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對生的渴望,一面對死的期盼
發布時間:2020-07-30
1791閱讀
近日,張扣扣故意殺人罪被依法判處死刑的新聞在網上傳開,比起案件的判決結果辯護律師的辯詞更引起廣泛熱議。
辯護詞中多次提到心理學的概念,比如弗洛伊德的“早年發生的創傷很難治愈”,比如創傷后應激心理障礙。
該律師是想向法庭和大眾呼吁:當我們看到張扣扣殘忍殺人行為的時候,也應該看到支配此行為背后的幼年喪母的痛苦和屈辱感。
我們之所以關注復仇行為或復仇的動機,因為它如此廣泛潛藏于我們每個人內心深處。遭遇他人的傷害后,誰又能說自己心里沒有燃起過復仇的小火苗呢?
被侮辱 或言語攻擊時,我們也想過惡語相向,
遭遇欺騙或背叛時,我們也想過以牙還牙,
被不公平對待時,我們也想過馬上還擊
……
所以我想延續辯護律師對人的關照,脫離對錯評判,脫離法律責任的追究,僅從精神分析的角度窺探一眼復仇者的內心到底發生了什么。
1.
存在感遭受威脅
復仇行為有著一定的生物學基礎,自然界中,動物的報復性行為是生存競爭的本能,不具備這種本能的動物終將被淘汰。
人類社會里,當生命受到威脅時,即時采取的反擊被認可為合理避險或正當防衛;而復仇就是延遲性的報復性行為,只要“生命受到威脅”這樣的生存焦慮仍然存在,復仇者就會采取攻擊行動。
比如張扣扣為母復仇案件,他喪母時年僅13歲,親眼目睹了媽媽死亡的過程,對他的打擊無疑是毀滅性的,母親的不存在等同于他的不存在。
對生存的焦慮促使張扣扣殺死他的敵人,如果對方不死,就意味著他隨時要像母親一樣消失。
很多為親報仇的故事都體現了這一點,電影《趙氏孤兒》中趙武在長大后得知了殺父殺母仇人,盡管這個人是教他很多知識和武藝的義父屠岸賈,他也無法抑制在屠岸賈面前感受到威脅,最終將其殺死。
如果不殺死屠岸賈,可能下一個就輪到自己,實際上屠岸賈在最后也將劍指向了趙武。
而屠岸賈當年一定要致趙氏滿門于死地,一定要找到被藏起來的嬰兒,也有同樣的生存焦慮,只要趙家還有一人在,自己也隨時有被復仇的生命危險。
復仇,簡單地說,就是你死我活,如果我活的條件是你死,首先是你的存在威脅到了我的存在。
2.
死本能的作用大于生本能
一面是對生和存在的渴望,一面也在尋求與對方同歸于盡。
不管復仇成功與否,復仇者無疑主動把自己置于一個非常危險的境地,有一種極端的復仇行為是自殺性的,比如恐怖分子的自殺性襲擊,比如一些反社會人格的人到校園中射殺無辜再自殺,他們沒有明確的復仇對象,有的是一種死亡沖動。
他們行動前已經做好了搭上自己生命的準備,這背后是死本能(終結生命的需要)在作祟。
弗洛伊德說,生命有一種從無機物到有機物,又從有機物向無機物轉換的傾向。李孟潮認為,這后半部分之所以會出現,因為死本能的作用大于生本能。
當然,這是有條件的。條件之一是人的生本能(生存和發展的需要)無法的得到滿足,人就會感到極大的焦慮,為了減輕這種焦慮,生本能轉化為其對立面-死本能,這樣生本能一方積聚的能量得以減少。
想想我們自己在什么時候報復心最強?通常是發展不如意的時候,如果自己過得春風得意,只會想放人一馬。一個人的生存困境會強化他的死本能。
還有一種情況會激活死本能,就是復仇者的內疚感的累積。為親報仇體現了報仇者作為當年事件的幸存者的內疚心理,“為什么死的不是我?”“如果我足夠強大,親人就不會死”。
這種內疚感會讓復仇者在生活中主動尋求懲罰,而死就是最大的懲罰。
所以復仇看似尋求生,實際是尋求死。
3.
