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執著于癥狀,就會忽視產生癥狀的土壤——你自己。患者總是認為自己是癥狀的受害者,卻沒有醒悟到問題因人而存在,如果之前的安全感有根基,那個就不會如此輕易地被打破。他往往會埋怨某些人或事,認為這一切不發生那么自??己就不會?陷入到強迫之中,但這一切看似偶然,實則必然——一個活在空中的人,總會被現實拉回地面。
搞明白一個什么樣的人強迫,比試圖消除癥狀更有意義,不然,就好像和影子打架沒有什么區別,最終只會無所得。不過患者卻總是認為自己很無辜,覺得自己是受害者,認為是強迫奪走了他的快樂與自信,他的生活也從此陷入黑暗。他希望治療師可以幫他聲張正義,他變可以脫離苦海。其實他沒有覺察到:不是強迫不離開他,而是他不愿放棄強??迫,如果不搞清楚其中的緣由,只是一味地埋怨并想戰勝強迫,治療也只會變得頭疼醫頭腳疼醫腳。
對??于急功近利的患者,他往往會把自己這個人和強迫分的很清楚,強迫是強迫,他是他,他幻想去掉了癥狀,又可以幸福。但蒼蠅不叮無縫蛋,如果他的活法、價值觀、追求是健康的,最終也不會陷入到內心的沖突之中。治療如果不能透過癥狀深入到一個人的內心、一個人的成長、一個人的人格,就算癥狀減輕,也只是虛假的治愈——他并沒有深刻地覺察和改變他??自己。
大多數人認為已經了解了自己,??但其實他只是了解理智上的自己,卻?對內心深處的自己知之甚少,這個“未知的自我”才是分析的重點,當我們對這個非理性的自我了解的越多,就越會理解癥狀的存在,就會發現自己真正的問題在哪里,也不會醒悟到:我們并不是強迫的受害者,反倒是指使強迫的人。
一個高中生,父母對他的期望很高,所以他也對自己嚴格要求,不接受自己有搞不懂的題目,所以初中的時候他總是問:“為什么”,什么東西都要問,結果反倒影響了學習。后來進入了高中,他又產生了自我懷疑式的強迫,諸如:這段文字我看到了么?我算對了么?嚴重影響了他的學習效率。雖然理智上他知道不應該這樣做,不過卻擔心不這?樣做就會錯過很多有價值的東西。但這樣的結果卻是考試他都無法按時交卷,他不明白自己為何如此在乎成績,卻總是寫不完題目;如此在乎學習,卻總是聽不進去。
隨著治療的深入,他給我寫了這樣一封信:“我是一個天才,我想的那??些問題,常常是沒有答案的,或者根本就不需要答案。于是我就把它們歸結為潛意識!而“心魔”卻老是問這些“潛意識問題”,比如:“為什么16+15=31?”這本來一想就知道了,而他就是要這么問,于是我又象小學一樣去把它算一遍,我也知道這樣做沒有什么意義,但就是受不了,忍不住要去算,而且越算心越煩,因為我覺得自己是個天??才,這些東西一想便知(常人就應該做得到!)而我是天才,一想便知只能算是底線,最好是不想便知,看一下就知道(這點好象常人也做得到!)而我現在卻在算,真是太糗了!與我理想中的那個人差太多了!于是我又覺得很不舒服,即使這個問題“解決”了,但是我還是覺得很不舒服。這可真是想也不是,不想也不是。好?象我怎么做都是錯的。我覺得我所謂的解決問題其實根本就不是解決問題,因為有很多問題根本就解決不了,根本就沒有答案。我似乎是在滿足一種我心里想的一種解決問?題的模式”
表面上是為了解決問題,但實際上他卻是為了證明自己。一個“天才?”的痛苦來自于,他并不具備天才的能力,卻錯誤地把自己當成天才,并按照天才來要求自己。當他不能保持優秀,不能維持優勢的時候就會恐懼,強迫的存在只是維系了他“天才”的幻想,所以不是強迫無法停止,而是他不想停下來,畢竟他放棄了強迫,那么他就如常人一般,也需要想,也會犯錯,那么他就會從云端跌回地面。
