不妨暫且把這15%的時間精力,叫做「對外時間」。
那么,在這部分「對外時間」里,你可能會遇到很多新場景、新問題,可能會面臨很多不確定性,但這沒有關系 —— 這15%的對外時間,本來就「不屬于我」,我本來就是要來處理這些問題的。
反之,如果我能從中有所收獲,那完全就是額外的收益。
進一步:
如果這15%的對外時間剛好被占滿,那很合理,本就應當如此;
如果這15%的對外時間有盈余,那就是「我賺了」,不妨把它好好利用起來;
如果長期來看,這15%的對外時間不夠用,那可能就需要考慮:我是不是花在「自己」身上的時間和資源太少了?是不是需要拒掉一些純粹的「別人的事情」,留出更多的時間給自己?
你可能會覺得,這就是一個思維游戲,并沒有改變本質。但事實上,我們的煩惱都來自于什么呢?來自于我們的內心。并沒有一個外界要強行地「讓你難受」,你往往只是在自尋煩惱罷了。
因此,我經常說:很多時候,改變看待事物的視角,你的感受和體驗也會全然不一樣。
面對煩惱,最關鍵也是最有效的做法是什么呢?往往不是改變外界,而是改變我們內心對外界的認知和理解。
給自己的「心智世界」松綁,它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
輸入和輸出的平衡
人要如何才能提高自己?說到底,無非三句話:多學習,多思考,多行動。
這三個環節,缺一不可。
缺乏了學習(輸入),你就會變得盲目,不斷重復自己的舊模式、舊做法,不會有任何新的改變。
缺乏了思考(加工),你就會變成「鸚鵡」,照搬和套用別人的策略,沒有「自己的東西」。
缺乏了行動(輸出),那一切就都是空談,更不會有任何實際的成果……
人的本質是什么呢?就是這么一個系統:把外界的高熵的信息吸收進來,通過加工把它們重組、整合成一個低熵體,再去對外界作出干預,獲得反饋,提供動力,維持運轉……
這個熵減的過程,就形成了我們的價值觀、知識體系和生命體驗。
而這個系統運轉的每一個時刻,連接起來,就是我們的一生。
所以,每一年,我都會去思考兩個問題,作為我這一年的整體規劃和策略:
我要學習什么?這一年下來,我對世界的認知、理解和干預,會有哪些改變?
我要產出什么?這一年下來,我可以拿出什么成果,來作為我這一年的成績?
這兩個問題,也分享給你,不用急著回答,可以再好好想一想。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