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好的狀態是什么
發布時間:2021-07-28
2958閱讀
小編周末在家讀曾奇峰老師的《幻想即現實》,被這篇很久之前的《對訪問的回應》中關于幸福的解讀觸動了:
“幸福是:對生命的盡可能大的范圍的深度覺察,不管后果是幸福還是苦難;知道自己要什么,還知道……”
您一直致力于精神分析理論的研究與應用,您認為:“如果說它(精神分析)不是科學,那么它一定高于科學。”記得榮格曾講過,不只有西方的建立在因果關系上的才叫科學,還有東方的以《易經》為代表的另一種科學——“道”。關于精神分析理論與科學的關系,您能具體說說您的觀點嗎?
說精神分析高于科學,是辯論時說的“氣話”,不必當真。準確的說法是,精神分析是科學,但又不僅僅是科學,它同時還是藝術。這貌似有點高于科學的意思。
對精神分析的實證研究,從來沒有停止過,而且越來越熱門。比如德國法蘭克福弗洛伊德研究所,原來是臨床、培訓和研究一體的機構,現在變得越來越科學化了,即很多的人力物力都投入到了科研中,培訓的功能,已經被另外的機構取代。全球精神分析科研的結果,已經可以用浩若煙海來形容。但可惜我國這方面幾乎還是空白。我個人沒做過任何精神分析科研,我只是學習和應用它而已。
精神分析作為藝術那個部分,是不可以被科研的。就像愛情不可以完全被科研、音樂也不可以一樣。
心理學基礎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解釋、預測和控制行為,應用心理學還有第五個目的——提高人類生活的質量。這些目標構成了網站事業的基礎。這也是心理服務行業很多從業者的奮斗目標。那么,您期望心理服務達到怎樣的一個狀態呢?能具體說說您的愿景嗎?
我的愿景有三個,這三個既很小也很大。
第一,我希望天下父母都能夠知道怎么善待自己的孩子,使孩子在一個輕松快樂的環境中成長;
第二,我希望我們社會中人與人配得上萬物之靈的美名,相互支持而不是相互猜疑迫害;
第三,我希望每個個人,能夠在老天為他準備的天賦之上.充分發展他的能力和實現他的夢想。
心理學無法在社會這個宏觀層面上達成上述目標,但是我想,在很多情形下,在個人、家庭和其他小范圍內,是可以的。
據觀察,心理工作室的老師大致可分為兩支:以大專院校的老師和科班出身的學生為代表的,抱持精神分析、認知行為和人本主義理論及技術的心理咨詢師,此其一;其二,以各行業半道出家者為代表,乘持“身心靈”的理念和技術的心理咨詢師。您如何看待這樣的局面,以及您如何評價“身心靈”呢?
剛剛談完科學,又談身心靈,很有趣啊。以我個人的資質和受訓經歷,我只能在察覺和解釋身心這兩個層面,沒有能力達到靈那個層面。
再說一個個人觀點:我覺得將整體進行切割,比如切割成身與心兩個部分,是不妥的。人是一個整體,不可分割。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分割的部分越多越不對。
還有,我知道的事實是,全世界被政府或保險公司認可的心理從業人員大致分兩派:一是你提到的大學教授們的學院派,二是在醫院或者私人開業的臨床派,主要是精神科醫生或臨床心理學家。這兩派有時候扯皮,有時候也合作。
在眼下,心理服務行業的發展似乎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您對致力于心理服務的同仁和后輩有什么寄語嗎?
九個字——多讀書、多交流、多實踐。
心理工作室通常是根據來訪者想咨詢的問題推薦相應領城里的老師,但作為來訪者,如何考慮工作室推薦的老師,才能更快速地找到和自己最匹配的心理咨詢師呢?
這有點像找戀人,要相信一見鐘情。這說的是整體的感覺。如果第一眼見到這個人就很不爽,可以想象以后兩人在一起做那么私密的、深度的探索會有多么艱難。
當然,有一見鐘情之后越來越不好的,也有不打不相識開始不好后來越來越好的。但這樣的比例會少一些。
有一種觀點認為,心理咨詢并不能使來訪者進入一種不可能的幸福狀態,而是幫助來訪者樹立一種面對苦難的哲學式的耐心和堅定。這樣的觀點在精神分析治療上也同樣適用嗎?您如何看待這種觀點?