他??不敢,也不愿相信真正的自己并不是自己所認為的那般無所不能,他不想幻想被打破,所以他只能靠強迫來輸血。所以他想擺脫強迫,就好像地方政府要打壓房價一樣的糾結,一方面這一切不可持續,另一方面卻找不到替代的方法。所以,在治療強迫上,他總是雷聲大,雨點小,因為他難以擺脫對強迫的依賴——強迫雖然??痛苦,卻給了他一個希望,只要努力,總會超越平凡。
強迫就好像是春藥,雖然可以讓他看似強大,不過最終只會掏空他,這一切只不過是一場春夢罷了。不過??他卻寧愿為了那偉大的幻想而“奮不顧身”,就算在現實中他沒有什么了不起,不過他依然認為自己就應該是一個天才,堅信自己注定與眾不同,并把成為人上人當成了他人生至高的最求。
一位男性患者不愿與人交往,人多的時候會緊張?,因為他覺得自己太顯眼,太帥了,容易被人關注。他認為自己的臉就是做大事的人,就應該做高雅的工作,過富貴的生活。第一次咨詢的時候,他就給??我寫了了這樣的信:
不可不說的“分類”
我很小的時候就逐漸把人群“分類”,并一直覺得什么類型的人應該做什么樣的事情,并深信不疑?至今。我不知道為什么才小學,壓根沒什么經歷,為什么會有這種想法的,所以該來的始終還是要來的,可能像我??這種想法不患心理疾病才怪呢。
這種分類是在我內心深處?悄悄進行的,但是后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驚奇地發現不止是我,有的人(和我一樣敏感的人)也在內心深處悄悄地在“分類”。以至于我開始更加敏銳地去觀察一個人的言談舉止,并且刻意地揣摩他的內心活動,我開始驚訝的發現“分類”存在于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是的,幾乎是每一個人。
我開始認為“分類”是這個世界潛移默化的規則,是社會發展至今的必然產物。在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都在默默的執行著“分類”,并且藏在自己內心的最深處,絲毫不想讓外人察覺。而今天,我開始逐漸意識到我好像犯了一個?錯誤,從小學5.6年級開始一錯,錯了快20年。也許這個所謂的“??分類”根本不存在,是我太敏感了,也許這個“分類”確實存在,但并不是我所想的那樣。
A類人:世界級領導人、政府官員、有絕對權力勢力和金錢的人。
特點:有錢有勢,在國際上有著絕對的權利。(年齡普遍偏大40-50-60)
B類人:公司高管、企業高管、白領。
特點:有錢,但不一定有勢力,不愁吃穿,生活有品位且高端,有房有車有老婆,年輕有為。(年齡不高不低,30-40上下)
C類人:年輕氣質的男女、活潑、朝氣。
特點:男生176/180身高,頭發烏黑濃密??、五官帥氣、衣著時尚,性格強勢且智商發達,理性;女生性感漂亮,打扮美麗動人、大長腿、好身材,氣場強大;他們經常成群結隊出現在名牌商場、高端理發店、或是各種高檔消費場所。(年齡比較年輕:19~25/29)
介于C和D之間的人:一副拼命三郎相,充滿干勁。
特點:男女都有,屬于潛力股,和C類人比起來可能衣著不是那么時尚,但整體樣貌,天資比起D類人要好很多。夜生活也沒那么??豐富,生活簡單,但卻是充滿干勁,不會經常的成群結隊,做很多事情都是自己一個人,比如:吃飯、理發、買東西等。潛力股,正在為美好?的明天而奮斗。(年齡比較年輕:21~27/29)
