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依賴外在價值,難以獲得長久的幸福感
發布時間:2021-04-07
2189閱讀
最近,呆在老家上網課表妹跟我吐槽說,她爸媽連她出門穿什么都要管。 她的穿衣風格比較嘻哈,內搭的衛衣比外套長,肥大的褲管拖到地面。 但她媽媽卻看不慣這種穿衣風格,數落她說: “你穿得這樣邋里邋遢,出門了別人要看你笑話的。” “讓別人笑話”,這樣的話,我媽也經常掛在嘴邊。 而這句話暗含的價值觀,影響了我很多年。 在媽媽眼里,孩子的言行要跟著普世標準來,不能比正常水平偏離太多。 就連穿衣服這么一件平常不過的事情,也要遵循在大眾的審美標準,女孩子就應該穿出淑女范,標新立異會讓別人看笑話。 這使得很長一段時間里,我一直在為“別人的標準”而活。 當能達到外在標準時,我認為我是優秀的;當夠不到外界的標準時,我認為我是失敗的。 在二十世紀,英國精神分析師和兒童精神病學家唐納德·溫尼科特,曾提出過關于“真假自我”的心理學理論。 在一些家庭里,可能夫妻容易爭吵,或者對孩子的關心不夠,孩子為了獲取更多的關愛,就會改變自己去迎合大人。 于是有些人,從兒童時期起,就一直按照別人期待中的模樣去成長—— 大人要求他們“乖”,他們就表現出乖孩子的模樣;大人要求他們擅長表演,他們就以能上臺表演為榮。 他們過早地學會犧牲自己的真實感受,去迎合他人,這導致他們真實自我沒有發展起來,而不得不構建出“虛假自我”面對世界。 很多人終其一生,都是在要求自己必須符合某一項“外在指標”,而忽略了對真實自我的關注。
01為“外在指標”而活容易令人產生“虛無感”
一直以來,我的生活里似乎總有一個“參照模板”: 在求學時期,我要遵循著好學生的言行規范,考個好成績,上個好學校。 畢業以后,這個模板就變成了結婚生子,有房有車。 可如果有一天,腦海里原本畫好的藍圖模板不見了的話,就會感到無所適從。 兩年前,我和戀愛6年并且已經訂婚的男友分手, 同時也離開了那座生活了6年多的城市, 那時我陷入了“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迷茫里。 我才發現,我對自己的人生,根本沒有所謂的“規劃”。 學生時期,身邊所有人都告訴我,要好好讀書,考個好學校。 畢業以后,身邊的人又會說,找個好男人一起生活。 原本我以為,生活會循著這個軌跡,按部就班地走下去。 但戀愛長跑失敗,這個突然的變動,打亂了我的節奏,讓我一下子就陷入了虛無里。 我似乎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沒有標準,也沒有方向。 在深夜里,我會常常覺得自己沒有根。 就像浮萍一樣,隨風漂流。 武志紅老師在微博說過: 虛無感,是因為你沒有把真實自我呈現在這個世界上。 可以說,虛無感是因為虛假地活著。 活不出熱情,也就體驗不到意義感。
武志紅老師還在書里分享過一個“嗜考癥”的案例。 顧名思義,“嗜考癥”的癥狀是迷戀考試,期待考試。 有“嗜考癥”的孩子會追求成績給自己帶來的滿足感,會因為拿到高分成績單而感到興奮;而考得稍微差點時,便會拼命懲罰自己。 有些家長認為,“愛上考試”并不是壞事。 但專家卻認為,這不是一個好現象。 “嗜考癥”的危險之處在于,孩子成績將作為他生活中的唯一支柱,這個支柱一旦坍塌,他就有可能會因承受不了,而患上偏執型人格障礙,甚至是精神分裂癥。 有些人雖然不至于“嗜考癥”這么嚴重,但他們從小就被灌輸,當下的任務就是好好學習,將來考個好大學。 以至于到了大學,他們突然不知道自己下一步應該干什么了。 于是他們在大學里開始逃課、泡吧、打游戲,把人生這最寶貴的四年肆意揮霍。 因為他們一味追求外在單一的目標,并且把自我價值感全部押在上面,當這個目標不再存在時,便會覺得人生失去了意義,進而產生虛無感,甚至抑郁感。
02過度依賴外在價值,難以獲得長久的幸福感
在把控不住外在的變化,而陷入茫然的虛無時,有些人為了驅逐這種虛無感,會拼命追求外在的肯定,希望借此找到意義。 這樣就陷入一個糾結的怪圈里。 阿紫是我大學的師姐,在學校時她是學生會的外聯部部長,人美又能干,當時我們一眾師弟師妹都是用仰望的眼神看她。 她現在從事的行業也完全跟自己的理想與興趣相符,在公司也做到了小管理層的,怎么看都是人生贏家的范。 但她卻說,她也有自己的煩惱。 在生活中,唯一能讓她感到開心的,既不是工作成績,也不是經濟收入,而是被人追求。 她的自信心都來自于追求者。 當有人對她主動她示好,主動獻殷勤時,她就會覺得自己充滿吸引力。 一直以來,她都通過被人追求的方式,來認可自己的魅力。 因為在小時候,她父親經常不在她身邊。 父位的缺失讓她產生一種被遺棄感。 所以她需要靠“被追求”,來確認這種“有人要我”的感覺,來證明自己是不會被拋棄的。 但如果對方的反應不如她的預期,她就會產生自卑的情緒。 直到遇到新的對她示好的人,她才重燃自信。 “被追求”給她帶來了安全感和快樂感。 只是這種快樂是短暫的滿足,填補不了自己內心的空洞。 就像刷小視頻時,總覺得下一條會刷到更好看的內容,所以不肯停不下。 阿紫不斷認識新的追求者,不斷想確認自己被愛,值得愛。 但是確立戀愛關系以后,她又很難拒絕新的追求者的曖昧,因為這是她得到肯定的方式。 由于不斷追逐外在的肯定,但又無法做到真正從內心深處肯定自己,她總是很難真正地去投入一段關系,也很難去享受自己生活。 所以她每段戀情都不夠長久。
