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應該的我”?
發布時間:2020-12-11
1514閱讀
在這世上,內在的覺察覺醒比事業的成功更重要。 — 托馬斯·希伯爾
什么是“內核青年”?
這是我創造的一個概念,之所以創造這個概念,是因為從我的親身經歷、諸多觀察以及很多咨詢案例來看,大多數人的人生之所以出現各種痛苦、煩惱和糾結,其原因之一就在于我們過得太不“內核”,我們不是“內核青年”。
什么是“內核青年”?
“內核青年”說的是那些聚焦于“內”的人,也就是以內在驅動、自我比較以及內在評價為核心的人。
而這里所說的“青年”,其實并不是一個人的真實生理年齡,而是一個人的心理年齡,而判斷一個人心理年齡的標準則是他是否愿意不斷成長,以及他是否足夠開放。
所以,即便你年過60歲,只要還擁有這樣的心態,那也只是一枚“青年”。
而這樣的“內核青年”具有三個非常重要的特點。
更多地被自己的內在動機驅動
在這世上的人,如按驅動方式的不同,可粗略分為兩類:外在動機驅動和內在動機驅動。
外在動機驅動說的是:你的行為是被名利、獎懲等所驅動的。比如,升到更高的職位、開上更好的車子、被老師家長贊美等。
而內在動機驅動說的是:你的行為是被你的好奇心、興趣、熱情、人生使命、信仰等所驅動的。
從這兩個定義就能發現,我們大部分人在一生中的各種選擇,都是被“外在動機”而非“內在動機”所驅動。
所以,大部分人在做人生選擇時考慮的都是:
這個選擇能給我帶來更多財富嗎?它能給我帶來更大的房子嗎?它能給我帶來更多人羨慕的眼光嗎?它能讓我在同學聚會時抬得起頭嗎?
然而,他們卻都忽略了一點,那就是:每個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所以當你被外在動機所驅動時,就必然會忽略內在動機的存在,從而忽略自己真實的好奇、興趣、熱情和使命。
而你的外在動機和內在動機就像是拔河那條繩子的兩端,一邊用力太多了,另一邊就自然被帶過去了。
隨著日積月累,慢慢地你將不再會留意到自己的好奇、興趣、熱情和使命,而只會全心全意投入到被外在動機所驅動的事情中。
但不要忘了,假如你的一生都只被外在動機所驅動,那么即使有一天你獲得了財富自由,也會陷入精神的危機。
那時,你也許的確是獲得了人世間眾人所向往的一切,但不知為什么,你說不清獲得的東西究竟有何意義,也搞不明白自己想要的人生,為什么在得到之后竟是一片荒漠。
曾經的中國首富盛大總裁陳天橋曾回憶說:
記得2000年,我決定引進《傳奇》,測試的時候,玩到不可自拔。
有一天我突然跟我太太說,從昨天到今天玩了個通宵,讓自己級別漲了兩級,然后發現我砍出去這把刀,只是多加了一道白光而已。我記得這個刀法叫做半月刀法。
我說,難道我們玩游戲追求的就是這么一道白光么?
當我認識到我在虛擬世界努力奮斗所獲得的,不過就是美工在上面給你加的一道白光以后,我就把這個游戲給刪掉了。
在36歲生了一場病后,我突然意識到,我人生的這場游戲,獲得的名譽、地位、金錢,不過就是半月刀法上面的那道白光,我為我的名譽去爭取、去辯解,為金錢去努力去奮斗,和玩這個游戲有什么區別?
所以36歲以后,我就離開了CEO的位置,離開了給我榮譽的環境,出售了給我帶來財富的公司,我希望去尋找這道白光背后的東西。
陳天橋的故事說的是什么?
說的正是“外在動機”到“內在動機”的回歸。
那么現在,讓我們再來看看那些被內在動機驅動的人是什么樣的?
