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背叛,只是在完成缺失的成長
發布時間:2020-12-19
1759閱讀
先分享5個真實故事,都是近期發生的。
我把它們概括如下:
(1) 來訪者A是大一學生,也是他們村第一個進京之人,今年暑假帶著獎學金回家,親戚鄰居蜂擁而至。 本來其樂融融,但當A習慣地講普通話時,幾位大嬸半開玩笑地說:“咋了,才出門幾天就忘本,就不會說咱們家鄉話啦。”頓時,我這個來訪者滿臉通紅,立刻改為講方言,心中莫名的內疚。
(2) 朋友B最近剛剛升職沒幾天,他發現之前幾個“老鐵同事”不主動找他了,也變得客氣了,感覺怪怪的很別扭。他很困惑,感覺因為自己的升職,導致了這個結果,心里莫名愧疚。
(3) 來訪者C經過2年心靈成長自由了許多,與原生家庭的邊界也清晰了不少,人變得獨立了。 但最近卻忘記了母親的生日。這在以前可是從未有過啊。母親打電話問她為何沒回去,C頓時羞愧難當,并決定買更貴重的禮物回家謝罪。
(4) 朋友D最近越看老公越不順眼,甚至有些貶低,覺得老公沒長進,結婚那會兒可是視他為偶像啊,一想到這里,D就掩飾不住對老公的內疚。
(5) 來訪者E讀高二,以前父親兇他打他都默默承受,可上周六自己居然還手了,還一把將父親推倒。他奪門而出,跑到后山拼命撕扯頭發。 最后用煙頭在手腕燙了2個疤痕,還踢傷了一只倒霉的流浪貓。 好,分享完畢。 其實不難看出他們的共性:內 疚 感。 內疚的原因是: 啊,我的行為、想法傷害到他們了,我是個罪人! 不管這些傷害是有意或無意,內心的內疚,總讓他們備受折磨。
被折磨的原因是:“他們覺得自己錯了。” 重點有兩個:[覺得] 和 [錯了]。 關鍵是“覺得”,至于是否真的錯了,我們一會再談。 “覺得”本身就是一種“自我評判”,認為自己不好,沒顧及他人感受。 而內疚感的出現,是因為“覺得”自己應該承擔責任。 這很正常,每個健康的人格都會有內疚感,且終生攜帶。 比如打了孩子、上班遲到、忘記赴約、父母生病沒陪床、答應的事沒做到等等,你都會內疚:“我錯了,所以我要承擔錯誤造成的損失。” 所以我們也常常做一些補償,會給孩子買禮物、會加班加點、會給父母買衣服、會請他們吃飯之類。 這些補償緩解了內疚,意思就是:我已經承認錯誤并彌補,就別再責怪自己了。 這些都是小事,也是我們一眼就能看到的,是意識層面的內疚感。你也很快能原諒自己,事情就這么過去了,該干嘛干嘛。 而我分享的這5個故事,卻沒這么簡單。 因為他們并沒有錯。 他們心靈成長有了力量、上大學開拓了視野、升了職加了薪都是好事呀,都很優秀啊,就算遺忘母親生日、和父親對抗也都只是失誤或一時沖動啊。 那干嘛還內疚? 這是因為潛意識的“背叛”: 我背叛了鄉親、背叛了父母、背叛了同事、背叛了老公。 我怎么可以這樣呢? 他們都還是老樣子,我為何要變強、變好、變優秀? 我不是應該繼續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嗎?不是應該懂事乖巧順讓媽媽開心嗎?不是應該繼續和同事們喝酒聊天打牌嗎?不是應該繼續視老公為偶像嗎?不是應該聽爸爸的話,做個孝順的好兒子嗎? 我這是怎么了? 答案是: 你沒怎么,你就是成長了,變得有力量了,就是比以前更優秀了! 你也的確“背叛”了。 但你背叛的不是他們,而是自己以往的人格模式。 恭喜,這就是所謂的“活出自我”,這就是“遇見了不一樣的自己”。 你不用內疚,因為你沒錯。 相反,你是對的。
你只不過背叛了原來那個壓抑的、麻木的、恐懼的自我。 以往的你順從得窩火、孝順得木然、乖巧得委屈,你很不開心,卻要裝作開心的樣子。 就像這5個故事里的主人公,他們曾經一直在照顧別人的情緒、顧及別人感受,用一種迎合的姿態,換取無力的穩定與安全。 成長以前,你以為這就是自己想要的人生。 然而,你的迎合與取悅并沒換來愛與欣賞,相反,身邊的人變本加厲,還會遇見各種的渣男、渣女。 他們根本不重視你的感受,忽略你的存在,并將你的態度視為“忠誠”。 溫尼科特說過:“人類不能容忍在他們的早期的愛里存在有以破壞為目的的愛。 ”
意思是說,那些以愛為名義的“傷害”是不能被容忍的,之所以還能容忍,是由于那時你很弱小、很無助、很害怕,故此不能反抗。 你只不過把那些不能容忍的糟糕感受(憤怒、憎恨等)藏起來了。 在我分享的故事中,那個遺忘母親生日的來訪者早年曾被母親無情地排斥、那個對抗的少年被父親責打已成了習慣、那個說普通話的大學生親眼目睹父母被鄰居欺凌…… 難道那才是他們想要的生活嗎? 絕不! 他們只是在等待成長的契機,在等待變強大以后,實施潛意識的報復,這個過程就是背叛。 有的很直接,比如那個高中生直接把父親推倒;也有的很隱晦,比如那個來訪者遺忘了媽媽的生日。 溫尼科特曾描述這樣的心靈成長: 精神治療中,其實真的沒有什么新鮮事,能發生的最好的事情就是——那些原本在成長中沒被完成的事情,再后來的某一段時間里、在成長、治療的過程中,在某種程度上被完成了。 所謂的背叛,只是在完成缺失的成長。
一個內省之人,一個堅持心靈成長之人的結果,往往是不斷成長的,外在表現就是“優秀”。 你的專注與渴望注定會讓你成為一個自己說了算的人,這就是最大的優秀。 但的確,潛意識會認為這是在背叛過去,因此也必須要面對背叛的副作用:內疚感。 內疚感,依據嚴重程度分為三個級別: Ⅰ 第一級就是“內疚”。 對應的是補償,例如給媽媽補生日禮物等,目的是讓自己好受點,它對事不對人,你只不過覺得那件事做得不夠恰當而已。 Ⅱ 第二級是“愧疚”。
對應的是自我貶低,它摻雜了羞恥,你不僅僅覺得這件事沒做好,還會覺得整個人都不好了,故此強烈自責、悔恨、懊惱。 Ⅲ 第三級是“罪疚”。
你不但內疚、羞愧,還覺得自己有罪,甚至不配活著。對應的是必須受到懲罰,這就不僅僅是情緒了,還會見諸行動,比如那個推倒父親的孩子會燙傷自己、虐待小動物,嚴重的還會自殘、自殺,以此贖罪。 必須指出:心靈成長獲得的內疚往往是第一級別,也有第二級別,極少存在第三級別。 內疚不可避免,但至少意識層面你要清晰: 舊有模式改變帶來的優秀不需要內疚,相反應該感到某種成就感——居然敢在權威偶像面前撒野,居然敢反抗他們,你還是勝利者,這難道不值得慶祝嗎。 就像那個久遠的哲學問題: 你是否敢吃掉自己的蛋糕,并擁有它? 此刻,相信你可以作出回答。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版權歸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