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視自身的阻力去學習別人,是對自己的暴力。
如果遇到比自己優秀的人,你會怎么樣?
比如——
有人能一個月看10本書;
有人能堅持每天都運動;
有人能交到很多好朋友……
相信很多人看到后,心里總會冒出一個聲音:
他好厲害呀,
為什么我會差這么多呢?
于是不自覺給自己定下目標,要求自己向他們學習。
但結果卻往往是,自己要么做不到,要么做得沒別人好。
然后做著做著就堅持不下去了,變成無用功。
基于這些觀察,我想分享一個不一樣的觀點:
千萬不要盲目學習別人的優點。
這件事,真的有必要學嗎?
也許你會疑惑:
一直以來,不都是倡導要多向優秀的人學習嗎?
所謂見賢思齊,自古都提倡向才德之人看齊,這不對嗎?
我想說,放在今天,很不合適!
尤其在當今這個信息過載的時代,技能多到根本學不過來,很多都是沒必要學的。
2011年,曾有一份研究顯示:
一份紐約時報里包含的信息,比17世紀的普通人一輩子接受的信息還要多。
這也就意味著:
我們有了更多機會見到比自己厲害的人,
而如果一直保持盲目模仿,
勢必造成巨大的精神負擔。
我們不妨來思考一個問題:
持續要求自己向別人學習,真的能讓生活變得更好嗎?
朋友曉曉,是我認識的人里,最喜歡向人學習的一個。
她尤其擅長反思自己,學習別人的長處。
這聽起來非常勵志,但曉曉卻因此常陷入焦慮中。
比如——
刷到學攝影的朋友分享美照,
她心想:真好,我也要學攝影。
看到別人練成優美的身材曲線,
她心想:身材好的人真有魅力,我也要多運動。
聽朋友說對自己惡語相向的人,一笑置之,
她心想:情緒穩定的人真厲害,我也要做到心平氣和。
不一會功夫,曉曉就給自己設下了好幾個目標,絲毫不去想,這是否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圍。
導致的結果是,現實給她狠狠來了幾個耳光——
買了相機,只拍了兩個周末,就一直放在柜子里沒動過;
買了跑步鞋,打算堅持晨跑,結果不到半個月就放棄了;
遇到冒犯自己的人,讓自己強行忍著,但回過頭來又越想越氣,還是沒忍住罵了回去。
于是,計劃落空,曉曉也對自己更不滿意,陷入苦惱之中。
從曉曉身上,我們可以看到:
她并不是真的想學這些東西,
而是想更迅速地成為像別人那樣的人。
這就意味著,她把別人的目標當成了自己學習的動力,每次發出來的行動,都是源于外部的動機。
這就好比去吃自助餐,別人身上的優點就像是餐桌上的美食。
但我們并不需要吃完所有的美食,只需要選取自己喜歡的,適合自己需求的部分。
而曉曉的痛苦就在于:
看到別人吃什么,她也跟著吃,最終卻導致自己消化不了。
所以,當我們發現自己總是學不過來時,不妨自問一句:
我真的需要學這些東西嗎?
無視自身的阻力去學習別人
是對自己的暴力
為什么盲目向別人學習,事情反而會做不好?
這是因為,每個人面臨的阻力,是不一樣的。
比如,上體育課,一位同學腿受傷了,無法和大家一樣跑400米,只能慢慢走完。
對此我們都能理解,這時候腿傷就是一個阻力,此時跑不了是正常的。
同樣,如果一個人心理上受傷了,在一些日常的事情上,做起來要比別人吃力,這也是很正常的。
然而,腿傷是能被看到的的,但心理上的傷,卻難以察覺。
這也使得我們往往會忽視心理上的阻力,從而陷入到自我懷疑中。
我的來訪者小逸,曾沮喪地和我說:
“為什么我閨蜜面試失敗后能夠輕松面對,反思總結原因,然后下一次自信地去應聘?
而我一旦失敗了,總會陷入自責和痛苦中難以自拔,要很久才能走出來?我內心太脆弱了!”
