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上有一個話題叫做“我的童年報復性補償行為”,閱讀量近7億,且每天都有討論新增。
很多人分享了自己的具體經歷,比如不考慮實際收入瘋狂買衣服,買玩具;偏好某一種食物要么吃到吐,要么其實并不愛吃最后扔掉;還有的人讀書時太用功,等到大學和工作以后瘋狂擺爛等等。
這些描述,是在表達什么?
是補償,還是創傷?
我們在報復性補償過后,真正獲得了心理上的舒適與滿足了嗎?未必。反而體驗到的是一些厘不清的煩亂以及深深的失落、無意義感,導致自我功能失調,內心安定不下來。
多年前曾遇到過一個女孩,從小對巧克力有著巨大的渴望,看到別的小伙伴家長給買,讓她羨慕不已。央求過媽媽幾次,得到的回答永遠是“沒錢買”,被指責不要臉。那時候她很真切地感覺到媽媽很恨她,連呼吸都要小心翼翼。
沒有愛的童年里,她格外盼望自己快點長大。大學畢業后,女孩拿到第一份工資的那個傍晚,直奔覬覦已久的高檔超市,買回了一大堆的巧克力,來不及細品,麻木地吃了個精光。
從此,每當工作面臨壓力的時候,她都要網購7、8百塊錢的進口巧克力,一次性吃完,然后懊悔催吐,一個人在出租屋里哭到死,第二天腫脹著雙眼去上班。
反復這種行為帶給身體的傷害,她比誰都懂,但很難從意識上發生改變。
她不知道自己是在用買昂貴的巧克力在表達“我應該值得被愛”,那是她內化的客體,也就是小時候的媽媽告訴她“你不值得你不配”。
不屬于自己的東西,就要吐出來,所以她非常精準地使用了“覬覦”一詞。
這樣的童年報復性補償行為,其實是在重復內在的創傷。
如果她對自己這個部分無法理解的話,可能就固著在此——無論是生活中遇到困難,還是工作中有機會降臨,她都無法相信自己可以擺平或勝任。結果是沉淪在自我懷疑、否定中,很難以實際行動去改變一些什么,最終又自證了不配得感,惡性循環。
缺失如何制造創傷?
嚴格地說,無人童年不缺失;現實中不存在百分百完美的養育。
在話題討論區,看到一大撥人都有“生日蛋糕情結”。小時候,有的人家里不認為蛋糕是小孩子過生日的必需品,有的受物質條件所限,還有的孩子只能別人的生日宴上吃到一塊半塊。
其中有個網友特別可愛,長大后每年生日都給自己買只蛋糕,并感嘆:“獨享一個蛋糕真好啊。”隔屏仿佛看到了他一臉滿足的模樣。
我的一位朋友,他中學時夢寐以求的事情就是從父親那里得到一輛嶄新的自行車。但事與愿違,父親偏偏兩次都給他買了極其破舊的二手貨。他很沮喪,為此還自卑了好久。
后來工作、成家的很多年里,他都按照自己的意愿買過幾輛,喜歡騎自行車,也帶著兒子一起騎。他說,自行車變成了自己的一個愛好。
可見,童年缺失并不都將造成創傷,有些人會在以后得到療愈或升華。
能夠制造創傷的,我看到了兩種情況:一是來自父母的投射,二是父母在回應孩子的需求時“上價值”。
在今年的9月開學季,我聽到一些好笑又悲催的故事。
很多父母盼著孩子考上大學趕緊走人,但真正入學以后,孩子的“報復性失蹤”讓他們始料不及。
某個周末,兒子在外地上大學的爸爸,發起一家三口群聊視頻。爸爸正高談闊論情緒激昂時,突然發現兒子不知什么時候已退出聊天,只剩下他和老婆兩個人。
爸爸深受打擊,力挽狂瀾給兒子轉了1000塊紅包,兒子才勉強回來,還是一言不發。
其他家長深表同感,孩子在需要生活費的時候出現,秒收紅包后消失,根本不給父母打聽近況的機會。
我們知道,父母把自己的愿望或者不想看到的部分投射到孩子身上,然后加以評論和控制,已經是老話題了。這會壓縮孩子的自主性空間,孩子的自我邊界被不斷突破,激活融合焦慮,即:你做不到的,卻要我做到,那我就沒辦法做自己了,只能被迫成為你的一部分。
這些孩子在家時得到父母的百般“照顧”,他們的缺失,是心理發展過程中的留白。
因此,一旦孩子獲得了地理環境上的極大自由,反彈程度也是一時令父母難以接受的。
補償還是自虐?
