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保留那些不想改變的部分
發布時間:2021-04-27
1773閱讀
中國人既以大同為最高的典型,所以其治法,必以平天下為最后的目的,而不肯限于一國。而其平天下的手段,則以治國為之本;治國以齊家為本,齊家以修身為本,凡事無不反求諸己,而冀他人之自然感化;非到萬不得已,決不輕用武力。
這又是中國人愛尚平和的性質的表現。其目的,既然不在發展自己,而是要求“萬物各得其所”的平,則決無以此一民族,壓迫彼一民族;以此一階級,壓迫彼一階級之理。
——《中國通史》呂思勉
在閱讀呂思勉的《中國通史》時,看見了“目的不在于發展自己,而是萬物各得其所”,這使我不由得感到哀傷。
早在一百年前,便有人在說著中國人的目的,在于“各得其所”了,而我們現如今所有的努力,都不在于“各得其所”,而是“發展自己”。
1.
在讀書會時,我談到了某次午飯時我們的家庭對話。
爸爸:我就是不喜歡看書,沒辦法看書。
我:那么爸爸你可以找老師、或者參加讀書會什么的。
爸爸:不不不,就是看不下去書。
陳先生試圖給一個解釋:爸爸,你這……
爸爸快速地打斷:其實我也是有看一些書的,不用你們教我。
爸爸在這個地方,說自己看不下去書,并不是為了看書,而是為了更好地不看書。
爸爸拒絕了我給他提供的方法上的建議,也拒絕了陳先生企圖通過解釋去干預他不想看書的想法。
一個人如果想要什么,那么方法自然就會出來。也就是當他沒有辦法時,并不是真的沒有辦法,只是他不打算去做罷了。
我借著和爸爸的對話,去講述一個人的不想改,人們總是不愿意去改變的。
“那你要怎么干預你爸啊?”讀書會小組成員快速提出了問題。
我下意識回答:“我為什么要干預他?他要不要讀書,關我什么事……”
這樣一個下意識地對話,很好地浮現了,我們對于一個人“不改”的拒絕——人應該是要成長的,不論在什么年齡,什么狀態,也不論他是否有成長的意愿。
2.
我在公眾號中寫下了的關于金錢的文章,然后花了四五年的時間去打磨我的“金錢課程”,用心理學的視角去看一個人的財富與金錢關系。
而這僅僅是起源于我個人的困難——賺錢困難。
當我在步入社會時,我發現我需要賺錢,而且需要賺很多的錢,才能滿足我的生活需求,但我的能力跟不上我的欲望,于是我開始大量地去學習,去成長。
包括參加各種心理學的課程,理論型的、體驗型的,包括找個人分析師,展開高頻而漫長的個人分析。
我自身的欲望展開,從父親的角度、母親的角度、消費主義的陷阱等等角度去看我與金錢的關系。
——我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更好地賺錢。
但當真如此嗎?
在一次課程中,我的一個搭檔,扮演我的咨詢師,她向我提出了一個問題:那你為了你的賺錢,都做了什么努力呢?
我愣住了,我沒有做什么努力呀,我所有的努力都是學習,不是賺錢。
我尷尬,卻恍然大悟——賺錢只是我想學習的幌子。
3.
但在現實生活中,我還是需要賺錢的,于是我在學習的基礎上,依然在不斷地探討關于“賺錢”的念想。
我很喜歡和我丈夫去散步,有時在村子里的小路上,有時則是在馬路邊。
一天傍晚,當我與丈夫在馬路邊散步。
他說:你看這馬路上,來來往往這么多車,他們是去上班呢?還是下班回家呢?
我:不知道啊,不論如何,總是在上班和下班回家的路上吧。
他問:你說他們賺錢是為了什么呢?
我答:當然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啊。
他說:什么是更好的生活呢?很多人要賺錢,早出晚歸,然后賺了很多錢,回到了家庭,但其實他已經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給到他的家人了。
他的話語使我陷入了沉思——如果我要早出晚歸地賺錢,我是為了離我的家人更近,還是更遠呢?我是為了一個更好的生活,還是一個更糟糕的生活呢?
4.
我的媽媽開了一家服裝店,我從小便在店里面幫忙,于是在我青春期時,我對于未來生活的幻想,是可以繼續看店,而在等待客人的期間,我便可以看書。
看店期間,有大量的看書的時間,然后等待偶然出現的顧客,是我能想到最理想的生活了。
但當我越多地學習,成為一個銷售員就越不能滿足我的“價值感”,或者可以說,它不能滿足社會話語中,我作為一個“大學生”該有的體面,于是這使我陷入了一個很大的挫敗——我要如何才能保留我理想的生活呢?
為此,我不斷地去反思,去學習,去成長,然后我成為一個咨詢師,一個講師。
我接個案、講課,然后就可以體面地,在等待客人的期間,好好地看書。
一個人是不會輕易改變的,看似的改變,也是為了更好地保留那些不想改變的部分。
中國人的目的,在于“各得其所”。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版權歸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