受害者和施害者的融合欲望
除了為親復仇和向社會復仇這些極端案例,我們更多體驗到的是被身邊的人傷害后的復仇情緒。
想到曾經很火的一部韓劇《妻子的誘惑》,妻子遭丈夫背叛并拋棄后,經過脫胎換骨的改變后故意接近已經再婚的丈夫,成功勾引丈夫再次出軌,隨即向丈夫展露真實身份并無情拋棄他,這是親密關系中的復仇。
這部劇后來在大陸被翻拍了一次,影視劇對復仇題材非常追捧,映射出我們內心對宣泄仇恨心理的渴望:
一種是讓他人痛著我的痛。
妻子精心策劃讓丈夫愛上自己后再拋棄他,為的就是讓丈夫體會一次她曾經受到的傷害和被拋棄感,觀眾們要看的也是曾經的施害者如何遭受相同的痛苦,當他人感同身受我們的痛,仿佛我們的痛就會減少。
著名的復仇題材大劇《基督山伯爵》的主人公唐泰斯,他的復仇行為強調的是讓施害者承受種種精神折磨,正如他14年暗無天日的牢獄生活。
他還使其中一位施害者唐格拉斯忍受饑餓的煎熬,正是當初他父親遭受過的經歷。
另一種是重獲控制。
我們非常樂意看到復仇成功的那一刻,因為在那一刻,復仇者終于擺脫失控的狀態,他重新掌控事態,重新掌控了面前這個施害者。控制是復仇的深層動機。
妻子向背叛她的丈夫實施復仇行為的過程,也是她一步步重新獲得控制感的過程,這個過程會讓她覺得安全。
基督山伯爵在所有的復仇后認為,上帝讓他做的一切他都完成了,上帝指的就是他內心的秩序,復仇是為了恢復內心的秩序,同樣是為了控制。
不管是要求施害者對自己感同身受,還是控制施害者,本質上都是將自己置于嬰兒的位置,要求和施害者的融合。
復仇的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未復仇之前的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生活里,可以沒有任何自我的生活和發展,僅用仇恨把自己和對方捆綁在一起。
如果我們還對某人有復仇的怨念,意味著我們在心理距離上和這個人太近。
網上流行一句話,最好的報復就是過好自己的生活,讓傷害你的人再也沒有資格和你在一起。說的就是距離感,因為報復的關系也是關系,最狠的報復是斷開關系。
4.
復仇之后的空無感
復仇是仇者痛,親者更痛。
電影《一代宗師》里宮老爺子被徒弟馬三殺害后,留給女兒宮二一句話:不要報仇。
為什么不要報仇呢?
一是因為冤冤相報何時了,你報仇的時候,你成為了新的施害者,施害者和受害者總是互相轉換。
當我們喊著要報仇的時候,我們和施害者并無二異,我們只是認同了暴力,以此來克服自己的恐懼。
二是因為當我們被復仇的欲望捆綁,就喪失了自由的意志,行為受限,人生只剩報仇,自我等同于仇恨,這樣勢必造成復仇成功之后,仇恨沒有了,自我也就失去了支點。
正如宮二為了給父親復仇,決心帶發修行不婚嫁,親手殺死馬三后,人卻也變得萎靡不振。
從決心復仇那一刻,她已經先殺死了自己。
所以,通過復仇來宣泄仇恨對于復仇者本人來講不是一件有利的事。
5.
宣泄仇恨的途徑
根據復仇心理學的研究,復仇情結由以下四部分組成:遭受巨大侵犯后的悲傷情緒,比如親人失去生命,強烈的屈辱感,“一切因為我不夠強大”的認知,以及“總有一天,我要手刃仇人”的想象。
只有從以上幾方面排解復仇的欲望,復仇的行為才能被放棄。
這里參考復仇心理學研究者黃永鋒的觀點,列出以下可能排遣復仇欲望的途徑:
① 訴諸神秘力量的報應思想
把“總有一天,我要手刃仇人”的復仇者形象投注給上帝或神靈。
比如寒山與拾得的一則對話:
“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治乎?拾得曰:只要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比如相信“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② 主動需求幫助
包括親人、朋友或社會福利團體的幫助,也可以尋求專業心理咨詢師的幫助。
通過講述自己的遭遇,把自己不能命名,不能吸收和轉化的感受逐漸呈現出來,通過專業人士的幫助,學會表達被壓抑的悲傷的情緒,以及痛苦和屈辱的感受。
③ 擴大內心的容量
借由不斷地發展自己來哀悼曾經的受到的傷害,而不是一直處在“自已不夠強大”的自我攻擊中。
復仇的行動由自身涵容不了的憤怒支配,如果可以涵容自己的憤怒,就不會把憤怒投射出去從而變成復仇的行動。
并不是每個人在遭受侵犯后都會復仇,《甘地傳》中,甘地曾經在獄中被人毆打、辱罵,可是他神色鎮定,不失尊嚴,他和攻擊他的人不同,他的行為給了虐待他的人一個反思的機會,最終贏得了施害者的轉變。
最后,回到張扣扣為母復仇案件,我們再去爭論張的判決是罪有應得還是缺少人倫關照已經于事無補,但是對復仇動機的分析會讓我們對此多一份理解,也多一份慈悲。
同時,我們需要看清復仇欲望的人性基礎,也看清自己如何被復仇情結裹挾,學會識別這種情結,找到疏導復仇欲望的途徑,放棄復仇行為,才能真正獲得自由意志。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版權歸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