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上的虐待也是一種暴力
發布時間:2020-11-20
2204閱讀
她驚恐地發現,自己的行事方式越來越像最憎恨的那個人。 童年所受的傷害就像堅韌的葡萄藤,順著歲月又攀上自己的生活。
一名女生在網上分享自己的經歷: 她是家庭冷暴力的受害者,從小見慣了父母之前漫長的怨恨和敵意。 “他們下班回家后,一說話就只有吵架。” 她的母親有著絕佳的“口才”,總是能夠用尖刻的語言宣泄自己對丈夫、對家庭的憤恨。 “我這輩子過成這個鳥樣子,真是謝謝你們了!”這是母親的口頭禪。 她的童年沒有享受過孩子天真的快樂,每天都要小心翼翼,連笑都不敢太大聲,怕招來父母的白眼:“有什么好高興的?要是沒生下你我現在更高興!” 長大之后,她才知道了“冷暴力”這個詞,和自己所經歷的折磨是多么吻合。 “原來并不只有拳腳才叫暴力。情感上的虐待也是暴力的一種。” 但是,這個新發現讓她感到沮喪——因為她察覺到自己對別人也有這種暴力傾向。 比如,她發現自己對陽光開朗的人總是抱有莫名的敵意。 她的閨蜜群中,有一名樂樂呵呵的女生,無論什么時候總是熱烈而高興,好像渾身散發著陽光。 但這讓她覺得不舒服:這個世界明明那么喪,憑什么你這么開心? 這種不滿在心中扎根生長,終于在一次事件中爆發。
一群朋友在微信群里聊著近況,那名陽光的女生正在安慰另外一位工作不順的朋友,說著鼓勵的話…… 她只是旁觀,卻突然怒了,在群里連珠炮似地發了一堆話: “像你這樣的人根本不能理解別人的感受!只是一廂情愿地散發你的陽光、友善!這種情感壓迫就是‘暴力’!你憑什么教別人做人,憑什么人人都要像你一樣陽光!” 群里一片死寂。之后開始有其他朋友站出來指責她的不對。那名陽光的女孩,很冷靜地回了一句: “將自己的負面情緒任意宣泄給別人,你才是施暴者。” 而平靜下來之后的她,也恍然想到:自己對開心的嫉妒、冷嘲熱諷,甚至言語攻擊,多么像自己的母親! 她沒想到,自己本是冷暴力的受害者,現在卻反而變成了對別人施加冷暴力的人。 她想起了自己的前任男友跟她分手時,說她“總是以受害者自居”,總是覺得別人都要意圖傷害她,因此動輒反擊。那時候她不能理解:自己確實是原生家庭的受害者,這有什么不對? 現在才明白:冷暴力的受害者離施暴者的距離居然只有一步之遙——那些看似遙遠的傷害,竟然以這么頑固的形式留存下來。
法國心理治療師伯納德·倫伯特(Bernard Lempert)把父母對孩子的冷暴力描述得很清楚,清楚到嚇人: “在某些家庭,沒有愛是一種系統化的虐待,重擊著孩子,使他生不如死。那不僅是缺乏愛,更是有計劃的暴力。”
是的,暴力并不只是拳打腳踢。針對兒童的四大暴力行為包括“身體虐待”、“性虐待”、“情感虐待”和“忽視”,后兩者可以算作是“冷暴力”——而根據學者研究,這其中最容易引起孩子焦慮抑郁的是“忽視”,而“情感虐待”的幾率也和“身體虐待”差不多。 父母不打罵孩子,但是忽視孩子的情感需求,甚至用言語和行為貶損孩子的人格、價值,讓孩子感受到孤獨、無助、恐懼和被排斥,是相當嚴重的暴力。
因為,正如倫伯特所說,孩子在忍受這些暴力時,“還會將其內化,以致把加之自身的暴力轉化為自我傷害的行為。” 對于遭受暴力的孩子來說,最可怕的就是這個“內化”的過程:無辜的孩子會真的開始相信,自己就像父母所嫌棄的那樣沒有價值。 而沉重的精神壓力、極度的自卑最終讓他們變得脆弱敏感,暴躁易怒,反而走向暴力傾向。
法國心理學家瑪麗-弗朗斯·伊里戈揚在《冷暴力》一書中,講了一個案例: 娜迪亞的父母離婚之后,她跟著父親,而妹妹跟著母親。但母親每次見到娜迪亞,都會以多疑和嘲諷的語氣跟她說話,似乎懷疑這個女兒已經成了前夫的共謀犯。 每次母女見面,娜迪亞都覺得母親的攻擊像密集的箭雨一樣讓自己無處可逃。這導致她心中逐漸出現難以抑制的暴力傾向:每次見到母親,她都心生把母親按在地板上的念頭,為了克制住這一念頭,她甚至出現胃痛和腸痙攣的癥狀。
