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內心深處是渴望被重視的,但無微不至的被重視會帶來壓力
發布時間:2021-03-30
2575閱讀
01
工作室附近有兩家包子鋪。
一家明亮整潔,另一家就簡陋許多,但它們無論餡料還是味道都相差無幾。
剛開始前一家生意不錯,后來人都跑去了簡陋的那家,也包括我。
為什么會這樣呢?
具體原因聽起來有點不可思議:
第一家老板和老板娘對人太好了。
他們老遠就沖人打招呼,進門更是熱情,常問我要不要辣、要不要醋,要不要香菜,要多少,還時不時給你添點湯,加個小菜,送杯豆漿。
有一次因為包子涼了一點點,他們堅持不收錢,還會關心我穿那么少冷不冷。
但這樣的熱情,我的確有點消受不起。
本來簡單的一頓早餐,現在搞得我很緊張,吃少了都覺得過意不去。
于是說來慚愧,我們這群食客,逃開了對我們好的人,犯賤似地去了隔壁那家,因為那家人不熱情,要啥就給你啥,不要拉倒,還愛搭不理的。
相比較無微不至的關心,我們更喜歡自由。
而這樣的現象并不少見。
有個朋友很喜歡工作帶來的價值感。
但最近總被領導各種關照,經常私下鼓勵他,發福利比別人多一份,甚至連生活問題也找人幫忙解決。
朋友心里開始打鼓,工作變得小心翼翼,生怕做得不夠好,不像原來那么舒展了。
有個即將高考的學生也有同感。
只要上網課,聽不到家里一點聲音。有幾次他刻意觀察了下,發現父母、奶奶說話居然耳語,走路也靜悄悄的,更不可能看什么電視。
“一家人和做賊似的,搞得我也小心翼翼,上個廁所都得擔心耽誤學習。”這個學生說。
02
生活中,這些有點煩人的友善、關懷可真不少。
它們都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讓你感受到的是“真對你好”。
在你的感受里,他們是發自內心的、本能的、自發的關心。
無論表情還是行動你都很難相信這是虛偽的。
仿佛對他們自身而言,就應該如此天經地義,任何質疑他們會反問:“我這么做難道有什么錯嗎。”
這和“犧牲型控制”有著直接區別。
犧牲型對你好目的很明顯,就是在赤裸裸地告訴你,為了你他們失去了自我、吃盡了苦頭,你是他們唯一的希望,他們需要你報答。
但我們剛剛說的這種好是不求回報的。
他們樂衷于此,他們很開心。
第二、他們的好是彌漫的。
事無巨細處處關心。
我有個來訪者的男友就是如此。
任何事都會提前替她想好并做到,任何困難都一一解決,呵護有加。
無論找工作買房子還是刮風下雨小病小災,“就差給我摘下天上的星星了”,來訪者說。
當然,男友現在已變成了前男友,就像我逃離包子鋪的感受一模一樣,盡管現在來訪者依然愧疚不已。
第三、處處傳遞“你對我很重要”。
許多人逛街就怕被問到:“您好有什么需要,我能幫您做些什么”,跟在身后端茶倒水,點頭微笑,各種被VIP尊享會員般對待。
好像不買他點啥,就對不起那份重視。
于是,我們往往趕緊搪塞一下走開。
不少家長把班級群頂置,任何消息立馬回應,無論運動會志愿者還是家長會組織者,絕對爭先恐后,不管自己手頭啥事立馬放下,間接直接表達孩子的事為紅頭文件、頭號大事。
這般的重視,很難不對孩子造成壓力。
與此相對應,被“好好對待”的人會有以下三種體驗:
第一、羞恥感。
我是弱小的、無力地、是需要被照顧的。
這感受最早出現在嬰兒期。
那時嬰兒的確是需要照顧的,于是母親會時刻照料,事無巨細,以孩子為中心。
倘若成年人還被如此對待,就是在逼他倒退,像個嬰兒不得不指望別人來滿足,這是很羞恥的。
比如我吃包子要多少辣椒、多少醋自己都不能做主。
第二、愧疚感。
人內心深處是渴望被重視的,但無微不至的被重視會帶來壓力。
這種壓力是:“我不能不好”、“我應該開心”、“我必須幸福”,否則就對不住那份重視。
覺得自己一旦不好了,就對不起一切。
也就是愧疚感帶來的壓力。
所以,學生的壓力一方面來自學習,一方面來自:我的學習對他們來說太重要了,如果接下來萬一考不好,我要怎么去面對?
在這雙重壓力下,更容易導致分心考砸。
這時候就更愧疚了。
愧疚感很難熬,如果一直伴隨愧疚結果有2個。
一是逃離。
比如來訪者離開男友,比如朋友離開了原先單位。
另一個是把愧疚變成現實。
比如孩子真的考砸了、比如朋友真把工作搞砸了,或一直拖延、頻頻失誤。
這是潛意識在向外呼喊:“你看,我就是沒你想的那么重要。不要再這樣對我了。”
希望因此能帶來一些輕松。
第三、壓迫感。
被太好對待時,屬于自己的空間被逐步壓縮。
我喜歡邊吃早餐邊思考,“思考”對我而言就是某個私密空間,而一句“今天你怎么來得這么早呀?”就打破了我的空間。
讓我不得不應對包子鋪老板的友善,并想我該如何回應,是微笑還是寒暄。
同理,在孩子專注自己世界時,你非要主動一會遞牛奶,一會遞水果,也是一種壓迫。
這時孩子不得不被打斷,給你一些回應,說謝謝或不搭理你。
即使他決定不搭理,也是一種分心:他需要做決定,并且還要承擔決定后的內疚。
那一刻,他失去了自己當下的體驗。
而由于這種“好”發自善意,當事人即使感覺被壓迫了,也不好說,很別扭,不好直接拒絕。
否則就是“不講情面”、“不通情理”。
03
那么,為什么有些人要對別人那么好呢?
