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為癥狀“松綁”
??
我們的目的并不是消除這些外顯的癥狀
“了解一個什么樣的人得了病,比了解一個人得了什么病更為重要。”———希波克拉底。
同樣,了解一個人如何產生了癥狀,比了解他產生了哪些癥狀更為重要。
我們在工作實踐中常會發現,來訪者可能消除了當前癥狀,又會出現新的癥狀,這個“病灶”的轉移就如同??打地鼠游戲,小地鼠們此起彼伏冒出腦袋,總也打不完。癥狀就這樣一次次變了花樣卷土重來,用頑?固的方式來瓦解我們治療的信心。
通常,我們每天都??會產生不同的情緒和情感體驗,如果它們都在合適的范圍內波動,這很好。當有一天,痛苦、悲傷、敏感、害怕、擔憂已經讓你無法正常工作和生活;當一些負面的情緒長時間揮之不去且你已經無?法用壓抑等(諸如此類的防御機制)將它們“鎮壓”的時候,你來到了咨詢室談起近期的煩惱:恐懼、懷疑、焦慮、強迫、抑郁.....;失眠、酗酒、賭博、依賴藥物,上癮行為......
發現沒有?你談的這些都是外顯的情緒或表現行為,你努力去描述這些不速之客——“癥狀”,并強烈的表達你想消滅它們??的訴求,希望咨詢師可以不遺余力的幫你打敗它們。因為在你的心中,也許是它們——癥狀本身,給你帶來了痛苦。
癥狀為何會背上這個鍋?
因為一旦癥狀襲擊我們的時候,感受是非常糟的,我們一分一秒都不想待在這樣的情緒困擾中,它會讓我們窒息,我們也不愿被隨時來臨的焦慮、抑??郁、恐懼、??強迫所控制,痛苦的感受在你內心不斷的加劇,就好像被漩渦席卷無法逃脫,這種感受就連呼吸都變得艱難起來,浮現在你的眼前的是冰山、是沙漠、是萬丈深淵。沒有希望,沒有未來,失去了一切動力,而這些癥狀又在一遍又一遍的肆虐你身心。
每個人都想要尋找確定性。因為A所以B,因為C所以D。這種一一對應的關系有種確定性,它會給我們帶來內心的安全感。所以世上才有了各種所謂的“心靈大師”,他們可以給你想要的答案,按照“密碼”就可解鎖答案,解除封印,通往你想到達的目的地。即使我們暫時無法驗證,也絲毫不影響我們追求確定性的心,至少它可以成為一根救命的稻草,能抓住總比沒有的強。經常有來訪者會在咨詢中說:老師,你能告訴我答案嗎?我這種癥狀該怎么去除,你給我指一條路吧。其實我很想直接告訴你們一個答案。但對于心理問題來說,一種癥狀也許并非對應著一種根源。無法做到用同一種方法去解決同一種癥狀。即使表面上看起來同樣的表現(癥狀),本質?上卻有可能大相徑庭。
就拿神經癥水平的患者與精神病性患者來舉例,神經癥水平的患者A在情緒奔潰時的歇斯底里乍看起來與精神病性患者B發作期時候的癥狀如出一轍。記得《理解人格結構》一書中曾從古典精神分析角度有過這樣的分析——“對于神經癥的患者,他們的本我能量無法輸泄,更無法創造性的抒發。而對于精神病性患者,則是因為自我防御過于薄弱,使得本我能量肆意流放。治療神經癥性患者應削弱防御機制,使本我能量盡量以建設性途徑得以抒泄。相反對于精神病性患者,應增強其防御能力,抑制本能沖動。改變現實??環境壓力,從而緩解癥狀。提高他們的現實檢驗能力。將本我沖動壓抑回潛意識。”
所以,形象的來說,神經癥就像高壓下的熱鍋,咨詢中需要釋放蒸??汽,緩解壓力。而精神病性的發作期則好比鍋熱湯沸,治療應降溫蓋蓋,小心溢出。由此可見,遇到相對健康的患者,治療應適當削弱其防?御強度,但對于精神病性患者,應給予更多的支持與建立恰當的防御系統。
由此看來,相似的癥狀,治療(咨詢)方法卻大相徑庭,走的“路”也是不同的。
“癥狀”是外顯,它代表了沒有滿足的內在要求,或者說被長期壓抑的那些心理能量無法得到合理的疏泄,久而久之便形成了這樣或那樣的癥狀。但是對咨詢師來說,“癥狀本身并不是核心”,內在深層的原因才更有意義。癥狀有時候是一種功能的失調的表現,我們需要透過癥狀看本質。大多心理問題都是內在沖突導致的,如潛意識和意識之間的沖突,是很難被覺察?的,只有找到內在的聯系,才能“對癥下藥”。
如從小缺愛、形成討好人格的孩子,一旦討好結果不是獲得別人的好感而?是帶來傷害時可能會變得抑郁;從小被父母溺愛,過度滿足,沒有獲得與他人建立關系的能力,一旦進入社會遇到挫折,離開了以自我為中心的環境,也可能會突然變得抑郁。你們看,同樣是抑郁的“果”,但他們的成長環境以及原生家庭的“因”卻完全不同。當然,這樣的例子還舉不勝舉。
所以,我們的最終目的并不是消除“癥狀”。因為即使消除了癥狀,也并非萬事大吉。
當癥狀讓我們痛苦的時候,我們該用藥物治療還是做心理咨詢?
