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父母的,最想解決什么問題?
十有八九是關于孩子“不愛學習”的:
“打游戲勁頭十足,一到學習要么犯困,要么干別的去了!”
“那么簡單的內容,教半天了,還是學不會!”
“每次跟我保證好好學習,但就是沒行動,上課溜號、作業拖延,多說兩句還跟我急!”
……
這些問題搞得父母心力交瘁,關鍵是我們自己干著急,孩子那兒一點兒改善的跡象都沒有,甚至還有“惡化”的趨勢。
衣食無憂、父母愛護、順風順水,只要專注學習就行,怎么就做不到呢?
因為“不愛學習”的背后,另有隱情。
是誰在學習?
前兩天,朋友跟我講起了自家孩子,開口就是一副心如死灰的樣子:
“你說他小時候挺聰明的,唐詩聽三遍就會背,十以內加法教一遍就能自己做。
現在這是怎么了啊?剛講完例題,變了個數就算錯了,稍微把題目變化一下,立馬說沒見過不會做。生字寫十遍還能寫錯,英語單詞剛讀完就不會讀了。
我這怕他成績落下,天天晚上跟著他一起學,先學比較難的,再學容易的。為了方便他理解題型,我都事先自己做一遍,歸納篩選好了再給他做,還給他準備了錯題本。
可人家就跟不是自己事兒一樣,我看著他就好好寫,不看著就溜號。成績完全取決于我抓學習緊不緊。
我是真沒辦法,你說這孩子怎么變成這樣了呀?是不是從小得到太多了,就不愿意努力了?”
是呀,明明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別人都急了,怎么偏偏他不當一回事?
這涉及到一個問題:是誰在學習?
這個問題指向個體的自主性。
自主性,對孩子來說,即“我想通過自己做到”,于父母而言,即“讓孩子自己做主”。
學習是誰的事?
在我們的意識里,是孩子自己的事,但在實際生活中,卻又不知不覺成了父母的事。
回過頭來看看朋友的做法:
“先學比較難的,再學比較容易的”——給孩子定學習計劃;
“怕他成績落下,天天晚上跟著一起學”——監督孩子學習;
“事先歸納篩選好,再給做個錯題本。”——不相信孩子自己能好好學。
朋友什么都替孩子想了,什么都替孩子做了,也就看不到孩子真實的需求是什么了。學習這件事,也就成了與孩子無關,她自己的事情了。
“反正我學什么都是為了你,成績好也是你的功勞,我一點兒成就感和價值感都沒有,我何必去費心學習。”
就像尹建莉老師舉的例子:學習像搬磚,你愿意在監工的指令下,吃苦耐勞、拼盡全力地用雙手搬,還是愿意有人給你造一輛推車,甚至放上音樂輕松愉悅地搬?
答案不言自明。
很多父母說,我早就改了,幾乎不干涉孩子的學習,他怎么還這樣,甚至學習更差了?
這里面大致存在兩個狀況。
一個是,雖然給了孩子自主學習的權利,可在生活中把控著孩子的方方面面:
你吃飽了?再吃一口吧。
想出去踢球?會受傷的。
要出去跟同學玩?乖,外邊不安全。
想看XXX節目?播出時間那么晚,明天該起不來了。
……
時間久了,孩子就明白,自己的愿望和需求,父母察覺不到,也不會滿足自己。
孩子的生命力受到壓制,自主性被剝奪,他仍舊無法在學習上自己做主,當然沒什么改變了。
另一個是,孩子自主性的發展,一般是從他3歲左右的時候開始的,因為這個時期是孩子構建自我的敏感期。
如果這個時期孩子的自我被打壓,父母不允許孩子自己去嘗試和探索,他的自主性就很難發展起來。
孩子一路長大,低年級時問題還不大,到了高年級需要靠孩子通過主動觀察思考去學習了,父母才發現問題大了。
這時候,盯著孩子學,他得過且過;不盯著吧,也從沒見過孩子主動學習。父母一旦放手,孩子成績反倒不如之前了。
是孩子不想好好學習嗎?
不是的,是他從小就沒有獲得過“自己做主”的權利,他不適應父母完全不管的狀況。
他需要經歷一個混亂期,才能真正學會如何“自己做主”。這需要時間,也需要父母的幫助。
所以,只“放手”,孩子并不會發生根本的改變,能夠真正看到孩子,讓孩子發展出穩定的自體感,他才會有好好學習的最初動力。
當孩子抗拒學習時
他到底在抗拒什么?
那是不是說,孩子有了自主性,就會自發自覺熱愛學習了?
不一定。
如果父母發現,跟孩子重復說了很多次“學習是大事,你自己要努力”都沒用,孩子還很抗拒,那么大概率不是孩子不理解你的意思,而是你和孩子的關系出了問題。
有個高中生曾在后臺留言:
“我自己是個慢性子,現在的高中學習節奏比較快,我不太適應。
我爸瞞著我,偷偷給我找了個輔導班,等到上課的前一天晚上才告訴我,他說那邊的老師經驗豐富,肯定能幫我適應學習節奏,又說那個輔導班里的學生都很勤奮,肯定能帶動我好好學習。
我都聽懵了,怎么到了我爸嘴里就成了我跟不上學習,不好好學習?