因為潛意識有三種需要。
第一種、“照顧別人”的需要。
沒任何求回報,單純對別人好本身就是一種需要。
滿足的是潛意識的“強大感”、“力量感”、“存在感”。
“對別人好”是需要力量和能力的,一個重度虛弱、嚴重挫敗的人沒辦法對別人好。
比如,我來訪者的前男友從各種照料中獲得了滿足。
有人能被自己照顧得很好,難道沒點成就感嗎?
全家小心翼翼照料高考的孩子,難道家人們沒覺得自己也很重要嗎?
第二種、補償需要。
補償對他人的愧疚感。
或許是覺得原來做得不好、傷害過孩子、對伴侶很惡劣、對父母不孝順等,所以要此刻多去照顧才行。
而更不容易被意識到的是:對自己的補償。
比如你小時候沒吃沒穿生病沒人照顧,現在你對愛人、對孩子就會加倍關心,表面是照顧他們,其實把他們代入了童年的自己。
把被照顧的渴望和缺憾,放在了別人身上去滿足。
這樣很容易“矯枉過正”。
你缺愛就會溺愛,你缺食物就會把孩子養成個胖子,你沒考上大學就會更寄希望于孩子。
第三種、功利需要。
就是利益交換。
這很正常,但很隱蔽。
隱蔽到雙方都覺得這份付出是真心的。
但事實上,你細細覺察,也許不那么純粹。
也許你照顧愛人,不過是希望ta感激你,像你愛ta一樣去愛你;
也許你重視孩子,是更希望ta考個好大學,讓你在同事面前更有面子。
當覺察到這一些之后,原本的單向付出,就變成了雙向的給予,你也更明白你的需要。
你可以更直接地表達,看看對方有什么回應,進行合理的預期,而不是一邊給予一邊失望。
當然受到的反饋不一定如愿,但是充滿真實。
比如我的來訪者說:“對不起,我做不到像你對我這么好”。
比如孩子說:“哦,我知道了,但我無法滿足你”。
這時會倒推著你去想,那我可不可以自己滿足自己,我可不可以用別的方式完成。
這樣一來,你們的關系會更清爽和平等。
04
那么,對一個人怎樣的好,才是真的好?
我要提到一個詞:“親密間隙”。
關系中有這么個地帶,它提供了安全的空間,這里有你和他,你們能夠在彼此面前做自己,也能互相交織,這個地帶就叫“親密間隙”,可以簡單理解為:
恰到好處的距離。
比如,孩子在睡覺,媽媽在看書;再比如,孩子在和小朋友玩,兩個媽媽在不遠處閑聊。
此時,媽媽和孩子就形成了一種親密間隙。
孩子睡得心安、玩得開心,就說明媽媽維護了自己和孩子的“親密間隙”。
如果孩子玩游戲媽媽一個勁喂他喝水、并各種指點該如何玩,各種叮囑別弄臟衣服,就破壞了間隙,孩子不得不拿出精力應對母親。
文章前面提的種種好,其實都是破壞了“親密間隙”。
占用了對方此時此刻的體驗,而且還是以愛的名義,讓人欲罷不能。
反之,孩子想喝水卻找不到媽媽,被噩夢驚醒媽媽卻走了。這也是破壞間隙。只不過和上面是兩個極端。
在這基礎上,我們可以具體化對一個人好的原則:
當對方有需要并向你表達的時候。
這時候滿足對方需要,才是真的對他好。
保持一定的間隙,等對方有縮小間隙的需要,再去做一些配合。
當然我還是要提醒你不要過度。
人家需要1,你給了10,那9分就是你的需要,借著滿足別人的時候自我滿足了而已。
比如我需要咸菜,老板看見了,給我端了三份咸菜,還問我夠不夠。
比如孩子說媽媽我渴了,你給孩子端了一杯水、一杯果汁、一杯牛奶。
在心理咨詢中也很常見,很多咨詢師一不小心都有“過度助人情結”。
比如來訪者一哭你就遞紙巾、一沉默你就打破尷尬、一痛苦你就問為什么,都是在破壞間隙。
那是來訪者哭引發了你的焦慮,你做這些動作是為了緩解自己的焦慮,不是滿足人家的需要。
保持間隙先傾聽,等對方有需求再滿足就好。
一般情況下,如果想要對別人好,需要3步:
對方有需要是第一步,
對方向你表達是第二步,
你簡單直接滿足是第三步。
所以,但凡別人對你好到讓你想逃,或者你對別人好到讓對方想逃,都是在破壞你們的親密間隙。
這時,需要沉靜下來思索這些感受,并按我說的尋根溯源。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版權歸原著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