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在網上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
一位媽媽發帖子說,
她去陽臺收衣服時,突然被兒子關到陽臺外,關了好幾個小時。
為什么呢?
原來,兒子為了獲得自由——
他不想被限制看電視,也不想被強迫寫字,所以把媽媽關外面了。
就這樣,媽媽被關了整整一下午,又熱又渴,無論怎么砸門,兒子就是不理會。
期間,奶奶三次問起“媽媽去哪里了”,孩子都撒謊說媽媽在房間睡覺。
一個4歲小男孩,對媽媽做出這樣的舉動,著實有些過分。
很多網友看到這里,都忍不住替這位媽媽打抱不平,責備孩子不懂事。
但令我感到驚訝的是,
事后這位媽媽一點也沒有責備孩子,而是選擇用“愛”感化孩子——
她在兒子面前放聲痛哭,哭得很傷心,企圖喚起兒子的安慰。
后來,兒子確實也向媽媽道歉了。
聽起來,這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
但孩子父親卻持相反的態度。
他認為“子不教父之過”,打算以牙還牙——
把自己跟孩子一起關在陽臺作為懲罰,讓孩子體驗媽媽的經歷,長長記性。
很多網友紛紛贊同父親的做法,因為“孩子太壞了,不懲罰不行”。
這的確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件。
今天借此機會,我們一起聊一聊:
父母被孩子攻擊了,該隱忍還是反擊?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想一想:
媽媽善意的隱忍,能讓孩子知錯并且改正么?
我們嘗試代入兒子的視角。
在事件中,盡管媽媽沒有談到兒子的情緒。
但這么極端的做法,可見兒子對媽媽存在強烈不滿,他是“恨”媽媽的。
因為媽媽控制他看電視,強迫他寫字,他心里對媽媽有憤怒。
他想遠離媽媽,擺脫媽媽的控制。
于是他將媽媽關在陽臺外面,任由媽媽砸門也不做回應。
而面對孩子無理的攻擊,媽媽也是“恨”兒子的。
最初,她相信這是個“惡作劇”:
“當時我以為他只是在開玩笑,會給我開門的。直到后來,我的憤怒已經全部發泄了到門上,也想象自己在打他的屁股,懲罰他。”
漸漸地,她從兒子冷漠的臉上生出了怒火,并在想象層面上,狠狠地打(懲罰)了孩子。
但在現實層面,她卻選擇了壓抑對孩子的“恨”,選擇用“愛”感化孩子。
她用隱忍隔離了對兒子的“恨”。
但這種隱忍,不是平常人能接受的范圍,事實上也沖擊了媽媽的底線,因為它不是由衷寬恕的。
媽媽有恨且想過表達,但因為“不想用打的方式去懲罰”,而壓下去了。
表面上看,她確實用“愛”感化了孩子,收獲了孩子的道歉與安慰。
但透過「表面和諧」的背后,我卻看到了孩子成長的隱患:
首先,他沒有同理心。
他不理會媽媽承受的痛苦,即便媽媽捶門、用衣架敲打陽臺的晾衣架、又熱又渴,還是無法引起回應。
其次,他多次撒謊。
他三次對奶奶撒謊,這是一種傷害了人卻不承認的行為表現。
也就是說,孩子如此決絕的攻擊,并不像是一個偶然的玩笑,而是一種「慣性冷漠」。
當孩子攻擊了父母,而父母卻不斷隱忍的話,孩子將意識不到自己傷害了父母,也意識不到自己踐踏了父母的底線。
結果很有可能會故伎重演、變本加厲地傷害家人。
我們也可以想見——
媽媽隱忍的出發點,是很好的,只可惜孩子不一定「領情」,自己也受了委屈。
其實呀,當我們被攻擊的時候,內心產生憤怒、恨等情緒,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
即便攻擊者是我們的孩子,我們照樣會產生類似的情緒。
這份恨,是需要被表達和看見的。
只有這樣,孩子才會得到一個真實的鏡映,然后判斷自己行為對別人產生的影響。
但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是不敢、或不懂得向孩子表達恨的。
為什么呢?
透過案例中的媽媽,我覺察到了2點可能的原因:
一、親子界線模糊。
它存在2個維度。
① 認知模糊
很多家長都有一種“護犢子心理”:孩子無論做什么,都沒有錯。
這種先入為主的判斷,有時會“害”了孩子。
正如案例中,
孩子傷了媽媽,媽媽卻說孩子善良;
孩子對媽媽有恨,媽媽卻認為關系非常好。
可見,媽媽沒有客觀評價孩子行為的“是非對錯”。
這也好比有些家長,聽說孩子在學校搗蛋干壞事時,第一反應往往是:
“我孩子這么乖巧,怎么會干那種事呢?”
“我孩子本性很好,只是被人帶壞才那樣的。”
有人說,天下愛孩子的父母都自帶濾鏡,不很常見嗎?
即便孩子錯了,做父母的,疼愛孩子比恨要好呀!
