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假自律后的報復式放縱
發布時間:2020-10-10
1860閱讀
成年人定期發作的崩潰式自律
你有沒有發現,每隔一段時間,都會被一個自律的典范刷屏?
比如從胖子逆襲成腹肌男的彭于晏和李現,50歲上下徘徊依舊少女感滿滿的閆妮和許晴,還有最近被夸上熱搜的張天愛。
她卸妝間隙都不忘做幾個深蹲,化妝時也舉個小啞鈴做碎片化健身,這還不算什么,她吃火鍋時只吃素菜,常年吃蔬菜沙拉,在心愛的甜品面前哪怕一口都能忍住不吃。
自律狂魔們,一次又一次刷新了群眾們的認知上限:原來人可以對自己這么狠。
這種狠,刺激著普羅大眾,讓無數人躍躍欲試。
結果呢,大家也心照不宣:激情滿滿寫了無數份計劃,下載了不計其數的效率APP,可每年的生活都沒啥大改變。
甚至還有人在踐行了30天的自律生活之后,徹底崩潰了,還不如舒舒服服做個懶人。
知乎網友“教父”說得好,大部分人都是間歇性努力,持續性墮落。
每到年底、開學季或者各類考試前,都是自律的高發期。
但如何做到自律,看起來依然像個謎。
在“如何逼自己做到真正的自律”這個高達1500萬瀏覽量的問題底下,“教父”的回答中,有一句話特別戳心,它也詮釋了為什么大部分人的自律都以失敗告終:
努力的驅動力一旦是焦慮,努力只是一場名為「努力」的行為藝術。
可以說,被焦慮驅使著去自律的年輕人們,正在經歷一場注定失敗的假性自律。
假性自律是哪里出了問題
如果我不早起,我上班就會遲到;如果我不減肥,我就會成為合照時最胖最丑的那個人。 這是常見的推動我們自律的原因,你不得不早起,也不得不減肥,除非你心甘情愿被扣工資和被嘲諷。 這份自律的背后,是外部因素帶給我們的焦慮,害怕挨罵受罰,害怕他人的評價,這些消極感受緊緊抓住我們。 這里面的內核是:社會的規則,告訴我不自律會付出代價。 就好像小S那句影響了無數女生的名言:控制不了自己體重的人,何以控制自己的人生。 如果按照這樣的說法,那多的是掌控不了自己人生的失敗者。
著名笑星沈殿霞的女兒鄭欣宜,減肥經歷堪稱坎坷。 她遺傳了媽媽的易胖體質,從小就是胖胖的身材。
青春期時,因為身邊的人對她的身材有太多嘲諷,她便狠下心來減肥了70多斤,一度被媒體追捧。 后來她以歌手身份出道,雖然她很努力工作,可圍繞她的,始終只有對她體重變化的關注。 再后來,媽媽去世,她因悲傷而暴飲暴食,再度復胖;在眾多好友的鼓勵下,她重回娛樂圈,因為工作狀態時好時壞,所以她的體重也陰晴不定。
直到2010年,為了能憑自己的實力在娛樂圈立足,她重新減肥,瘦到了人生巔峰108斤,一時間各種贊美、代言向她瘋狂砸來。
可又瘦又美的她,卻十分痛苦:減肥帶來的情緒不穩定,胃病等等,讓她很困惑,這樣做到底是為了什么。 直到2014年,她放棄糾結體重,發布“復胖宣言”,坦言:快樂與肥瘦無關,我不會再為其他人而生活,做自己最舒服! 她“瘦”夠了,為了滿足大家對她的期待,她花了太多的時間跟自己對抗,而現在,她只想做回一個快樂的胖子。 她不是不自律,而是減肥并不是她真實的動力,這個時候,越堅持越痛苦,倒不如做回真實的自己。 還有的自律,其實是一種「從眾式行為」。
比如早起,你能在別人剛起床的時候就已經完成讀書運動吃早餐等幾件事,每天比別人多活幾小時。
哪怕你并不知道早起之后要干嘛,還是很希望能做到,畢竟大家都這么做,肯定不會錯。 當然,這個時候,往往早起很容易堅持不了幾天就去睡懶覺了。 這兩類假性自律,都有一個共同的問題:
是外部驅使我們去自律,一旦外力消失了,或者外力不夠強大到約束我們的行為,自律就很容易面臨崩盤。 因為這不是我們主動選擇的、堅定想要的人生,也意味著我們失去了掌控感;沒有了掌控感,人就像是個提線木偶,自然沒有足夠的力量去在面對誘惑時做出自律的選擇。
心理學家武志紅曾說:
只有追逐你想要的東西,那才是動力,而不是壓力。
壓力是,別人想你贏,別人想你輸,而你認同了他們的想法,你自己內在的動力看不到了。
所以,真實的自律,不是別人要求我們這樣做,或者一種“不得不”,也不是因為我們頭腦認為應該這樣做。 它應該是一種由內而外的自發性行為,不管外界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自己都愿意堅持。 就好像村上春樹堅持跑步和寫作三十多年,不是他有什么獨特的方法能對抗惰性,而是這兩件事是他發自內心的熱愛,哪怕寫作并不總是順利,他也從中得到了極大的樂趣。
非對抗式的自律,靠的是這點
那么,什么才是真實的自律,又該如何實現呢? 曾經看過國外一個博主分享了持續自律的經驗,他從一個每天連30分鐘都學習不下去的人,到一天主動工作12小時,連媽媽都忍不住吐槽: 你當年讀書的時候,怎么就不見你這么自律? 他很驕傲的說,是因為自己找到了“北極星”——
不是父母為他設定的目標,不是社會普遍的成功標準,而是自己之前在國外做交換生的經歷,給他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他的內心,一直有想要再次出國玩的渴望,這種非去不可的信念,驅使他瘋狂工作攢錢。 而在此之前,他在學習這件事上表現得吊兒郎當,是因為“我從來沒在乎過得到一封成績優秀的成績單”。
內心想要,跟別人告訴你“你需要”,帶來的是截然不同的動力。 “我想要”,也就是我主動選擇,內部驅動力在推動著我,這個時候的我是有掌控感的,內在是有力量的。 這個時候的自己,眼里只有「北極星」,完全不會計較要如何讓自己變得更自律,只是朝著那個方向走就足夠了。 這不僅僅發生在成人身上,對于孩子同樣適用。 一個內心有渴望、能有主動探索權利的孩子,才有可能在成長道路上具備自律的能力。 只不過,家長們總是會取代孩子做選擇的權利,一句“小孩子不能慣著他”“小孩子不懂事,要聽大人的話”,就硬塞給孩子本不屬于他的山寨“北極星”。 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孩子,即便在父母的要求下表示出了自律,卻并不持久,并且很容易迎來「報復式放縱」。 因為用外部規則去壓制不自律的欲望,欲望并不會由此消失,而是去尋找合適的時候爆發出來。
也難怪很多大學生會游戲上癮煲劇上癮——畢竟大家都有個視游戲和電視如洪水猛獸的童年。 如果父母們不去幫孩子找到他們的內驅力,而是軟磨硬泡逼著孩子學習、按時起床上學,孩子反而越是學不會獨立。 因為在孩子眼里,這些事情不是他想要的,而是他滿足家長要求、從而獲得更多自由的交換條件。 在這種情況下,難怪陪娃寫作業成了一道送命題: 怎么別人家孩子這么聽話,他學習就這么不自覺?
寫個作業怎么就這么難,半天過去了一個字都沒動,語文數學還能勉強指導,自己英語也不好,每次教孩子做英語作業,都得靠搜索引擎。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版權歸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