心理學研究發現,小時候受過冷暴力、情感虐待的人,長大后更容易有暴力傾向。(Milaniak, I., & Widom, C. S. , 2015.) 在解決問題時,他們也更傾向于采用沖動、不負責任的方式。(Bell, K. M., & Higgins, L. , 2015.) 這意味著,家庭暴力很容易出現“代際遺傳”的現象:小時候遭受過暴力,長大了也繼續對別人施以暴力。 就像前面提到的那位女生,因為從小經受的情感壓力,讓她總是覺得自己隨時會被暴力侵害,甚至當對方明顯沒有侵害意圖時,她也會像一只受驚的小獸一樣暴跳而起,反咬對方一口——受害者變成了施暴者。 這是冷暴力的后遺癥,像一個永遠走不出來的惡性循環——但是,受害者必須走出來。
美劇《老友記》中的 Monica ,是很多人喜歡的角色:從飽受嘲笑的過度肥胖少女,痛下決心減肥,以曼妙的身材讓嘲笑者閉嘴。 不過,劇中 Monica 的父母的表現實在讓人心涼:他們并沒有鼓勵支持女兒,而是整天把“肥妞”掛在嘴上,在同學、朋友嘲笑 Monica 之前,她已經習慣了來自父母的貶損。 要知道,電視劇畢竟是電視劇,劇中的 Monica 鳳凰涅槃,現實中還有許多 Monica 仍然在忍受著來自最親密的人的打擊。 對于遭受冷暴力的人來說,最現實的問題就是:如何走出來? 走出冷暴力后遺癥,不只是為了防止更多人受傷害,也是為了受害者自己的幸福:傷害別人并不會讓自己得到幸福,相反,想前面提到的那位女生,在悟到自己已經成為施暴者之后,反而更加沮喪、內疚。 心理學家們提出以下幾條建議: 第一,盡量遠離給自己施暴的來源,不管這人是父母、伴侶還是朋友。 《冷暴力》一書寫道: “只要尚未脫離施虐者的掌控,還對施虐者仍有感情,還不能接受他是危險而邪惡的事實,受虐者就無力自我防御。”
因此,首先要采取的策略就是盡量遠離——從父母那里搬出去,換一份工作或者干脆換一個陌生的城市生活。 要知道,冷暴力的施暴者總是會把所有問題的起因歸結到受害者身上。例如父母會對孩子說:“正是因為生了你”、“你為什么不像別人家的孩子那樣?”、“你如果能爭氣點,我今天也不至于……” 那么,擺脫冷暴力的第一步,就是不要再聽到這些鬼話。 把自己的負疚感、罪惡感先放在一邊,遠離暴力的來源可以讓受害者先行冷靜下來,思考下一步的對策。 也許有人會說:逃避總是沒用吧?為什么不反擊? 但正如瑪麗-弗朗斯·伊里戈揚在書中所說:為自己辯解是沒用的。因為施虐者的攻擊充斥著惡意的謊言,在這種謊言面前,辯解只會讓受害者陷得更深。一旦有說得不清楚之處,立刻會被施虐者利用,作為攻擊的新彈藥。
第二,努力尋求情感支持。 很多心理學研究都會分析冷暴力受害者的“受虐狂”傾向——這并不是說受害者真的嗜好受虐,而是施暴者往往會使用情感綁架和操縱的手段,讓受害者對自己產生很強的依賴感。 一位母親長期對自己的兒子冷言冷語,但是兒子卻無力反擊——因為她總是一副關切的樣子來說出那些指責的話。 事實上,這說明受害者缺乏情感支持。 真正的而非綁架式的情感支持,有時候對于受害者不啻救命稻草。對于被貶損的自我懷疑的人來說,一個懂得如何陪伴、支持的伙伴,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這里有一個問題:親密的人并不一定都可靠。 有些家庭成員或者親朋,看似和受害者很親密,但卻可能因為各種人際關系的糾葛,而變成調停的和事佬。和事佬表面上看似乎是立場中立,但“各打五十大板”的做法對于飽受折磨的受害者來說,不但不公平,還可能變成新的傷害。 三、尋求心理治療。 冷暴力很容易導致受害者的抑郁傾向,因此有必要時,請勇敢選擇心理咨詢或者醫生治療。 總之,這一切的前提是,冷暴力的受害者自身的覺醒:覺醒到自己并非施暴者所貶損的那么糟糕,覺醒到自己長久以來遭遇的不公和傷害,同時也覺醒到,自己有力量走出惡性循環,不再讓暴力延續下去。 就像前面提到的那位女生,當她反思自己的冷暴力傾向時,她已經戰勝了宿命。
一個關注冷暴力的網站(eqi.org/)上寫著這么一句話: “暴力受害者都是最好的演員,他們帶著痛苦和羞恥生活,卻要假裝什么事都沒有發生。” 那就請為自己的生活開一盞燈吧,照亮那些虛假的布景和道具——這場戲該落幕了。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版權歸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