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所愛,便能抵歲月漫長
發布時間:2020-10-17
1689閱讀
1
一年前,我和幾個女性朋友計劃運動健身。最后分成了兩個陣營,一撥人去跳了健身操,一撥人報了瑜伽班。
我開始時猶豫不決,兩個都想去。后來參加了健身操的陣營,堅持跳了一個夏天。后來因為天氣冷,懶得動,就停滯了。
今年夏天再次“躊躇滿志”想要健身,看到原來的姐妹早已成了舞場上的明星,各種復雜的曲子都會跳,動作輕盈舒展,收獲羨慕眼神無數。
望塵莫及的我于是又想去練瑜伽,再一看一年前去練瑜伽的姐妹,身體柔韌到可以180度折疊起來,體型和氣質早已碾壓過去。
恍惚間,覺得自己錯過了一個億。同時一股傷感席上心頭,為什么自己到哪兒都是個“菜鳥”?
其實,問題根本不是出在我當時選擇了健身操,還是瑜伽班,而是出在了“冬天,天氣冷,懶得動”。
我們做事的順序是按照內心的熱愛程度排序的。我天生不好運動,總是把健身這件事排在所有事的最后面。當時跟著朋友一起報名,也是抱著湊熱鬧的心態。
而與我相反,我那兩位朋友都是運動愛好者,一直以來都有運動的習慣。而且她們從小有舞蹈功底,對舞蹈有著天生的熱愛。
熱愛,是堅持一件事的前提。我不愛運動,所以我根本沒辦法在運動這件事上自律。
就像兩個人談戀愛,如果一開始熱度就不夠,怎么抵得住婚后日復一日,柴米油鹽的消耗?
2
我有一個朋友,性格活潑外向,擅長與人溝通。她以前是一名會計,雖是大學學歷,卻一直在基礎核算崗位干了好幾年,表現平平,領導對她并不滿意。
后來她終于下定決心放棄了本專業,去做了營銷公關工作。與原來判若兩人,她的表現頗受領導認可,優秀員工,升職加薪接踵而來。她也比原來更加自信,更加積極。
有一次我們聊天,她坦言,以前做財務工作,感覺就是味同嚼蠟,整個人打不起精神。現在做自己喜歡的工作,身上長期備一個本子,把跟客戶聊天的內容隨時記錄,不知不覺就會想哪個工作環節還可以改進一下。
原來覺得工作是負擔,現在覺得工作是樂趣,隨時都在投入狀態,根本不需要刻意約束自己。
現代職場很流行一個說法,叫做“長板效應”。一個人做自己擅長的事,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北歐,高中畢業生一般不會馬上申請上大學,他們的習慣是先參加社會活動,邊打工邊旅游,認識世界,融入社會。
幾年之后,再考慮自己上哪個大學,學哪個專業。而人們之所以形成這個習慣的目的就在于,給這些年輕人充分的時間考慮清楚,自己到底喜歡什么。
做自己喜歡的事,是把一件事做到極致的前提之一,是長線發展的源動力。
3
也許有人會問:我沒有喜歡的事情,要如何才能找到自己的長板?
《轉行》的作者伊瓦拉博士提過一個看法:每個人的愛好并不是出生時上天就設定好的,而是你過去所有生活閱歷的累積而逐漸形成的。
演員黃渤,從小到大一直認為自己適合唱歌。因為顏值和其他一些外在條件的不足,他做了很多職業。
當時的黃渤認為做這些工作都是為了實現自己唱歌的夢想。卻不料在嘗盡人生百態后,激發了他演員的天分。
黃渤并不是天生會演戲,但他的人生閱歷成就了他的演技,從此演戲便成了他的摯愛。
老天爺給每個人都賞了飯碗,有些人很容易就看見了,有些人要輾轉著才能找到。所以,也不要想著自己天生適合做某件事,很多行業是你左突右攻,嘗試一百種可能性之后才適合的。
每個人的人生都有無數種可能,而大部分認為自己選錯了道的人,都是那些從來沒換過賽道的人。
馬伊琍也曾經在一次頒獎大會上說:前半生沒有對錯,只有成長,趁年輕,去奮斗,去試錯。
一次次迷茫,一次次嘗試,一次次沉淀之后,你便會發現自己的狀態越來越接近本心,那個“可能的自我”正在泥胚中慢慢成形。
找到所愛,便能抵歲月漫長。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版權歸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