前面提到的第二種缺失變成創傷的可能,也就是父母喜歡在孩子提出需求的時候進行嘲諷、打壓,使其內心將自己與低價值感等同起來,這會傷到一個人建立基本的自我穩定感的根基。
比如有的人規定自己一日三餐的花費不能超過30塊,超過就非常自責;有的人給自己花點錢就覺得對不起全世界,還有的人不惜借貸瘋狂花錢,將自己推向十分尷尬的境地。
所有這一切,本質上都是早年的某些需要不被滿足造成的缺失,然后又在養育者的不當回應中構成了創傷的體現。
就像那個巧克力女孩,媽媽可以如實告知家里暫時沒有條件買,或者什么時候可以買,完全沒必要將一個孩子的合理需求演變成“不要臉”的低價值評判。
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人格病態的父母,是如何給孩子制造創傷的。
同時,這種不恰當的反應還會帶給孩子一種體驗:我跟父母要東西,相當于攻擊了父母。
我們每個人骨子里都會對父母抱有愛和忠誠。即使成年后賺錢了,潛意識里也會覺得花錢就是在攻擊父母,為了避免攻擊父母所產生的罪疚,那么要嚴厲克制自己。
相反,大把花錢不計后果,是在等待攻擊父母之后的懲罰。
還有一種解釋:不敢花錢和不顧一切花錢,都是在進行自我虐待,因為曾經我們體驗過來自客體的虐待,現在把自己變成一個“施虐者”,可以避免體驗作為“受虐者”的無助和憤怒。
越補償,越羞恥,越難滿足。
報復性補償難以獲得真正的滿足,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它會激發我們深層的羞恥感。
很多人都有相同的疑問和幽怨:小時候缺失的,長大后得到又有什么意義?
雪中送炭最得人心,我最需要的時候你不在,你不給,這讓一個孩子覺得自己在父母心中是不重要的。不被客體回應,會引發羞恥感。
總是提要求,不能讓父母省心,不符合父母心中那個乖巧安靜的小孩標準,也會引發羞恥感。
更深一層的羞恥是,孩子恨自己是沒有能力自我滿足的那個人,心理學的說法叫做“恨自己不是乳房”。
還有,在我已經有能力的時候,你才想起來滿足我,可能同樣會激起并增強我需要你的羞恥感。
就像一位女友對我說,當年她和老公都要上班,娃還很小,迫切希望婆婆能來幫一下忙但未如愿,如今娃上五年級了,她反而對每周來送一次菜的婆婆感覺淡淡的。
聽過很多童年不幸的成年人信誓旦旦地表示,因為自己曾經遭受怎樣的不公對待,所以以后絕對要怎樣怎樣,或者一定要對自己的孩子如何如何。
這樣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但是需要慢一點進行。
一位女性從小被母親罵到長大,當她自己做了母親之后發誓:絕對不罵自己的小孩。開始做得很好,無論孩子多么無禮調皮,她都能忍下來。終于有一天,她忍無可忍對小孩破口大罵還動了手,然后崩潰了。
她不能理解,為什么今天的她,變成了曾經的母親。
因為母親從來沒有教她如何處理憤怒,她只是在形式上忍了下來。這份忍,也并沒有在她的小孩身上實現補償,只不過是在提示曾經的創傷。
我們得明白,報復性補償只是缺失的另一種表現形式。而真正能夠補償的,就是她要重新學習如何與孩子真實地相處。
創傷固著的地方,大概就是人的宿命。但是,我們站在宿命面前多加思索,就有機會改變一些什么。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版權歸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