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開情結,你可以破繭成蝶
發布時間:2020-12-27
1867閱讀
榮格:你的反應就是你的潛意識
當你看到下面這些詞的時候,第一反應會想到什么:
盒子、錢、孩子
家庭、性、墻
年輕、問、離婚......
這其實是榮格發明的一種咨詢治療方法。
他說出一系列詞匯(100個左右),讓來訪者做自由聯想,然后記錄下反應時間和聯想內容。
榮格有一個很特別的發現:
當詞匯激發了來訪者心中一些不愉快的事物時,來訪者回答的反應時間就會延長。
這些詞,往往能挖掘出來訪者潛意識里的重要信息。
很多時候,來訪者甚至都沒有意識到自己不舒服的感受,但卻是真實地反映在行動上了——時間、小動作、心跳等等。
因為這個發現,榮格提出了一個著名概念,“潛意識情結”。
榮格說,情結,就是一種強迫性重復。
詞匯,只是生活的一個縮影。
就像遇到一個“熟悉”的詞,我們就有“熟悉”的反應一樣。
長大后遇到相似的場景,你小時候是什么反應,現在也是什么反應。
所謂“3歲定80”,所謂“一個人越長大就越像自己的父母”——其實就是我們潛意識情結的鍋。
我愛你,
所以我希望你和我想象的一樣
叢非從分享過一個案例,關于情結特別經典,又很戳心。
“我認識一對情侶。女孩對男孩有著不錯的感情,卻執意要離開他,因為失望。
女孩無數次問男孩:你將來想做什么,你有什么追求,你對人生的規劃是怎樣的,對我們的規劃又是怎樣的。
男孩通常都是避而不答,或者輕聲說到:沒有規劃,以你為主。
每每這時候,女孩就感到悲涼,為什么男孩沒有一點責任心,為什么這么無所謂這段感情,為什么口口聲聲說著愛,卻對于把自己劃進他的規劃都沒有。
男生也很痛苦,為什么他這么愛她,她卻不信任他,有時候卻苦苦相逼。”
細品一下,這不就是我們常常和另一半吵架的原因嗎?
女孩和男孩,都帶著自己的原生家庭進入到關系里,女孩需要男孩有追求有規劃,而男孩需要女孩信任自己。
當我的需求你無法滿足,我就會覺得你不好,而你反而會覺得我無理取鬧——死循環發生。
當我們探索雙方的潛意識情結,很多死循環就可能被打破。
叢非從和他們談話后,男孩呈現了他的自卑情結:
在他原生家庭里,他的父母會替他做各種決定。
灌輸給他什么是好的壞的,什么是對的錯的,什么是應該做的,他只有執行的份,不能有獨立的思考。
一個人,如果他每次嘗試都受到無情的打擊,他就會學會乖乖的不再嘗試。
他遇到要決定的事情,自卑感受襲面而來,男孩不是不想有規劃,而是不敢有規劃。
他保持了最純真的善良,但也放棄了捍衛理想的能量。
那女孩呢?
她會把愛和追求劃上等號,源于她潛意識中的完美主義情結以及救世主情結。
女孩從小家境不好,她很心疼父母的勞累,想通過自己的努力給他們一個未來,她的努力,不僅僅是成就自己,更多是為了家人。
她的經歷告訴了她:人沒有規劃,就是紈绔,對親人的不在乎。
所以她怨她的男朋友,這個怨背后有著太深的擔憂。
一方面她的完美主義,對伴侶有著超高的標準,她擔心他是個不上進的人,因為沒有夢想=不愛;
另一方面,她想拯救家里人的心,也轉移到了男孩身上,她督促他上進,這都是為你好啊!
叢非從說:關系的和解有時候很簡單,就是能看到彼此深處的脆弱。
他們了解了對方,這段原本脆弱的關系,漸漸多了一種韌性:
她明白他的苦楚;
他也懂了她的索求。
無論他們以后會如何,這樣的關系才是我們愿意看到的。
沒有毫無問題的家庭,也沒有毫無問題的關系,我們是可以在關系中療愈和滋養的。
解開情結,你可以破繭成蝶
有人把原生家庭比喻成繭,我覺得很形象。
繭,一方面是不好的,它是束縛的、壓迫的,但它也在某種程度保護蛻化期脆弱的我們,只是你長大了,你進入到另外一段關系了,它就不合適了。
如果原生家庭是「繭」,那我們就是一只「蠶」,我們能做的就是「破繭成蝶」。
情結是一種有效的察覺方式。
我們常常說的“初戀情結”、“戀父情結”、“戀母情結”都是潛意識里未被療愈的部分。
發展至今,“解開情結”已成為精神分析中重要的療愈方法。
如果你也感到,在自我和關系里,總有些不舒服的感受,那么你需要好好了解:你有什么未被察覺的潛意識情結?你的潛意識情結如何影響了你的生活?
破繭成蝶,也許沒那么容易,但看見它就是療愈的開始。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版權歸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