我不同意這樣含糊籠統的觀點。這樣的觀點是多種悖論的融合。
我希望這樣精確地表達:
1,如果來訪者認為他若能永生才是幸福的,那我們的確不可能使他進人這樣的幸福;
2,如果來訪者需要自己、他人和社會是完美的,這樣他才能幸福,這個幸福同樣不存在;
3,“面對苦難的哲學式的耐心和堅定”是一種很好的狀態,但前提是“面對苦難”,在沒有苦難的情形下去“哲學”,這是反生命的。因為生命除了苦難還有快樂。過度強調苦難的人太想成為哲學家了,他們并不那么想成為一個真正的“人”。
也許某一天,哲學家這個職業會消失,或者不再那么受人尊重。永不消失永受尊重的也許只有一種人:生活家。生活大于哲學。人生最好的狀態是,讓哲學對付苦難,我們享受人生。
精神分析也可以是這個作用,只有三種情形需要精神分析:一是你有麻煩需要解決,二是你覺得精神分析跟聲色犬馬一樣是享受,三是你靠精神分析吃飯。除此之外,精神分析遠不如夏夜街頭大排檔的一盆小老蝦加幾瓶啤酒。
在咨詢中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各種心理咨詢技術和療法會被交叉使用,而并不像書本中把流派分得那么清楚,似乎對心理咨詢師來講,什么技術有用就用什么技術。所以有人說,心理咨詢師是“最不講道理的",也是“最大的實用主義者”,你如何看待這樣的問題?
這樣說吧——新手就不按照套路出牌,想咋地就咋地,那叫亂來;老師傅(至少從業10年以上)想咋地就咋地,那叫無招勝有招。
我見過一些新手,幾次咨詢就用了七八種流派的理論方法,令人眼花繚亂,我感覺他們的來訪者基本就在觀看咨詢師在那里畫符念咒跳大神了。這其實是咨詢師本人焦慮的表現,用不同的套路緩解自己的焦慮,對來訪者并無幫助。
我也見過始終只用一個套路的老手,大氣從容、無堅不摧,令人佩服,恕我孤陋寡聞,在中國,我沒見過可以熟練使用三種流派技術的治療師,當然,是嚴格意義上的三個大流派。也許全世界也沒有。
當然,還需要說一句:學派之間的差別,越來越小了。比如我本人使用的一些精神分析技術,被一些超級聰明的同行看成是行為主義的。我的解釋是:關于心理的所有科學理論,本質上不應該是完全沖突的。整個人類的派系之爭,都是我們的氣度和智力發展尚處在低級階段的表現。
佛也許會說:所有分別,都是你內心的不整合。
在尋求心理服務的過程中,您認為,來訪者把持怎樣的心態時自己最有益?
我去找一面鏡子照照我自己,不是去找奶媽,也不是去找上帝。我最終是從恰當的客體回應中找回我自己。人一輩子,除此無它。
“幸福”的概念儼然有點像“愛情”了,每一種超越純現象學面向的陳述,都將遭受到批評。似乎,即便是最佳的闡釋嘗試,也不過是在一定程度上成功地將“幸福”轉換成另一種隱喻語言而已。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局面呢?在你看來,幸福又是什么?
幸福是:對生命的盡可能大的范圍的深度覺察,不管后果是幸福還是苦難;知道自己要什么,還知道可以用什么方式得到;臨死時知道自己好好地活過,還知道自己也曾努力讓別人好好活著。
心理學的實用性主要體現在,它不僅告訴我們什么是對的,還能告訴我們怎么樣做才能接近這個“對”,不僅能幫助人們改變觀念和心態,更重要的是提供方法和路徑。就針對幸福這個問題,你有什么“方法和路徑”要和網站用戶分享嗎?
以精神分析角度,談對錯是原始的狀態,是4歲以前沒有解決的沖突在成年時期的反應。越是人格成熟的人,越會淡化對錯。
其實中國傳統文化也是這個觀點。比如“是非中人”是個相當貶義的評價,意思是:某人總在人際關系中搬弄是非(對錯),那就是小人了。小人也,沒長大的人也。
不談對錯談什么呢?談愛。愛中無所謂對錯。我國法律上也在考慮這一點了,即不強迫親人舉證,親人是用來愛的,而不是用來檢舉揭發的。很遺憾我們曾經有很長一段喪失了基本人性的歷史。
幸福的路徑其實也很簡單:認真地活著,自己搞不定就找人幫忙。
追求幸福是一輩子的事情,在這過程中,為不失了方向、短了分寸,從精神分析的角度講,有什么是最需要注意的嗎?
每個人都可能這樣。也許只要注意一條就可以了:越是不舒服的時候,越不能一個人呆著,要找人說話、吃飯、喝酒、罵人或者打麻將。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版權歸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本文節選自曾奇峰《幻想即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