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之間的復雜“友誼”
發布時間:2021-03-12
2089閱讀
女性之間的友誼,一直是個復雜的命題。 與肝膽相照、兩肋插刀的兄弟情誼不同,女性之間的友誼,看起來更細膩、更敏感,也更晦暗。 在很多影視作品中,這種友誼都以一種負面的形式,呈現于人前。 要么,如古裝劇中的“宮斗”一般;要么,如《小時代》中的“塑料姐妹情”一般。 很少有作品,能細膩地去描繪其中不可言說的情感:友好、嫉妒、競爭、成長和女性命運共同體...... 直到,有這樣一部鴻篇巨作誕生—— 《那不勒斯四部曲》。
這是一套風靡全球的暢銷書,全書一共由四部小說組成,主要圍繞兩個女性長達半個世紀的友誼和戰爭而展開。 講述了兩名普通女性在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不同階段的情感故事和心路歷程。 這是一部恢弘的女性史詩。 有人曾這樣評價它:“只有你身為女人才會知道這些丑陋的秘密。” 2018年,經HBO運作,該書被改編成劇搬上了熒幕,播出兩季,均反響熱烈,好評如潮。 豆瓣評分,分別高達9.3和9.6。
這部作品到底擁有怎樣的魅力,能夠讓無數人為之著迷? 讓我們透過上述兩季影視作品,細細道來。
01.原始的姐妹情:嫉妒、攀比、命運共同體
《我的天才女友》的故事,發生在上世紀五十年代那不勒斯的一處貧民區。 這里貧窮、破敗、暴力不斷。
在這混亂且復雜的街區里,兩個女生的命運也隨著她們焦灼復雜的情誼緩緩展開。
莉拉,鞋匠的女兒,天賦異稟,桀驁不馴。
她是別人眼中的天才少女,有著極強的求知欲、洞察力與判斷力。 萊農,開門人的女兒,乖巧溫順,逆來順受。
她是自卑內斂的普通女孩,善于觀察和堅持,通過自我剖析不斷獲得進步。 兩個女孩同住一個城區,同讀一個班級,自幼時起便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還在讀小學時,她們便顯示出了截然不同的天賦與性格。 對于一些復雜的數學或語法知識,莉拉總是可以輕松掌握,而萊農則總需付出更多的精力才能學會。 莉拉是天生的麻煩制造者,隨時隨地挑起爭端,而萊農則安安靜靜,從不招惹任何是非。 小學畢業時的她們,遭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個分叉口——上學與輟學。 在那個年代,女性的讀書機會極其難得。 經過爭取,萊農得到了繼續升入中學讀書的機會。
莉拉也據理力爭,希望可以繼續學業。 結果,她的頂撞,最終卻適得其反,只得到了一個殘暴的回應——被父親扔出窗外。
本來站在同一條起跑線的她們,由于求學上的差異,最終被命運的大手推向了不同的人生。 兩人之間長達半個世紀的糾葛與較量,也正是于此時開始愈演愈烈。 她們就像鏡子一樣,彼此參照又互相角力。 莉拉嫉妒萊農能夠繼續學習,萊農嫉妒莉拉過人的學習天賦。 出于嫉妒,她們有時會在不經意間,釋放出心底的陰暗面,要么是詛咒對方,要么害對方被父母打。 她們經歷了無數次的競爭。
卻也在其中誤打誤撞地幫助彼此成長,建立了一份更深厚的感情。 她們比學習。 為了不落于人后,莉拉夾縫插針地向萊農打聽所學課程,然后從圖書館偷偷地借書學習。 萊農學拉丁語,她也學拉丁語。 萊農學希臘語,她也學希臘語。 有時萊農學習遇到瓶頸,她還能急中生智地幫萊農答疑解惑。 在女性教育機會匱乏的時代,她們倆互相促進。
她們比婚姻。 莉拉嫁給有錢人之后,萊農充滿艷羨,對上學讀書陷入了深深的懷疑,只希望自己也可以攀龍附鳳,早日過上富裕生活。 在隨后莉拉遭遇婚姻困境時,萊農不離不棄,也看清了女性命運的底色。 后來萊農結婚,嫁給高端學者彼得羅,莉拉也對萊農充滿羨慕,覺得彼得羅學識淵博,舉止得體。 她們用行動戳穿了閨蜜之間的微妙情誼:希望你過得好,但又不希望你過得比我好。 但同時又超越了單純的閨蜜情愫,激發了彼此的個人成長、自我意識覺醒。
她們倆的互相追趕,主要源于她們不甘心的本質: 她們都出身于底層,都試圖跨越彼此,跨越原有的階級,也在隱隱地跨越女性身份給她們的限制。 一如波伏娃所說: 男子間的友誼,是建立在個人觀點和興趣上的;而女人之間交往,則是由于她們擁有共同的命運。 她們恨對方也愛對方,傷害對方也幫助對方。 直到時光流淌、年齡增長,她們才更加體會到,所謂的女性的命運共同體,早已把她們綁得更緊密。
02.殘酷的女性環境下,如何去面對、掙扎和理解現狀
16歲時,莉拉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她嫁給了當地一個名叫斯特凡諾的富家子。 望著嫁做人婦的莉拉,萊農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敗。 然而,她的這種挫敗感,事后卻并沒有持續太久。 很快,莉拉便用自己失敗的婚姻,向萊農道出了生活的真諦: 婚姻并不能幫你改變命運,你的命運仍不由自己掌控。