代表人物:我自己
D類人:路人甲乙丙丁的類型,擦肩而過就會忘得那種。
特點:男女都有,天資不行,天賦不高。男的不高,相貌平平,女的個子矮小,相貌普通,零回頭率的那種,生活單調,簡單。但我知?道他們也是在為美好的生活而奮斗的。(年齡比較年輕:21/22~28/29)
E類人:傳統行業從業者,普通工人等。
特點:男女都有,有家庭有孩子,但是人均薪水不高,普通家庭的生活節奏,普通人,大眾人。他們大多屬于企業的小員工、小工人,普通上班族。(???年齡偏大,28~30/40/50)
……
&nb?sp?;
人分三六九等,但這不應成為生活的重心,也并不是凌駕于他人的理由,如果優秀成了鄙視別人的理由,如果站在頂端就可以俯視蕓蕓眾生,那么牛頓就不會說我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了,而應該是我?就是巨人,瞧瞧你們這些可憐的蠢貨。越是崇尚強者,鄙視弱者的人內心就越是缺乏真正的自信,他只是用這些外在的光環來維系他的虛榮心,就算達到了?,他獲得的也不是幸福與滿足感,而是, 自我膨脹式的自戀。
三六九等對神經癥患者來說也不是一個簡單的分類,而是他人生至高的追求與目標,他就是要成為那最優秀的,他自負地認為他就應該是做大事的人,所以他看不起那些不優秀、沒錢、沒地位的人,并且他做事情也不是因為喜好,而是因為可以讓別人瞧得起。所以他內心早就沒有了平常心,而充滿了功利心。就如同一位女性,當他自覺成功無望的時候,他就找了一個開公司的人做老公,他幻想公司有朝一日可以上司,她就可以躋身上流社會了。但因為現在她依然是路人甲?,所以她不敢和太優秀的人在一起,擔心被??看不起,而和普通人做朋友,他又從心里看不起他們。
在他的世界中,人的價值都??被簡化為是否成功,是否出色,是否有權勢,如果他不成功,那么他也因此變得一錢不值。所以他也常常會自卑,這并不是說他不好,只是他給自己的目標與要求太高了。但一個利欲熏心的人根本就不會注意到他是否有能力,他是否擅長,他是??否喜歡,他只在乎成功,被人看得起,但越是這樣他越不容易成功,畢竟優秀是投入所熱愛事情的副產品,而不是奮斗的目標。一些人總是滿腦子想著成功,優秀,三六九等,就說明他根本就不愛他所做的事情,他愛的只是虛榮心的滿足,其實和拜金女沒有什么區別,他早就已經迷失了生活與生命的本質。
優秀或不優秀,成功或失敗,這本不應成為一個人的奮斗的目標,畢竟生命的意義在于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愛自己所愛的人,就算自己不優秀,就算不成功,他的人生也是有意義的,人活著的意義與價值不是來自于和別人的比較,而來自于自己內??心中的滿足,按照自己的情感和喜好而活。但對于神經癥患者來說,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證明他比別人強,優秀,有價值,所以他早就開始偏離了做事與做人的初心,沉浸到病態的執著當中,并把這美化成了上進心,并因此瞧不起那些知足常樂的人。不過一位患者最后卻和我說,他在某一刻突然發現自己錯了,錯的很離譜,也許不是別人不思進取,而是他不放過他自己。此時“上進”與?“成功”已經成了一種強迫性的需要,他停不下來,他一切的目標就是為了證明自己比別人強,他才是最出色的那一個。