我該吃藥還是做心理咨詢?工作中,時常也會涉及類似這樣的問題。
藥物治療可以緩解癥狀,減輕痛苦。讓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正常運轉。藥物通過化學作用改變激素分泌水平和大腦某些區域的生理功能,它可以繞過產生情緒的內部原因,直接作用于生理層面,調節情緒。有些前來咨詢的來訪者會談起服藥之后的感受:吃藥后癥狀有所減輕了,但那些讓自己心生煩惱的事情依然存在,感受到自己低落的心境被拉高了,沒有那么痛苦了,但也沒能獲得愉悅和舒心,似乎有些麻木。同時,吃藥帶來的一些胃腸道反應、嗜睡、?肝臟損傷等副作用,也會讓他們十分擔心。
如果把心理困擾比作泥潭,當你沒正真走出泥潭的時,吃藥好比可以讓雙腿撥出泥?潭。雙腿拔出來只是暫時性緩解,??下一個泥潭(困境)來臨時,將再次陷入(復發)。吃藥又如除草機,雖然出去了心頭的雜草,但藥一停,那些雜草還是會有地方生根,不知不覺又長出來了。這就讓很多來訪者陷入了兩難的境地,吃藥怕依賴,不吃又怕被情緒和心理困擾吞沒。當然,當癥狀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服藥也是一種必要的選擇。我們并不能否定藥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是兩者的著力點不同,目標不同改善方式也不同。
比如有些癥狀較嚴重的抑郁癥或者焦慮癥患者,或者?嚴重失眠的人,為了先維持生活和工作,是需要先服藥的,如果生理功能損害到了一定程度,心理咨詢暫時無法短期緩解了仍然不服藥,那將得不償失。有老句話說:你得先活著,才能考慮如何活的好。就像厭食癥的患者雖然是心理問題造成??的,但如果不及時服用藥物或者補充生命所須的營養物質,即便心理咨詢再有效,那也是遠水救不了近火的。所以,必要的時候,遵醫囑,該服藥一定要服藥,不能盲目諱疾忌醫。
而心理咨詢或者心理治療(在這里指精神動力學派)為何起效慢,卻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心理問題呢?我們的人格基礎(有缺陷的)好比是我們心靈土壤,心理咨詢將努力從本質上改善這一片土壤的性質。將鹽堿地變萬丈良田。土壤?改變了,能結出的果實也會變。雜草不在,枯木逢春。但這是一個相對漫長且艱難的過程,不像吃藥簡單、便捷,可以被動的等待藥物在體內發揮作用。相反,心理咨詢需要我們主動的參與,來訪者本身才是主導。土壤的性質也許由原生家庭所傳遞下來,在我們這么多年的??成長經歷中又不斷被固化,想要改變談何容易。你要翻土,你要施肥,你要提供養分,慢慢的滲透。需要人的內在渴求和動力。是否能透過癥狀探究到心理問題的“根源”,取決于我們的勇氣。我們不愿意面對的事實,以及我們想逃避的問題,都會阻礙我們看見事物本來面目。所以,這些由心理咨詢帶來的內在領悟和反思,以及落實到行為上的改變,是藥物所不能替代的。這是心理咨詢與藥物不同的地方。
藥物治標,咨詢治本。有時候也需要藥物與心理咨詢配合進行,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別再讓癥狀成為“替罪羊”,重新看待它們
心理學家阿德勒對癥狀有著不同的理解,他認為:癥狀不是過去的產物,而是為現在服務。
在精神分析的背景下,很多事情是因果倒置的。現在的你,不是過去那些原因導致的,而是潛意識的期待讓你呈現??出現在的樣子。舉例來說:你不敢花錢,不是因為你現在真的沒錢,而是你覺得你不該享受花錢的樂趣。你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并不是你真的不夠聰明,而是你不相信以你的能力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你自卑不是別人不愛你,而是你從內心覺得你不配被愛。