婚禮上,丈夫背叛莉拉,邀請了莉拉的死對頭前來參加婚禮。 除此之外,他還不顧莉拉反對,將莉拉贈與他的“定情信物”,拱手送人。 對于斯特凡諾的這些舉動,旁人都不以為意,只有萊農深知其中要害。 她知道,這對于莉拉來說,不但意味著丈夫的背叛,而且還意味著美夢的破滅。 她慌忙地沖到莉拉面前,相顧無言,只用眼神示意。 兩人互相望著彼此,都流下了淚水。
是斯特凡諾不懂信物的珍貴嗎? 未必。 或許這一切,只是源于他的毫不在乎。 與生意和金錢相比,莉拉在斯特凡諾眼中,根本無足輕重。
婚后,斯特凡諾暴虐的本質開始逐漸暴露。 他先是在度蜜月的路上,掌摑了莉拉,然后又在同房當晚,強暴了莉拉。
莉拉帶著臉上的傷回家,結果大家都對此視而不見。 在家暴面前,所有人都默契地保持了緘默。 婚后的莉拉,慢慢演變成了男人的附屬品和裝飾品。 物化女性的環境,使得這樁利益捆綁的婚姻,早在一開始,就帶有了濃厚的悲劇色彩。 對于這段婚姻,小說原文曾這樣描述: 當一個男人憑自己心情隨意驅使你,強迫你,只是因為你已經成了他的人,還會有愛情嗎?還會有尊重嗎? 只有萊農一人,始終堅定地站在莉拉身邊,與其并肩作戰。
和莉拉相比,萊農顯得遲鈍很多。 她的很多意識覺醒,都來源于周邊女性對她所進行的灌輸與啟發。 結婚之后,叛逆不羈的莉拉,讓斯特凡諾十分頭疼。 為了安撫妻子,斯特凡諾向萊農發出求助,希望她能說服莉拉,順從自己。 游說過程中,透過莉拉,萊農第一次開始重新審視周邊,去感悟女性的真實處境: 有眉頭緊鎖的母親,有面目猙獰的母親,也有破口大罵的母親……育兒的繁重任務、生活的步步緊逼、瑣碎的一地雞毛,都在榨取擠壓著女性的生存空間。 周身所有女性都在經年累月的消耗中,逐漸喪失了女性的意志與心理特征。 她們是妻子,是母親,是依附于男權的女性…… 只唯獨,不再是她們自己。 以此為開端,順從的萊農有生以來,第一次擁有了獨立的女性意識。 她再次在精神上緊跟莉拉,與之契合。
03.不甘心是女性的救命稻草,友情是不公現實的曙光 《我的天才女友》第二季的故事,對應的是原著第二本小說《新名字的故事》。 這一本小說,剛好正是整個系列里最壓抑的一部。 處于少女時期的兩個女孩,此時也已懂事,親歷著女性困境,并開始發現: 從她們出生的那一刻,這些困境就已經與她們的命運捆綁在一起了。 勢單力孤的她們,不甘心重演上一代女性的悲慘境況。她們一邊反抗,一邊成長。 以嶄新的姿態,向不公的命運發起挑戰。 這種不屈的反抗,構成了全劇最大的看點。 而攜手讓反抗的成功增加了可能性。 上學無望的莉拉,開始資助萊農,讓她幫自己去發掘外部世界的無限可能。 她給萊農買嶄新的高中課本,幫萊農打消經濟層面的顧慮,讓萊農代替她,去觸摸她命中無緣的人生。
聽說萊農又學了一門新的課程,莉拉百感交集,最終脫口而出說了這樣一句話:“你替我學。” 萊農沒錢上學時,莉拉也會認真叮囑:“我給你錢,你要一直學下去,你是我的天才朋友,你應該比任何人都厲害,無論男生還是女生。” 而萊農引導莉拉,幫她拓寬視野,了解外部社會的種種矛盾,解鎖天才大腦里的無限潛能。 離開丈夫后,莉拉生活困窘,多虧有萊農幫忙,才一次又一次地救她于水火。 要么幫她照看兒子詹納羅,要么幫她寫文章批駁臘腸廠壓榨工人,要么幫她找到可以發揮才能的編程工作。
她們為對方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人生托舉。 并且通過幫扶彼此,觸摸到了更加多姿多彩的人生維度。 莉拉終其一生,都駐守老城區。 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向黑暗勢力發起抗爭,對抗以索拉拉兄弟為首罪惡的資本源頭。 萊農則在大學畢業后,歷經波折成為作家。 以文字作為武器,與莉拉并肩作戰,將城區內的種種惡行公布于眾。 多虧友誼的力量,才讓她們最終成為了更好的自己。
總的來講,這部《我的天才女友》內涵豐富。 它關乎女性,關乎友情,更關乎成長。 毫不夸張地說,這部劇完全可以視作是每個女性都應該看看的成長史詩。 它不僅屬于莉拉和萊農,更屬于時代浪潮中,不屈掙扎的所有個體。 那不勒斯的這段往事,喚醒的其實是所有女性積壓于心底的記憶。 幾乎每個女性,都能從中看到自己: 像她們這樣的愛過、恨過、嫉妒過、絕望過… 我們同時是莉拉,又是萊農。
女性友誼,其實并不偉大,也不崇高。 它和其他感情一樣,復雜幽深、千回百轉。 愛里夾雜著嫉妒,偽善里隱藏著眷戀。 它可以制造最可怕的敵人,也可以造就最親密的朋友,在成就別人的同時,也拓展自己。 但愿每個女性,都能透過這不可言說的友誼,在集體命運中,成就最好的彼此,成為最好的自己。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版權歸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