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萬人都說不衛生不干凈,我心里像插把刀一樣”。
不久前,武漢擺攤的“糖水爺爺”登上熱搜。17年堅持一兩塊錢不漲價,種類豐富,用料足實,無限免費續杯,老人和小孩喝水不要錢。
然而在一片贊揚聲中,樸實的老人家還是遭到了質疑和網暴。委屈無奈之下,他放棄了糖水生意,不再出攤。
知乎上有位作者寫道:在烏鴉的世界里,天鵝都是有罪的。
有一種“惡”,叫做見不得別人好
他們的心中有著自身難以覺察的分裂和對立:你是好的,我就是壞的。
這是人的心理發展水平停留在兩極的階段,而并非基于事實——因為事實上沒有人可以永遠做到全能完美,我們都會在不同的狀態之間擺蕩。
所以當看到別人的“好”時,就會激活自己“壞”的那個部分,然后再投射到對方身上加以攻擊。
有些人,似乎對別人攻擊的越厲害,就越能證明自己有多正義;其實他們只是想竭力保住內心中“好”的部分。
這些所謂的好,很可能是早年被養育者設置了自己的偏好的。同時,放到關系當中就變成:你這樣才是好的、對的;那樣就是錯的,不受歡迎的。
你好才是值得被愛的,不然就毫無價值。
一個人經常遭到評頭論足、被拿來與別人比較,一方面將助長TA的偏執以及縮小視野范圍,以后在人際關系中不斷受挫;另一方面會常常擔心自己得不到愛,活在被拋棄的恐懼下面。
他們呈現給人的感覺就是,見不得別人好;或者,別人都不夠好,只有自己是最“香”的。
有位中年女性,在單位,同事們私下里議論她:身上的虱子都是雙眼皮兒的。
當女同事聊天說最近新入的唇膏不沾杯時,她會不屑一顧,說自己那支大牌的顏色有多正;看到別人請了健身私教很有效時,她會說費錢,不如在家跳繩節約又環保。
總之,她永遠是正確的化身,只缺煩惱。
從小到大,媽媽總是提示她長得不夠好看,眉眼細,嘴唇有些厚,要是像表姐那樣水靈靈的大眼睛唇線分明就好了。
于是她發展出了這樣的應對模式:以否定別人的好,把別人踩在腳下來防御因自己不好而被拋棄的恐懼。
你可以好,但不能比我好
在有些人心中,別人比自己好,是對自己的一種控制和威脅。
我們假設一下,糖水爺爺的攤位每天門庭若市,而其他同行門可羅雀,那些攤主就有可能想盡辦法來詆毀爺爺,將其逼停。
或者,每個人瘋狂制造內卷,走向萬劫不復。
他們深深覺得,如果你活得比我好,我就將被你控制,那我就沒有活路了。反過來,如果我無法控制住你,那簡直太可怕了,莫不如就毀了你。
人之所以抱有這種信念,源自于嬰幼兒時期對乳房的體驗。梅蘭妮·克萊因假設,幼兒強烈地依賴于乳房,將其奉為一種強大和豐饒的保障,但是乳房也會走開,并不是什么時候需要都會在場,這令幼兒感到失控和無助。
他們認為乳房私藏了取之不盡的可口乳汁,卻保留著對自己的控制,讓自己沒有辦法隨時隨地完全占有乳房以及它的全部資源。
得不到,就毀掉。
如果一個人的過往堆積了過多的匱乏、不安全、對環境無法掌控的經歷以后,很可能在面臨別人比自己更好、更有資源的情況下,要么更加貪婪攫取,要么試圖將對方摧毀。
因為,在心理上,他們始終卡在“對乳房的失控”的焦慮當中。
內卷,是自己對自己的貪婪,也是在變相索取乳房。
另外,不能接受別人比自己好,可能是在防止自戀受損。一個自戀程度較高的人,是無法接受自己去依賴另外一個更有能力的人的。
還有一種理解是,另外一個人比自己更好,將會激活自身的分離焦慮;這在父母和孩子的關系中更加常見。
有些父母明里暗里的不允許孩子比自己更好,實際上是不能接受被孩子拋棄。
為什么有人自己不發光,卻總想熄滅別人的燈?
由于自己沒有被照亮過,別人的光就顯得格外刺眼。
他們苦苦哀求而得不到的東西,憑什么別人卻能夠輕松擁有(經常忽略別人努力的事實),這不公平。
熄滅別人的燈,別人就能設身處地體會自己的痛苦。
不得不生活在暗處的人,會催眠自己并不需要光,一旦有人提示光的存在,唯有熄滅才能阻止希望。因為過去的生活經驗告訴他們,希望最后都會變成絕望。
一般而言,越是對自己和生活相對滿意的人,TA表現出來的攻擊性水平就越低。
如果一個人在關系中大部分總是挫敗的體驗,那么TA的攻擊驅力就會被標記和鞏固下來,從而扭曲并壓抑那些愉悅情感的發生。
比如生活中有這樣一類人,總是習慣向別人潑冷水,說話聽起來讓人不舒服,感覺他們整日里氣呼呼的,一開口就是打擊別人,自己生活黯淡,好像也見不得別人的好。
這種態度會招致與之相處的人的反感,別人或者遠離他們,或者反過來攻擊他們。
《甄嬛傳》里甘露寺的尼姑莫言,就是一個“有好話不會好好說”的代表。她板著臉對甄嬛說:“替那些臭男人生孩子做什么?”或者“男人都會讓女人失望的!”
在甄嬛剛生完孩子受了風寒,到處求不到紅糖時,她丟過來一包,狠狠地訓斥:“這些夠你喝的,別再出來吵人!”
莫言的行事風格讓侍女浣碧非常不滿,好在甄嬛心明眼亮:“雖然她冷口冷面,卻是難得的熱心腸。”
如莫言一般的人,他們的攻擊性是在表達對關系的失望;但并不是每個莫言都有運氣遇見甄嬛。由于不被理解,等待他們的,可能只是更多的失望。
從更深一層來看,這些人早年習得的關系模式中也許充滿了忽視與欺騙,被攻擊是能夠讓他們體驗到關系連結的唯一方式。
正如那些惡意網暴的人,越是遭到更多人的譴責,越能讓他們感覺到自己置身于緊密的關系里面。因為,人的本質是對關系的需要。
攻擊別人,才能證明自己很強大
一個心理相對健康的人,獲得滿意的關系并不困難,也不需要通過否定和挑釁他人的方式,來讓自己顯得強大。
往往是人在虛弱、混亂甚至抑郁的時候,表現出自身的攻擊性,將別人拉下馬,才能在內心深處體驗到自己作為一個有力個體的存在,而不是與客體模糊成一片。
事實的真相是這樣:見不得別人的好,并不有助于自己變好——我們的潛意識常常不管“你的”還是“他的”,反正是“見好就收”了。
也就是說,大方承認和欣賞別人的好,好才會降臨在自己身上。
如果你正因為好而遭受到了攻擊,可能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是繼續與好相擁。
頓時覺得莫泊桑有句經典名言可以囊括一切,那就是:生活永遠不可能像我們想象的那樣好,但也不會像我們想象的那樣糟。
我以為,生活最大的特點是,它具有著混沌的秩序;這些秩序就貫穿在每一步的自我成長當中,包括確信美好和承受攻擊。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版權歸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