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尊、自戀、客體灌注與自我理想
發布時間:2020-08-20
2026閱讀
在這個地方,我們可以試著來討論一般人與精神官能癥病患對于的自尊(self-regarding)的態度。
首先,自尊對我們而言是自我的大小尺度(size of the ego)的表示;決定了自尊大小的各種元素是無關緊要的。一個人擁有或是實現的每件事,他的那些已被證實的原始全能感的所有遺跡,都助長其自尊的提升。
我們在區分性本能和自我本能時,必須認識到,自尊對于自戀原欲(narcissistic libido)有著特別親密的依賴。在此,我們有兩個根本事實可以左證:在妄想精神病中,自尊得到提升,而在移情精神官能癥中自尊卻是降低的;此外,在愛戀關系中,不被愛(not being loved)會降低自尊感,而被愛(being loved)卻提升自尊感。就如我們曾經指出的,自戀型客體選擇的目的與滿足感就是被愛。
再者,我們很容易觀察到原欲客體灌注(Iibidinal objectcathexis)并不會提升自尊。依賴愛戀客體的結果是降低那種感覺:戀愛中的人是卑微的。戀愛的人,好比是喪失他的一部分自戀,而這僅能由被愛來取代。從所有這些角度而言,自尊似乎與愛戀中的自戀元素持續維持一個關系。
自卑
了解到自己因為精神或是身體疾病而導致無能(impotence),自己沒有能力去愛,對于自尊會有極嚴重的降低效果。依照我的判斷,此刻我們必須找出自卑感的一個來源,這種自卑感是受苦于精神官能癥的病患所經驗到,而且經常報告的。然而,這些感覺的主要來源是自我貧乏,因為極大量的原欲灌注已經從它身上撤離——亦即,導因于不再受掌控的性傾向對于自我造成的傷害。
對阿德勒觀點的辯證思維
阿德勒(Adler)(1907) 是對的——他堅信若一個具有活躍精神生命的人坦承自己某個身體器官有缺陷,那會是一種鞭策效應,而且藉由過度補償(overcompensation)會激蕩出更高水平的表現。然而,假使我們遵循阿德勒的例子而將每個成就都歸因于一個器官的原始缺陷,那未免過于夸張。并非所有藝術家都是視力不良的殘障者,而也并非所有的雄辯的演說家原先都苦于口吃。有許多成就非凡的例子都有與生俱來的優越器官機能。精神官能癥的病因中,器官缺陷與發展瑕疵扮演的角色并不特別重要——非常類似于目前活躍的感官知覺題材在夢的形成中所扮演的角色。精神官能癥利用這類缺陷作為借口,就如同他們會利用其他任何適當的因子一般。我們可能會被誘使去相信一個女性精神官能癥病患,當她告訴我們她生病是無可避免的,因為她長相丑陋、肢體殘障、缺少魅力,所以不可能有人會愛她;但是,接下來這一位精神官能癥病患給我們更多啟發——即使她似乎比一般女性更具魅力且被追求,但是她卻堅決維持其精神官能癥以及對于性的厭惡。大部分歇斯底里癥的女性在其同性族群中都較具魅力,長相也較漂亮,反過來說,在社會底層中長相丑陋、器官缺陷與孱弱并不會增加這些人罹患精神官能癥的機率。
自尊與性愛
自尊之于性愛的關系——亦即,自尊之于原欲客體灌注——可以簡要地用底下的方式表達。我們必須區分兩種情況,依照性愛灌注(erotic cathexes)屬于自我和諧的(ego-syntonic),或是相反,已經遭到潛抑。在前一種情形中(此刻原欲的使用是自我和諧的),愛戀如同自我的其他活動一樣接受評估。就涉及渴望與剝奪而言,愛戀本身會降低自尊;被愛、自身的愛獲得回報、并且擁有其愛戀客體,將自尊再一次提升。當原欲被潛抑時,性愛灌注令人感覺到自我被嚴重耗盡,滿足愛戀是不可能的,而重新充實自我只能籍著從它的客體撤回原欲才能達成。客體原欲返回自我并且轉變為自戀代表了,也可以說,再次重溫快樂的戀愛;另一方面,這也是事實:一個真正快樂的戀愛要符合客體原欲與自我原欲無法區分的原初情境(primal condition)。
