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所有問題 都在“三種關系”之中
發布時間:2021-01-22
2196閱讀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是人本主義心理學先驅,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是與弗洛伊德齊名的心理學大師。他修正了弗洛伊德“泛性論”的精神分析觀,將精神分析由生物學定向的本我,轉向社會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學。
他認為人生活在三種關系之中,人生的意義也必定在這三種關系中求解。他畢生研究了很多精神病案例,包括神經官能癥、精神分裂癥、抑郁癥、自閉癥以及各種罪犯的心理形成,認為這些病都源于“患者”對社會和他人缺乏興趣,其關注焦點聚焦于“個體優勢”,而在社會關系網路中則出現了過度的協作障礙。
相信這篇文章,能幫助我們探索生命的意義,熱愛我們所擁有和尋找的“職業”,并以此為榮。
01
人生的所有問題
都在“三種關系”之中
每個人都擁有三種關系,我們必須重視的,也正是這三種關系,因為它們構成了每個人所處的現實。一個人面臨的所有問題,指向的也都是這些關系。
一個人始終都必須回答這些問題,因為這些問題始終都在困擾著他;而他對這些問題的回答,則表明這個人對于人生真義的看法。
人與地球的關系
這些關系當中,第一種就是我們都生活在地球這顆貧瘠行星的表面,而不是生活在其他地方。我們必須在自身居住之地所設定的種種限制條件下,利用各種可能性來發展。
我們在身心方面的發展,同樣必須做到既讓我們能夠在世間繼續自己的個人生活,同時又有助于確保人類未來的延續。這是一個需要每個人都來作出回答的問題,任何一個人都無法逃避。
不管做什么,我們的行為都是自己對人類生活境況所作的回應,因為它們表明了我們認為哪些東西是必需的,哪些東西是合適的,哪些東西是可能的,哪些東西又是可取的。
每一種回答,必定都會受到這樣一種事實的制約,那就是我們屬于人類一員,人類則是居住在這個地球之上的生物。
注意,倘若我們考慮到人類身體的脆弱以及自身處境的不安全,那么我們就能看出,為了自己的生活,為了人類的幸福,我們必須不遺余力地將每個人的回答統一起來,使它們具有遠見性與凝聚力才行。
這就像是面對一個數學問題,我們必須努力找出解答方法來。我們不能盲目地去求解,也不能憑空猜測,而是必須利用手頭已有的全部工具,腳踏實地、持之以恒地努力。
我們不可能找到一個絕對完美的答案,不可能找到一個一勞永逸的答案。但盡管如此,我們還是必須竭盡所能,找到一個接近完美的答案的答案才行。
人與人的關系
接下來,就是第二種關系了,我們并不是人類這個物種中唯一的成員,我們身邊還有其他人,我們與他們共同生活著。人類個體的脆弱與局限性,使得一個人不可能確保在孤立之中實現自己的目標。
如果一個人獨立生活,試圖靠自己來解決問題的話,這個人最終會滅亡。他既無法延續自身的生命,也無法讓人類的生命延續下去,一個人始終與他人息息相關。
對于確保一個人自身的幸福與人類的幸福而言,最重要的措施就是人們聯合起來。
因此,人生問題的每一種回答,都必須考慮到這種關系;都必須基于我們共同生活在一起,倘若單獨生活的話就會滅亡這一事實而得出的一種答案。
要想生存下去,哪怕是我們的情感,也必須與人類所有的問題、目的和目標當中最重要的這一個方面保持一致才是,那就是:要通過我們同胞的協作,既延續我們個人的生命,讓整個人類的生命延續下去,同時又讓我們這個星球存續下去。
兩性之間的關系
我們還受制于第三種關系,人類以兩種性別的形式生存著。要延續個人的生命與共同的生存,我們就必須考慮到這個事實。
愛情與婚姻的問題,正屬于第三種關系。不管男女,任何人都無法回避這個問題,都必須給出一個答案。人類對這個問題的所作所為,便是他們的回答。
人類試圖解決這一問題的方式多種多樣;他們的行為,始終都表明了他們認為自己是唯一能夠解決這個問題的。
因此,這三種關系就向我們提出了三個問題:
如何找到一份職業,從而能夠在地球自然條件的制約之下繼續生存下去;
如何在我們的同類當中找到一個位置,從而讓我們可以相互合作,并且分享合作所帶來的好處;
如何讓我們自身去適應這樣一種現實,即我們是以兩種性別生存著,人類的延續與發展依賴于我們的愛情生活。
個體心理學已經發現,人生當中的所有問題,都可以歸入職業、社會和性這三大問題的范疇當中去。