在心理咨詢中,我們也會發現這些現象。孩子不是因為突然肚子疼導致不能考試,而是因為不想考試而莫?名其妙肚子疼(但其實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并非沒有原由),出現了癥狀。你不是因為被指責變得暴躁,而是因為你用暴躁來“引誘”別人指責你。看到沒有?你內?心想或不想實現的“愿望”讓癥狀成了“替罪羊”。你的癥狀在為你的潛意識目的服務。或許這些聽起來會讓你匪夷所思,難以置信。沒有關系,心理分析會像剝洋蔥一樣,將外皮一層層撥開,看到最核心的地方。
我覺得,癥狀有時候會讓我們獲得一種存在感。當你活在痛苦中掙扎的時候,是不是會有一種切切實實“活著”的感覺,即使這種感覺很糟糕??,但也比“死了”好(排除生無可戀的)。因為死也是需要勇氣的。試想,如果連死的勇氣都有了,何不以此勇敢的狀態來面對自己的心理問題。
在這里,我很想換個角度和你們一起去看待癥狀。
一、癥狀或許是對我們的一種“保護”。
強迫癥狀,將能量消耗放在了出現恐慌時如何解決的儀式和行為上,來?來回回多次,最終因為疲憊了,放過了自己。
焦慮癥狀,將能量消耗在無時無刻擔心未來的事情上,越是重要的事情越是不能有一刻的放松。似乎這樣才更能感受到自己是多么的在意與努力。以此來降低??其他不舒服的內心感受。
抑郁癥狀,將矛頭指向自己,能量消耗在自責,內疚中,將你沉在低谷里灰暗中,這是一種無謂的內耗。通??過不斷的自我批判,似乎把自己搞到極度難受了,外界也就沒轍了。畢竟對于一個弱者,強者即使勝利那也勝之不武。就好像內心有句潛臺詞說:我都這樣了,你們還想那我怎么著吧?
二、癥狀有時候變成了我們暫時的庇護所。
當自我內疚感或羞恥感(或其他感受)快要把我們吞噬的時候,我們無法承受?這樣或那樣的感受,于是我們躲??進了癥狀里。就像一個生病總不好的孩子,她在學習上曾經一直被父母指責和羞辱、貶低。這種感受讓他體驗到糟糕的破碎感,她已經不想面對學校和老師了,于是發展出各種癥狀而避開了去學校上學這件事。
又如一些來訪者,起初事因為強?迫前來求助,但慢慢深入可以一起探尋到他的強迫行為背后原來是為了降低自己無法忍受的高強度焦慮感而衍生出來的癥狀。為了庇護自己避免感受到極度焦慮帶來的痛苦,于是用反復核對、反復檢查等這些強迫行為去暫行緩解不愿觸?碰的痛苦感受。
所以,我們經常會發現,抑郁伴隨焦慮、焦慮伴隨強迫等這些綜合的癥狀出現在一個人的身上這也不足為怪了。當然,這其中可能也會有一個??核心的癥狀。
三、癥狀或許是一種關系的鏈接。
雖然你曾厭惡你的父親或者母親的某些行為習慣(或表現出來的癥狀),但你不知不覺中卻變成了他(她)的樣子。潛意識以你沒有察覺的方式認同了父母。這種認同,會讓你們彼此靠的近一些,兒時的你與他們之間沒有發展出一段良好的關系,借由此的內在認同在形式上表達了一個孩子對他們父母關系上的渴望。使得你像一點,再像他們一點。?就如同你的潛意識里想靠近他們一點,再靠??近他們一點。
我有位來訪者,與他父親的關系比較糟糕,父親是一個對自己極度控制型的人,對孩子也是一控到底,這位來訪者為此非常痛苦,即使他成家了,也無法逃脫父親的“枷鎖”,同時他對自己也是極度嚴苛的,內心有很多無形的規則。他曾和我說過,如果不遵守這些所謂的“規則”,他將無所適從,便找不到自己了。而且還有一種背叛父親的感覺,這讓他很不舒服。他明明不喜歡這樣卻又變成了自己最不喜歡的樣子,?也許是為了與父親保持連接的一種方式,似乎只有這樣,才不至于倒戈起義,才能表面上維系好他們內在的關系。當然,我們還需要在咨詢中一起探討和理解這部分內容。