而且這事也沒跟我商量,他自己就定了。
我都上高中了,為什么還要替我做決定,連知情權都沒有。我很生氣,輔導班去是去了,老師是挺好,但一想到我是被逼來的,就不想好好聽講。
我總覺得,我要是覺得老師好,爸爸就會認為他的決定是對的,以后更加干涉我了。
現在成績一般,我有點著急,但一想到我爸做的事,我就堅定了,我要做自己。”
《我們內心的沖突》這本書中說:“所有絕望的本質都是對無法成為自己而絕望。”
換句話說,每個人都有想成為自己的動力。
對孩子來說,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如果父母不讓他們做自己,他們采取的方式往往是:跟父母對著干。
既然“上輔導班,盡快適應學校”是爸爸的意愿,那孩子就覺得“不好好聽講,不努力學習”才是做自己。
在父母看來,孩子是在抗拒學習,實則孩子是在抗拒父母的控制。
孩子可能看不清這一點,但是如果父母也看不清,一切就會陷入到死循環中:
成績下降→強制輔導→孩子憤怒→抗拒學習→毫無進步
這個結果,顯然不是我們想要的。
那么,父母該怎么辦?
答案很簡單:用孩子能夠欣然接受的方式進行溝通。
在“好好學習”這點上,其實父母和孩子沒有分歧,因為孩子本身就具有很強烈的變好意愿,只是他們在跟父母的溝通中,沒有感受到被愛、被肯定、被尊重,所以孩子便用對抗的方式,表達自己的不滿。
所以,父母越是強硬地講道理,孩子就越是想要反抗。
我們教育孩子,肯定是想讓他成為一個完整而幸福的人,而不是聽話照做的提線木偶。
當我們用孩子樂于接受的方式重塑親子關系時,孩子才會最大程度愿意聽取我們的建議。同時我們也會發現,之前一直僵持著的問題,可能已經在不知不覺之間解決了。
是孩子不愛學習
還是父母不愛學習?
很多父母的疑惑在于,我是真的給了孩子愛與自由,也沒有干涉他的選擇,怎么孩子還是不愛學習?
有位媽媽從小是學霸,一路讀到化學博士,在我們普通人看來,絕對是學習好到爆那種,結果她兒子從上學開始,成績就一塌糊涂,打開書就犯困,做幾道題就開小差。
是不會做嗎?經過她一段時間的觀察,她發現兒子很聰明,經常能夠舉一反三,但就是討厭學習。
為此媽媽想了不少方法耐心引導,但這些方法用在其他地方都管用,唯獨用在學習上都失敗了,發展到后來,孩子對學習的厭惡日益加深,母子倆的關系越來越緊繃。
這位媽媽感覺自己怎么做都是錯的,不知道該如何教育孩子才好。
她真的用錯方式了嗎?可能是,但更大的可能,是孩子察覺到了媽媽潛意識里隱藏的渴望。
這位媽媽小時候,被自己的媽媽嚴格要求,每天除了完成老師留的作業,還要寫一大堆媽媽給的課外習題,并且還要彈一個小時鋼琴。
她想出去跟小朋友們一起玩,需要提前一天跟媽媽“申請”,就這樣每次她出去玩,媽媽仍然會表現得特別不高興。
為了讓媽媽開心,她只能不出去玩,拼命學習,那個渴望自由自在玩耍、不用學習的小孩被她壓在心底,逐漸遺忘。
但是,渴望不會因為壓抑就消失,而是會以另一種方式出現,她把這部分被自己壓抑的需求投射給了孩子,孩子接納了她的投射,就成了那個不愛學習的孩子。
為什么父母的教育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因為我們意識層面表達出的內容,跟潛意識里的需求差太多,且我們內心也期望著通過孩子來滿足這部分從未被滿足的渴望。
就如同蕭伯納所說:“我們的行為不是受經驗的影響,而是受期待的影響。”
寫在最后
讓我們回到最關心的問題上,孩子怎么才能愛學習?
首先,孩子必定認為,學習是自己的事,而不是被父母強制、操控的事。
試想一下,如果我們工作時,領導在身后盯著,錯一個步驟,領導嘆口氣;業績不理想,領導吃不下飯;別人趕超你,領導一臉痛苦。
你還能好好工作嗎?
孩子也是如此,當學習被父母過度“關心”時,他的學習動力也就消失不見了。
其次,愛孩子,真正看見孩子,讓親子關系變得融洽。
每個孩子與生俱來就有蓬勃的生命力,我們無需培養,只要持續澆灌愛與關注,他就會積極向上。
怎么愛?
告訴孩子:“無論你成績是好是壞,無論你將來有何成就,無論你如何選擇你的人生,我都無條件地愛你、信任你、支持你。”
怎么關注?
聆聽孩子的心聲,重視他的感受、情緒、想法,陪伴孩子做他想做的事。
最后,父母過好自己的人生,接納自己,對孩子言傳身教。
心理學家科胡特說:“父母是什么人,比父母做什么事更重要。”
我們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自我成長上,自己的人生課題自己完成。那么,孩子也能專注于“成為他自己”,不必肩負著本應父母自己承擔的責任。
想象一下,你的孩子面對復雜的題目,沒有怯弱,沒有投降,而是把自己學過的知識發揮到極致,最終解出了正確答案。
你是不是為他感到驕傲?他也一樣,因為你就是如此解決自己的困境的。
也許,有的父母會問,那我做到了,孩子還是不愛學習呢?
心理學家曾奇峰老師說:
“狹義的學習,是學習教科書里的那些東西,為了應付考試;廣義的學習,是學習任何東西。
一味地把人生看成競爭的戰場,是一個更大的誤區,它會剝奪一個人享受生活的能力。”
當一個孩子獲得足夠的愛、關注、尊重,生命的內在能量得以流動,由內而外散發著自信的光芒,他怎么不會熱愛學習,熱愛萬事萬物呢?
愛孩子、看見孩子、尊重孩子
用他們樂于接受的方式去引導他們
這才是他們
熱愛學習、舒展生命的力量之源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版權歸原著者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