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和你聊聊“共生”。
作為一名從業十年的咨詢師,在我的來訪者里,大概三分之一都曾經歷過與父母共生的痛苦。
他們從出生到長大,甚至在結婚前,都不可避免地和父母牢牢捆綁在一起。
他們無法離開父母,即使已經產生了很多痛苦甚至仇恨,但就是無法離開,必須要緊密地、病態地糾纏在一起。
而在咨詢中,我也發現無論是情緒管理,還是婚姻情感議題,大多時候聊著聊著,都會回到和父母的關系上。
尤其是 20 歲到 35 歲之間的年輕人,會為這個話題非常的困擾。
所以今天我想寫下這篇文章,和你談談為什么與父母共生會走向痛苦,我們又該怎樣擺脫共生。
我也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到你,幫到更多有相似經歷的人。
“一切我都給你安排好了,
有什么不開心的?”
“共生”是心理學中的一個術語,直白點翻譯就是——無法分離,這也意味著模糊了邊界。
在邊界缺失的環境中長大,是一段令人感到痛苦的經歷。
說一件讓我記憶很深的事:
大概在六七年前,我的咨詢室來了一位父親,帶著他的孩子來做咨詢。
當時這個父親對孩子說的一句話,讓我至今印象深刻。
他說:你有什么可不開心的,你以后的工作的路我都給你安排好了,你有什么不開心的?
在他眼里,他的孩子是弱小的,他害怕自己的孩子會過不好人生,所以給孩子安排了一切。
上什么大學,選什么專業,以后做什么工作...
包辦式,就是這個父親最真實的狀態。
雖然他表面上看起來沒什么問題:他保證孩子的身體健康,給孩子提供食物和安全,他外貌正常,舉止也正常。
但在他的心里,自己的孩子卻是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或者說他不愿意相信孩子已經長大。
這種父母往往也意識不到,自己就是孩子成長發展路上最大的阻礙,是孩子的痛苦最大來源。
但邊界缺失只是共生中的一環,更徹底的覺察在——
不同的父母共生
卻總有相同的特質
人們總是默認,作為成年人的父母會比孩子更成熟。
但實際上,情感不成熟的父母缺乏和孩子的情感聯結,也會讓孩子對這段共生關系感到痛苦,感覺受到了束縛,很不自在。
身處于這種共生關系時,往往會有以下幾種特征:
a、恐懼
不知道大家小時候,有沒有過一種感覺。
如果感覺到爸爸媽媽不開心,瞬間就會仿佛天塌了一般,下意識認為自己做錯了什么事情,極度恐懼。
因為對于某些孩子而言,父母就是自己的全世界。
如果父母不開心,那就一定是自己不好,一定是自己做錯了事。
而當這種“恐懼”持續久了,孩子也會徹底喪失自我。
他會不斷思考,父母期待自己做什么,期待自己找一個什么樣的工作,嫁一個什么樣的人。
討好般把自己的人生徹底按照父母的期望去過,最終徹底摧毀自己。
當然,共生關系中的“恐懼”并不是單方面的,父母也會產生恐懼。
有的父母會總是對孩子說外面是不安全的,外面很危險,只有我對你好,別人都會對你很糟糕,哪怕是你的丈夫。
因為他們恐懼自己的孩子會飛走,害怕孩子長大后會離開。
b、依賴和控制
依賴和控制體現的層面有很多,有生活上的、經濟上的,以及情感上的。
生活層面比較容易理解,比如說有的父母從不讓孩子接觸生活技能,孩子在家里一直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孩子成年后一旦脫離父母,就會徹底喪失生活的能力。
而經濟的依賴,比如說有些人他的房子是父母買的,房貸也是父母幫著還的,有些人甚至連工作都沒有。
但這種父母會通過強行讓孩子背貸的方式,打著“為孩子好”的名義,強行把孩子捆綁在一起。
最后一個,情感層面上的依賴,則是共生關系中最難分離的一個狀態。
在我過往的咨詢經歷中,有些人會非常依賴來自父母的認可,因為他希望自己在父母心目中是成功的,是一個有價值的人。
這其實和家庭的背景也有關系。
比如說一個家庭中有很多個孩子,而“我”是中間被忽略的那個,就會格外渴望獲得父母的認可。
這種情感上的依賴,會讓孩子不自覺地去迎合父母。
一旦父母對自己抱有期待,孩子就會無法拒絕;但與此相對的,如果孩子沒能從父母處得到相應的回應,就會感覺到極度痛苦。
就像腳上帶了鐐銬一樣,很糾纏,想要擺脫,卻又擺脫不了。
c、社會角色受損
大家可能聽過一個詞叫空心病,顧名思義,就是有的人好像沒有自己。
他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甚至不知道工作和活著的意義是什么,找不到自我存在的意義。
實際上一個成年人,總會扮演著很多的角色。但是有的人可能因為父母的過度保護,導致角色非常的單一,無法劃分出自己的社會角色。
因為沒能順利與父母分離,他的社會角色功能往往是受損的,或者是沒能去向外拓展。
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他無法融入這個社會,只能繼續寄生在父母的家里,能過一天就是一天。
他除了是自己父母的孩子,好像什么都不是了。
其實這種狀態是有一點悲哀的。
那么在一般情況下
擺脫是怎么發生的?