在之前的上海電影節上,我去看了世界聞名的動物學家、動物保護者珍·古道爾的紀錄片。
她從小就癡迷于動物,為了攢夠去非洲觀察動物的錢,她去當女招待和女秘書,等攢足了錢后就只身前往非洲。
為了觀察黑猩猩,她在原始森林中度過了三十八年的人生,后來還因此與相愛的男人分開了。
她奔走于世界各地,呼吁人們保護野生動物、保護地球的環境;建立了致力于野生動物研究、教育和保護的珍古道爾研究會,向全世界推進動物的研究工作。
她的巨大貢獻以及《國家地理》為她拍攝的幾部精彩電影使她名揚四海。
她為成人寫過六本書,包括那本著名的《在人類的陰影下》,她還拍攝了一部紀錄片《簡的旅程》。
后來,她獲得了聯合國頒發的馬丁·路德·金反暴力獎,伊麗莎白二世授予的英帝國司令的頭銜,基礎科學研究領域極富盛譽的KYOTO獎以及國家地理學會的胡博獎。
也許,在很長一段人生中,這類被“內在動機”所驅動的人都算不上富有,但卻是絕對的富足——心靈的富足。
他們追隨著自己的好奇、熱情、天賦和使命感,于是就獲得了人世間最為寶貴的東西——即過程所帶來的巨大愉悅與滿足,而不僅僅是那個最終的外在結果。
最后,往往也會有豐厚的結果在等待著他們,給予他們甜美的報償。
這就是“內核青年”的第一個特點:更多地被自己的內在動機所驅動。
說到這一點時,可能很多人都會情不自禁的撇撇嘴——“我連小康還沒滿足,還談什么內在動機。”按照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這一說法倒也沒錯。
但是,我在這里仍然要說的是:你的確有追求物質富足的權利,也有去讓自己和家人過上更好生活的義務;但是,你始終不該忘記自己的內在動機是多么的寶貴。
如果二者皆得當然最好,如果不能,則可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
而最為關鍵的是:當你在被外在動機驅動時,千萬別忘了自己那些寶貴的內在動機,不要等到有一天想要找回它們時,卻再也找不到了。
更愿意進行“自我比較”
從小時候起,父母和老師就喜歡拿你與其他小孩子比。
“你看某某的學習成績多好啊,你再看看你。”
“我同事的女兒這次數學考了滿分,為什么你只考了85分?”
“人家小孩不但學習好,體育成績也優秀,你怎么學也學不好,體育也這么差,連個800米都跑不下來?”
于是,你在這種日復一日的比較中長大,并最終養成了“凡事都與別人比”的習慣——
不僅拿自己與同學比,還開始拿自己與同事、鄰居或親戚們比,而比較的范圍則從小時候的考試成績擴大到了人生的方方面面。
最終,工作、工資、職位、房子、車子、妻子、孩子……都成為了比較的對象。
“我就算努力一輩子也比不過他在30歲時達到的成就。”
“你看看我同學的老公,多有出息,我同學現在每天住著別墅,開著瑪莎拉蒂。你再看看你,混成什么樣了?”
就這樣,你讓自己的整個一生,都陷入在了一個“與別人不斷比較”的游戲中。
在這個游戲里,沒有贏家,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永遠都有比你更年輕、比你更漂亮、比你更有才華、比你更富有的人。
同時,也正是因為這是一個永遠也不可能贏的游戲,所以,如果你的關注點總在這里,那么痛苦、失落、煩惱、糾結就是再所難免。
除了“與別人的不斷比較”外,還有一種比較也很傷人,那就是總將“實際的我”與“應該的我”做出比較。
什么是“應該的我”?
所謂“應該”,代表的往往是外界主流價值觀的意見。
比如:你周圍的人都在催你快點結婚,但你很想找到一個真正相愛的人。
于是,這里就產生了兩個人——“應該的”與“實際的”,前者代表著“應該的我”,后者代表著“實際的我”。
而當你在拿“應該的我”與“實際的我”做出比較時,內心的鴻溝就出現了。
你意識到,“實際的我”與“應該的我”之間存在著的巨大差異,并很容易將這種差異歸結到自己的問題或缺陷上,從此產生嚴重的不接納與痛苦。
其實,你不知道的是,不論任何形式的比較,都會導致幻覺和痛苦,而且愈陷愈深、難以自拔。
如果說,比較是你必須要做的事,是你生而為人的一種本能,那你可以只做一種比較——那就是與自己比。
而這種比較,比的也不是財富和地位的提高,而是自我內在的成長。
這就是我說的“內核青年”的第二個特點:更愿意進行“內在比較”。
要想具備這個特點,你該如何做呢?