一位患者寫到:感覺不強到比別人更強我?就不能活,不能比別人更有錢,就有可能被人殺死,長大了這種感覺更強烈了,以前還能幻想自己長大以后肯定會有辦法幻想自己很有錢,能賺錢,自欺以后會比別人成功,比別人強,比別人活得更好,一直靠這樣熬過來的,這樣還能依靠這樣的幻想尊重自己,還能活,但我現在依然沒有成功沒有價值,雖然努力了很久,強迫了自己很久,可能連自己都養活不了,更不敢去接觸人,不敢想象這一切都是假的,都是我的想象,所有都是,以害怕這一切都是假的,我就想逃避,躲起來,逃到一個世外桃園,這樣還能??保有一點尊嚴,我的強迫癥根源就在這里,不能比別人活得差,不然就想殺了我自己。
所以他總是想著學習,提高,如果不做點什么內心就會焦慮。他也會不停地給自己列計劃,雖然到時候他一個都完不成;他的書架也總是堆滿了各種成長類的書籍,他希望可以提升他的層次,拉開與凡人之間的距離;他總是把自己的生活填的很滿,不允許自己浪費時間與生命,他要求在相應的年齡取得中等以上的成就,不然他就會感到挫敗。而身邊的人往往也成了他的假想敵,他總是試圖超越他人,如果不能他就逃避他們。看起來他迫切地希望成功,但更確切地說,他是恐懼自己不成功,他整個人其實是被恐懼所驅使,而不是對事情的熱愛,也因此他越努力,就越偏離,他的努力看似為了成為?一個更好地自己,但實際上是他害怕成為他自己,所謂的更好不過是他恐懼的托詞,他無法忍受自己的平凡,所以成功成了他的解藥,也因此成了毒藥。
一位男性患者總是想要成為一個成功的男人,所以他不僅在學業和事業方面逼迫自己超過他人,也竟然逼迫自己在戀愛方面試圖尋找完美的愛情,所以當他的女友不是處女,當他發現女友也會對別的異性有好感,當他發現她前男友比自己優秀的時候,他崩潰了,他無法接受自己的女人是被開過瓶的,也無法接受女友也有可能會移情別戀,他認為那樣就不完美了,也就無法無法利用完美愛情來維系他成功男人的幻想。無敵有偶,另一個男性患者也總是在分手后查看前女友的朋友圈,當看到對方發一些傷感的文字和圖片的時候就很高興,而當看到對方開始了新的生活,沒有他更快樂的時候他就痛苦,因為他認為這樣就意味著他沒有在對方心里留下深刻的烙印,他認為一個成功的男人應該是讓女人念念不忘,就算??是把她摔了以后。所以他也會病態地把對方再追回來,然后再甩掉,不斷地加深自己在對方心中的烙印。他就好像獵人,一旦他得到了對方的心,對方對他也就沒有意義了,女人對他來說不過是一個獵物而已。所以他沒有真心愛過任何一個人,女人并不是目的,只??是工具。
他不愛任何人,也包括他自己,他就好像一個精致的利己主義者,一切都是達到目的的手段,僅此而已。如果他孝順,其實是他想成為一個別人眼中的好孩子;如果他道德,只是為了維系一個完美的自我形象;如果他絕不利己,也不是因為他對別人的愛,而是因為他怕別人發現他的真面目……他即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他的價值不完全來自于現實,更多地是來自于他的自以為,所以他既騙了別人,更騙了他自己。他一直都活在一個虛??假的自我當中。
一位患者談到,他總是喜歡一個人想,喜歡獨處,做白日夢,幻想自己牛逼,他在想象中勾勒出了一個形象,然后裝的時間長了,就分不清現實了,他以為幻想中的那個人就是他自己,他早已?經看不清本來的自己是怎樣的。
在治療中:他寫來了這樣的一封信:
為什么會這樣?
網上說這種病可能更多的跟社會心理因素有關,所以我在想,是什么原因導致我現在的處境?