有的人是和父母大吵一架后,關系破裂,進而擺脫共生。
但實際上,比起這種并不可取的方式,我更想和你先聊聊,走出共生關系的狀態是什么樣子。
畢竟只有知道了它是什么樣子,才能去談如何到達那個狀態。
就像在咨詢中,很多的來訪者會問我老師我該怎么辦?我通常會說你想去哪里,然后才能知道該怎么去。
a、嘗試自我獨立
走出共生關系,實際上是一種獨立的自我負責狀態。
我能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我能知道自己喜歡什么,并且能為想要的生活而奔走負責。
但這種狀態并不是突然就達成的,它實際上是一個歷程。
比如18歲時,你一個人去了外地上大學,遠離父母,這是一種獨立。
工作后,你有了自己穩定的收入,不再依靠父母,這是一種獨立。
結婚后,你有了自己的孩子,第一次成為父母,這也是一種獨立。
嘗試自我獨立永遠不晚,有的人可能20歲就已經獨立,也有的人40歲還被父母捆綁著,關鍵是有一顆獨立的心。
b、嘗試情感獨立
無法反駁的是,即使父母表現得并不愛自己的孩子,孩子依然會希望有一天能得到父母的愛;即使長大了,潛意識里也依舊會期望父母能有所改變。
所以情感層面的獨立,意味著我們能夠“接受”。
我是可以不開心的,我不需要去通過為父母做點什么,讓自己感到開心,又或者說我并不需要滿足父母的期待。
這種獨立的發生,有的人可能是大吵一架后,對父母極度失望。
但在咨詢室中,更多人是發現了無論自己怎么努力,都沒有辦法去獲得父母的認可。
就像有次我問一個來訪者,我說那你做了這么多,你覺得未來父母認可你的可能性有多大?
他忽然意識到,自己幾乎沒有可能,因為他過去已經做了很多很多,但依然沒有得到認可。
于是從那時候起,他就放下了對父母在情感上的依賴,不再期待認可。
而當你不再期待父母認可的時候,其實某些東西也就悄然解開了。
c、發展新的親密關系
在我眼里看來,其實每個人都需要生存在某一種關系、群體中,它可以讓我們感覺到不那么的孤獨,感覺到某種共鳴。
一段健康良好的關系,對我們來說并無壞處。
當我們發展新的親密關系,比如伴侶關系,舊的關系也會慢慢剝落,轉移到這段新關系上面。
而這段新的關系,和父母共生關系是完全不同的。
在伴侶關系中,我們可以做到平等。
我們可以選擇做自己,獨立且親密,是自由自在的。
但和父母的共生關系,卻更多像是一種糾纏,一種上下級的關系。
不一定親密,但都想為彼此負責。
就像有的父母總是為孩子感到焦慮,但同樣也有很多孩子喜歡報喜不報憂。因為他擔心說了,非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加重父母的焦慮。
你也可以成為自己、活出自己
實際上,成長是一種非常美妙的感覺。
出生時,我們第一次擁有了“父母的孩子”這個核心角色。
慢慢地我們開始上學,我們成為了某人的同學,某人的朋友,某人的伴侶,然后某個公司的員工,再到后來也成為父母......
我們既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但同時角色又在不斷分化著,生存在不同的關系中。
雖然這期間往往會伴隨著痛苦,但同時又會讓我們感到,自己正在一點一點變好。
只要我們愿意行動起來,愿意去長大,就一定會有機會,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去獲得成長。
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每一天做的事情,就是在為自己創造新的希望。
我很喜歡夏天女士所說過的一段話:我們每個人都有三度誕生。第一度誕生是爸爸媽媽的精子和卵子結合在了一起,我們成為了一個真正的生命體;第二度誕生是我們從媽媽的肚子里出來,成為了更加具有生命力的“人”的狀態;而第三度誕生,則是我們成為了自己,活出了自己。
當然,要完全改變“共生”并非一朝一夕,擺脫共生也并不意味著孤身一人。
這注定是一趟長途旅行。
如果你覺得自己暫時做不到,不用失望、不用沮喪,多給自己一些時間就好,必要時也可以嘗試尋求心理咨詢的幫助。
我衷心希望,每個人都有一天能感受到,成為自己、活出自己的那種感覺。
請記得,世界和我愛著你。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版權歸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