從前的你可能是這樣的:
“別人都比我瘦,我又胖又丑。”“別人都比我知識豐富,我真是太蠢了。”“她比我聰明太多,我覺得這輩子都要一事無成了。”
而如果想成為內核青年,你的思維模式就要轉變成這樣的:
“經過運動,我比上周瘦了一斤。”“經過不斷的努力,我比兩年前的自己更有智慧了。” “經過這次的挫折,我意識到了自己的一個壞習慣并決心改變它。”
寫到這里,相信聰明的你已經發現,要想做到以“自我比較”為核心,就要將關注點聚焦在自我成長之上,而不是聚焦于跟其他人的比較以及與主流價值觀的匹配上。
所以,無論是對工作,還是對生活,“內核青年”都是在以“自我成長為尺度”去衡量自己,而不是以“別人為尺度”來衡量自己。
而當你擁有了與自我比較的心態后,你就會把他人的成就當做靈感的源泉、成功的楷模,為自己的成功尋找寶貴的信息。
而不是作為羨慕嫉妒恨的對象,從而陷入在痛苦中,卻沒有任何真實的成長。
更多關注自己的內在感受與評價
世上的人,如按做選擇與決策方式的不同,可被粗略分成兩種:
1、外在參考型
這類人是怎樣做出選擇與決定的?
他們做選擇與決定的主要參考是一些重要的外部人物,以及外界的主流價值觀。
所以,當他們面臨決策與選擇時就是這樣的:
家人希望我成為一名公務員,雖然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喜歡,但我還是決定成為一名公務員 。
朋友們都已嫁人了,她們說哪有什么真愛,看到條件不錯的就趕緊出手,所以我決定嫁給爸媽推薦的這個男人 。
老板說我能力不行,所以我肯定是能力不行,無可救藥了。
“外在參考型”的人在現實中非常常見。
有的咨詢者在跟我講述他所面臨的情況時,就會用到特別多這樣的語言:“他們說”、“他們希望我”、“我應該”、“我不得不”,這些常用語的背后隱藏的正是“外在參考”的傾向。
相反,他們很少用到“我想要”、“我渴望”這樣的詞語。
因此,這種特質的人會對別人的評價特別在乎,甚至會不假思索的內化別人對自己的評價,認為自己就是這樣的。
別人說他差,他就覺得自己差;別人說他笨,他就覺得自己笨。
所以,他們在做事時,首先考慮的,并不是自己的想法與感受,自己的思考與推理,而是別人怎么看、別人怎么想、別人怎么做。
而他們做事的動力,也常常是為了博取別人的認可與肯定。
相反,如果一個人是以內在為參考的,他又會怎樣做選擇和決定呢?
2、內在參考型
一個“內在參考型”的人,會依據自己內心的聲音以及頭腦的獨立思考來作出決定,所以就會是這樣的:
雖然家人都希望我成為一名公務員,但因我不喜歡,于是選擇了現在的工作。
朋友們都已嫁人,她們說哪有什么真愛,看到條件不錯的就趕緊出手,但我還是堅定的等待著靈魂知己的出現。
老板說我能力不行,可我知道自己的天賦才干,我相信我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將它們發揮出來,越做越好。
之前,很多熱心觀眾以自己的審美來看鞏俐,說鞏俐不會化妝,紛紛表示要戛納紅毯上的鞏俐換個口紅顏色,從裸色變成大紅唇。
然而,鞏俐是怎樣說的呢?
她說: 我不愿意隨波逐流,其他人都大紅嘴唇我就得大紅嘴唇。
我很感謝他們的建議,對于我來說我有自己的風格。
在最重要的場合,我還是要展現我自己。
這就是“外在參考型”與“內在參考型”這兩類人的巨大差別。
前者做選擇的依據是“自己之外的一切”,后者做選擇的依據則來自于自己,包括自己的“心”與“腦”。
那么,如果想要成為一名這樣的“內核青年”,你該怎樣做呢?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以內在參考為主并不意味著不去聽取別人的意見。
它說的是在做決定時,更多地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或自己頭腦的獨立判斷,同時又能開放的聽取其他人的意見與建議。
顯然,這是一個長期的修煉過程,絕不可能一蹴而就。
有人從出生到老去都是內在參考型,有人終其一生都活在別人的意見中,還有不少人會在二者之間來回變換。
而想要成為一個以內在參考為主的人的關鍵就是:去覺知。
覺知自己每一次決定的來源是來自于內在還是外在,然后再逐漸調整,一點點的調向以內在參考為主的狀態。
最后的話
事實上,不論你想成為的是斜杠青年、佛系青年,還是一名超級專業人士,你都應該首先成為一名“內核青年”。
只有這樣,你才能做出更忠于內心的抉擇,也才能過上更加富足與幸福的人生。
我也正走在這條修行之路上,這篇文章既是寫給你的,也是寫給我自己的。
與君共勉。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版權歸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