最后我覺得我應該也是童年造成的。大概我還是小學一年級二年級的時候,我在一個只有17、8個??學生的班級里,好像表現突出一點,經常被老師表揚,老師說我的字寫的好,我最懂事(比如把書本整理的井井有條),我成績最理想??,甚至全班唯一的一張“三好學生”的獎狀,老師也發給了我,仿佛我就是這個班級老師認為的榜樣。
從那個?時候開始,我給自己定位也是“最出眾的一位”,我變得喜歡出風頭,我潛意識里認為自己是最棒的,就好像一副撲克牌,有3到10,有JQKA,有正負king,我就認為自己應該是正king。
而這種定位,我在以后的學生生涯中一直在維系,一旦維系失敗,也總是在拼命找回,就算是現狀比較不樂觀了,我也一直認為我的實??力遠遠不止于此,我心里暗暗宣誓,老師同學父母們都等著瞧吧,我會回來的,我會奪回我的位??置的。
不知道是幸運還是不幸,在我的小學和初中,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我的成績還是比較不錯的,這也許和我的?自負驅力有關,你想想,一個13、4歲的孩子,每晚為了成績,為了第一,為了排名,天天熬夜到11點,是什么樣的一種情景。
在小學畢業的那個畢業考,我因為粗心,把一個數字看錯,導致我的數學由原本可以滿分的,扣掉了6分。最后和全校第一擦肩而過,也沒排進前??十。那個暑假我是悔恨的,是自責的,因為我本來應該是第一的。我于是決定,騙爸爸說我其實考了全校第四名。考試,對于我而言,已經不是單純的考試,而是一種我獲得別人肯定,超越別人的手段。
在以后很長的一段時間,我都在維系,或者找回自負的我。有人成績超?過我,我往往是鄙視的,是嫉妒的。這一點??,連我初中班主任都曾經提出過:你嫉妒心太強,你是小肚雞腸的。
當然,除此之外,父親的角色的存在,是我的心理出現狀況的另外重要的原因。我父親中年得子,對我寵愛有加,但是對??我也負有太多太大的期望。而我一二年級成績的出眾,仿佛讓他覺得上天對他是公平的,上天給了他一個天才少年。所以,從此以后,他對我的期望一發不可收拾。真的諷刺,我一二年級的經歷,究竟是好事,還是不幸。
追求帥和高,追求虛榮,就這么一直堅持到現在,我沒有真實的活,沒有接受自己。直到?現在,我到了社會上,社會上的價值觀?告訴我,一個人再帥再高,沒有錢,還是沒地位的,所以我又開始追求金錢。我冥冥之中感覺自己是一定會成功的,等著我去救濟別人,所以我看不起打工者,我崇拜老板。但在生活中值得我羨慕的人好像并不多,能夠集很多優點的人太少,就好像明星,我也覺得不屑一顧,比如:郭敬明太矮……
他可能取得過成績,受到過肯定,人生也有過輝煌,但他卻把人生的順境當成了常態,把某些方面的優勢當成了凌駕于他人之上的的理由,并因此認為自己人生注定不凡。當日后人生的軌跡??不是他所期望的時候,他整個人就會崩潰,并?且會抗拒,認為這一切是不真實的,他相信自己的人生就應該如幻想中那般偉大。他早就分不清幻想與現實,活在了盲目的自我崇拜之中。
雖然在想象中他是不凡的,不過在現實中他卻比普通人更加不幸,畢竟在現實中別人并沒有把他當成神一樣膜拜,他也不能超越所有的人,更不能擺脫人?性的弱點與黑暗面。所以,他也總是充滿憤怒與恐慌,對自己,也是對他人。雖然在內心中他總是在貶低他自己,不過卻無法容忍別人的貶低?,所以非常的敏感,甚至是開玩笑的話他都會耿耿于懷。他在潛意識中認為,自己和別人不是一個等級的,別人沒有資格來評論他,所以他的憤怒才會擴大化,才會容易記仇,并總是會感到屈辱,認為別人在欺負他。但礙于關系,他也會壓抑,壓抑不住也會爆發,在與此反復之間他已經分不清別人是真的欺負他,還是他自以為。所以在人群中,他總是處于緊張和戒備的狀態,他總是會覺得別人在針對他,因此在內心中也總是對別人充滿了敵意,雖然表面上他會裝的小心翼翼,客客氣氣。問題的關鍵不在于他真的受到了多少欺辱,而是他不能接受一丁點傷害,這才是關鍵。但作為一個人,不受傷害不可能,不別欺負不現實,他那天上的王國經不起現實的考驗,所以他要么就用強迫來維系幻想(比如,他會小聲罵回去,當他覺得被欺負的時候),要么就逃避現實龜縮在自己的世界中,他寧愿逃避人,也不愿面對別人的傷害。