這就到了另一個維度——
② 情感模糊
看似庇護的“疼愛”,會導致親子間的愛恨變得「矛盾且混亂」。
案例中,媽媽對情感的處理很模糊,沒有誠實地表達愛與恨:
她被關在陽臺特別受苦、想狠狠打孩子,但在行為層面,卻變成用“愛”去感化孩子。
從而導致,兒子對情感的回應也很模糊,無法區分愛與恨:
他明明對媽媽有憤恨和不滿,卻被教導成擁抱去回應。
以上——
一是「是非」的認知判斷,二是「愛恨」的情感表達,
親子關系中,這兩個維度的界線都模糊時,恨自然就沒法表達了。
二、父母自體虛弱。
這個帖子里,兒子是施害者,而媽媽是受害者。
但她沒有向孩子表達恨,但通過發帖講述出來。
這在潛意識層面上,是一種求救的行為。
怎么理解呢?
美國心理學家卡普曼提出過“戲劇三角”理論,分別由三個角色構成:
加害者 - 受害者 - 拯救者
在人際關系中,當我們遇到“受害者”和“加害者”,自己便容易加入其中,扮演“拯救者”角色。
反映到這個事件上,網友狠狠批評孩子,就在做“拯救者”。
如果我是孩子的家長,就狠狠地打,讓他這輩子也不敢這樣對父母。
這事兒讓我太生氣了,我會把他養到十八歲,從此再也不管他。
盡管這不是媽媽的發帖意圖,但她內心,是渴望將“攻擊性”轉移出去的。
這背后,同樣是自體虛弱,于是渴望別人來拯救。
而虛弱的原因,或許是她不愿做一個“壞媽媽”——
“我表達了恨,就不夠好、也會讓關系變得不好”。
所以呀,才藏在“好媽媽”的軀殼里,不敢表達恨來自救。
很多父母,不想在孩子面前當壞人,往往是以上2個原因。
但是呢,孩子終究要面對別人的愛與恨,也需要學會表達愛與恨;
這就需要父母在養育上,給孩子愛的同時,也讓他看見恨。
綜上所述,當父母被孩子攻擊了,其實是需要反擊的。
那是不是像孩子父親說的,將自己跟孩子一起關在陽臺,讓孩子長記性呢?
不完全是。
所謂反擊——
不是“以牙還牙”,讓孩子體驗受害者的處境就可以。
而是作為父母,要給孩子的攻擊行為一個恰當的反饋。
也就是說,父母的反擊,需要在其中澆筑兩種體驗:
要讓孩子感受到恨,意識到自己造成了傷害;
又不能只感受到恨,還要感受到父母的涵容。
以上,是一個前提。
那么日常生活中,當被孩子攻擊了,父母具體該如何做呢?
① 覺察自己的恨。
要知道,在關系中,恨是一個非常普遍的存在。
特別是孩子攻擊父母,這從關系層面上看,往往在切斷與父母的連接。
正如武老師說的:
恨,就是通過排斥、否認,從而切斷連接。
身為父母,面對孩子的攻擊,要試著去覺察:
Ta是不是沒有容納和看見別人?
Ta是不是否認和排斥外界,只注重自己?
Ta是不是破壞了關系的連接?
以上3個問題,可以幫我們輕松判斷出,孩子的行為是不是傷害了關系。
如果是,它使我們產生的恨也要覺察出來。
② 適當地表達恨。
承認了恨的真實存在,我們得表達它。
我們可以像孩子一樣,同樣切斷連接來表達恨——
孩子開了過度的玩笑,媽媽生氣了,需要冷靜一會兒;
孩子干擾爸爸工作,爸爸不高興,命令孩子離開房間;
孩子失信于人,父母表示傷心失望后,取消了周末去野營的約定……
但父母的“反擊”不是去攻擊孩子的人格或身體作為懲罰,而是像德國家庭治療大師海靈格說的:
愛的時候,給對方的要比對方給自己的多;
恨的時候,給對方的要比對方給自己的少。
讓孩子既意識到自己行為的不對,也能體驗到父母不悅之后的涵容,從而構成一個良性循環。
③ 讓恨流出,讓愛流入。
當孩子看見父母的“恨”,這種情緒就可以終止了。
接下來我們能抱一抱孩子。
對Ta坦誠地說:
爸爸媽媽也不是超人,也有受傷害的時候。
所以當你做出攻擊行為,我們之間的關系也會受影響。
但父母依然愛你,如果你知道這種攻擊傷害了別人,并且向父母道歉。
那么仍能喚回父母的愛。
這一階段,可以根據孩子的行為給一些獎賞,比如,可以滿足他攻擊背后的那份需求,陪孩子玩、給好吃的之類。
有人說,這不是“打一巴掌給一顆糖”嗎?
“打一巴掌”是因為,我們被孩子攻擊了,需要適當的“反擊”來告訴孩子做錯了,但不是指真的打巴掌
“給一顆糖”的意義,是獎賞孩子為了重新連接關系的努力。
而這么一個相互看見、增進理解和容納的過程,就是愛發生的核心。
由恨轉愛的真實表達,也就悄然開始了。
最后的話
身為父母,我們都希望孩子的童年可以被愛包圍著,按時成長。
所以即便Ta做壞事,發脾氣,被別人誤解,父母會沖上前庇護。
但是呀,這個世界不是完美的,我們也不是完美的父母,有愛有恨。
當孩子看見「愛」,Ta會獲得滋養,收獲成長的動力與信心;
當孩子看見「恨」,Ta會走進現實,認清父母的無力與局限。
體會到愛與恨共存,這難道不是孩子成長的必修課?
面對孩子,我們無需成為完美父母,只需做一個真實的父母,便已足夠。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版權歸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