四、癥狀中的種種表現或防御系統像一瓶膠水,來粘合你的支離破碎。
有位來訪者十分追求完美,時時刻刻要求自己,她做到了,別人眼中的她是個成功者,是個優秀的人。活在了旁人的贊賞和羨慕中。雖然這是一種病態的“好”,但至少在她內心還沒做好放下一切,面對自己脆弱的時候,可以暫時維系生活和工作的平衡狀態和完美狀態,讓她為活著找到一點樂趣與理由。就像一個內在已經破碎的花瓶,任由其碎成玻璃渣的慘不忍睹還是用膠水暫時把碎片拼湊好粘連住形成整體會讓他心里更好過一些?我想,這對每個人來說或許有不同的答案。相對于人格水平較低的人來說,這瓶膠水就是他的緩沖帶,讓她有更多的時間去成長,讓她可以暫時用相對美好的形象來示眾。等到她發展出更多內在力量時候,就可以摔破花瓶,撕開人設,重新鑄造,按自己的內心去打造一支新的花瓶,不一定多美,但一定是比原來更??加堅固的。那時候,內心才是真正自由的。
所以,癥狀是有功能的,它并非一無是處。請看見你的癥狀然后去心疼它們,心疼它們有時候也變成了盔甲在保護著你,重新看待它??們就是重新看待你自己。別把癥狀當作敵人,接受你的癥狀,正如接受你身體的其他部位一樣。當你這樣看待它們的時候,你的心也會變得柔軟起來。理?解它在用它的方式幫助與“保護”著你,雖然這種“保護”并不是健康的方式。你其實可以放下內心的武器,擁抱你的癥狀,與他握手言和。
當然,這并沒有結束。我們不是要一直活在癥狀中逃避現實。我們看清它,才會理解它。
它既能保護你,也會損害你的社會功能,一直逃避將會成為你難以逾越的內心障礙。
如一個害怕與異性交往的人,每次遇到異性都會臉紅、心跳加速、手心出汗,很害怕面對這樣的場景。所以盡量避免與異性交往。你怕被別人發現你的癥狀,你感受到羞恥;或者你有社交恐懼癥,外界對你而言都是充滿不安全的,于是你會封閉自己,于是給自己??建立一堵墻把你與周遭隔開,與外界絕緣。仿佛先把別人拒之門外,就不會傷害到你了。這堵墻保護了你?在城墻之內不被傷害,但它也讓你與世隔絕。當你把自己隔離在關系之外的時候,看起來是暫時的保護,避免了自己被傷害,但是卻離關系越來越遠了。一個人如果切斷了外界的關系,就如同身處荒山野嶺,冰冷地窖,孤苦伶仃。這就是癥狀給你帶來的弊端。
日常生活中,我們很難逃脫這種模式的循環,越逃越怕,?越怕約逃。這種經驗一再被重復(有可能形成強迫性重復),你就更加不敢把封閉自己內心的墻推倒。反而越來越固化了你的癥狀,讓他想魔鬼一樣的控制你,同時你也越來越離不來它。
在心理咨詢中??,咨詢師不僅僅要讓你意識到那些曾經沒意識到的癥狀背后的根源,同時還要在咨詢的關系中打破這種頑固的模式,幫你撼動這座圍墻,讓你產生不一樣的互動體驗,慢慢去替代你內心中的偏差認知。或許,當你用拒絕的冷酷方式對待咨詢師的時候,她會知道這是你背后的深層恐懼和不安全感所帶來的應對模式,并在你們倆形成的咨詢場域中慢慢將這一冰山消融。只有產生了新的體驗,你才會知道你不是只可以選擇一種過去的應對模式,你可以發展出更多更靈活的應對機制。所以咨詢過程,也是一場持久戰,基本的信心還是很重要的。逃避是無濟??于事的,只有面對了,才能厘清癥狀,解決問題。
癥狀并不可怕,當你放棄??了不遺余力消除癥狀的想法,從另一種角度去理解它、看待它,接受它、體諒它并且堅定信心、鼓起勇氣并在心理咨詢的幫助下,激發出內在的動力掙脫內心枷鎖,才能打破魔鬼宣言、獲取內心真正的自由。
我想
癥狀,或有一天,將在不知不覺中消失。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