他會不自覺活在全面防御的生活之中,他害怕那些可以戳穿他自負的東西,比如,失敗或嘲諷。他也總是會幻想一些無邊際的東西,比如,在幻想中把那些欺負過他的人全都羞辱一番,得到一種報復性的勝利;他聽歌的時候都會把自己幻想成明星,看電視的時候把自己想象成主角;看見優秀的人他就??開始模仿,最后他都分不清他做的是自己,還是別人。因為他恐懼現實,所以他一直活在自己的“安全模式”當中,他會逃避未知,在熟悉的環境中他才感到安全,他也不敢認真的去生活,因為不努力會不會失去,更不會失敗。
雖然他活著,卻一直沒有真正地活過。雖然他看起來和別人沒有什么兩樣,不過他卻一直都在逃避真正的生活與自己。一些患者也會在某些時候突然發現自己活在了夢中,他覺得自己浪費了青春,沒有交朋友,沒有認真生活,也沒有融入社會。他覺得自?己人生很悲哀,浪費了很多時間,他醒悟到自己應該真誠交流,而他為了保護自己而回避了親人和朋友,沒有真誠而深入的接觸。他發現自己已經活在了幻想當中,把幻想當成真實,而對現實反倒有了模糊感,所以正常人不害怕的事情,他才如此恐懼,比如,他怕自己突然把水潑到別人頭上,也怕在公交車上摸美女屁股,也怕自己在開會的時候會大喊大叫,雖然這些從來都沒有發生過。他最后感慨到自己的人生白活了,自己根本就是活在虛假的人格與自我當中,一直都在扮演成一個老好人,但這個人并不是真實的他。
真實的與虛假的區別在于:一個人明明不是,他硬說自己是;一個人明明沒有,卻硬說自己有;一個人明明不行,卻硬說自己行。這就好像鳳姐一樣可笑,他??一直都在騙自己,他騙自己優秀,圣潔,有魅力??,與眾不同,他把那個實際上不存在的人,想象出來的人當成了他。所以他一切的努力并不是成為真正的他,而是維系幻想中的他。
此時,他就好像是一個演員,他一直在表演著一個角色,他不僅欺騙了別人,?更欺騙了自己,因此他害怕這個夢醒來,面具被撕掉。不僅是成功與權勢,道德與圣潔同樣可以讓一個人覺得自己有價值,找到一覽群山小的感覺。此時他理想化的形象并不是最牛逼的、最厲害的,而是最道德的、最圣潔的。但沒有人真的如此超凡脫俗,他所謂的真善美,其實不過就是為了掩蓋他內心中的假惡丑。畢竟,一個?人的品性就好像太極八卦圖,沒有人?是只有白沒有黑的部分,當他一味地逼迫自己成為一個圣人,其實他就早已經不再是一個真實的人。
這個過程就好像病毒入侵一樣,影響了他生活的點點滴滴,比如,他不敢說臟話,不敢發火,不敢八怪,甚至是不敢討厭一個人,不敢做任何有違主流價值觀的事情,就算發朋友圈都要斟酌再三,而不能隨性而為。他所作的一切再也?不是因為喜歡,而是為了別人怎么看,為了維系道德圣人的形象,生活對他而言早就不是活出自我,而是一個劇本中?表演,成為某個角色,然后自己騙自己。
一位女性患者因為童年爸爸的苛責讓她心中充滿恐懼,她只能迎合爸爸做一個道德圣人,一個至善的人,所以日后她一直都是一個好女兒,好學生,好同事,好妻子,好母親,她好像是一個從書本中走出的人——他認為自己應該善良,應該孝順,應該做對的事情,應該讓別人滿意,應該做好一切。不過她也感到自己被框在圣人的框子里面,成了一個裝在套子里的人。所以她在生活中充滿了各種沖突,比如,雖然她喜歡吃肉,不過卻不敢吃,因為她覺得這樣太殘忍;他不敢闖紅燈,怕小朋友學了去,如果有意外就是她的責任;他不敢得罪佛祖,如果佛祖怪罪下來連累家人,那么她就成了一個罪人。所以在親友和同事的眼中她幾乎沒有任何的缺點,每個人都認為她是一個無懈可擊的好人,所以她??也因此活在了道德的優越感之中,她的表演被他認為是真正的品格,她也因此覺得自己與眾不同。