03擁有穩定的自我價值,才能不卑不亢,寵辱不驚
當一個人需要靠外界的評價來肯定自己時,他總會對外界的變化過分敏感和過分關注。 而當一個人有真實且健康的自我時,他才可以做到處變不驚。 舉個例子,同樣是工作, 有些人容易被“差評”壓得喘不過氣,小心翼翼迎合; 而有的人卻能很好地區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不卑不亢。 在我上一家公司里,每次輪到同事小英發稿子時,她都會很焦慮。 文章的閱讀量,點贊量,轉發量等數據,都在牽動她的神經。 就算是下班時間,她也會登進后臺盯數據,刷留言。 如果文章的數據好,她會松一口氣;數據不好,她的心情就會跌到谷底。 甚至嚴重時,第二天會請假緩解這個打擊。 她把工作表現完全等同于個人價值,工作成果稍不如意,就像整個人都被否定,無法客觀地去看待工作成果。 而另一個同事小鳴則相反。 當時公司讓他負責一個新欄目,并給了他很多資源,但是市場數據并不如預期。 可小鳴不會因此不安,只是冷靜地和老板重新總結、商議、定制新的方案。 我在跟他交流時,發現他對數據一點都不焦慮。 他始終相信欄目的價值與團隊的輸出能力,數據不好就及時總結和調整。 他們兩人的區別在于,是否依賴工作成果來判定自己是個怎樣的人。 內在價值感穩定的人,不會輕易因為外界的結果而否定自己,處事也就更加自信和從容。 而內在價值不穩定的人,對外界的反應很依賴,即使得到了好的評價,他們也容易在充滿變動的外界評價中耗盡自己。
04回歸內心感受讓人生變得充盈
自我越不穩定的人,越無法自發地肯定自己價值,于是就越向外求。 但越向外求,越虛弱。 這樣一來,便會一直活在別人的審視中,久而久之,就成了外在標準的傀儡。 武志紅老師常說,生命的意義,是成為你自己。 對于自我不穩定的人來說,成為自己,并不容易。 但仍然可以從很小的細節開始嘗試。 首先要先找回自己的感受,然后再慢慢找到對自己生命的掌控感。 學會追問自己的內心感受。
也許有人會說,我經常對自己發問呀。 比如我會問自己:“這樣做究竟有沒有用”,“下一步怎么做才會更好”。 很多人所謂的“追問”,都只是為了找一個一勞永逸的答案來解決目前的困境,并沒有真正關心到自己內心的感受。 而針對內心感受的提問,必須是由“我”才能解答。 例如在面臨內心沖突時,我們可以 用“我此刻想要什么?”來代替“我應該做什么?”用“我自己滿意嗎?”來代替“別人滿意嗎?” 當我們把焦點放回到內心感受時,我們才是真正有血有肉的。 做讓你感到開心的事。
如果你實在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那就先做那些你擅長的事情。 你能做得好的,一定是你厲害的地方,也是你身上的閃光點。 在這個過程中,你會因為收到正反饋而感到開心。 你比較好動,小時候喜歡爬上爬下,那你可以在業余時間去學學攀巖。 又或者你喜歡養花,那么每天悉心照料把花養好也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如果你只是喜歡玩游戲,那也沒關系,你可以給自己規劃一個娛樂時間好好玩游戲。現在電子競技也是一門新興行業。 總之,找到你能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快樂的小事情,然后花點時間把它做好。 在對喜歡的事物的實踐中,你可以慢慢發現自己,超越自己。 最后,從自己的內心找到動力。
武志紅老師認為,人對自己的認識,分為內部評價系統和外部評價系統。 擁有真自我的人,使用的是內部評價體系。 他們更重視內心的感覺,做事的動力是來自于自己的內心。 擁有假自我的人,依賴的是外部評價系統。 在作為孩子的時候,他們為了活下去,過早地學會迎合外界的需求,壓抑自己的感受。 他們重視的是別人的評價,做事情的動力也來自外部。 如果要找回內在的動力,需要在一個安全的環境里,嘗試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 你可以找一個能容納你的人,直接地表達自己的感受。 或者是找一個包容性強的咨詢師,在咨詢中暴露真實的自己。 在這個過程中,對方會接住那個真實的你。 當真實的自己能被一個有愛的環境接納時,你也會由衷地感受到“我很好”。 有過幾次深刻的“我很好”的體驗之后,你就會慢慢從自己的內心找到動力。 進而發展出屬于自己的創造力,打造屬于自己的生活。 這時候,你的人生才會更加幸福充盈。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版權歸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