02
失敗的人生
源于不能在關系中協作
罪犯、酒鬼、問題兒童、自殺者、性變態者和妓女,這些人之所以失敗,是因為他們全都缺乏人類的同感與社會興趣。他們在對待職業、友誼和性方面的問題時缺乏自信,不相信這些問題能夠通過協作加以解決。
他們賦予人生的意義,都是一種個人的意義,即他們自身目標的實現不會給其他任何一個人帶來好處,而他們關注的也只是自己。
他們眼中的成功目標,都只是一些空洞而不實際的個人優勢目標;而他們的成功,也只對他們自己具有意義。
許多殺人犯都承認,手中握著一瓶毒藥的時候,他們都覺得自己非常強大,可他們這樣做,顯然都只是在向自己證明他們非常重要罷了;而對于我們其他人而言,手握一瓶毒藥,似乎并不能給我們帶來什么價值。所謂的個人意義,實際上就是毫無意義。
意義只有在交流當中才有可能產生;一個只對某一個人具有意義的詞語,實際上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我們的目標與行為也是如此,它們唯一的意義,就是對于他人的意義。
每一個人都會努力追求自身的重要性。不過,倘若人們沒有明白,自己的全部重要性必須存在于他們對別人生活所作的貢獻當中,他們往往就會犯錯。
所有正確的“人生真義”的標志,就在于它們都屬于通用的意義。也就是說,它們都是其他人可以共用的意義,都是其他人能夠接受的有效意義。
一種解決人生問題的好辦法,往往也會為其他人掃清障礙,因為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將看到這種辦法成功地解決了一些共同的問題。即便是“天才”一詞,其定義也不過就是“最為有益”罷了。
只有當其他人認為一個人的人生對他們具有重要性的時候,他們才會稱這個人為“天才”。這樣一種人生當中表達出來的那種意義,始終都將是:“人生的意義,就在于為整個人類作出貢獻。”
在這里,我們說的并不是那種偽稱的動機。我們不是聽一個人說什么,而是看一個人取得了什么樣的成就。
凡是能夠成功地應對人生問題的人,都會表現得就像是他們已經充分而自發地認識到人生的意義就在于關注他人和關注協作。
這種人所作的一切,似乎都受到了同類利益的引領;而在遇到困難之時,這種人也只會通過符合人類利益的方法來努力克服困難。
對于許多人來說,或許這是一種新穎的觀點,因而他們可能會懷疑,我們賦予人生的意義是否的確應當是奉獻、關注他人和協作。
他們或許會問:“個人又怎么辦呢?倘若一個人始終都在考慮別人,始終都在為他人的利益奉獻著,難道就不會損及他自身的獨立性嗎?
起碼對一部分個人來說,要想正常成長的話,難道替自己考慮考慮也沒有必要嗎?難道我們當中的一些人首先不應當學會保護自身的利益,或者強化自身的個性嗎?”
我認為,這種觀點大錯特錯,而由其引發出來的問題,也是一個偽問題。
例如一個人根據自身賦予人生的意義而希望作出某種貢獻,假如他的感情全都指向這一目標的話,那么這個人自然而且必然會采取最佳的貢獻形式。
他會調整自身,來適應這一目標;他會培養自己的社會感,并且通過實踐來獲得技能。
定下目標之后,相應的學習就會隨之而來。這樣,也只有這樣,他才會開始做好準備,去解決人生當中的三大問題,去發展自己的各種能力。
我們不妨以愛情與婚姻問題為例。假如我們關注自己的伴侶,假如我們都在努力讓伴侶的生活更加輕松、更豐富多彩的話,那么我們自然會竭盡所能,全力以赴。
倘若我們認為必須孤立地發展自己的個性,而沒有樹立一種奉獻目標的話,那么我們就只會讓自己變得專橫跋扈,讓自己變得令人生厭。
還有一點,我們也可以由此理解到,奉獻才是人生的真義。如今,倘若環顧一下四周,看一看我們從祖輩那里繼承到的遺產,會看到什么呢?祖輩們所有留存下來的遺產,都是他們對整個人類生活的貢獻。
我們看到了已經開墾耕作過的土地;我們看到了道路和建筑;我們看到了他們傳承下來的生活經驗,比如各種傳統習俗、哲學思想、科學和藝術,以及應對人類所處各種境況的本領。這些遺產,全都是那些為人類福祉作出了貢獻的人留存下來的。
其他的人又怎么樣了呢?那些從不協作的人,那些給人生賦予了一種不同意義的人,那些只會問“我能從人生當中獲得什么”的人,結果又如何呢?他們什么痕跡也沒有留下。
他們并非僅僅是死去了,他們的整個人生,也都是毫無意義的。這就仿佛是我們的這個塵世曾經對他們說過:“我們不需要你們。”你們并不適合生存。你們的目標和追求,你們所珍視的那些價值觀,以及你們的心智與靈魂,都是沒有前途的。走開!投人需要你們。死去吧,消失得無影無蹤吧!”