各種規矩和圣人的標準,已經限制了她人生的體驗,把她變成了一個沒有自我與靈魂的人,她也因此缺乏真正的情感,所謂的品德和圣??潔只是一種表演,是一場秀,他表演的很用力,把自己是誰都忘記了。她活在了自我編織的劇情當中,成為了一個假圣人,這樣她就不會感到真實的自己是那么的卑微與無助——因為從小不被愛,所以她必須迎合,必須討好,必須做一個被所有人認可的人,她唯獨不敢做她自己。
要警惕的是,當你不得不做一個怎樣的人的時候,也許你已經迷失了你自己。如果規矩凌駕于情感之上,那么你??和一個機器人又有什么區別——說正確的話,做正確的事,這何嘗不是一種人生的悲哀?被恐懼驅使不得不做一個好人,想必不是真正的??????????????????????????善,善發自于內心中的愛,而不是出自于恐懼
一個人越是活在某種形象與人設當中,就越容易產生強迫??,因為那是他表演出來的,并不是真正的他,所以當他突然窺探到自己的人性,也會把他自己嚇壞。他會否認,認為那不是真正的他,他會認為自己病了,所以他來治療是為了我幫他再次成為那個道德圣人,那個他自以為的自己。但治療是為了自由,而非禁錮;治療是為了看清真相,而非繼續自欺;治療是為了幫一個人找回自我,而不是活在虛假的自我當中。因此一些人覺得治療是在顛覆他的“三觀”,讓他一時難以接受,但如果不是之前的“三觀”有問題,想必現在就不會陷入到內心的沖突與掙扎了。
一位男性患者,因為一次看了異性敏感部位,結果就覺得對方在笑話他,所以就產生了色目恐懼癥,雖然他也極力地控制自己的眼神,但就是控制不住,并且越控制越嚴重。他無法面對這樣的現實,他認為自己不是那樣的人,真正的自己是無比正直的,這個眼睛亂看的人根本就不是他自己;而另一位患者則是是控制不住自己看別人的包和手機,他越是不想看,就越是控制不住,所以和別人在一起就異常的緊張,他怕別人把自己當成小偷。其實,人的眼睛是無法絕對控制的,或者本?不該來控制,這就如同呼吸,只能順其自然,不過正是因為患者要刻意地維系正人君子的形象或他已經自認為自己無比圣潔,所以才和自己眼神做對,并因此產生了強迫。
當我提醒他放棄控制,接受自己原本的樣子的時候,患者也會反問我:做一個好人有錯么?
其實,一個人的好與善是來自于他的內心,而??非逼迫。一個人如此刻意要求自己善,不能有惡,這絕非真正的善良,只是說明他不敢直視自己內心中的丑陋。心理問題產生于強求與絕對,當一個試圖維系好人的形象而過于壓抑自己的人性,此時就會產生沖突。治療的本質并不是教人從善或作惡,而是尊重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他可能是自私的,或善良的,或丑陋的,或猥瑣的,或純潔的。不管怎樣,人首先要學會對自己忠誠。
當一個人背叛了自己的心,就如同雙面人,他怕別人發現那本來的他,所以他充滿了戒備,他不相信任何人,他總是會把自己包裝的很好,他不讓別人知道他心理真正的想法,更不會讓別人知道??他有心理疾病,因為他不想別人同情或可憐他。他一直都在進行形象塑造與管理,他只想讓別人看見他“美麗”的一面,而不能讓別人發現他真實的一面。比如,一位女性患者開始是害怕手機被監聽,因為她和公司的兩個人處的不好,在背后也罵過她們,她害怕他們知道,而且也害怕她們發現她不正常。后來她的癥狀泛化了,她越來越沒有安全感,就算墻上一個黑點,甚至是一滴水,她都會懷疑是否是攝像頭,為此沒有一刻安寧。身邊的親人無法理解她的行為與恐慌,但如果把這一切??看成是諜戰片就很好理解了——她就好像是一個特工,一直在潛伏,沒有人了解真正的她,她總是把真實的想法與情感壓抑起來,她不敢活出自己。此時的恐懼,就類似于一個地下黨即將被敵方發現真實的身份一樣可?怕。但如果她原本就是一個表里如一的人,想必就不會恐懼那些會窺探她隱私的東西,也不會如此草木皆兵了。