聽到她這番話時,我能感受到她對自己的極度厭惡。
但如果我們了解到小逸和閨蜜兩人成長環境的差異,就能理解為何會這樣。
小時候,小逸一旦考試失敗,就會遭到爸媽的指責和冷嘲熱諷。
而閨蜜考砸了,她爸媽會對她說沒關系,然后陪她一起找原因,并鼓勵她再嘗試。
所以,表面上兩人都是在面對失敗,但背后的意義是決然不同的。
這就好比摔倒了,準備站起來之際,閨蜜耳旁響起的是家人的鼓勵與支持聲,有一股上升的力量牽引著她。
而對小逸而言,腦海里冒出的是無數的否定和質疑:
“你怎么這么笨”、
“到底行不行呀”……
這就好像有千斤包袱壓在身上,她需要比常人多花數倍以上的力氣才能站起來。
在了解到這個道理后,小逸心里雖然好受了些,但依然很不好受。
因為在現實中,別人并不會看到她身上這個大包袱,只會要求她趕緊站起來。
也正因此,我們才更需要理解自己的難處,不必因為達不到別人的標準,就過度苛責、否定自己。
你是在學習?
還是在用別人的標準來勉強自己?
人在學習別人的過程中,一旦忽視自身所面臨的阻力,將很難與事物建立關系。
而一個人和事情的關系,會直接影響這件事能不能做好。
并且,越是了解心理學,我越體會到一點:
很多能力,并不是“學”來的。
像方法、技能這些是可以“學”的,比如:如何折紙飛機、如何拿毛筆、如何開車等。
但另一些事情,像習慣、心理品質,是無法直接“學習”的,而是需要人與事情之間建立起深度關系,才能形成。
比如,A媽媽輔導孩子學習時,能全程保持情緒穩定,和孩子相處非常和諧。
而一貫對孩子沒耐心的B媽媽,是不能直接去向A學習“保持情緒穩定”的。
但她可以靠近A,了解和孩子溝通的方法,提升輔導的效率。
并且,在這個過程中,她還要體驗到輔導孩子的正向反饋——孩子的奇思妙想很有趣、做作業效率逐步提升等。
當她從這些反饋中獲得成就感后,才能感受到輔導學習這件事,其實可以不那么費力。
自此,她才真正與“輔導孩子學習”這件事,建立起關系。
那么,保持情緒穩定,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了解完這層關系后,我們再來看“學習別人優點”這件事。
比如,一個人能堅持跑步。
可能是因為他可以從運動中感受到樂趣。
也可能是因為他身體不好,體驗過病痛的折磨,于是意識到要運動。
總之,運動這件事,必然與他的生活有著某種深刻的關系。
這時,如果我們作為旁觀者,想要“向別人學習愛運動”,是很難落地的。
若是強行去落實,往往是生硬地給自己定一個目標,如每晚跑步半小時。
但因為與跑步間沒有建立起關系,所以堅持不了多久,就開始拖延、放棄。
于是就演變成自我否認:
哎呀,我真懶,居然不能像別人那樣有毅力!
所以,習得能力的關鍵,在于與事情建立關系,而不是照搬別人的標準。
否則,就會演變成對自己的否認與厭惡。
這個時代不缺“向人學習”
缺的是“了解自己”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痛苦,源于:
用他人的尺子,來丈量自己的生活。
這樣的人生,充斥著一個聲音——“我應該”。
我應該達到別人的標準,像別人一樣優秀。
但就是很少會有聲音提醒我們:
去問問自己的感覺,現在的生活是否開心、是否適合自己。
尼采曾把這樣的人生狀態,比喻成“駱駝”階段。
即:活在被人的目光下,來自外界的期待,就像是一個個包袱。
駱駝從不會去想,這些包袱是否真的有必要背在身上,
也不會去想,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只是默默地承受著一切。
它是被動、受苦的,生命活力并沒有真正綻放出來。
而在尼采看來,我們最終要追求的,是“嬰兒”階段。
即:在行動時不再去想“我應該”,而是思考“我是誰”。
我想要過怎樣的生活?
在這件事中,我感受到了什么?
我做這件事,是在取悅自己,還是在取悅別人?
就像我一位咨詢師朋友。
高考那年,家人都認為她應該選擇金融、計算機這些能賺錢的熱門專業。
但她心里很清楚,自己更喜歡和人的情感打交道。
所以,盡管那時心理學的就業前景很糟糕,她還是毅然選擇了這條路。
因為她考慮的是,如何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她知道,如果從事自己不感興趣的工作,哪怕賺再多錢,自己也不會真的開心。
并且,出于對心理學的濃厚興趣和熱情,她一一克服了遇到的困難,最終成為了知名的咨詢師,也有著不錯的收入。
可以說,所有的知識和準則,都需要經過感覺的檢驗,才能真正對我們的生活產生幫助。
因此,帶著這樣的覺察去生活,用自己的感知去丈量事物——從內心出發,為自己真正熱愛的事物,去付諸行動。
我們才能讓身上的包袱輕一點,才能做到不輕易勉強自己。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版權歸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