對于那些給生命賦予了其他意義,而不是協作的人來說,社會對他們的最終評價始終都會是:“你們毫無用處。沒人需要你們。滾!"
當然,在目前的文化當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不完善的地方。一旦發現這種地方,我們就必須對其加以改變才是。不過,這種改變,始終都必須是一種推進人類利益的改變。
03
職業是處理人生三大關系的鑰匙
把人類凝聚起來的那三種關系,確定了人生當中的三大問題、不過其中的任何一個都無法單獨加以解決。要想解決其中的某一個,需要成功地解決另外的兩個。
第一種關系決定了職業問題。我們都生活在這個星球的表面,只有這個星球的資源可用。比如土壤的肥力、礦產資源、氣候和天氣。為這些條件給我們帶來的問題找出正確的解決辦法,始終都是人類的使命。
可即便是到了如今,我們也不能自以為已經找到了某種適宜的解決辦法。人類在每一個時代都得出了某種程度的解決辦法,但我們始終都必須努力,才能完善這種辦法并取得更大的成就。
我們擁有的、解決這一問題的最佳辦法,來自第二個問題的解決之道。將人類凝聚起來的第二種關系,就是他們都屬于人類,并且與其他同類一起生活著。
一個人的態度與行為,與地球上只有他一個人活著時相比,是截然不同的。我們始終都得與別人打交道,始終都得讓自己去適應別人,并且始終都得讓自己關注他人。
友誼、社會感和協作,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最佳辦法。這個問題解決了,我們就是朝著解決第一個問題的方向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是因為人類學會了協作,我們才有了勞動分工這一偉大的發現。這一發現,就是確保人類幸福的首要因素。
倘若每個人都僅憑一己之力,在地球上努力謀生,而不與他人協作,并且沒有前人的協作成果,那么整個人類就不可能延續下去。
通過勞動分工,我們可以利用許多不同類型的訓練成果,組織許多具有不同能力的人,使他們全都為人類的共同利益作出貢獻,確保人類擺脫不安全感,并且讓所有的社會成員擁有更多的發展機遇。
誠然,我們還無法夸口,說我們已經實現了能夠做到的一切,而且我們也無法自欺欺人,說勞動分工已經達到了最有成效的發展階段。
但是,解決職業問題的每一種嘗試都必須在人類這種依靠勞動分工、協作努力來使我們工作同時也給別人帶來利益的框架之內進行。
有些人試圖逃避職業這個問題,試圖不勞而獲,或者試圖讓自己獨立于人類的共同利益之外。
然而,我們始終都會看到,倘若逃避這個問題,他們實際上就是在要求同胞來供養他們。不管是用這種方式還是那種方式,他們都是靠別人的勞動而活著,可他們自己卻沒有作出任何貢獻。
這就是那種被慣壞了的孩子的人生態度:只要面臨問題,他們就會要求同胞們努力去替他們解決。因此,阻礙人類協作并且不公平地把負擔甩給那些積極主動地解決人生問題的人身上的,主要就是這種被慣壞了的孩子。
人類的第三種關系,就是一個人屬于男女兩性之一,非此即彼。一個人在延續人類生命方面的作用,取決于他接觸異性的方式,以及他履行自身性別角色的情況。
兩性之間的這種關系,也帶來了一個問題,而這個問題,倘若脫離了其他兩個問題,也是無法解決的。
要想成功地解決愛情與婚姻的問題,就必須有一份能夠對勞動分工有益的職業,并且與其他人進行良好而友善的聯系與交流。
正如我們已經看到的那樣,在如今這個時代,這一問題最高尚的、與社會需求及勞動分工的要求最相一致的解決辦法,就是一夫一妻制。
從一個人解決這一問題的方式當中,我們往往能夠看出這個人的協作程度來。
這三個問題從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彼此相互映襯,解決了一個問題,有助于找出另外兩個問題的解決辦法來。
事實上,我們還可以說,它們是同一種情況、同一個問題的不同方面,即一個人必須在自己所處的環境當中保存性命并且延續生命。
在這里,我們不妨再重申一下:通過母親這一職業而對人類的生存作出了貢獻的女性,在人類勞動分工當中所占的位置,與其他任何人的位置一樣高。
假如一位母親關注自己孩子的生活,并且正在為孩子日后成長為同胞而鋪平道路,假如她正在擴展孩子們的興趣并培養孩子們的協作能力,那么她的工作就彌足珍貴,怎么褒揚都不為過。
可在我們這種文化當中,母親的工作卻受到了輕視,并且經常被人們看成一種不太有吸引力或者不太可敬的職業。母親只會間接獲得報酬,而一位全職母親,通常都會處在一種經濟上需要依賴他人的境地。
然而,家庭的幸福既依賴于母親的努力,也依賴于父親的工作,二者同等重要。不論母親是做家務還是外出工作,她身為母親所起的作用,都不亞于丈夫的付出。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版權歸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