求助心理治療,患者總是希望回歸正常,不過什么才是正常?繼續活在苦心積慮的圣潔的形象背后?還是繼續維系那一覽群山小的偉大?亦或是消除癥狀,回到之前發病之初的狀態?也許這些都不是,畢竟真正的正常并不是維穩與和諧,而??是認清自己,活出自己。對于一個自欺的,幻想的人來說,他的病并不是因為癥狀,而是他一直都沒有真實,真誠地面對自己,接納現實。
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患者也許會認識到這一點,但他就是做不到,讓他接納平凡,簡直是要了他的命,比戒毒還難。畢竟活在偉大,圣潔的幻想之中,他就可以不必面對現實中自己的弱小。所以他依然會固執地相信自己??只是被癥狀所困,如果戰勝癥狀他又可以偉大與圣潔了,他不愿相信這一切都是假的,就算現實已經擺在眼前。此時,他把一切都責怪到癥狀上,他埋怨是癥狀影響了他的智商與能力的發揮,不然他注定天生我才。所以他來治療并不是為了認清自己,而是為了繼續催眠自己,維系那早已破碎的美夢。
強迫是他維系幻想的方法,而有時強迫也成了他不成功的理由。他認為是強迫才讓自己如此失敗,因此他也會強迫性地治療強迫??,認為強迫好了,他便可以成為他想要成為的人。所以來他希望治療師能給予他變好的方法,但其實他沒有覺察到,正是因為變好的執著,才讓他患病。如果不能放下執念,只能越陷越深。
但他不能,也不敢,更不愿,因為剝離了幻想,他就必須要直視真相,直視那本來的的自己,他面對就的?將是一個脆弱,無助,無能,無用,被人嫌棄的自己。所以他所有的偏執的初衷都是試圖在救自己,只是因為他一直在錯誤的方向上,所以他才越加迷失。
人總是希望捷徑,希望不費力的解決,畢竟逃避了現實,就可以繼續活在美好的想象之中了,就可以不必面對內心深處的恐懼與不敢直視的黑洞,??所以一些人只想停留在癥狀的解決上,因為越接近真相就越痛苦。一位患者提醒我,正是因為看了太多丑陋的東西,所以才對“美”如此的執著。如果一個人不是受到了太多的傷害,如果不是一個人從來都沒有被愛過,誰會幻想,誰愿意執念?太多的“丑陋”讓他不敢直視與接納本來的??自己,因此他才躲在幻想的自我背后,妄圖脫離自我,來拯救自己。
但真正的治療并不是逃離,而是接納,如果不直視自己內心的深處,那內心的傷痕就無法被發現,何談醫治?
所有的執念只是掩蓋了患者內心深處的傷!他只看見了癥狀,只是妄圖解決癥狀,卻忽視了癥狀的背后是欲望,而欲望的背后是恐懼。也許他表面堅強,但他的內心卻是極度缺乏安全感的,也是極其缺乏自信心的,雖然有時他表現的目空一切。也許一切的幻想,一切的維系,一切的圣潔,一切的虛假都是在掩蓋他內心中的虛弱,因為他太弱了,弱到無法依賴自己來生存,所以他只能躲到幻想中的強大的自我的背后,就算這一切是假的,不過卻給了他安全的幻覺。所以沒有了這一切,對他而言就等同于落入深淵。因此幻想中的自己就如同救命稻草一般,他越是恐懼,就會抓的越死。但這最終卻成了一個悖論,畢竟越依賴幻想而活,最終只會被幻想吞噬,成為一個沒有靈魂的空殼。所以在打開這個心結之前,我們必須要看清楚,他到底經歷了什么,才讓他如此的無助。當我們對“他”了解的越多,就越會理?解他,而不是苛責他;就越會同情他,而不是嫌棄他;就會試圖去善待他,而不是繼續傷害他……此時,他才不是一個人,他才不會那么因為無助,為了拯救自己,而落入到幻想與心魔的圈套之中而無力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