這個主題的重要性與延伸性,無疑為我多加上一些略微凌亂串連的評論找到正當的理由。
原發自戀
自我的發展有賴于脫離原發自戀,并且引發一股恢復那個狀態的旺盛企圖。脫離的過程是將原欲轉移至一個外界所強加的自我理想而達成;而滿足感則是經由實現這個理想而達成。
同時,自我散發出原欲客體灌注。自我因成就這些灌注而變得貧瘠,如同它成就自我理想一樣;而藉由自我在客體得到的滿足感,它再一次充實自己,如同籍由實現它的理想所得到的滿足感一樣。
自尊的三個來源
自尊的其中一部分是原發性的——這是嬰兒期自戀(infantile narcissism)的遺跡;另一部分則源自于經驗證實之全能狀態(自我理想的實現),而第三部分則出自于客體原欲的滿足感。
自我理想
自我理想為透過客體來滿足原欲的方式強加嚴苛的條件;因為自我理想造成其中有些被其審查者以不相稱的理由所拒絕。假使這種理想未能形成,我們討論中的性傾向會原封不動地在人格中以性倒錯(perversion)的型態出現。如同在童年時期般,再一次成為它們自己的理想,在這點上性傾向不亞于其他傾向——這是人們視為他們的幸福所努力爭取的。
愛
戀愛(being in love)乃是自我原欲傾沒于客體之上。它有能力移除潛抑,并且回復性倒錯。它將性客體提升為一個性理想(sexual ideal)。因為,以客體型態(或依附型態)的情形言,戀愛的發生乃是由于嬰兒期的愛戀條件得到實現,我們可以說凡是實現那個條件的都被理想化。
性理想(客體原欲滿足怒)
性理想可以成為自我理想的一個有趣之輔助關系。當自戀滿足遭遇真實障礙時,性理想可以被用來作為替代性滿足(substitutive satisfaction)。在那種情況下,人們會依照自戀型態的客體選擇而愛戀,愛戀他曾經是而現在不再是的模樣,或是愛戀那些擁有他完全未曾有過之優點的其他人。與那樣的敘述類似之公式這么寫著:凡是擁有自我為了塑造它自己成為一個理想所欠缺的優點的,都會被愛。這種因應對策對精神官能癥病患尤其重要,因為他過度的客體灌注導致自我匱乏,而且無法實現其自我理想。
在肆無忌禪地揮霍原欲于客體上之后,他于是試圖尋求一條重返自戀之路,而以自戀型態為典范挑選出一個具有他無法獲得之優點的性理想。這就是以愛來療愈(the cure by love),一般而言,比起以分析來療愈(cure byanalysis),這是他比較偏好的。的確,他難以相信任何其他的療愈機制;他通常懷抱這類的期待來尋求治療,將這些期待導向醫師本人。病患因為過度潛抑所導致的無法愛戀,自然會阻礙這一類的治療計劃。經由治療的方式,在他已經部分掙脫了自己的潛抑機轉后,經常會出現出乎意料的結果:他退出進一步的治療以便選擇一個愛戀客體,藉由與某個他所愛戀的人共同生活來延續未竟的療程。若非這種作法會導致協助者被過度依賴而產生匱乏的危險,或許我們可以滿足于這個結果。
社會理想
自我理想開成了一道暸解群體心理學的重要途徑。除了個人面之外,這個理想還具有一個社會面;它也是一個家庭、一個階級或是一個國家的共通理想。它束縛的不僅是一個人的自戀原欲,而且還有大量的同性戀原欲依循這個途徑轉向回歸到自我。由于未能實現這個理想所衍生的滿足感缺乏會釋放同性戀原欲,而這被轉變為一種罪惡感(社會焦慮)。這種罪惡感原先是害怕受到父母親的懲罰,或是,更正確地說,害怕失去他們的愛;父母親后來則被為數不定的其他人所取代。于是我們比較能夠理解,何以妄想癥的起因經常是由于自我受到傷害,以及在自我理想范圍內無法得到滿足的挫敗感,也比較能夠理解,自我理想中理想形成(ideal-formation)與升華(sublimation)的匯集,以及妄想精神病中升華的衰退與理想的可能轉變。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版權歸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